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件_第1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件_第2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件_第3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件_第4页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物理实验 绪 论大学物理实验 绪 论实验室纪律习惯养成不要将书包等与实验无关的东西放在实验台上。实验完成后自己负责实验台的整理,不要遗留杂物在实验台上。请班干部安排每次实验完成后的实验室卫生。请班干部填写实验日志,请老师签字,不要代签。遵守实验报告册上的有关规定。严禁:进实验室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实验!严禁:在实验室梦游,游乐!实验室纪律习惯养成严禁:进实验室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实验!严禁课堂内容本课程的要求测量的误差及不确定度有效数字及运算数据处理方法3课堂内容本课程的要求3课 程 安 排第9周开课,9个实验 第18周操作考试自带方格坐标纸、统计功能计算器、作图工具、文具上课时间 周四 2:

2、00-4:504课 程 安 排第9周开课,9个实验 4重 要 提 示物理实验总成绩 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操作+操作考试缺席三次以上实验,实验不及格实验报告册和坐标纸到学校教材科由班长统一购买,1报告册+2坐标纸。5重 要 提 示物理实验总成绩5物理实验的教学要求预 习 (预习分)实 验 (操作分)报 告 (报告分)6物理实验的教学要求预 习 (预习分)6课 前 预 习重要环节,非预习不可 ! 明白实验原理、方法、做什么设计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注意事项和存疑 教师检查预习,不合格者需重新预习7课 前 预 习重要环节,非预习不可 ! 7如 何 写 预 习 报 告封面信息填写完整姓名、学号、实验名

3、称、指导老师、座位号日期 (年月日 上午/下午/晚上)内容实验目的、实验仪器 (编号)实验中的主要工作(简要的原理+内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 原始数据的表格 !8如 何 写 预 习 报 告封面信息填写完整8实验报告及原始数据记录要求每个实验都要完成实验报告。(报告的目的,阅读对象)原始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后面的原始数据记录表中!原始数据不能代替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必须整理成表格形式,并有处理结果。实验报告的完成实验报告的完成分三步走一、实验预报二、采集原始数据三、分析处理数据,实验总结,完成实验结报。练习科技写作同行,读者,客户,而不是老师。9实验报告及原始数据记录要求每个实验

4、都要完成实验报告。(报告的实验测量细致耐心自带必备工具,正确使用仪器观察、分析、思考、主动、质疑记录原始数据 (钢笔或圆珠笔)实验完毕,整理仪器和桌凳 (计入操作分)、教师签字实 事 求 是!杜绝凑数据、造数据,抄袭数据10实验测量细致耐心自带必备工具,正确使用仪器10实验报告完整规范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包含原始数据的表格、计算、图表、误差分析等分析讨论 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意见和建议一周内完成报告,交入实验相应的报告柜!11实验报告完整规范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用自己的语言组织)1课堂内容本课程的要求测量的误差及不确定度有效数字

5、及运算数据处理方法12课堂内容本课程的要求12真值 被测量的真实大小,是客观存在的数值误差 测量值x与x的真值 a 之间的差别绝对误差 = x-a 可衡量测量值偏离真值多少相对误差r=( x a ) / a,常表示成百分数形式,可衡量测量的质量13误差的定义真值13误差的定义 例: 测量1米的长度时,误差为1毫米;而测量1毫米长度时,误差为0.1毫米。比较二者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1=1(mm) , 2=0.1(mm) r1=1mm / 1000mm=0.1%r2=0.1mm / 1mm=10%所以,从绝对误差看后者偏离小;而从相对误差来看,前者测量质量高。14 例: 测量1米的长度时,误差

6、为1毫米;而测量1毫米长度时,误差的分类按误差的来源和特点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过失误差)15误差的分类按误差的来源和特点 15系 统 误 差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系统误差来源: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人身误差仪器误差16系 统 误 差系统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系 统 误差的分类按掌握程度分类已定系统误差符号和绝对值可以确定,一般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修正测量数据和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如交换法、补偿法、替换法、异号法等)予以消除未定系统误差其符号和绝对值未能确定,实验中常用估计误差限的方法得出(这与后面引出的B类不确定度有

7、大致的对应关系)17系 统 误差的分类按掌握程度分类17系 统 误差的分类按掌握程度分类已定系统误差符号和绝对值可以确定,一般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修正测量数据和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如交换法、补偿法、替换法、异号法等)予以消除未定系统误差其符号和绝对值未能确定,实验中常用估计误差限的方法得出(这与后面引出的B类不确定度有大致的对应关系)18系 统 误差的分类按掌握程度分类18正态分布的特点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随着n的减小,误差的分布越来越偏离正态分布19误差的概率分布密度随机误差正态分布的特点19误差的概率分布密度随机误差描述随机误差的两个参数算术平均值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可代替测量真值(还应修

8、正系统误差)20描述随机误差的两个参数算术平均值20描述随机误差的两个参数标准偏差S (贝塞尔公式)S表征多次测量值的离散程度S大,测量值分散S小,测量值密集可以用S来估计测量列随机误差的大小21描述随机误差的两个参数标准偏差S21平均值的标准偏差表示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由此可见,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比某个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值22平均值的标准偏差22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23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23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W(被测量)= W(测量值) U(总不确定度)对测量误差的一种评定形式,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被测量的真值不能确定的程度 具有概率的

9、概念。表示被测量的真值在W-U,W+U的区间内的概率落为P=0.9524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24不确定度是一个恒正的量UA ,是根据测量值的统计分布进行估计UB ,根据经验及其他信息估计不确定度具有和测量值相同的单位相对不确定度为:Ur = U / W,用来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用百分数表示U及Ur只取12位有效数。测量值W的末尾数与U的末尾数对齐2525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A、B两类分量用方和根合成 A类不确定度分量 UA (统计方法评定),由标准偏差S乘以概率为0.95时的t因子得到, 26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

10、定度是A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B类不确定度分量 (根据经验和其它信息评估)只考虑测量仪器误差或者测试条件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附加误差所带来的B类分量。记为:UB = ins 27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B类不确定度分量 (根据经验和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1)、多次测量:不确定度(2)、 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多次测量,或仪器精度低,或被测对象不稳定多次测量不能反映结果的随机性 ,只需进行单次测量 。28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1)、多次测量:不确定度28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1)、多次测量:不确定度(2)、 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多次测量,或仪器精度低,或被测对象不稳定多

11、次测量不能反映结果的随机性 ,只需进行单次测量 。29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1)、多次测量:不确定度29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30平均值 标准偏差 长度A(10-3m) 14.470.021 宽度B(10-3m) 32.65 0.024 高度C(10-3m) 12.10 0.009 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30平均值 标准偏差 长度A14.47计算出不确定度31UA UB U长度A(10-3m) 0.0220.020.150 宽度B(10-3m) 0.025 0.020.151 高度C(10-3m) 0.010 0.020.022 计算出不确定度31UA UB U长度A0.0220.02

12、0.测量结果的最后表示形式32被测量= 测量值 总不确定度长度A(10-3m) 14.47 0.15 宽度B(10-3m) 32.65 0.15 高度C(10-3m) 12.10 0.02 测量结果的最后表示形式32被测量= 测量值 总不确定度长测量结果的最后表示形式33被测量= 测量值 总不确定度长度A(10-3m) 14.47 0.15 宽度B(10-3m) 32.65 0.15 高度C(10-3m) 12.10 0.02 测量结果的最后表示形式33被测量= 测量值 总不确定度长 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估计 如果w = f ( x , y , z , ), 而x , y , z , 是彼

13、此独立的直接测量,则总不确定度 和差形式的函数适用此法34 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估计 如果w = f ( x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估计积商形式的函数,计算较方便的方法是先计算其相对总不确定度:35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估计积商形式的函数,计算较方便的方法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估计积商形式的函数,计算较方便的方法是先计算其相对总不确定度:36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估计积商形式的函数,计算较方便的方法答案:37答案:37相对不确定度为:38相对不确定度为:38相对不确定度为:39相对不确定度为:39小 结测量结果表示 w = W U 有效数字对齐直接测量 单次测量 多次测量间接测量计算

14、直接测量量的测量值x , y , z , ,和Ux, Uy , 和差积商40W 测量值U UBW 算术平均值小 结测量结果表示 w = W U 有效数字对有效数字的正确使用一般来说,仪器显示的数字 均为有效数字(包括最小刻度后估读的一位),不能随意增减; 有时当仪器误差较大或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比较粗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后的一位。2. 测量结果的末位数字(欠准数)与不确定度的数字对齐;不确定度的首数字较小为1,2时,建议取两位有效数字;在运算的中间过程,结果一般可多保留 一位数字41有效数字的正确使用一般来说,仪器显示的数字 均为有效数字(包3. 数字前面的0只是表示小

15、数点的位置,而非有效数字,数字后面的0是有效数字, 表示测量的误差位,不能随意舍去4. 采用科学表达式,有效数字的首位作个位其余数字均处于小数点后,再乘以10n 例如 31.6g=3.1610-2 kg5. 有效数字运算的最后结果只保留一到二位欠准数字,去掉尾数时按四舍六入五凑偶法42有效数字的正确使用3. 数字前面的0只是表示小数点的位置,而非有效数字,数字后例:试分析下列各组数据是否正确1、830公斤= 0.83吨; 830公斤= 830000克; 830公斤= 8.3105 克2、P=31690 200 kg d=10.430 0.5 cm t=18.5480.312cm D=18.65

16、2 1.4 cm43错错错P=(3.1690.020 )104kgd=(10.4 0.5) cmt=(18.5 0.3) cmD=(18.6 1.4) cm例:试分析下列各组数据是否正确43错错错P=(3.1690例:试分析下列各组数据是否正确1、830公斤= 0.83吨; 830公斤= 830000克; 830公斤= 8.3105 克2、P=31690 200 kg d=10.430 0.5 cm t=18.5480.312cm D=18.652 1.4 cm44错错错P=(3.1690.020 )104kgd=(10.4 0.5) cmt=(18.5 0.3) cmD=(18.6 1.4)

17、 cm例:试分析下列各组数据是否正确44错错错P=(3.1690例:判断下列运算有几位有效数字N = D + A / ( B C ) , 已知 A = 20.026 , B = 5.418 , C = 5.414 , D = 20.63 答: d= c ( a + b ) , a为常数1 , b = 0.0020 , c = 2.312594 答:4551152.3172例:判断下列运算有几位有效数字4551152.3172例: 用一级螺旋测微计测量一个小钢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d(mm) 9.345, 9.346, 9.347, 9.346, 9.347 螺旋测微计的初始读数为-0.006m

18、m,试求小钢球的体积。解:小钢球的直径d是直接测量量,体积V是间接测量量。(1) 先求出小钢球的直径的测量结果,由计算器,直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数值为: 46例: 用一级螺旋测微计测量一个小钢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d(对螺旋测微计的初始读数构成的系统误差应予修正: d的平均值 标准偏差测量次数 n = 5 ,查P10得 查附录-1 ,取ins = 0.004 mm47对螺旋测微计的初始读数构成的系统误差应予修正: 对螺旋测微计的初始读数构成的系统误差应予修正: d的平均值 标准偏差测量次数 n = 5 ,查P10得 查附录-1 ,取ins = 0.004 mm48对螺旋测微计的初始读数构成的系

19、统误差应予修正: (3) 求体积的测量不确定度: 对V取对数: 对lnV求导数:则有小钢球的不确定度为: 49 (3) 求体积的测量不确定度:49所以,小钢球的体积为:2012/15/15502012/15/1550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表达实验数据和结果数据表达准确,欠直观图示和图解法处理实验数据最小二乘法解析法寻找实验数据的最佳拟合曲线(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逐差法 充分利用实验中单行程测量采集的数据51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表达实验数据和结果51列 表 法首先要写明数据表格的名称, 必要时还应提供有关参数标题栏设计要合理、简单明了,便于记录数据、揭示物理量间的关系,标题栏中标明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单

20、位及数量级 数据表格可分为原始数据表格和实验报告的数据表格两种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52列 表 法首先要写明数据表格的名称, 必要时还应提供有关参数例题:用分度值为0.002cm的游标尺测量一空心园柱体,测得其内径d、外径D及高H的数值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其体积原始数据表格53测量次数高H(cm)外径D(cm)内径d(cm)14.8133.3011.50124.8713.2991.51534.8063.2971.50544.8083.3001.50654.8103.3021.50464.8123.3811.505 4.811 3.301例题:用分度值为0.002cm的游标尺测量一空心园

21、柱体,测得54解测量次数高H(cm)外径D(cm)内径d(cm)14.8133.3011.50124.8113.2991.51534.8063.2971.50544.8083.3001.50654.8103.3021.50464.8123.3011.505平均值4.8103.3001.504标准偏差SH=0.0026SD=0.0018Sd=0.0018A类不确定度UHA=0.0027UDA=0.0019UdA=0.0019B类不确定度UHB =0.002UDB =0.002UdB =0.002不确定度UH=0.0153UD=0.0028Ud=0.0028直接测量结果4.8100.0153.30

22、00.0151.5040.015实验报告的数据表格54解测量次数高H(cm)外径D(cm)内径d(cm)14.求圆柱体体积的不确定度: 对lnV求偏导: 求空心圆柱体的体积: 55求圆柱体体积的不确定度:55565657因此,空心圆柱体的体积为: 57图示和图解法处理数据物理量的关系曲线、元件的特性曲线、仪器仪表的定标曲线等。这类曲线一般是光滑连续的曲线或直线 仪器仪表的校准曲线,这类图线的特点是两物理量之间并无简明的函数关系,其图线是无规则的折线。 计算用图线,这类图线是根据较精密的测量数据经过整理后,精心细致地绘制在标准图纸上,以便计算和查对58图示和图解法处理数据物理量的关系曲线、元件的

23、特性曲线、仪器仪作图步骤与规则 选择坐标纸 本课程中主要采用直角坐标纸(毫米方格纸)应能包含所有的实验点并且尽量不损失实验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图上的最小格与实验数据的有效数字的最小准确数字位对应59作图步骤与规则 选择坐标纸 59有A、B、C共3组x的测量数据,x轴进行如下分度后对这3组数据都适合吗?60有A、B、C共3组x的测量数据,x轴进行如下分度后对这3组数确定坐标轴以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在坐标纸上画出坐标轴,并用箭头表示出方向,千万不要认为坐标纸上有线条就不画坐标轴了注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或符号)及单位在坐标轴上每隔一定间距,用整齐的数字标明物理量的数值,即标注

24、坐标分度61确定坐标轴以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在坐标纸上画出确定坐标轴以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在坐标纸上画出坐标轴,并用箭头表示出方向,千万不要认为坐标纸上有线条就不画坐标轴了注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或符号)及单位在坐标轴上每隔一定间距,用整齐的数字标明物理量的数值,即标注坐标分度62确定坐标轴以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在坐标纸上画出正确标注坐标分度坐标轴的分度应使每个实验点的坐标值都能 正确、迅速、方便地找到,凡是难以直接读数的分度值如 “ 3、6、7、9表示一个单位等 ” 都是不合理的。作出的图线最好充满整个图纸而不是偏于一边或一角。坐标轴的起点不

25、一定从零开始 。 63正确标注坐标分度坐标轴的分度应使每个实验点的坐标值都能 正正确标出测量标志点使用削尖的HB铅笔 用标志符号“+”标出各测量数据点的坐标位置。在一张图上同时要画出几条曲线时,各条曲线应采用不同的标志符号表示,如“”、“”、“”等。一般不用“ ” 64正确标出测量标志点使用削尖的HB铅笔 64连接实验图线用直尺、曲线板、尖的HB铅笔,根据实验点的分布趋势作光滑连续的曲线或直线(除校准曲线外,一般都不连成折线)。因为实验值有误差,所以并不要求每个实验点都落在曲线或直线上,而只要使得实验点都以最短的距离均匀地分布在曲线或直线的两侧。 65连接实验图线用直尺、曲线板、尖的HB铅笔,

26、根据实验点的分布趋图注与说明在图纸的明显位置上标明图线的名称、作者、作图日期必要的简短说明(如实验条件、数据来源、数据表格、简单的计算等)66图注与说明在图纸的明显位置上标明图线的名称、作者、作图日期6图解法求实验的直线方程( 1 ) 选取解析点 在直线上取两点(解析点)A(x1 ,y1), B(x2 , y2),不能取用原始实验数据 用与实验数据点不同的记号将它们表示出来并在旁边注明其坐标值 注意书写正确的有效数字 为了减小相对误差,所取两点应在实验范围内尽量彼此远离67图解法求实验的直线方程( 1 ) 选取解析点67计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若直线方程为:y = a + b x斜率 b : 截距

27、a:68计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若直线方程为:y = a + b x68R/2.122.322.51 2.70 2.88 3.08 3.27 t /27.250.575.5 99.5 124.0 148.5 173.0 R5001001502001.02.03.0A(148, 3.0)B(50, 2.3)找找毛病69坐标轴符号、单位纵轴起点、比例解析点选取 图名、作者、日期解析点有效数字R/2.122.322.51 2.70 2.88 3.08R/2.122.322.51 2.70 2.88 3.08 3.27 t /27.250.575.5 99.5 124.0 148.5 173.0 t /R

28、/5001001502002.02.53.03.5A(165.0, 3.20)B(36.5, 2.20)金属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作者:钱 锋1986年6月8日70R/2.122.322.51 2.70 2.88 3.08曲线的改直举例1.等温方程:PV=C, 实验测出P及V一组数据,求常数C。解:方程移项得:P=C/V作P1/V图线为直线,其斜率为C。2.电容充放电方程q=Q e-t/RC,实验测出q及t一组数据,求Q及RC。解: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q=lnQ-t/RC作lnqt直线,斜率为1/RC,截距为lnQ71曲线的改直举例1.等温方程:PV=C, 实验测出P及V一组数例题:实验测得与质量都为50克的弹簧振子弹性系数K相应的周期T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弹簧振子周期与其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为:求常数C和72弹簧序号12345周期T(S)0.5940.6250.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