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人间词话》十则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人间词话》十则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人间词话》十则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人间词话》十则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文化经典》:《人间词话》十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十则文章主张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文章主张整体把握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容: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整体把握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

2、面内容:具体分析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高于一切,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具体分析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实。“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 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造境”并非是胡编乱

3、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 一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

4、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有我之境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花不语”“乱红”,雨横风狂,落花飘零,哀伤因了独立黄昏,惜春伤春的我(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面对着雨横风狂、落花飘零的“外物”而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秦观踏莎行雾失楼

5、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孤馆”“闭”,春寒袭人,杜鹃啼血,夕阳西下,无限凄婉因了饱受羁旅漂泊的我(贬谪之后,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凄厉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渗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意。这些是“有我之境”。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孤馆”“闭”,春寒袭人,杜鹃啼血,无我之境无我之境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如何

6、理解“无我”之说?这里明明有个悠然的诗人吗?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无我”,而是指诗中景物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你如何理解“无我”之说 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诗人以寒波白鸟的悠闲反衬人事之仓猝。“寒波”二句寄托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自己也化作寒波、白鸟,融入那画面中去。这意境中也有诗人自我的个性。因为自己思归的心急切,就特别灵敏地感到“寒波澹澹”

7、、“白鸟悠悠”了。元好问又何尝是真的“无我”呢?只是“我”没有直露而已。 元好问颖亭留别诗人以寒波白鸟的悠闲反衬人事之仓猝。以物观物,用万事万物共同的理来观物。 什么是“以物观物”?以物观物,用万事万物共同的理来观物。 什么是“以物观物”?根本区别:前者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后者将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强。根本区别:“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本区别是“有我之境”练一练下列境界中,哪句是“有我之境”?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

8、圆,一一风荷举”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E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F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G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D F练一练下列境界中,哪句是“有我之境”?D F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境界”。包含三层含义: 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境界”。包含三层含义 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9、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縠h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宋祁 玉楼春 “闹”字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闹”字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 张先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 , 往事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时为嘉禾小倅(cu)

10、: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任嘉禾(今浙江省嘉兴市)判官。嘉州,宋代郡名,即秀州。倅:副职。这里指判官。水调:曲牌名,相传为隋炀帝杨广所制,流行于唐。临晚镜:就镜自照而感伤衰老。流景:似水年华。后期:瞻望未来。记:思念。省(xng):反思,省悟。并禽:双栖的鸟类。弄:摆弄。落红:落花。 张先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瞬间变化的现象,摄入词中。一个“弄”字,既展示了一幅“动”的图画,又表达了主人公“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孤寂的“静”的心情。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

11、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成全诗诗眼,说说“绿”字怎么好? 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的经验,独辟蹊径;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无怨无悔;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开朗,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有的贡献。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第八、九则把“境界

12、说”与作家本身的内在修养结合起来,强调诗人应该有开阔的胸襟和卓越的见识,修身而成“大家” 一是以苏东坡、辛稼轩为例,肯定创作者内在的胸襟气度决定了词的境界 。二是推崇“大家”之作,揭示了境界各构成元素的特征 。沁人心脾,指所抒之情应情深而动人;写景必豁人耳目,指所写之景应特征分明,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辞脱口而出,则指言语的自然真切。 第八、九则把“境界说”与作家本身的内在修养结合起来,强调诗人第十则把“境界说”与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方法结合起来 首先指出诗人要“入乎其内”,深入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创作材料,逼真地描绘生活,作品才有生气;又需“出乎其外”,超脱出来,“胸中无物”,

13、从一定的高度观察生活,摆脱生活之欲,从而实现对审美对象的静观,写出深刻独到的内容。其次,以周邦彦、姜白石为例,进行具体评判。 第十则把“境界说”与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方法结合起来 小结人间词话节选部分以“境界”为核心,阐述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等问题,广泛触及了主观与客观、景与情等美学问题。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开创者。 小结人间词话节选部分以“境界”为核心,阐述了“造境”与“ 人间词话 王国维有我之境:显我,外露,物的人化无我之境;隐我,内蕴,人的物化第一境界:志存高远 悬思 知第二境界:孜

14、孜以求 苦索 行第三境界:豁然开朗 顿悟 得诗词境界人生境界 人间词话 王国维诗词境界人生境界问题研讨一、文中八次提到“境界”,其内涵是否一致?应该怎样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不一致。第一则的“境界”,是总说。第五则提到“境界”,说明“情”也是构成境界的元素,而“有境界”的作品应该能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第六则提到“境界”,具体说明“境界”应该得到真切生动的表现。第七则提到“境界”,是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象征人生向前追求而有所得的不同精神状态。总体而言,王国维所说的“境界”,有时也称“境”,内涵不尽相同。有的指客观景物,有的指情,有的指两者的统一,有的指造诣程度,等等。但就作者感受、读者审美角度看,崇尚真切、情景交融应该是其主要内涵。问题研讨一、文中八次提到“境界”,其内涵是否一致?应该怎样理二、作家应该怎样修养自身,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从第七则看,要志存高远,甘于寂寞;苦苦探索、执著追求。从第八、九则看,要有开阔的胸襟、真切深刻的见识,要有真性情。从第十则看,要能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注意有所领悟。二、作家应该怎样修养自身,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从第课外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