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篇)_第1页
古诗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篇)_第2页
古诗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篇)_第3页
古诗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篇)_第4页
古诗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篇)第一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

2、和别人交流。2检查自学。指读全诗。(正音)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自

3、学古诗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3)提出问题。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泊:划船靠岸。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野旷:野,野外。旷,空旷。天低树:天比树还低。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4、。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3配乐朗读 第三课时一、导入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板书题目)。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三、自学古诗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插图想象诗句意思。

5、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四、自学反馈1指名朗读。2理解诗句含义“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指点: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微微风簇浪”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指点:这是因为渔

6、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3启发想象诗情画意:(l)闭上眼睛想象: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2)朗读全诗。4小结:漆黑的夜

7、晚,河面上的神奇变化,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诗人观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好像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宁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烁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1教师范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2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七、作业熟背三首古诗,记住古诗

8、句意思。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教师在本课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学法进行学习,力争让学生弄懂每个词的意思,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借助图片投影启发学生的想象,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根据观察大胆想象的能力。 探究活动教师提供一些描写景色的古诗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然后,从中任选一首或其中的一句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并用笔画下来,设计一期板报。第二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独坐、敬亭山、烟渚、日暮、野旷、渔灯、风簇浪。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9、3.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我国古诗的感情。思想教育:培养热爱我国古诗的感情。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诗人的资料、古诗的有关图片、插图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这三首诗想像奇特,你们一定会喜欢。(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

10、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2检查自学。指读全诗。(正音)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

11、生练读。3背诵全诗。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学生说)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齐读)作者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议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学生读。(检查学生的音准情况。)3指导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2)诗句没有注释的还可以理解。(3)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可以发挥想像)(4)提出疑

12、难。(加强自学能力训练,讨论时间10分钟左右)三、整理汇报自学情况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泊:划船靠岸。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学生可能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新的愁苦?教师要点拨一下:此时作者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野旷:野,野外。旷,空旷。天低树:天比树还低。2出示放大了的挂图。(结合图意理解诗的后两句)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

13、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导,使学生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以突破重点。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引导学生再次体会诗人情感,突破难点加强能力的训练,同时培养欣赏美的情趣。)2指导停顿,诗中表达情感。3配乐朗读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板书题目)二、解题,简介作者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

14、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书字不易理解,引导学生选字义。)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2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1727年)。它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旅行见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三、布置自学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像诗句意思。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四、指名朗读,试讲,教师精讲点拨,掌握全诗内容1指名朗读。2出示写有诗句的翻版,逐句翻出,引导学生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讲

15、解情况指导订正。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指点: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微微风簇浪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指点: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16、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1教师朗读诗句,相机出示投影图片,或用电脑显示诗所描绘的情境。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3启发想像诗情画意:(l)闭上眼睛想像: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2)朗读全诗。4教师小结:漆黑的夜晚,河面上的神奇变化,这些都

17、是诗人亲眼见到的。诗人观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好像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宁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烁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1教师范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2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七、作业熟背三首古诗,记住古诗句意思。板书设计:19 古诗三首鸟飞独坐敬亭

18、山 云闲 看不厌宿建德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愁鱼灯舟夜书所见 风簇浪散河星 美第三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宿建德江舟夜书所见-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

19、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2检查自学。指读全诗。(正音)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第

20、二课时一、导入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3)提出问题。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泊:划船靠岸。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野旷:野,野外。旷,空旷。天低树:天比树还低。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

21、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3配乐朗读 第三课时一、导入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板书题目)。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三、自学古诗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

22、合插图想象诗句意思。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四、自学反馈1指名朗读。2理解诗句含义“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指点: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微微风簇浪”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23、。(指点: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3启发想象诗情画意:(l)闭上眼睛想象: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2)朗读全

24、诗。4小结:漆黑的夜晚,河面上的神奇变化,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诗人观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好像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宁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烁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1教师范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2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七、作业熟

25、背三首古诗,记住古诗句意思。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教案示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

26、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指读全诗。(正音)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

27、寂寞的思想感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3)提出问题。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移舟:划船*岸

28、的意思。泊:划船*岸。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野旷:野,野外。旷,空旷。天低树:天比树还低。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

29、慰藉。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 第三课时一、导入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板书题目)。二、解题,简介作者 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1727

30、年)。它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旅行见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三、自学古诗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插图想象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四、自学反馈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句含义“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指点: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微微风簇浪”簇:聚集、簇拥,

31、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指点: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 3启发想象诗情画意:(l)闭上眼睛想象: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

32、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2)朗读全诗。 4小结:漆黑的夜晚,河面上的神奇变化,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诗人观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好像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宁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烁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

33、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范读。 &nb第五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案一、课前谈话:你认识我么?(回答略):苏东坡认识么?杜甫知道么?李白知道么?知道的把手举高点!你知道李白有几个名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李白李太白):青莲居士。(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李青莲) :那我们就可以说是“李青莲”。 :回顾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谁来!(都比较紧张) 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学生齐背)T:静夜思,永恒的话题古老与现代(老师用抒情的语言来描述,略)。那是一个怎样的话题?:思念家乡。:是啊,那是一个乡愁(板书:乡愁满怀),还有么? :望庐山瀑布

34、。(紧张)齐背。 :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潇洒的李白。 :很爱游玩。: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从赠汪伦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S:恋恋不舍(板书:有情有意)T: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丰满的李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二、初读。、读题。解题。():谁知道敬亭山?(讲解:很多大诗人都去过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诗篇,所以后来又叫做“诗山”。让学生理解江南诗山的来由。)()再读题。:敬亭山前面有独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它带着点什么? 读(读得很慢) :你为什么这么读? T:再请个小朋友读。(再读课题)引:为什么这么轻? S:李白很孤独。 、读诗歌。 ()自由练读。老师

35、提示:读文章,先练习。按自己的节奏读两边。(好像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叫学生读遍,目标不是很明确。)()指名读。T:读的多好啊!字正腔圆。 :谁再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谁来做个小小讲解员啊,来评价评价啊。(学生比较紧张) S:他读得孤独一些S:他读的比较漫长,说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 ()齐读。 ()质疑:小朋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啊!:为什么相看两不厌?T: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只有径庭山,世界上有很多山啊! :为什么只有一多云飘来飘去? :为什么这里的鸟都飞走了?: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独坐敬亭山 :请同学们读课题。(读) ()独:说词语。:孤

36、独、独自、独一无二 ()再读题。三、细读。 、找:下面的古诗里面分别也写了作者一个人,那些词语告诉你只有李白一个人呢?一句一句的读,一个一个的划。找、交流:众鸟高飞尽的“飞尽” :这句话写了什么? (回答略):一只鸟也没有了,那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啊?还有么? :孤云独去闲的“独去”。就是说(略):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径庭山啊?!:死气沉沉 :清闲、指读。齐读。:最后的云也不见了,李白的心里悠闲么? 再读。 :“你的眼里只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相看两不不厌,只有敬亭山! :还有么? :“只有径庭山。”:在李白的眼里有云么? :没有! :有鸟么? :没

37、有! :还有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个人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厌。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谁也看不厌。 板书“厌”字(繁体字):一张口在山旁,大口大口地吃肉,给你怎样的感觉?回答(略)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谁来读。 读:人山相望,人山的融合。 再读。四、研读。 、体会孤独 :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径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径庭山呢?(孤独):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我们一起读前两句。 读。:那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 :再读。 过渡:在自然环境

38、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略) 、介绍背景:老师来介绍一下背景。(李白罢官的时候,孤独寂寞) :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句。 、读。读。个人读,齐读。 、配乐,范读。: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朗诵) 齐读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啊。你有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的朗诵是深情的,深沉的。)、练习: ()、出示: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写,巡视。 ()、交流

39、。:敬亭山你知道我多孤独么,连云和鸟都遗弃我了。 :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遗弃你!:朋友,现在只有我俩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我们都很孤独。 :李白,我真为你感到孤独! ()、引读。: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精彩!师生的交流语言连起来像一首诗,教师用诗般的语言把几个学生的交流穿起来。):相看两不厌,只有李青莲!五、拓展。 补充。秋蒲歌出示。 、自由读,感受李白。:大家展示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读。齐读

40、,指名读。 、读。(有思考要求)带着“这是一个怎样李白?”再读秋蒲歌。 读。 、交流。: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读出来了么? :这是一孤独的李白。 :发愁的李白。 :孤独,哀愁。: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吗? :你应该乐观起来,要坚强。 :你要开朗些:大家会想你的,你要乐观些。 :哪些人会想着他? :劳动人民会想着他。 :家乡的亲人会想着他。:还记得静夜思么?(背) :还记得赠汪伦吗?(背)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背) :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独! 六:升华吟诵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3、会通过看注

41、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知道)那你能给我们来介绍一下李白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师:李白的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谁来背一首?根据学生的背诵相机点拨。望庐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诗人。静夜思乡愁满怀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重情谊、珍友谊的李白二、学习生字词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认真,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

42、。屏幕上的8个词语如果你都认识,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2、是不是老师随便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啊?打乱顺序读。3、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悠闲自在的飘走了。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一)从题目上感悟师: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生

43、答)师:我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

44、首诗的题目。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

45、厌,只有敬亭山。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7、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引读。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

46、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10、指导背诵。四、回顾总结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五、作业小超市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3、搜集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小学语文独坐敬亭山教案(一)导入课题,揭题。1、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1、学习生字。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

47、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1)把诗读通读顺。(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三)再读,感悟诗意。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48、?(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 “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

49、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 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结合版书:鸟飞尽云独闲 孤单寂寞山相对课件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四)朗读,背

50、诵。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2、配乐朗读朗读。3、指名读。4、学生齐读。5、背诵。(五)扩展。1、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2、把自己想象到的画于课本上这首诗的空白处,可画前一句的情景,也可画后两句的情景,也可全画,3、交流。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鸟飞尽云独闲 孤独寂寞山相对小学语文独坐敬亭山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咀嚼重点词语,感受诗人的感情变化。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唐代时我国诗歌创作最繁荣、最辉煌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诗人,你知道

51、唐代有哪些着名诗人?(生交流) 唐代诗人灿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纵情山水,把酒吟诗,诗酒名闻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李白)二、板书课题,揭题1 、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一首千古名作(板书:独坐敬亭山)2、生读题3、理解题意:“独”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学到过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吗?4、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为什么会独坐敬亭山呢?三、读诗,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1、 默读古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生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古诗读得特别好,指名读,(评价 很有诗人风范)齐读3、 诗歌朗读形式多样,想不想尝试合作读。(

52、要求 读出诗歌的节奏)4、分组合作读,每小组一句 男女生叠读(叠读前三 后二) 师生叠读5、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诗的韵味, 古代的读书人读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四、范读诗歌,想象画面1、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朗诵想象画面2、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鸟飞 云飘 伫立的大山 孤独的诗人)你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这样的画面?3、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你有何感受?(景美 寂静 孤独)五、作业:背诵古诗第二课时一、学习诗歌一二句,感受诗人的孤独。(板书 鸟飞 云去 孤独)理解“尽”,说“众鸟高飞尽”诗意;理解“孤”“闲”,说“孤云独去闲”诗意二、 教师介绍创作背景鸟飞云去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眼中

53、,为何会如此的孤独寂寞呢?(生交流,师小结: 被贬离京城,十年漂泊,远离故土与亲人,世态炎凉,好友遗忘,看见鸟飞,云去,有感而发,触物伤怀,难怪这样的孤单寂寞!)三、学习诗歌三四句,感受诗人的不独。相看是什么意思?(相互看;你看我我看你)谁和谁相看?(李白与敬亭山)会怎样看?(含情脉脉 四目相对 默默对视)(板书:相看)同学们,诗人是第一次登上敬亭山吗?不是你们知道诗人这是第几次登上敬亭山吗?第七次啊!诗人这么多次登上敬亭山,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敬亭山的美丽风景吗?(不是)在诗人眼中,在诗人心里,敬亭山难道仅仅是一座山吗?你说!(不是)仅仅是一座山吗?你说!(不是)在诗人眼中,在诗人心里,敬亭山

54、哪里是一座山啊,他分明就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一位永远不会离开他,永远不会抛弃他,永远与他相依相伴的朋友啊!一位孤单时可以做伴,寂寞时可以倾诉的朋友啊! 有了这样的朋友,诗人还好孤独吗?(不会)还会寂寞吗?(不会)难怪诗人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一生不畏权贵,命运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自有说不出的孤独 寂寞与忧伤,只有流连山水、登高望远之时,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同学们,当李白登上敬亭山时,他的心情怎样?(喜悦 高兴 激动)是啊,李白是与敬亭山心有灵犀、两两相悦啊!(板书:相悦)四、教师小结:(结合板书)漂泊他乡,无人相伴是,李白与敬亭山相看、相知、相悦,从大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从大山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排解内心的忧伤,写下了千古传颂的独坐敬亭山(生有感情的读诗) 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