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除极波及室内传导阻滞课件_第1页
心室除极波及室内传导阻滞课件_第2页
心室除极波及室内传导阻滞课件_第3页
心室除极波及室内传导阻滞课件_第4页
心室除极波及室内传导阻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室除极波Ventricular Depolarization Wave-及室内传导阻滞梓潼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 冯朝勤1深层分析心室除极波梓潼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 冯朝勤1深层分析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2深层分析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2深层分析V4V1V2V3V5V6V1V2V3V4V5V63深层分析V4V1V2V3V5V6V1V2V3V4V5V63深层分析V4V1V2V3V5V6V1V3 V4V2第一间隔支第一对角支V6第一钝缘支右冠脉、回旋支供血区前间隔V7V5V8V9下 壁后 侧 壁前侧 壁前 壁后间隔前降支供血区4深层分析V4V1V2V3V5V6V1V3 V4V2第一间隔支第一对角心室除极产生Q

2、RS波 当室上性激动抵达房室结后,经希氏束下传至束支。 心脏有两条主要的束支,即左束支和右束支(图241)。 正常情况下,左束支的激动比右束支略提前10ms到达心室,因此心室的激动首先从左心室开始。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发现左心室激动从三个区域开始:前间隔、中间隔和后间隔,这是因为左束支的三个分支即左前分支、左中分支和左后分支正好支配这些区域。因此,有人又将室内传导系统称为四分支系统。左中分支可以单独起源,也可以发自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甚至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纤维的融合。5深层分析心室除极产生QRS波5深层分析左束支希氏束右束支可以看作是希氏束的延续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前间隔左中分支

3、中间隔后间隔室间隔左侧面前半部、左心室前、侧壁、前乳头肌室间隔左侧面后半部左心室后、下壁后乳头肌室间隔中下部左心室游离壁心脏传导系统房室结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窦房结6深层分析左束支希右束支可以看作是希氏束的延续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前第一步 室间隔除极心室激动最初10ms: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的激动向量一前一后正好抵消,于是左束支激动的净向量是由左中分支产生的,左心室的最初激动位于室间隔中部,方向指向右胸,面向V1V2导联,因此,V1一V2导联记录到一个小的r波,同理,该激动向量背离V5V6导联,故在这些导联形成小q波。V5V1r波q波V1V5第一步 室间隔除极心室激动最初10ms:左前分

4、支和左后分支第二步 左右心室除极10ms以后:右束支下传的激动抵达右心室,左、右心室同时除极,由于左心室室壁比右心室室壁厚,总的除极向量 指向左心室,该综合向量背离V1V2导联,产生负向的S波,面向V5V6导联,产生正向的R波;V5V1S波R波综合方向左右心室除极综合向量V1V5第二步 左右心室除极10ms以后:右束支下传的激动抵达右心V5V1S 波第三步 心室后壁基底部和室间隔基底部最后,心室后壁基底部和室间隔基底部最后除极,终末除极方向指向左、后、上方,偶尔,右心室基底部、室上嵴和右侧间隔基底部最后除极,此时终末除极向量指向右后上方。V5V1S 波第三步 心室后壁基底部和室间隔基底部最后,

5、心RV1SV511223123RV1SV51122312311深层分析11深层分析12深层分析12深层分析13深层分析13深层分析14深层分析14深层分析15深层分析15深层分析16深层分析16深层分析17深层分析17深层分析18深层分析18深层分析19深层分析19深层分析20深层分析20深层分析21深层分析21深层分析22深层分析22深层分析23深层分析23深层分析24深层分析24深层分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RBBB) 因为整个心室除极是从左至右、跨过室间隔,电激动在普通心肌上传导,耗时多,因此QRS波增宽。 因心室除极线路与正常不同,故QRS波形态与正常者有异,称畸变。 除极线路不同

6、,导致复极线路也不同,造成继发性ST-T改变(T波与QRS波终末部方向相反)。rSRqRs,s波宽钝V1希氏束左束支V525深层分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RBBB) 因为整个心室除极第一步 室间隔除极r波V5q波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正常传导:因此最初10ms初始除极并无改变,V1导联形成r波,V5导联形成q波。正常情况下,左束支的激动比右束支略提前10ms到达心室,因此心室的激动首先从左心室开始。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26深层分析第一步 室间隔除极r波V5q波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第二步 左心室除极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 V5R波s波左心室游离壁除极:形成一个向左后较大的

7、向量,参与形成V1导联的S波、V5导联的R波,27深层分析第二步 左心室除极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 V5R波s第三步 右心室除极R波V5S 波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右心室除极:左心室激动开始穿室间隔激动右心室,最后是右心室游离壁和右侧室间隔上三分之二最后除极,是一个指向右前上的较大向量,形成V1导联的R波和V5导联的S波。28深层分析第三步 右心室除极R波V5S 波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右V1间隔波间隔波左右室综合波右室除极波左室除极波间隔波间隔波左右室综合波基底部除极波右室除极波左室除极波V5V1间隔波间隔波左右室综合波右室除极波左室除极波间隔波间隔波V1V2V3V4V5V6aVFaVRaV

8、LaVLV5V6aVRV1V2aVR、V1、V2 -右胸导联aVL、V5、V6 -左胸导联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胸导联QRS波终末部向上。V1V2V3V4V5V6aVFaVRaVLaVLV5右束支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问题:第103专题典型心电图和本专题典型心电图的V1导联的QRS波群有何特点?典型心电图31深层分析右束支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rSrsRV1希氏束左束支V5因为整个心室除极是从右至左、跨过室间隔,电激动在普通心肌上传导,耗时多,因此QRS波增宽。因心室除极线路与正常不同,故QRS

9、波形态与正常者有异,称畸变。除极线路不同,导致复极线路也不同,造成继发性ST-T改变(T波与QRS波终末部方向相反)。32深层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rSrsRV1希氏束左束第一步 室间隔除极* 除极自室间隔右侧开始,往左侧除极,与正常相反。因此,V1、V2导联上有一个q波, V5、V6导联上产生一个r波。r 波q波V5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33深层分析第一步 室间隔除极* 除极自室间隔右侧开始,往左侧除极,第二步 右心室除极s 波V5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 r 波* 电指令先通过右束支使右心室先除极,同时部分室间隔除极。因此在V1、V2导联上产生一个r波, V5、V6导联上产生

10、一个s波。34深层分析第二步 右心室除极s 波V5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 r 波第三步 左心室除极R波S 波V5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 右心室除极后左室才开始除极,引起在V1、V2导联上产生一个S波, V5、V6导联上产生一个R波(R波) 右心前区导联的r波:呈QS型者占33、3%,呈rS型者占66、6%,远较前者多见。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V1、V2导联呈QS型的原因是: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中隔支自左后向右前的向量消失,加之室中隔自右向左的异常向量与右心室壁自左后向右前向量相互抵消所致。35深层分析第三步 左心室除极R波S 波V5V1希氏束右束支左束支*V1间隔波左右室综合波间隔波左右室综合波基底部除极波右室除极波左室除极波V5右室除极波左室除极波正常间隔波丢失正常间隔波丢失V1间隔波左右室综合波间隔波左右室综合波基底部除极波右室除极左束支阻滞下前间壁心梗V1V5间隔波间隔波间隔波丢失间隔波丢失右室除极波右室除极波左束支阻滞下前间壁心梗V1V5间隔波间隔波间隔波丢失间隔波丢V1V2V3V4V5V6aVFaVRaVLaVLV5aVRV1V2aV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