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造影分析 The analysis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patients with ischemia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陈军 刘建民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全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 前 言脑血管病是全球第二位致死疾病,和最主要的成人致残因素。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占80以上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呈上升趋势。前 言ICVD主要包括脑梗死和TIA。病因主要有:脑供血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所致小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血管痉挛、心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重要病因。 前
2、 言检测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方法 颈部双功彩超 DUS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CT血管成像 CTA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DSA是诊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前 言DSA调查大样本的ICVD人群 : 狭窄的发生率 狭窄的分布和程度 侧枝循环建立情况 ICVD治疗方法选择的依据 对象与方法 入选标准:根据临床表现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 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具有完整临床资料 陈旧性脑梗死和TIA患者对象与方法 排除标准:有明确房颤或心内膜炎病史,确诊为脑栓塞者 有严重心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原发病者 合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型精神疾患对象与方法 仪
3、器材料:DSA机器Philips Integris V3000 6F动脉鞘 5F Pigtail造影管 5F单弯造影管、 5F Mani造影管、 5F Simmons型造影管 对象与方法二、血管造影:股动脉穿刺置6F动脉鞘 弓上造影,大动脉及颅内情况双侧颈总、锁骨下动脉造影双侧颈内、椎动脉造影旋转造影及3D重建、颈外动脉造影对象与方法三、摄取图像: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适当增加摄片数量 旋转造影3D成像多角度摄片 高年资医师指导对象与方法狭窄的位置 根据Osborn的脑血管造影诊断学 颈内动脉分为颈段、岩段、破裂孔段海绵窦段、床突段、眼段及交通段 ICA起始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位。 对象与方法
4、狭窄的位置 椎动脉分为骨外段、椎间孔段、 脊椎外段;硬膜内段 椎动脉开口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位 对象与方法 狭窄DSA分级标准(NASCET) 轻度29% 中度30%-69% 重度70%-99% 闭塞100% 对象与方法对象与方法 责任血管的确定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CT、MRI SPE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及形态判断脑缺血的责任血管 对象与方法五、数据库的建立和统计分析:收集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 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 应用t检验或X2检验 p0. 05有统计学差异,p0. 01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 果(一)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脑梗死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
5、高于TIA组 (P0.01 )结 果(二)1、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分布 227例造影阳性患者共检出病变423处:颅外病变254处(60.0%),颅内病变169处(40.0%) ICA起始部 35.9% MCA 15.8% VA开口 10.4% SCA 6.4% V4段 6.4%结 果(二)2、TIA组与脑梗死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比较 结 果(二)结 果(二) a.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多发病变(58.1%)多 于单发病变(41.9%) b.单侧病变(55.9%)多于双侧病变(44.1%) c.单纯前循环病变(38.8%)及前后循环联合病变(40.1%)多于单纯后循环病变(21.1
6、%) d.单纯颅外病变(40.0%)多于单纯颅内病变(30.0%)及颅内外联合病变(30.0%) 结 果(二)3、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分析 结 果(二)3、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分析 通过单向有序资料的X2检验,我们发现TIA 组与脑梗死组脑供血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 有统计学差异,P 0.01;可以认为脑梗死 组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较TIA组严重。结 果(三) 1 、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分布 227例存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ICVD患者,可判断责任血管193例(85.0%)。 ICA起始部 34.0% MCA 23.6% VA开口 11.3% V4段 6.1% SCA 3.8%结 果(三)结
7、果(三)2、TIA组与脑梗死组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分布比较 结 果(三)0.05) 结 果(三)4、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的分析 结 果(三)4、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的分析 通过单向有序资料的X2检验,我们发现TIA组与脑梗死组责任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不能认为脑梗死组责任血管狭窄程度比TIA组严重讨 论1.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 本研究阳性率: 72.4% (DSA) 香港黄家星 : 39.0% (TCD) 台湾Liu HM : 67.6% (MRA) 宣武史怀璋 : 79.5% (DSA) 天坛王桂红 : 87.2% (DSA) 讨 论脑供血动脉狭
8、窄是ICVD的重要病因 。DSA诊断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较高。TCD的检出率较低并受限检查技术水平。 调查人群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差别。 讨 论2.1 ICVD患者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颅内外分布 以往ICVD研究中,白人颅外病变30%-60%东方人只占9%13% 黄家星: 颅外 6.0% 颅内33.0% 宣武医院: 颅外47.9% 颅内52.1% 本研究: 颅外60.0% 颅内40.0%讨 论原因:样本构成不同,TIA与脑梗死比例,前后循环症状比例。研究方法不同,DSA对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更高。华人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讨 论2.2 ICVD患者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常见部位
9、 颈内动脉起始部、MCA、椎动脉开口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同 与血流在血管分叉部位的湍流导致内膜损伤有关 讨 论2.3 ICVD患者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分析 我们所选病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占比例较高,结果与NASCET比较接近。 重度狭窄与闭塞的比例稍高,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有关。 脑梗死组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较TIA组严重,说明总体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是决定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讨 论3.1 TIA组与脑梗死组责任血管的分布比较 后循环颅外血管病变多见于TIA组,前循环颅内血管病变更多见于脑梗死组。 与类似研究的结果不同,原因在于样本中TIA与脑梗死以及前、后循环临床表现的比例不同。 讨 论3.2 责任血管狭窄长度分析 脑供血动脉狭窄的长度并不是决定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与Henry J.M.的结果相同。 1.5cm狭窄的病变长度增加一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培训协议合同样本
- 上下铺置换合同样本
- 农副产品订购服务合同样本
- 个人收购股权合同标准文本
- 乡村打井合同标准文本
- 出版合同标准文本提供照
- 冻品海鲜采购合同样本
- 公寓住房买卖居间合同样本
- 关于承包食堂合同样本
- 代理广告租赁合同样本
-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培训
- 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冯姓姓氏历史起源研究报告
- 小学生安全教育校本教材
- 体检护士礼仪规范
- 日本动漫文化之旅
- 课间15分钟微运动实施方案
- 2025-2030中国真空结晶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个人与团队管理-形考任务1(客观题10分)-国开-参考资料
- 输油管道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