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区学校七校联考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区学校七校联考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区学校七校联考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区学校七校联考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区学校七校联考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

2、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海边的渔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 -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深处。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便来临了。以下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大海的召唤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接收到了人说话的声音2以下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要素排序正确的是()A观察-提出疑问-形成猜想-证实猜想B提出疑问-观察- 形成猜想- 证实猜想C形成猜想-提出疑问 -观察-证实猜想D观察 -形成猜想-提出疑问 -证实猜想

3、3同学们都观察过老师上课演示的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A水可以传播声音B固体能够传声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D超声波的存在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束B雨后的彩虹C水中的倒影D海市蜃楼5刚出锅的热汤上方冒出“白气”“白气”的形成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6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7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块压成铁片B水凝固成冰C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D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8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

4、积,图象a、b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可知等于( )A4:1B1:4C2:1D1:29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以下诗词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郑板桥)雾是汽化形成的B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雪是升华形成的C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霜是凝华形成的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露是熔化形成的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B雨后天空出现彩虹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1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

5、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13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4许多高速公路上,在交通标志线上每隔2 m安装一个凸起的

6、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所示)。下列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 完全不同的是()A公路上反光标志牌B环卫工人穿的反光马甲C自行车的尾灯D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15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16下列四个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加“”)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春天,人在院子里晒太阳B夏天,给杯中的饮料加冰块C

7、秋天,给妈妈用热水泡脚D冬天,操场上的同学搓搓手17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ABCD1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 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9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

8、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20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活动中,我国空军20架飞机按“70”造型匀速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关于飞机在天安门上空飞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图中“7”字形飞机为参照物,“0”字型飞机是运动的B以图中“0”字型飞机为参照物,“7”字形飞机是静止的C以天安门城楼为参照物,整个“70”字型飞机是静止的D以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70”字型飞机都是运动的2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

9、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2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 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凸透镜成像C投影光的反射D倒影光的折射23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扬州冬天最低气温约为-30B初中生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mmD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5km/h24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蒸发吸热25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10、 )A雾凇的形成B河水结冰C樟脑丸逐渐变小D露珠的形成26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现象中与“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大晴,弧状光带27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将一物体割去一半,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28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1.8m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C人步行的速度为6m/s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29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B乙图中,某

11、晶体熔化图像中bc段,该物质处于液态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3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棒冰解热 B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C秋天早晨的“大雾” 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屋檐下正在消融的冰凌,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铁丝网上白色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12、_形成的;食品盒中干冰逐渐变小,原因是_。32身高为1.65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3米,人和像的距离是_米,像的高度是_米。如果人向镜面前进了0.7米,那么像的高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溪水鳜鱼肥”,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描述湖州西苕溪美景的诗句,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诗人漫步江岸,欣赏着桃花,还会看到“白鹭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白鹭水中飞”的“白鹭”是由光的_形成的,“鱼在云中游”的“鱼”是由光的_形成的。34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

13、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航母上装备的声呐,是利用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下同)来发现水下目标的;同时它能通过设备监测_来获取海上台风的信息。35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_c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m/s。36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如图,这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_(选填“变小”、

14、“变大”、“不变”)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根据气体这个特点,则安装暖气时应该靠近_(选填“地面”或“天花板”)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病人急救时使用,其密度为5kg/m1,若某次抢救病人时用去瓶内的一半的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kg/m137如图所示把一个气球慢慢压入水中(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会看到气球变小,则球内气体的质量_;球内气体的密度_(以上两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在_时密度最大。38如图是生存在沙漠里的一种甲虫,它能利用身体外壳“收集”空气中水分。在适当的时候,它趴在沙丘上,很快在背部凝结出一些水珠。此时

15、外界气温比甲虫背部温度_(填“高”或“低”)一些,水珠的形成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39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指的是_(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40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_,密度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_。42小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冷凝管有两个管道,但不连通,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内管道被外管道包围着,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冷水从外管道中通过,水蒸气进入内管道。(1)在制取蒸馏水的

16、过程中,用酒精灯对烧瓶中的水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冷凝管的内管道时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即蒸馏水。(2)当烧瓶中的水开始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这时水的温度为_,继续加热,水不断沸腾,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选填(“停止沸腾”或“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选(“吸热”或“放热”)。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个质量为54g的实心铝球,它的体积是25cm3,已知铝2.7103kg/m3。(1)计算这个球的密度是多少?(2)说明这个球是不是纯铝做成的。44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7、家住南昌的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虹桥游玩迪士尼乐园,94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车次到站、发车南昌西站上海虹桥运行距离G1346到站时间09101318780km发车时间09431410G1386到站时间09501350780km发车时间10051430G1348到站时间10101341780km发车时间10261530(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当高铁匀速行驶到一隧道的正前方600m处鸣笛,经过

18、3s小明他们听到隧道上方山崖反射过来的回声,求此时高铁的行驶速度?(设当时声速340m/s)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故选A。2、A【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

19、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选A。3、C【详解】正在发生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A. 透过树丛的光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 海市蜃楼,是空气由于受热等因素变得不再是均匀介质,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水蒸气是看

20、不见的,“白气”是可以看到的,是小水滴,所以刚出锅的热汤上方冒出“白气”,是因为刚出锅时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故选C。6、D【详解】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凝华,题中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冰柱或冰粒,故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凝华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7、D【解析】A铁块压成铁片,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A项不合题意;B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B项不合题意;C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质量没有变化,C项不合题意;D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21、,部分水汽化成为水蒸气进入空气,水的质量减少,选项D符合题意。8、A【详解】题中的图象中纵轴表示物质的质量,横轴表示物质的体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从题图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为4103kg时,体积为2m3,所以甲的密度是当乙物质的质量为1103kg时,体积为2m3,所以乙的密度是所以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故选A。9、C【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10、C【分析】【详解】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属于光的折射现

22、象,故A不符合题意;B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A【详解】A.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 “浮光跃金”,金色是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即不是光源,故C错误;D.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故D错误12、A【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黑板表面太光滑

23、,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镜面反射的原因,故B错误;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照相机底片上形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由于大气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13、C【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当MN分开后,猫在两个镜子上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应选C14、D【详解】“夜精灵”本身并不发光,司机之所以会看到“夜精灵”亮起来,是因为“夜精灵”反射了汽车大灯的光,此过程的原理为光的反射;ABC公路上的反光标志牌、环卫工人的反光马甲、自行车的尾灯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

24、理工作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 我们所看到路口的交通标志灯,本身能自行发光,不属于光的反射,故符合题意。故选D。15、A【详解】A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A正确;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错误;C声音从发出到反射面的时间为t0.1s0.05s人离反射面的距离为svt340m/s0.05s17m故C错误;D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声源的振动通过介质传到我们的耳朵。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声介质或听觉器官,是听不到声音的,故D错误。故选A。16、B【详解】A人在院子里晒太阳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人的内能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B

25、给杯中的饮料加冰块,冰块的温度低于饮料,饮料温度降低,释放热量,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饮料的内能减少,故B符合题意;C用热水泡脚,脚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脚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搓搓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故D不符题意。17、D【详解】沥青是非晶体材料。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是晶体熔化的图像,C是晶体凝固的图像;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和下降,故B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D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 故选D。18、D【详解】A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取时间相同,然后比较路程,路程长的速度大;取路程相同,然后比较时间,时

26、间短的速度大,从图中可得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A说法错误;B由s-t图象:得出两小车在6s内的路程分别为1.2m和0.5m,甲在乙前0.7m,B说法错误CD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在向东运动,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19、C【详解】A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感到凉,这是由于酒精蒸发时,从皮肤吸收了热量的缘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会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而不是风降低室温,故C错误,符合题意;D夏天吃冰

27、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20、B【详解】AB阅兵时,20架直升飞机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这20架飞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以这20架飞机中的任何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19架飞机都是静止的,我们说其中一架直升机是静止的,是以“70”字样中的飞机为参照物的,故A错误,B正确;C以天安门城楼为参照物,整个“70”字型飞机的位置在变化,故C错误;D因不知参照物运动情况,故无法描述研究对象是运动还是静止,故D错误。21、B【详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

28、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此项错误;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故选B22、B【解析】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23、D【解析】

29、A扬州市冬季气温不是很低,最低气温一般在0左右,不可能达到-30,故A不符合实际;B初中生50m跑的时间一般在7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km/h左右,故D符合实际。24、D【详解】酒精是液态的,擦在手上蒸发为气态,故而是蒸发过程蒸发过程会吸收热量,从而使手表面皮肤温度降低,感到凉快25、C【详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天气急剧降温凝华成的雾凇,需要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河水结冰,是液体凝固成固体的现象,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C

30、樟脑丸变小是固体樟脑丸遇热升华为气态,而变小,需要吸热,符合题意D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放热,不符合题意26、C【详解】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倒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是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雨过大晴,弧状光带”是光的色散,也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7、D【详解】A煤油和酒精是不同物质,但密度相同,故A错误;B将一个物体割去一半,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不变,故B错误;C水银是一种液体,

31、其密度比很多固态的物质的密度大许多,故C错误;D水和冰是同种物质,它们的密度不同,说明了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28、B【详解】A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正确,B符合题意;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C错误,C不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故D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选B。29、A【详解】A由图可知,液柱所在刻度在0下方,且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温度计的示数为-4,故A正确;B由图可知,bc段温度保持不变,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C花儿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2、不是凝华,故C错误;D小狗伸舌头降温是利用水汽化吸热的原理,不是放热,故D错误。故选A。30、D【详解】“简易冰箱”是借助水蒸发时吸热来使食物降温,防止饭菜变质的.A、吃冰棒解热,是利用熔化吸热知识, A错误.B、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蒸汽的升华现象,B错误.C、秋天早晨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C错误.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降低病人体温,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吸收 凝华 发生升华 【详解】1屋檐上的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2铁丝网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33、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3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32、6 1.65 不变 【详解】123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所成的像为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人和像的距离为二倍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即6m,像的高度等于人的高度1.65m,人靠近平面镜,像的高度不变。33、静止 反射 折射 【详解】1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倒影与白鹭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23“白鹭水中飞”的“白鹭”是空中的白鹭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34、超声波 次声波 【详

34、解】1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的,它可以发射超声波,然后收测回波进行计算距离,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蔽的潜艇。2台风发生时往往伴随着次声波,因此声呐能通过设备监测次声波来获取海上台风的信息。35、60.00 20 0.9 【详解】(1)1由图示乙可知,地砖的起始端与0对齐了,末端与60对齐了,所以每块地砖的长度应为60.00cm。(2)2丙图中的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20s。(3)3走廊的总长度为300.6m=18m所以小明的速度为v=0.9m/s36、变小 地面 2.5 【详解】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密度,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安装暖气时暖气片应该靠近地面,暖气周围的空气温度比较高,空气密度比较小,流向上方,使整个房间温度比较高设氧气瓶中的氧气质量原来为m,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一半,质量减少,还剩m,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剩余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