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LB.XXXXX-XXXX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规程范围本文件确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规程,规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周期、评估方式、评估流程、评估指标与计算方法、综合评估、评估报告的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
2、T 3036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LY/T 1757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LY/T 184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L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 2994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石漠化综合治理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以流域为治理单元,以石漠化区域林草植被恢复为核心,合理实施坡改梯及配套田间生产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畜牧业发展设施等治理措施,对石漠化土地实施综合治理,逐步恢复受损的岩溶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林草植被恢复工程 f
3、orest and gras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ject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草地植被盖度、林草植被综合盖度等为目标,通过封山育林、封山管护、人工造林、人工种草、森林抚育等措施,使覆盖地面上的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林草植被得以保护、修复和发展的综合措施,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基础。效益评估 benefit evaluation对从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工程获得的政策执行能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的评估。评估周期 分为年度评估和五年评估。年度评估主要针对县域或县域范围内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在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的第二年,评估林草植被恢复工程
4、实施的效果。开展五年评估的时间原则上与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期限相对应,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 1 次,评估对象主要为广西全区范围内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的区域,若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施的周期不足五年的,则以工程实施当年至广西五年规划期未之间的时间段为评估周期。评估方式本评估采取定量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指标值的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详见附录A。部分评估指标值采用评估期数值与任务指标数值的比值,其中年度评估的评估期数值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施一年的指标数值,五年评估的评估期数值为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的指标数值;年度评估和五年评估的任务指标数值为当年林草植
5、被恢复工程实施前上级下达的任务书规定的预计需要完成的指标数值;对于任务书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指标,采用工程实施前的实际监测值或前一个五年规划期结束时的评估期数值作为其任务指标数值。评估指标值计算公式(1):评估指标值 k = X1/X式中:k 评估指标值;X1 评估期指标数值;X0 任务指标数值。评估流程主要包括确定评估对象与范围、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数据获取、选定计算方法、建立评估数据集、评估计算与分级、编制评估报告等环节,具体流程见图 1。评估计算得分表见附录B和附录C,评估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D。评估流程图评估指标与计算方法评估指标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政策执行效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一
6、级指标,细分为政策兑现、工程进展、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土保持与气候响应、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土地生产力、森林康养、文化服务等8个二级指标以及43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获取手段适用周期属性一、政策执行效能1.政策兑现(1)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财政拨付通用约束性(2)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财政拨付通用约束性(3)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中的占比财政拨付通用约束性2.工程进展(4)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约束性(5)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
7、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6)实际完成中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7)实际完成重度及以上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二、生态效益3.生态系统稳定性(8)退耕还林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9)退耕还林区生态林面积比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0)退耕还林区经济林面积比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1)封山育林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2)封育成效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3)封育育林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4)人工造林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5)人工造林成活率
8、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6)人工造林株数保存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7)森林抚育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8)人工种草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9)人工种草草地植被盖度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20)草地改良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21)改良草地植被盖度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22)森林覆盖率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3)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4)草地面积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6)林地面积变化地面监测+遥
9、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7)森林蓄积量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8)植被种类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9)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30)新增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4.水土保持与气候响应(31)新增棚圈地面监测+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32)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33)植被固土量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34)植被固碳量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约束性三、经济效益5.促进经济发展(35)林业生产总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五年约束性(36)新增水果产品产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
10、(37)新增药材产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38)新增林下经济产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6.提高土地生产力(39)新增草地产草量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四、社会效益7.森林康养(40)旅游景点开发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41)石漠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数量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8.文化服务(42)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43)乡村(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获得感(知晓度、满意度)第三方调查通用预期性评估指标计算方法对政策执行效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四个方面的二级、三级指标分别进行赋分和权重赋值。在计算年度评
11、估指标分值时,属于五年评估指标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数值或直接采用指标对应分值(由高到低)的第三档进行计算,年度评估各项类别指标权重值见附录B中的B.1。各项类别的所有评估指标均计入五年评估指标计算,五年评估指标对应分值和权重见表2、3、4、5。政策执行效能计算方法政策执行效能评估指标对应的分值和权重见表2。政策执行效能指标赋分赋值表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指标对应分值36分32分28分24分政策兑现0.5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经费比例0.1X100%100%X80%80%X60%X60%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经费比例0.3X100%100%X80%80%X60%X
12、60%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经费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中的占比0.1X80%80%X60%60%X40%X40%工程进展0.5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2X100%100%X80%80%X60%X60%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X100%100%X80%80%X60%X60%实际完成中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X100%100%X80%80%X60%X60%实际完成重度及以上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X100%100%X80%80%X60%X60%政策执行效能指数计算公式(2):( AUTONUM )式中:PIE政策执行效能指数;PIEi
13、政策执行效能类第 i 项指标得分; W指标权重; i指标序号; n指标数量。生态效益评估计算方法生态效益评估指标对应的分值和权重见表3。生态效益评估指标赋分赋值表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指标对应分值48分42分36分30分生态系统稳定性0.875退耕还林面积完成率0.025X100%100%X80%80%X60%X60%退耕还林区生态林面积比率0.025X70%70%X50%50%X30%X30%退耕还林区经济林面积比率0.025X60%60%X40%40%X20%X20%封山育林面积完成率0.025X100%100%X80%80%X60%X60%封育成效率0.025X100%
14、100%X80%80%X60%X60%封育育林率0.025X100%100%X80%80%X60%X60%人工造林面积完成率0.025X100%100%X80%80%X60%X60%人工造林成活率0.025X85%85%X60%60%X40%X40%人工造林株数保存率0.025X85%85%X80%80%X60%X60%森林抚育面积完成率0.025X100%100%X80%80%X60%X60%人工种草面积完成率0.025X100%100%X80%80%X60%X60%人工种草草地植被盖度变化0.025X200%200%X150%150%X100%X100%草地改良面积完成率0.025X100
15、%100%X80%80%X60%X60%改良草地植被盖度变化0.025X200%200%X150%150%X100%X100%森林覆盖率变化0.1X200%200%X150%150%X100%X100%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0.1X200%200%X150%150%X100%X100%草地面积变化0.05X200%200%X150%150%X100%X10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0.05X200%200%X150%150%X100%X100%林地面积变化0.05X200%200%X150%150%X100%X100%森林蓄积量变化0.05X200%200%X150%150%X100%X100%植被
16、种类变化0.05X200%200%X150%150%X100%X100%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0.05X200%200%X150%150%X100%X100%新增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0.025X1010X55X1X1水土保持与气候响应0.125新增棚圈0.025X1010X55X1X1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完成率0.025X100%100%X80%80%X60%X60%植被固土量变化0.025X200%200%X150%150%X100%X100%植被固碳量变化0.05X200%200%X150%150%X100%X100%生态效益评估指数计算公式(3):( AUTONUM )式中:EB生态
17、效益指数; EBi生态效益类第 i 项指标得分; W指标权重; i指标序号; n指标数量。经济效益评估计算方法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对应的分值和权重见表4。经济效益评估指标赋分赋值表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指标对应分值20分16分12分8分促进经济发展0.9林业生产总值变化0.5X200%200%X150%150%X100%X100%新增水果产品产值变化0.15X200%200%X150%150%X100%X100%新增药材产值变化0.1X200%200%X150%150%X100%X100%新增林下经济产值变化0.15X200%200%X150%150%X100%X100%提高土地
18、生产力0.1新增草地产草量变化0.1X200%200%X150%150%X100%X100%经济效益评估指数计算公式(4): ( AUTONUM )式中:EP经济效益指数; EPi经济效益类第 i 项指标得分; W指标权重; i指标序号; n指标数量.社会效益评估计算方法社会效益评估指标对应的分值和权重见表5。社会效益评估指标赋分赋值表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指标权重指标对应分值12分10分8分6分森林康养0.5旅游景点开发变化0.25X33X22X1X1石漠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数量0.25X33X22X1X1文化服务0.5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0.25X33X22X1X1乡村
19、(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获得感(知晓度、满意度)0.25X90%90%X80%80%X60%X60%社会效益评估指数计算公式(5):( AUTONUM )式中:SR社会效益指数; SRi社会效益类第 i 项指标得分; W指标权重; i指标序号; n指标数量综合评估综合指数计算根据政策执行效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的功能指数,计算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指数(CB),计算公式(6):CB = PIE+EB +EP +SR式中:CB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指数; PIE政策执行效能指数; EB生态效益指数; EP经济效益指数; SR社会效益指数;综合评估分级根据林草植
20、被恢复工程效益综合指数,分为优秀(CB90分)、良好(90CB75分)、一般(CB75)三个等级。评估报告评估成果包括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年度评估报告、五年评估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和组成详见附录D。评估成果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查归档,设专人统一长期保管,以便查阅。(资料性)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A.1 指标数据来源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监测获得的各项监测指标,经过计算、转换、分析后的结果值作为评价指标数据,具体监测指标的获取方式如下:A.1.1政策执行情况监测指标政策执行一级指标包括群众知晓度、经费投入、石漠化治理实施3个二级指标及10个三级监测指标。通过
21、委托第三方调查获得(1)群众对石漠化综合治理政策的了解情况、(2)群众对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情况;对接财政部门、石漠化主管部门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具体实施单位,分类统计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的资金情况,定期掌握(3)林草植被恢复工程计划投入的中央财政预算资金、(4)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预算资金、(5)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预算资金;由石漠化主管部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具体实施单位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监测单位,根据治理前的石漠化调查统计数据、公报资料,以及在该县域、小流域范围内按LYT 2994-2018等相关技术规范开展石漠化调查监测和任务下达的指标,获
22、得(6)治理前石漠化的土地面积、(7)治理前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土地面积、(8)石漠化土地计划治理面积、(9)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的土地面积、(10)治理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土地面积。A.1.2林草植被恢复与保护类监测指标A.1.2.1退耕还林在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基础上,按照GB/T23235等技术规范和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定(试行)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11)退耕还林面积、(12)生态林面积、(13)经济林面积。A.1.2.2 封山育林在满足封山育林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按照GBT15163和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14)封育面
23、积、(15)有效封育面积、(16)封山育林标志(牌碑)。A.1.2.3 人工造林在符合造林设计、种苗选育和造林作业的基础上,按照GB/T15776等技术规范和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17)造林面积、(18)单位面积株数、(19)单位面积成活株数、(20)单位面积保留株数。A.1.2.4 森林抚育在符合森林抚育适用条件和作业设计的基础上,按照GB/T15781、GB/T23235等技术规范,重点监测(21)森林抚育面积。A.1.2.5 人工种草与草地改良按照NY/T 2998和NY/T 1233等技术规程,监测统计(22)人工种草面积、(23)人工种草草地植被
24、盖度、(24)草地改良面积、(25)改良草地植被盖度。A.1.2.6 林草植被恢复状况按照GB/T29391、GB/T30363、GB/T26424、LY/T3128、NY/T2998和NY/T1233等技术规范和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26)森林面积、(27)乔灌盖度、(28)草地面积、(29)草地植被盖度、(30)植被种类变化(乔木林/灌木林的植被种类)、(31)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2)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等)。A.1.3 林草植被综合质量提升A.1.3.1草食畜牧业配套措施按照小流域石漠化治理工程设计,参考农业部羊用棚圈建设技术规程(试行)、牛用棚圈建设技术规程(试行)、牧区
25、牛羊棚圈建设技术规范等,由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施单位根据实际建设的棚圈数量和面积,统计获得(33)棚圈指标情况。A.1.3.2 林草植被管护针对县域或小流域石漠化治理工程而建立的林草植被恢复与保护的组织机构、制度和所聘用的护林(草)员情况,明确(34)林草植被管护机构、(35)护林(草)员数量。A.1.3.3 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按照LY/T1840技术规程,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分析等手段,监测县域或石漠化治理工程小流域潜在石漠化土地情况,获得(36)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A.1.3.4 植被固土参照GB/T38582、GB/T30363、GBT38582、LY/T3128等技术规范,分析不同
26、林型土壤侵蚀模数,获得(37)有林地土壤侵蚀模数、(38)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A.1.3.5 生态产业由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施单位或统计单位对监测区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属的各项详细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并将该统计结果作为所在地当年统计年鉴数据的真实组成部分,获得(39)林业生产总值、(40)新增林果产品产值、(41)新增药材产值、(42)新增林下经济产值、(43)新增草地产草量。A.1.3.6 森林康养与文化服务根据县域或石漠化治理工程小流域实际建设情况,分别统计(44)旅游景区规模、(45)石漠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数量、(46)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A.2 指标计算方法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
27、,根据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日常监测、经费支付与使用、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式,获得基础数据后再根据实际监测值、评估指标值、前一个五年规划期结束时的评估期数值、任务书下达的指标值等通过比值、相减等方法进行指标的计算,具体计算方法见表A.2。表A.2 指标计算方法序号指标计算方法1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林草植被恢复工程计划投入的中央财政资金2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3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
28、财政资金中的占比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4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完成石漠化治理的土地面积/石漠化土地计划治理面积5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治理前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6实际完成中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实际完成中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治理前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7实际完成重度及以上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实际完成重度及以上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治理前重度及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积8退耕还林面积完成率实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下达的退耕还林面积任务指标数值9退耕还林区生态林面积比率实际完成退耕还林区混交林面积/实
29、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退耕还林区经济林面积比率实际完成退耕还林区经济林面积/实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表A.2 指标计算方法(续)序号指标计算方法11封山育林面积完成率实际完成封山育林面积/下达的封山育林面积任务指标数值12封育成效率封山育林成效合格面积/封山育林实际完成面积13封育育林率已实施了育林措施的面积/设计有育林措施的面积14人工造林面积完成率实际完成人工造林面积/下达的人工造林面积任务指标数值15人工造林成活率实施人工造林作业后三年内成活株数/造林总株数16人工造林株数保存率实施人工造林三年后原造林树种保存株数/原造林总株数17森林抚育面积完成率实施了抚育措施的面积/下达的森林抚育面积任
30、务指标数值18人工种草面积完成率实际完成人工种草面积/下达的森林抚育面积任务指标数值19人工种草草地植被盖度变化工程实施后人工种草草地植被盖度/工程实施前草地植被盖度20草地改良面积完成率实际完成草地改良面积/下达的草地改良面积任务指标数值21改良草地植被盖度变化工程实施后改良草地植被盖度/工程实施前草地植被盖度22森林覆盖率变化工程实施后森林覆盖率/工程实施前森林覆盖率23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工程实施后生物多样性指数/工程实施前生物多样性指数24草地面积变化工程实施后草地面积/工程实施前草地面积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工程实施后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工程实施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26林地面积变化工程实
31、施后林地面积/工程实施前林地面积27森林蓄积量变化工程实施后森林蓄积量/工程实施前森林蓄积量28植被种类变化工程实施后植被种类/工程实施前植被种类29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工程实施后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工程实施前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0新增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工程实施后配备的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工程实施前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31新增棚圈工程实施后棚圈数量-工程实施前棚圈数量32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实际完成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下达的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任务指标数值33植被固土量变化工程实施后植被固土量/工程实施前植被固土量34植被固碳量变化工程实施后植被固碳量/工程实施前植被固碳量
32、35林业生产总值变化工程实施后林业生产总值/工程实施前林业生产总值36新增水果产品产值变化工程实施后水果产品产值/工程实施前水果产品产值37新增药材产值变化工程实施后药材产值/工程实施前药材产值38新增林下经济产值变化工程实施后林下经济产值/工程实施前林下经济产值39新增草地产草量变化工程实施后草地产草量/工程实施前草地产草量40旅游景点开发工程实施后旅游旅游景点开发数量-工程实施前旅游景点开发数量41石漠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数量工程实施后石漠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数量-工程实施前石漠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数量42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工程实施后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工程实施前科普、教育与
33、科研基地数量43乡村(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获得感(知晓度、满意度)乡村(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知晓度、满意度百分比/100%(规范性)表B.1 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年度评估得分表一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分值指标权重分值小计政策执行效能(24分36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0.1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0.3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中的占比0.1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2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实际完成中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实际完成重度及以上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
34、生态效益(30分48分)退耕还林面积完成率0.025退耕还林区生态林面积比率0.025退耕还林区经济林面积比率0.025封山育林面积完成率0.025封育成效率0.025封育育林率0.025人工造林面积完成率0.025人工造林成活率0.025人工造林株数保存率0.025森林抚育面积完成率0.025人工种草面积完成率0.025人工种草草地植被盖度变化0.025草地改良面积完成率0.025改良草地植被盖度变化0.025森林覆盖率变化实测值或360.1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实测值或360.1草地面积变化实测值或360.0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实测值或360.05林地面积变化实测值或360.05森林蓄积量变
35、化实测值或360.05植被种类变化实测值或360.05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实测值或360.05新增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0.025新增棚圈0.025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完成率0.025植被固土量变化0.025植被固碳量变化0.05经济效益(8分20分)林业生产总值变化实测值或120.5新增水果产品产值变化0.15新增药材产值变化0.1新增林下经济产值变化0.15新增草地产草量变化0.1社会效益(6分12分)旅游景点开发0.25石漠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数量0.25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0.25乡村(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获得感(知晓度、满意度)0.25合计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
36、指数评估等级(规范性)表C.1 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五年评估得分表一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分值指标权重分值小计政策执行效能(24分36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0.1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0.3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中的占比0.1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2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实际完成中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实际完成重度及以上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0.1生态效益(30分48分)退耕还林面积完成率0.025退耕还林区混交林面积比率0.025退耕还林区经济林面积比率0.
37、025封山育林面积完成率0.025封育成效率0.025封育育林率0.025人工造林面积完成率0.025人工造林成活率0.025人工造林株数保存率0.025森林抚育面积完成率0.025人工种草面积完成率0.025人工种草草地植被盖度变化0.025草地改良面积完成率0.025改良草地植被盖度变化0.025森林覆盖率变化0.1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0.1草地面积变化0.0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0.05林地面积变化0.05森林蓄积量变化0.05植被种类变化0.05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0.05新增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0.025新增棚圈0.025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完成率0.025植被固土量变化0.02
38、5植被固碳量变化0.05经济效益(8分20分)林业生产总值变化0.5新增水果产品产值变化0.15新增药材产值变化0.1新增林下经济产值变化0.15新增草地产草量变化0.1社会效益(6分12分)旅游景点开发0.25石漠化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数量0.25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0.25乡村(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获得感(知晓度、满意度)0.25合计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指数评估等级(规范性)D.1 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报告编写提纲前言简要介绍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评估的工作背景与意义、组织形式、工作过程与评估结果。一、区域概况介绍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
39、工程工作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基本概况,包括:区域位置、国土面积、地质地貌、土地、植被、气候、水文水资源状况以及人口、教育、经济发展等状况。 二、工程概况介绍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立项过程、设计规模、工程特征以及监测过程等。介绍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监测工作获得的基础数据、分析数据情况。三、总则包括效益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范围、周期和参考文件等。四、评估数据与方法参照本指南要求,阐述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工作使用的基础数据、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情况。五、评估结果参照本指南要求,分别从政策执行效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4个方面阐
40、述指数情况,分析综合指数结果及分级情况,总结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工作结论。六、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与建议介绍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管理、监测与效益评估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与评估结果,提出意见与建议。广西地方标准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192106号)下达的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南宁师范大学共同起草。立项编号:2019-04
41、29,起止年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2、 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153.3万公顷,占全国岩溶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5.2%,石漠化面积和比例仅次于贵州和云南,潜在石漠化面积相比2011年增加了37.6万公顷,潜在石漠化面积增加量位居全国第二。虽然从连续3次监测结果来看,石漠化扩展趋势整体得到有效遏制,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状况稳步好转,但石漠化问题仍是广西岩溶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从国家“十五”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推进黔桂滇岩溶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以来,石漠化治理
42、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了要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修复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为推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实施了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重点研发等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下达了系列林业调查与地质调查任务,多部门联合在石漠化重点区开展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持续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了更准确合理的评估石漠化治理系列工程在林草植被方面取得的实效和进展,为下一步石
43、漠化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壮美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很有必要制定针对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的技术规程。3、 国内外标准对比情况本标准的编制主要查阅参考了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3036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LY/T 1757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LY/T 1840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LY/T 1955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 2994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等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目前国内关于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方面的标准还未见相关报道,国内与林草植被
44、恢复与石漠化治理评价有关的标准主要有LY/T 2994-2018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LY/T 1757-2008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等。以上标准对于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存在较大差别,不能全面评估林草植被恢复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作用,不能满足对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的工作需要。4、 标准编制情况4.1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南宁师范大学。4.2标准主要起草人罗蔚生、卢峰、苏宏新、覃星铭、蔡会德、胡宝清、莫剑锋、闫妍、农胜奇、童德文、文娟、李惺颖、罗捷、刘频。罗蔚生作为标准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申报、合同拟
45、定、实施制定及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收集与标准修订等工作;卢峰负责整个标准的协调、起草、修订工作;苏宏新负责标准指标的论证与筛选、标准审核与修改等工作;覃星铭负责标准的起草、草稿和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完善等工作;蔡会德、胡宝清负责技术指导与审核修改等工作;莫剑锋、闫妍、农胜奇、童德文、文娟、李惺颖、罗捷、刘频负责资料收集与分析、草稿征求意见的收集整理等工作。4.3技术路线本标准编制过程技术路线如下图1所示。成立编制工作组成立编制工作组明确标准主体内容与指标撰写讨论稿(草案)形成征求意见稿标准送审稿资料收集整理前期调研与论证意见汇总修改文本审定会完善文本标准报批稿图1 技术路线4.4 编制过程4.4.1
46、成立编制工作组根据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四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市监函20192106号)要求,为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南宁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由相关科研调查人员为主要成员的编制工作组,罗蔚生作为标准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申报、合同拟定、实施制定及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撰写等工作,主要编制成员有罗蔚生、卢峰、苏宏新、覃星铭、蔡会德、胡宝清、莫剑锋、闫妍、农胜奇、童德文、文娟、李惺颖、罗捷、刘频,蔡会德、胡宝清作为团队首席专家负责指导本标准的编写和修订。44.2前期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通过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
47、和国标准法、标准化工作导则汇编、标准制订等有关文件资料,编制工作小组成员掌握了标准编制的技术要求和编制规则。编制工作负责人按工作进度及时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工作任务、确定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内容框架等,并组织深入到兴宾、阳朔、天等、都安、平果、环江等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试点县和重点县进行调研,重点了解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编制工作组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石漠化治理措施、工程监测技术、治理效果、相关技术规范等方面资料,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广西石漠化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现状。4.4.3明确标准主体内容和指标体系编制工作组通过组织召开会议研讨,根据前期实地调研、相关标准和
48、文献资料查阅与整理等,对标准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确定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周期、评估方式、评估流程、评估指标与计算方法、综合评估、评估报告等主体内容。4.4.4撰写讨论稿(草案)编制工作小组在大量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梳理总结,撰写形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规程讨论稿(草案)。4.4.5形成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组织召开会议,邀请行业相关专家进行研讨,根据收集反馈的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2021年12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
49、评估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5、 编制依据与关键技术指标来源5.1编制原则与依据(1)标准编制采取“过程监测与效益评估紧密结合、分类评估和综合评估相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年度评估和五年评估相结合、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2)标准编制坚持从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监测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和创新性的编制思维,力求做到科学规范、指标准确、适用性强,既借鉴国内部分省区市和国外实用技术和经验,又符合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的实际需求,从林草植被恢复效益的角度为促进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奠定基础。(3)本标准规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
50、恢复工程效益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周期、评估方式、评估流程、评估指标与计算方法、综合评估、评估报告等内容,适用于广西范围内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效益评估工作。(4)本标准编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执行。5.2 关键技术指标来源及确定依据5.2.1 基础数据来源与监测方法本标准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工程监测获得的各项监测指标,包括政策执行、林草植被恢复与保护、林草植被综合质量提升等3个一级指标以及细分的15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监测指标,经过计算、转换、分析后的结果值作为评价指标数据,具体监测指标的监
51、测方法包括:经费投入类指标:主要由财政部门、工程实施组织部门报送获得。石漠化治理类指标:所涉及到的石漠化相关面积统计由工程组织实施单位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获得。退耕还林:按照GB/T 23235等技术规范和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定(试行)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统计获得。封山育林:按照GBT 15163和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统计获得。人工造林:按照GB/T 15776等技术规范和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统计获得。森林抚育:按照GB/T 15781、GB/T 23235等技术规范和广西营造林实
52、绩综合核查办法、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定(试行)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工作要求监测统计获得。人工种草与草地改良:按照NY/T 2998和NY/T 1233等技术规程,监测统计获得。林草植被恢复状况:按照GB/T 29391、GB/T 30363、LY/T 3128、NY/T 2998和NY/T 1233等技术规范和广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相关技术规则和小班不等概抽样等林业相关调查监测方法监测统计获得。草食畜牧业配套措施、林草植被管护、森林康养、文化服务等指标类别:由工程实施单位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获得。乡村(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满意度:通过第三方调查获得。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按照LY/T 184
53、0技术规程,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分析等手段,监测统计后获得。植被固土:参照GB/T 38582、GB/T 30363、GBT 38582、LY/T 3128等技术规范,利用不同林型土壤侵蚀模数差值法计算获得。 生态产业:对监测区林业第一、二、三产业所属的各项详细指标进行分类统计获得。5.2.2 效益评估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本标准按照政策执行效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一级指标,细分为政策兑现、工程进展、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土保持与气候响应、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土地生产力、森林康养、文化服务等8个二级指标以及43个三级指标(表1)。表1 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获取手段适用周期属
54、性一、政策执行效能1.政策兑现(1)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财政拨付通用约束性(2)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财政拨付通用约束性(3)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中的占比财政拨付通用约束性2.工程进展(4)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约束性(5)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6)实际完成中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7)实际完成重度及以上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二、生态效益3.生态系统稳定性(8)退耕
55、还林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9)退耕还林区生态林面积比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0)退耕还林区经济林面积比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1)封山育林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2)封育成效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3)封育育林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4)人工造林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5)人工造林成活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6)人工造林株数保存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7)森林抚育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8)人工种草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19)人工种草草地植被盖度
56、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20)草地改良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21)改良草地植被盖度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22)森林覆盖率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3)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4)草地面积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6)林地面积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7)森林蓄积量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8)植被种类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29)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地面监测+遥感核查五年约束性(30)新增林草植被管护人员数量地方上报+现
57、场抽查通用预期性4.水土保持与气候响应(31)新增棚圈地面监测+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32)潜在石漠化土地保护面积完成率地面监测+遥感核查通用预期性(33)植被固土量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34)植被固碳量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约束性三、经济效益5.促进经济发展(35)林业生产总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五年约束性(36)新增水果产品产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37)新增药材产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38)新增林下经济产值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6.提高土地生产力(39)新增草地产草量变化地面监测+数据分析通用预期性四、社会效益7.森林康养(40)旅游景
58、点开发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41)石漠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数量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8.文化服务(42)科普、教育与科研基地数量地方上报+现场抽查通用预期性(43)乡村(社区)居民对工程实施的获得感(知晓度、满意度)第三方调查通用预期性各类指标计算方法如下: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林草植被恢复工程计划投入的中央财政资金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比例: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使用的中央财政资金/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中的占比: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际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实际完成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完成石漠化治理的土地面积/石漠化土地计划治理面积。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比例:实际完成轻度石漠化治理土地面积/治理前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GS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健康习惯养成教育项目推广
- 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优化探讨
- 青岛农业大学《大气辐射学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班假期安全教案
- 投篮抛投技巧课程设计
- 摆动序列课程设计
- 小学诗歌课程设计
-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 搜索课程设计怎么写
- NJR2-D系列软起动器出厂参数设置表
- 中药合理应用
- 服务礼仪考核标准
- 光缆分光分纤盒施工及验收方案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讲述
- 五年级上学期开学家长会(课堂PPT)
- 病理报告模版
-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人物访谈PPT教学模板
- 宁波市地面沉降基础资料
- 臀疗话术63089
- 关于21三体综合症的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