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1页
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2页
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3页
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4页
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2020/11/32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头颈部口腔颌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2020/11/32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2020/11/32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平片口内片:牙片、咬合片、咬翼片口外片:上、下颌骨正、侧、斜全景口腔体腔摄影曲面体层摄影造影检查涎腺造影2020/11/33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平片2020/11/33正常腮腺造影(图)2020/11/34正常腮腺造影(图)2020/11/34一、正常影像学表现(2)CT扫描范围自下颌骨下缘至颞颌关节横轴、冠状层厚3mm5m

2、m重建图像(HRCT配合牙科软件): 二维曲面、矢状、三维MRI头线圈常规T1WI、T2WI,层厚 3mm5mm;三维显示;脂肪抑制增强检查2020/11/35一、正常影像学表现(2)CT2020/11/35正常腮腺、颌下腺CT(图)2020/11/36正常腮腺、颌下腺CT(图)2020/11/36正常腮腺MRI(图)2020/11/37正常腮腺MRI(图)2020/11/37二、异常影像学表现牙齿的萌出、牙齿的形态、牙周组织上、下颌骨形态及骨质结构改变颞颌关节结构、功能改变涎腺形态、密度/信号、腺管改变口腔黏膜、舌形态、密度及信号改变2020/11/38二、异常影像学表现牙齿的萌出、牙齿的形

3、态、牙周组织2020/三、观察、分析和诊断X线照片明确检查目的,投照体位及技术条件CT观察牙齿、牙槽骨及其周围组织、腮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分析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MRI显示解剖结构清晰,可很好地观察颌面部病变的大小、形态、部位、范围2020/11/39三、观察、分析和诊断X线照片明确检查目的,投照体位及技术条件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X线:用于牙齿及牙周病变、颌骨和颞颌关节病变的观察腮腺造影检查:显示腮腺导管及腺泡的情况CT:涎腺病变的诊断MRI:是检查口腔颌面部肿物时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对颞颌关节病变提供可靠的信息2020/11/310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X线:2020

4、/11/310疾病诊断五、牙源性囊肿六、牙源性肿瘤七、非牙源性肿瘤八、牙龈癌九、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十、涎腺疾病2020/11/311疾病诊断五、牙源性囊肿2020/11/311五、牙源性囊肿颌骨囊性病变的成因颌骨的胚胎发育牙源性上皮的引入面裂融合线上皮残余炎症外伤2020/11/312五、牙源性囊肿颌骨囊性病变的成因2020/11/312颌骨囊肿的分类(1)上皮性(真性)牙源性非牙源性非上皮性(假性)单纯性骨囊肿(出血外渗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2020/11/313颌骨囊肿的分类(1)上皮性(真性)2020/11/313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2)牙源性囊肿发育性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

5、肿)炎症性根尖囊肿残余囊肿非牙源性囊肿(面裂)发育性鼻腭管囊肿球颌囊肿腭正中囊肿下颌正中囊肿2020/11/314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2)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囊肿(面裂)202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3)颌骨囊肿依生物学特性即有无囊壁角化非角化囊肿根尖囊肿、残余囊肿部分含牙囊肿面裂囊肿其它角化囊肿绝大部分始基囊肿部分含牙囊肿多发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癌)综合征2020/11/315颌骨囊性病变的分类(3)颌骨囊肿依生物学特性即有无囊壁角化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1)非角化囊肿 无侵袭性、复发率低根尖囊肿、残余囊肿最常见 50%70%牙髓炎症扩展到根尖周或根侧肉芽肿刺激牙周韧带内的残余上皮增生上皮衬里囊样

6、腔隙形成囊壁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2020/11/316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1)非角化囊肿 无侵袭性、复发率低2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2)含牙囊肿包绕牙冠,附着于一个未萌出牙牙颈造釉器星网层出现液化一个牙胚(一个牙)、多个牙胚(多个牙)23层非角化上皮细胞衬里及薄层结缔组织早期为牙胚内冠周间隙增宽(2.5mm)2020/11/317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2)含牙囊肿2020/11/317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3)牙源性角化囊肿高复发率(13.762.5%) 、局部侵袭性来源于牙板残余或原始牙滤泡囊壁为不全角化或正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含大量浓稠、干酪样蛋白角化物纤维囊壁内见有牙源性上皮岛和微小囊

7、肿上皮增生活跃,呈不典型增生蕾状或芽状生长部分可转为鳞癌或造釉细胞瘤2020/11/318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3)牙源性角化囊肿2020/11/31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4)基底细胞痣(癌)综合征(Gorlin Syndrom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史上、下颌多发角化囊肿,有时呈“H”型分布皮肤基底细胞痣或癌大脑镰、床岩韧带钙化肋骨分叉脊柱畸形其它2020/11/319病变的组织、病理特点(4)基底细胞痣(癌)综合征(Gorli非角化囊肿CT表现好发于上颌前牙区均为单房型 类圆形、边缘光滑邻近骨皮质变薄,周围常有连续的细硬化缘均一低密度牙根吸收不明显根尖囊肿有肉芽组织形成时,可见软组织密

8、度2020/11/320非角化囊肿CT表现好发于上颌前牙区2020/11/320非角化囊肿MRI表现平扫纯囊性(根尖囊肿可呈囊实混合性)均一长T1、长T2信号均一薄壁,光滑(根尖囊肿可呈均一薄壁或不规则厚壁)增强无或轻度强化(感染囊壁及肉芽组织团块明显强化)2020/11/321非角化囊肿MRI表现平扫2020/11/321根尖囊肿(图)2020/11/322根尖囊肿(图)2020/11/322根尖囊肿伴感染(图)2020/11/323根尖囊肿伴感染(图)2020/11/323根尖囊肿伴感染(图)2020/11/324根尖囊肿伴感染(图)2020/11/324含牙囊肿(图)2020/11/32

9、5含牙囊肿(图)2020/11/325含牙囊肿含2牙(图)2020/11/326含牙囊肿含2牙(图)2020/11/326角化囊肿CT表现好发于下颌磨牙区多房型 占15.6%30%(11.2%),边缘小囊肿,不完整骨性和纤维性分隔单房型分叶状,长轴生长特性骨质缺损常见,可有硬化缘(依囊内容物性质)可呈略低甚至等密度,且常不均匀牙根吸收多为斜面状含牙或不含牙,含牙率(57%)2020/11/327角化囊肿CT表现好发于下颌磨牙区2020/11/327角化囊肿MRI表现平扫常为纯囊性病变软组织团块影,似囊实混合性上皮团块信号复杂且不均一均一薄壁,光滑,(继发感染)不规则厚壁增强(除非继发感染)囊壁

10、无或轻度强化软组织团块无强化,可与肿瘤实体鉴别2020/11/328角化囊肿MRI表现平扫2020/11/328多房角化囊肿(图)2020/11/329多房角化囊肿(图)2020/11/329多房角化囊肿(图)2020/11/330多房角化囊肿(图)2020/11/330角化囊肿(图)2020/11/331角化囊肿(图)2020/11/331六、牙源性肿瘤牙源性囊性肿瘤牙源性上皮来源造釉细胞瘤(63.1%)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间叶来源牙源性粘液瘤牙源性纤维瘤化牙骨质纤维瘤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牙源性上皮及间叶来源牙瘤造釉细胞牙瘤骨源性囊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骨巨细胞瘤骨化性

11、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020/11/332六、牙源性肿瘤牙源性囊性肿瘤化牙骨质纤维瘤2020/11/3(一)造釉细胞瘤(1)占牙源性上皮肿瘤的80%良性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来源于造釉器、牙板、牙源性囊肿上皮多呈囊-实混合性单房或多房腔内黄色或褐色液体,胆固醇结晶、继发出血2020/11/333(一)造釉细胞瘤(1)占牙源性上皮肿瘤的80%2020/11(一)造釉细胞瘤(2)内壁乳头状突起,外壁穿出包膜芽状突起易造成邻近骨质破坏可穿破周围骨皮质造成周围软组织侵犯部分瘤细胞分化不良,具有潜在或低度恶性术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55%90%2020/11/334(一)造釉细胞瘤(2)内壁乳头状突

12、起,外壁穿出包膜芽状突起2影像学表现(CT)80%位于下颌磨牙及升支区60%多房型 ,完整及不完整骨性分隔单房型 分叶状低-等混杂密度软组织密度(特征)明显的骨质缺损,骨皮质穿破,无硬化缘含牙或不含牙,常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吸收多呈截断状或锯齿状邻近重要结构侵犯2020/11/335影像学表现(CT)80%位于下颌磨牙及升支区2020/11/影像学表现(MRI)平扫囊-实混合性,囊壁软组织信号结节特征囊液多呈均一长T1、长T2信号不规则厚壁,壁结节、乳头状突起增强实体部分、壁结节、乳头状突起、软组织囊壁2020/11/336影像学表现(MRI)平扫2020/11/336多房造釉细胞瘤(图)202

13、0/11/337多房造釉细胞瘤(图)2020/11/337多房造釉细胞瘤(图)2020/11/338多房造釉细胞瘤(图)2020/11/338多房造釉细胞瘤(图)2020/11/339多房造釉细胞瘤(图)2020/11/339(二)牙 瘤生长于颌骨内,牙胚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病理分型:混合性牙瘤:为排列紊乱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形成的硬性团块,无成形的牙齿组合性牙瘤:由大小多少形状不等的牙齿聚集而成囊性牙瘤:牙瘤周围形成一个囊肿影像学表现:颌骨膨胀、致密团块、牙齿、囊肿等等 2020/11/340(二)牙 瘤生长于颌骨内,牙胚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良性肿瘤20混合性牙

14、瘤组合性牙瘤牙瘤(图)2020/11/341混合性牙瘤组合性牙瘤牙瘤(图)2020/11/341七、非牙源性肿瘤 (一)颌骨血管瘤 (二)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2020/11/342七、非牙源性肿瘤 (一)颌骨血管瘤 2020/11/342(一)颌骨血管瘤较少见,多见于下颌骨中心部好发于20岁,为颌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X线:颌骨局限性膨大,呈囊状密度减低区,其内可见网格或蜂窝状结构或放射状骨隔CT:不均匀囊状透光区,可见无数细小的骨隔增强扫描明显强化MRI:T1WI低信号,可含有脂肪呈高信号,T2WI呈非常高信号,可见低信号纤维隔增强后明显强化2020/11/343(一)颌骨血管瘤较少见,多见于

15、下颌骨中心部2020/11/3(二)颌骨骨化性纤维瘤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纤维组织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单发,常见于下颌骨X线:颌骨局限性膨胀,皮质变薄含骨组织较多者呈较致密影,团块状钙化或骨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局部牙齿受压倾斜或推移CT:等、高密度软组织肿块,有菲薄完整的骨壳,内可见斑点状骨化影MRI:T1WI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呈中等或略低信号骨化或钙化灶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2020/11/344(二)颌骨骨化性纤维瘤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纤骨化性纤维瘤(图)2020/11/345骨化性纤维瘤(图)2020/11/345牙骨质化纤维瘤(图)20

16、20/11/346牙骨质化纤维瘤(图)2020/11/346八、牙龈癌(gingival cancer) 颌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下颌磨牙区多见,多为分化较高的鳞癌多见于40岁60岁,男性多于女性可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下颌牙龈癌多转移至患侧颏下及颌下淋巴结上颌牙龈癌多转至患侧颌下及颈淋巴结CT:牙龈肿胀,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吸收、破坏,局部淋巴结转移MRI: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变若侵犯牙槽骨,T2WI低信号的皮质骨被高信号的肿瘤组织所替代2020/11/347八、牙龈癌(gingival cancer) 颌骨最常见的恶牙龈癌2020/11/348牙龈癌2020/11/348九、颞

17、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亦称costen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临床:开闭口时疼痛、发生弹响或摩擦音和运动受限,多属功能紊乱,也可为器质性破坏发展过程:功能紊乱期:关节区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结构紊乱期:关节盘移位及关节囊扩张,关节松弛等器质性改变期:髁状突的骨质和软骨及关节盘的退化性改变,以及关节盘的破坏和穿孔2020/11/349九、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亦称costen综合征2020/11X线:功能紊乱期:只有髁状突运动的变化,前移、后移或轻微上下移位结构紊乱期: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器质性改变期:骨质改变,主要表现为髁状突硬化CT:软组织窗可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MRI:横断面有助于观察关节盘向内或向

18、外移位冠状面可见关节盘侧移或旋转移位矢状面则有利于显示关节盘前移影像学表现2020/11/350X线:影像学表现2020/11/350十、涎腺疾患(一)腮腺良性肿瘤(二)腮腺恶性肿瘤(三)Sjgrens 综合征2020/11/351十、涎腺疾患(一)腮腺良性肿瘤2020/11/351腮腺解剖腮腺(parotid gland):是涎腺中最大的一对,左、右各一,两侧对称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咬肌后缘和下颌后窝处,后邻胸锁乳突肌及二腹肌后腹被面神经丛分为浅深两部,浅部位于外耳前方,深部位于下颌后窝腮腺管自腺前缘上份发出,约在颧弓下方一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处弯转向内侧,穿过颊肌开口于平

19、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的黏膜处副腮腺的出现率约为20%,多位于腮腺管起始部上方附近,导管汇入腮腺管颈外动脉和面后静脉在升支后方穿越腮腺2020/11/352腮腺解剖腮腺(parotid gland):是涎腺中最大的一腮腺CT(图)2020/11/353腮腺CT(图)2020/11/353(一)腮腺良性肿瘤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r)又称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大体:圆形或类圆形灰白色实性肿物,包膜完整或厚薄不一镜下:其“多形性” 更多地表现为组织结构的多形性而非细胞本身,常于上皮及变异肌上皮细胞成分间混有粘液样或软骨样组织 约占腮腺良性肿瘤的7080%好发于腮腺

20、的浅叶,仅约7%的肿瘤位于腮腺深叶,少数肿瘤可发生于副腮腺2020/11/354(一)腮腺良性肿瘤腮腺混合瘤(mixed tumor)又称多影像学表现(CT)形态呈多样性,可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形,边缘光滑多为等密度,与正常低密度腺体分界清楚中心可为低密度,提示肿瘤有囊变偶尔,多形性腺瘤可出现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环状强化2020/11/355影像学表现(CT)2020/11/355影像学表现( MRI )肿瘤较小时信号较均匀,T1为等信号,T2为等或略高信号,周边常可见低信号的包膜影像肿瘤较大时,中心可出现坏死囊变区,囊变区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T2高信号瘤体内一些低信号常认为瘤体内

21、纤维间隔和条索,为特征性表现当肿瘤位于腮腺深叶时可向咽旁间隙突入,造成咽旁脂肪间隙向内侧移位。这种表现可区别于咽旁间隙肿块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为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2020/11/356影像学表现( MRI )2020/11/356腮腺混合瘤(腮腺造影CT图)2020/11/357腮腺混合瘤(腮腺造影CT图)2020/11/357右侧腮腺深叶混合瘤(图)2020/11/358右侧腮腺深叶混合瘤(图)2020/11/358右腮腺混合瘤(图)2020/11/359右腮腺混合瘤(图)2020/11/359(二)腮腺恶性肿瘤相对较少,有恶性混合瘤、黏液表皮样癌、腺癌、腺泡细胞癌和乳头状囊腺癌等CT: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