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2年秋高中历史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目 标 素 养1.了解秦统一的策略及过程,分析其统一的原因及意义2.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理解中央集权制度3.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反思其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知 识 概 览一、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2.统一的过程(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统一全国。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2、4.秦朝疆域及统一意义(1)疆域。(请连线)(2)意义: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微思考1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里耶秦简户籍簿有何史料价值?结合里耶秦简户籍簿的内容,思考秦朝户籍制度有何特点,秦朝设立户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史料价值:里耶秦简户籍簿是研究秦朝户籍制度的第一手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特点

3、:户籍详细记载了户主及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居住地、身份和服徭役的情况,内容相当完备。目的:征发赋役。二、秦朝的暴政 微思考2秦始皇陵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提示:历史信息:秦统一天下,大兴土木,征发繁重,实行严刑峻法和残暴的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和秦的速亡。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农民起义(1)爆发: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2)发展: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2.楚汉战

4、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刘邦击败。微思考3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时说: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 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因:贾谊认为秦朝统一天下后并未改变原来的统治政策,导致失去民心。一 郡县制的特点及意义【材料一】 周文、

5、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摘编自卢向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材料二反映了郡县制怎样的特点?有何意义?提示:(1)原因:王室衰落;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分封制崩溃。措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推行郡县制。(2)特点: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并对皇帝负责。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核心归纳郡县

6、制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不得世袭。(2)意义: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学以致用1.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有史书指出,“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材料的观点是()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作用。材料“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体现出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加

7、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二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和影响【材料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李贽史纲评要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的“臣”建议焚书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对“焚书坑儒”阐述了怎样的看法? 提示:(1)目的:巩固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护秦朝统治。(2)认为“焚书坑儒”是战国以来言论、思想过度自由

8、的必然结果;不应过分谴责李斯和秦始皇,但是手段“太毒”。核心归纳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和影响(1)目的:一方面是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见解,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另一方面是采取愚民政策,加强对社会的管理,防止百姓暴动。(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有利于维护秦朝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但它摧残了思想文化,不利于思想学术的自由交流。学以致用2.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答案:D 解析:材料中顾颉刚指出,秦始皇为了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