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领跑世界_第1页
中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领跑世界_第2页
中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领跑世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领跑世界中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领跑世界5年前,我国铁路的运行时速还不到100千米;5年后,从没有一寸高铁到目前包括新建高速铁路和既有线路提速到达时速200250千米的线路,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到达6920千米。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我国铁路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瞄准世界高速铁路最先进技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系统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列车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程度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获得了六大技术创新成果。工程建造技术针对我

2、国复杂多样的地质及气候条件,攻克了湿陷性黄土和软土地区沉降变形控制难题,掌握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技术,系统掌握了常用跨度简支箱梁的制造、运输、架设成套技术,攻克了跨大江大河和高架站桥等复杂桥梁建立难题,建成武汉天兴洲、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济南黄河大桥等世界一流的新型构造大跨度桥梁。我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攻克了大断面复杂隧道建立技术难题,建成复杂地质山区高速铁路长大隧道群和水下铁路隧道,首次实现了高速列车在隧道内以时速350千米交会。我国铁路科研人员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有碴、无碴轨道成套技术,大规模制造铺设无碴轨道。科研人员自主研制了满足时速350千米要求的高速道岔,掌握了超长

3、钢轨制造、运输、铺设、焊接成套技术,攻克了长大桥梁无缝线路技术难题。同时,构建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施工、检测技术平台,研发了大容量供电、大张力接触网、高速接触网检测、远程监控等成套装备,攻克了高速列车重联运行接触网关键技术难题。高速列车技术我国铁路科研人员系统掌握了时速200250千米动车组核心技术,全面构建了设计制造体系。在此根底上,攻克了制约速度提升的技术难题,在高速列车根底理论、关键技术、制造工艺、试验评估等方面实现了系统集成创新,成功搭建了时速350千米动车组技术平台,国产时速350千米动车组大批量投入运营,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上表现出良好的运行品质。为适应京沪高速铁路运

4、营需要,成功完成了时速380千米新一代高速列车的设计消费,首列下线后先后在沪杭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试验段上连续创出运营试验的世界纪录。和谐号动车组以运营速度快、运量大、节能环保、平稳舒适等特点,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列车控制技术我国铁路科研人员系统掌握了满足时速250千米的ts-2级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成功应用于既有线第六次大规模提速和新建的时速250千米高速铁路;研发了具有世界领先程度的t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地面与动车组控车信息的双向实时传输,满足了动车组列车时速350千米、最小追踪间隔3分钟的平安运行要求,适应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及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跨线运行

5、的特点,成功应用于武广、郑西高速铁路。客站建立技术按照客站建立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新理念,广泛采用大跨度钢架构造、悬垂构造无柱雨棚设施以及冷热电三联供、智能化分级光控系统等先进技术,成为与城轨、地铁、公交,乃至航空港等多种交通方式严密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南、天津、上海南等155座现代化铁路新客站已投入运营。系统集成技术我国铁路科研人员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总体设计、接口管理、联调联试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高速铁路工务工程、动车组、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客运效劳等各子系统的集成,使整体系统功能到达最优。在不同速度等级列车混合运行、高速线与既有线互联互通、地车平安信息连续传输、轨道电路对无碴轨道适应性等方面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形成了先进完善的高速铁路系统集成技术体系。运营维护技术我国铁路科研人员研发了现代化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现了根底设施检测监测的自动化和养护维修的机械化。与此同时,我国开发了平安防灾预警技术,实现了对雨雪等灾害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应急处理;开发并广泛采用调度集中系统,全面实现了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研制了适应大客流量、响应时间快、系统平安性高的综合客运效劳系统,较好地满足了旅客自助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效劳需求;积极开展高速铁路减震降噪、节能环保等技术攻关,大量采用新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