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_第1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_第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_第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_第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小学六班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悟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领悟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二)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诗的结构。 (三)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并把思想感情读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

2、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老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从前,课文中指革命时期。 茁壮:健壮。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文中是指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

3、琳琅满目,比方优美珍贵的东西很多。文中用来形容各种家用电器的摆设。 神秘:奥妙神秘。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仔细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

4、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老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神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

5、“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老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辞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老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进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

6、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化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老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妙的未来展翅飞翔?” 老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7、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制造光明美妙的未来,以此来领悟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老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朗读建议。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朗读时,可以这样停顿: 延安,/我把你/追寻,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

8、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安/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辞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神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妙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

9、!/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小学六班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思母之情。 3、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失母之痛及对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学习指导一: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在文中提到哪两位母亲?对这两位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分钟) 学习

10、指导二: 快速读课文,和你的学习伙伴沟通: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对亲身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喜爱?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Zhen zhimeng longqi liangshi bu xia yan ( ) () ( ) ( ) qinshiyi pian pin fan zhong tianzhihen () ( ) () ( ) 2、把句子划线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2)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无法安稳入睡。()() (3)我不知道为什么,我

11、这个母亲也连续在梦中出现。() 3、按要求写句子。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改为反问句) (2)我想到亲生母亲。我泪流不止。(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对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的喜爱之情。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5分钟) 学习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2分钟) 学习指导二: 细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

12、以感受到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喜爱?用横线划 小学六班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吟春诵春,引入春景。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吧。会唱的跟在后面唱,不会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妆点着世间万物。你们能找到春天吗?“春回大地千山秀”,中

13、国还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从诗歌之中找到春天吗? 3、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写春的语句,找出来读读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4、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说说,感动你的是什么?哪个词? (2)在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引导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还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导读:这是一位美丽的母亲这是一位多情的母亲这

14、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配乐朗读。 (5)读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或许,我们在欣赏完这首歌后,我们对这段话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读课文。 (7)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妙回忆和无限向往,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我们也能用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吗?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论水 过渡:就在这美丽的泗水河畔,1510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这儿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谈论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

15、好方法。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培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 2 )指名读。 ( 3 )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展开的吗? ( 4 )你又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吗? ( 5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 6 )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 7 )相机指导朗读,引导深化理解。 ( 8

16、)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准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 9 )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激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着、践行实自已这颗“君子”的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1)也正是孔

17、子这伟大的精神,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出示)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12)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这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这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孔子还有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四、教学结束: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崇敬,再读一遍。 小学六班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重点难点: 1、重点:引领学生随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

18、的丰富内涵。 2、难点:学习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纳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资料等 2、学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图片,资料 3、生仔细预习并完成好本课的导学稿 4、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难忘的寒假生活 二、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沟通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4、师小结学生发言导入、

19、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沟通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并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生默读课文,完善导学稿,做好小组内沟通的准备。 (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要求学生课前充分自学完成) 2、小组内讨论、沟通,确定中心发言人和汇报形式。 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沟通: (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重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

20、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归纳: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2)、沟通自己最感爱好的段落描写,展示朗读。 (重在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五、拓展对比,感受写作特点 1、仔细阅读文后“阅读链接”,思考在写法上与北京的春节与何不同。 2、小组内沟通后全班汇报,相机点拨学生从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情感、语言的特色等方面来体会。 3、师小结并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课堂小练笔:运用自己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过春节的情景。 (若时间充足可展示部分学生已完成的练笔作业) 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的作业 2、读理想的风筝中第51到65页文章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 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 小学六班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5 1、学生试读课文,标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划出不会停顿的句子。 2、老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 正确读写加点词语: 学奕( ) 鸿鹄( ) 弓缴( ) 弗若( ) 正确停顿下列句子: 思/援弓缴/而射之 二、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1、根据试读,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 读准字音;停顿适当;语速稍慢。 2、学生仿照老师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