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限的怀念。这首诗在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B黎明的通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人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体现出自由
2、诗的特点,给人以极大的美感。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但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D杨志在东京因盘缠使尽,便忍痛变卖祖上的宝刀,却偏偏惹上破落户牛二。他要求杨志演示宝刀的三宝,百般刁难杨志,最后被杨志杀了。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chng) 褴褛 人迹罕至(hn) 震憾人心B妖娆(lo) 拮踞 揆情度理(ku) 如火如茶C阴晦(hu) 作揖 弄巧成拙(zhu) 美轮美奂D门楣(mi) 骊歌 自怨自艾(i) 披星带月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项是( )A炽痛(ch) 圈(qun)养 味同嚼蜡
3、(jio)B摇曳(y) 恪守(k) 头晕目眩(yn)C栈桥(zhn) 拾(sh)级 顶礼膜拜(m)D褴褛(l) 剽悍(pio) 潜心贯注(qin)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截然不同 饥肠辘辘 浮光略影 前仆后继B走投无路 震耳欲聋 相辅相成 慢不经心C浑为一谈 风云变幻 箪食壶浆 诚惶诚恐D哄堂大笑 耐人寻味 心有灵犀 轻歌曼舞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作揖 遣责 冲耳不闻 哄堂大笑B神弛 赔礼 重蹈覆辙 见异思迁C云霄 冥顽 急不可耐 随声附和D粗暴 稠密 招摇过市 拍岸叫绝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学校正开展“二十四节气与我”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后
4、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材料)“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将物候现象反映得富有诗情画意。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你的班级需要设计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请你仿照示例,从所给的几个节气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示例)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选项:雨水 春分 清明 谷雨 大寒(2)冬至,在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日子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亲
5、人团聚。以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歌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形象地表现了冬至之夜诗人的孤寂之感与思家之情。请找出这一诗句并抄写下来。(3)请你判断下面诗句所描述的分别是哪一节气。(填序号即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A霜降 B春分 C白露 D惊蛰(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自豪感。但是现状却是不少学生把二十四节气和传统佳节混为一谈。有人做过调查,一个初三班级中没有一位学生能准确说出二
6、十四节气究竟是哪些,多数学生只知道其中两个。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请说出你的建议。7名句默写。 _,则无败事。(老子) 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九曲黄河万里沙 ,_(刘禹锡浪淘沙) 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 马作的卢飞快,_。 (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散入珠帘湿罗幕,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最爱湖东行不足,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李白行路难以“_,_”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端无尽的惆怅和迷茫。8名著阅读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蚂蚁和蝉采用拟人手法,告诫人们尊重规律,不可违背规律。(伊索寓言)(_)罗切斯特为试探简爱,谎
7、称将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并邀请简爱参加这场婚礼。(简爱)(_)宋江,人称“孝义黑三郎”,在回沂州接母亲时杀了四只吃掉老母的老虎。(水浒传)(_)2请结合小说内容,完成下列题目。用槌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凿空,最后确实成了一只像模像样的独木舟,大得可乘26个人。材料中的这只独木舟为何不能顺利出行?后来鲁滨逊用什么办法让再造的独木船成功航行?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
8、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简要分析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诗人抒发的情感。10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9、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雾凇沆砀 _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_饮少辄醉_2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B何陋之有?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D属予作文以记之。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4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
10、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11(四)我的暖,一寸长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我一听,有点蒙。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11、?”“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
12、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他搓着手,
13、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1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文章第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2)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4“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1
14、2现代文阅读擦鞋的女人老街的街口总站着一个擦鞋的女人,在她的身旁,有两把半新不旧的藤椅,抹得干净泛光,一尘不染。小城的早晨,是勤劳而又新鲜的,擦鞋的女人也是这样。她一脸微笑地立在晨曦里,大方地和来来往往的行人打招呼。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我早上上班,她见着我,笑着问:上班去?有时,她还提醒我:抓紧点,要迟到了。我一看时间果然很紧,便加快了步伐。走了几步,回头看时,她也看着我,一脸的友好,满是真诚的笑意。后来,每回经过她的摊前,我就放慢脚步。她看到我,就笑,然后定定地看着我脚上的鞋。我会意,坐在她的椅子上。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
15、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先用鞋刷轻轻地刷去尘土,不急于上鞋油,而是用小喷壶对准皮鞋面喷潮,再用另一鞋刷蘸点鞋油,在潮的地方打着圈把鞋油涂均匀,然后从鞋尖部位开始擦,一点一点地往后。擦完一只再擦另外一只。两只鞋擦完后,她又重新擦一遍,和上次打圈擦不一样,这次是直线来回擦。最后换软棉布擦,棉布缠在右手上,四指并拢用力向外撑,飞速地来回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尤其,她把鞋带也都解下来,揉在手心,用洗衣液浸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她手执鞋带一端,抻开,在空中甩得啪啪作响。只几下,鞋带就甩干了,洁净似新。接下来,她帮我系鞋带,执带似丝,穿
16、孔如飞,左手内扣,右手外扣,绕一圈,左手抓右绳,右手抓左绳,绞花一般。最后,用力一扯,成了:好一个大方美观的蝴蝶结!看,很好,美丽在我的鞋上,幸福在她的脸上。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晨曦中的她,朴素得体,健壮生动,让人感觉到一份真实的美丽。后来,听她聊起她的家乡、孩子和她的工作。她说在这儿擦鞋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擦鞋挣钱、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完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儿子现在在广州创业办了个小厂,红火着呢我说,擦了这么多年鞋,你现在也该回去享享清福了。她说,儿子好几次都要她
17、去带孙子,说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好。我说,那当然,去吧。她却没有接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是劳碌命,动惯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歇不下来”她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再劝下去。她低下头,一丝不苟,双手在我的鞋面上飞舞着。我每回见她捧着鞋的样子,就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全神贯注。有一天,我听得真切,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一个夏天,在老街的街口,我没见着她。我四下里张望,还是不见她的影子。那个早晨,无风,闷热,让人有些焦躁不安。接下来几天,仍然不见她出现,没有她的老街街口,仿佛少了一道风景。后来,我听说这个擦鞋的女人终是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到儿子工作的城市带宝贝孙子去
18、了。起先两三年,她整日忙忙碌碌,在儿子宽敞明亮的家里带小孩、做家务。每到节假日,一家人逛商场、游公园、下馆子,她却免不了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过往行人的脚上看。后来孙子进了幼儿园,她闲着无事,竟背着椅子,操着家什上了街,在一条大街的街口摆起了擦鞋的摊子。不巧却被城管逮个正着,让儿子去领人。堂堂公司总经理的儿子颇感蒙羞,破天荒在老娘面前发了大火。再后来,她又回到了老街,还是风霜雨雪里立在老街的街口,一脸笑,勤快,整洁,生动,阳光。远远地见着我,她似见了亲人一般,说,好久好久了,人也蔫了,手也生了她注视着我脚上的鞋,我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也瞧了瞧自己邋遢的鞋,说,早该擦擦了!她把我的鞋捧在手上,又一丝不
19、苟地擦起鞋来。擦好了,抬起了头,兴奋地对我说:“鞋不擦不亮,人不勤不精神!”我频频点头称是。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原文有删改)1本文写了“擦鞋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3擦鞋女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你对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
20、的风景了。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乡野豆子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人们干瘪的胃囊。而种豆子,就成为一种奢侈。后来,豆子才大片出现在田野里,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缀,成为美好日子的旗幡。黄豆、赤豆、绿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豆科作物一贯深明礼仪,它们在自己的季节里,托着饱满沉实的豆荚,面对劳动的付出者,丢弃私藏的意图,做出拱手相让的姿势。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收获之后,在场地里集结的豆荚们,经历一场棍棒的击打,噼里啪啦响作一团,这是它们对农民最高的礼仪!母亲擎起簸箕一颠一颠,豆壳轻舞飞扬,壮烈地
21、飘散而去。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遗留的碎屑,于是各种豆子发出黄、赤、绿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母亲欣喜的目光里。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轧油。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最奢侈的莫过于炸油果。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弄好的面团擀、轧、切,制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一缕缕幸福的炊烟,弥漫在村庄上空。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焦脆的油果新鲜出锅,供我们一一解馋,我们吃得满手淌油,齿颊留香。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
22、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文火熬起来。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待至豆烂,茶汤褐绿莹润,清香怡人。绿豆茶饮宛若法器,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沉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父亲正困乏,焦渴难耐。他停顿下来,两手抱着罐子,挺身仰脖,咕嘟咕嘟,肺腑之间茶流汹涌。半晌,“哐当”一声,罐子落地。于是,气韵开始平息。力量,一寸一寸又恢复至体内来了。赤豆呢,往往带着母亲的味道。母亲手巧,是能把苦涩生活拧出甜味的人。在闲散冬日的某个清晨,我们姐弟都冷得缩着脖。母亲抱来一捆干柴
23、说,来,烧锅。锅里的水沸腾着,里面煮的是赤豆,几个时辰煮到软烂,加些柿皮、甘薯,搅拌成什锦馅料。以发酵好的面团包上馅料,就做成了豆包。乡下的豆包,颇像乡下人的性子,皮薄馅足,内心实在。母亲每次总是要蒸出两笼屉的豆包来,一笼留给我们吃,另一笼作为礼物走亲戚。圆鼓鼓的冷豆包切成四瓣来,露出新鲜的馅料,忍不住舌下生津、喉头律动。香甜软糯,食之熨帖,欲罢不能。我们都是娴雅慢品,生怕这幸福去得太快了。之后,我们姐弟要挎着篮子走过乡野坎坷,把一份殷切的心意,传递给远方的亲戚。乡野豆子,串起一把幸福之门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光阴的通道,让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陆离起来。多年以后,豆子仍沉淀在我的记忆中,膨胀发酵,绵
24、延着一种生命的原香,挥之不尽。1文章第段作者为什么说“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试根据下文内容概括。2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1)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从修辞手法赏析)(2)他停顿下来,两手抱着罐子,挺身仰脖,咕嘟咕嘟,肺腑之间茶流汹涌。(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试分析文末“生命的原香”的内涵。4请联系文章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阅读后的启示。三、语言表述14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雄伟是山的梦,所以山能壁立千仞;宽阔是海的梦,所以海能容纳百川;_,_。四、写作15根据要求作文。金圣叹在批注西厢记的“拷红”一折时,
25、见红娘妙语连珠,连用三十三个“不亦快哉”表达畅快之情,令人拍案叫绝,现摘录七则如下:其七: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其十六: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其十七: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其廿八: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其廿九: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其三十: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其三十三:读虬髯客传,不亦快哉!上述摘录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不亦快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写作提示)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
26、,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阅读展开阐述。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解析】C错误,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头脑简单,直爽率真。2、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 驰骋(chng)驰骋(chng) 震憾人心震撼人心;B. 妖娆(lo)妖娆(ro) 拮踞拮据 如火如茶如火如荼;D. 门楣(mi)门楣(mi) 自怨自艾(i)自怨自艾(y) 披星带月披星戴月;故选C。3、B【解析】A. 圈(qun) jun,C. 拾(sh) sh,膜(m)m,D. 潜(qin)qin。【点睛】4、D【解析】A. 浮光略影浮光掠影。B. 慢不经心漫不经心。C. 浑为一谈混为一谈。5、C【解析】此题考查的字形。A:遣
27、责谴责,冲耳不闻 充耳不闻;B:神弛神驰;D:拍岸叫绝拍案叫绝。故选C。6、(1)示例: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地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2)抱膝灯前影伴身(3)D A(4)示例:组织发起多种多样的学习纪念活动,引导学生们了解民族风俗,传承民族文化;诵读与节气相关的经典诗词、文章等【解析】(1)首先根据你对节气知识的了解,从“雨水、春分、清明、谷雨、大寒”中选出一个你印象最深,理解最透、最有话说的节气,然后仿照示例组织语言即可。如春分: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
28、各为12小时。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2)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节气文化,多积累有关描写节气的诗歌,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注意题干要求从邯郸冬至夜思家找出“表现了冬至之夜诗人的孤寂之感与思家之情”的句子,所以读懂诗歌大意是作答的前提
29、,可提取“抱膝灯前影伴身”作为答案。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正楷字书写,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间架结构合理。不写繁体字。(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从冬眠后小虫的叫声这一现象,即可推断出写的是惊蛰节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门时,鸡叫了,走出茅店,天边挂着晓月;山路上,已有新足迹,木板桥上一层薄薄的寒霜。从木板桥上一层薄薄的寒霜这一现象判断,写的是霜降节气。所以选D;选A。(4)建议的针对性要强,要针对题干中“一个初三班级中没有一位学生能准确说出二十四
30、节气究竟是哪些,多数学生只知道其中两个”这一状况提建议。一般建议的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如可自编顺口溜记住节气,背诵“节气歌”,诵读与节气相关的经典诗词、文章等。7、(1)慎终如始(2)博学而笃志(3)浪淘风簸自天涯(4)留取丹心照汗青(5)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6)狐裘不暖锦衾薄(7)绿杨阴里白沙堤(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解析】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句子,三是答题时
31、不能写错别字。“笃、簸、霹雳、裘、衾”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点睛】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此题全部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8、1 (1) (2) (3) 2(1)这只独木舟太重了,无法拖下海去。(2)挖了一条运河,把船运到小河里。【解析】1(1)错误。蚂蚁和蝉寓意为:好逸恶劳的人的结局往往是可悲的。(2)“并邀请简爱参加这场婚礼”错误。原著是罗切斯特要简离开庄园。(3)错误。“在回沂州接母亲时杀了四只吃掉老母的老虎”的是李逵。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
32、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这只独木舟太重了,无法拖下海去,所以不能顺利出行。后来鲁滨逊挖了一条运河,把独木舟运到小河里。独木舟得以成功航行。二、阅读9、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一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2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
33、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表达诗人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怀。【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雁引愁心去”比“雁别秋江去”更好,其中的原因可以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构思的精巧两方面进行分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接着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怎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的意思是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
34、传杯饮酒。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此联寓情于景,诗人将自己欢乐喜悦、超脱豁达的情怀寄寓在了这仿佛仙境的情景之中。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10、1 白气弥漫的样子 茂盛的样子 就 2C3(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4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
35、恋。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注意: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句意: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2例句和选项C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主谓之间。B.宾语前置标志。D.代词。故选C。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强饮,痛饮;别
36、,与谁告别,要补充完整;白,是酒杯之意。重点词语有: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于,在。4本题考查归纳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一是要结合文本,另外还要结合相关写作背景。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悠
37、远脱俗的闲情雅致。(也可以写:清高自赏的情趣、超凡脱俗的情趣,还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带有淡淡的哀愁)。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译文:【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
38、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乙】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
39、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11、1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2描写方法:外貌描写。作用: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暗示了他工作的艰辛;暗示了“几天来”他被拒的原因;为后面“我”的“皱眉”“犹豫”做了铺垫。3(1)“几天来”说明他为此努力了好些天,表现出他的艰辛努力和坚持,以及父
40、爱的执着深沉。(2)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中年男子的腼腆,也表现了他父爱的伟大与深沉。4这个父亲认为自己为消除孩子心理阴影而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给孩子的爱是很少的。但是他想出办法,不惜委屈自己,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父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意合即可)【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在浏览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关键词句作答。一般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去作答。本文人物:他(中年男子)和“我”。起因:孩子有心理阴影。经过:身为父亲的“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希望以此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据此可作答。2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
41、文章第段“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属于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工作服”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暗示了他生活的不易,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3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表达效果。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几天来”说明他不止一次给人敬烟,已经为此努力了好些天。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给孩子消除心理阴影,这表现出他为了孩子而努力并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更表现了父爱的执着、深沉。“搓着手”是动作描写
42、,“憨憨地”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中年男子的朴实。4此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理解。文章的主题是要表现深沉伟大的父爱,怎么表现呢?通过作为父亲的中年男子为消除孩子心理阴影而不惜委屈自己的行为来表现。但是中年男子认为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给予孩子的爱不够多,也就是“一寸长的暖”。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作答时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的表面意思,然后再联系全文的内容和主旨,说出它的深层含义。12、1擦鞋女人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擦鞋女人一丝不苟地给我擦鞋;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到儿子工作
43、的城市生活;擦鞋女人重回老街擦鞋。2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抬起”“抹”“吹”“舒口气”“抚一下”“站了起来”等词语通过对她擦鞋动作的细致刻画以及擦完鞋后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她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后满足幸福的情态。3勤劳能干,真诚亲切,乐观善良,热爱生活,敬畏工作,富有人生智慧。4“近处的风景”既是指周围的美好景象,更是指眼前的擦鞋女人以及像擦鞋女人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奉献的普通人;写出了擦鞋女人带给自己的美好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擦鞋女人这些普通人的敬佩、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内容的关键是要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题目要求是概
44、括出发生在“擦鞋的女人”身上的几件事情,那么我们可以将文章分层,再对每一层的意思进行概括。第一层:1-3段,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每天早晨都会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第二层:4-13段,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认真地给“我”擦鞋,“我”劝说她不要再擦鞋,去她儿子那享福;第三层:14-15,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去了儿子家,但是因为上街擦鞋,惹得儿子发火;第四层:16-19,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不习惯清闲的生活,重回老街擦鞋。然后,再将这些内容整理成答案:擦鞋女人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擦鞋女人一丝不苟地给我擦鞋;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到儿子工作的城市生活;擦鞋女人重回老街擦鞋。2本题考查赏析
45、句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手法、用词角度、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这几方面去解答。在“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这句话中,用了大量的动词,比如“抬”、“抹”、“吹”等,所以可以从动作描写这一角度做答。突出她的认真及满足。注意在做答的时候,应该遵循“手法+事物(人物)特点+情感”这一格式。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身份地位来分析,有时也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评论加以评价。从文中“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
46、亲切。”可以看出擦鞋女人真诚亲切、乐观善良;从文中“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可以看出她勤劳能干;从文中“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可以看出她富有人生智慧;从文中“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可以看出她敬畏工作。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理解句子一般都是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做答,当然有些句子需要通过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去理解,关键词一般都具有隐喻义和引申义。在“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这句话中,我们需要理解
47、的是“近处的风景”。“近处的风景”从表面上看,是指周围的美景;深层来说,作者以景喻人,更是指眼前的擦鞋女人以及像擦鞋女人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奉献的普通人。13、1(1)滋润生活,脱离干涩。(2)降温祛燥,给人力量。(3)制作美食,让人幸福。(4)传递心意,让人温暖。(意对即可)2(1)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豆荚、阳光、秋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豆荚在阳光和秋风拱手相让的姿态和深明礼仪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运用动作描写,一连串动词准确传神地表现了父亲的焦渴难耐,侧面表现了绿豆茶滋润胃肠的作用。3(1)像成熟的豆子一样做一个深明礼仪的人。(2)像豆子一样在经历磨砺后,收获生命的美好。(3)
48、像赤豆包子一样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4)亲情会让平淡的生活变得美好。4示例:我们要学会从平凡中感受生活的趣味。作者小时候生活贫乏,小小的豆子却让其感觉到生活的滋味。我们平实学习看似枯燥,其实如果能够从中感受到竞争的乐趣、解题的成功、学习的充实,那么学习也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概括。题目句子出现在第三段,那么答题区域应在第三段以下理解分析。四段先写黄豆,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六段写绿豆,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八九段写赤豆,母亲以发酵好的面团包上馅料,就做成了豆包。母亲每次总是要蒸出两
49、笼屉的豆包来,一笼留给我们吃,另一笼作为礼物走亲戚。把一份殷切的心意,传递给远方的亲戚。2考查赏析句子。句要求从修辞手法赏析,句中的“亲吻”“轻抚”,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豆荚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豆荚在阳光和秋风拱手相让的姿态和深明礼仪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句加点的词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父亲此时正困乏,焦渴难耐,侧面突出绿豆茶滋润胃肠的作用。3考对词语重要含义的理解。此文以乡野豆子开头,引出与豆子有关的人、事的回忆,各种豆子发出黄、赤、绿的油光,于是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学习豆子的深明礼仪,学习豆子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成为一个像豆子一样内
50、心实在的人。同时贫苦的生活让“我”懂得了珍惜。4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如母亲每次总是要蒸出两笼屉的豆包来,一笼留给我们吃,另一笼作为礼物走亲戚。贫穷的生活里,一笼包子传递的是一片浓浓的心意,母亲的做法温暖了“我的心灵。要学会换个眼光看问题,小小的豆子,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让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陆离起来。三、语言表述14、示例:傲雪是梅花的梦, 所以梅花能凌寒独开。 【解析】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属于修辞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结合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造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购合同
- 2025年合作方股权转让合同实例
- 2025年企业借款合同担保要求
- 2025年住宅交易看房合同书
- 合伙企业入伙合同范本
-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合同专业版
- 个人教育贷款合同模板
- 区域产品代理合同范本:经销商专用
- 2025年个人经营性贷款生意拓展合同
- 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合同
- 2025年01月2025广东深圳市何香凝美术馆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园林聘用劳动合同
- 300亩文冠果树栽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菏泽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
- Tracepro-实例学习教程
- 进货单出货单(Excel表格模板)
- 公众责任保险实用教案
- 吴齐南先生生平
- 守株待兔中英文PPT课件
- 质监站对监理工作监督的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