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之词和曲的基本知识_第1页
高考语文备考之词和曲的基本知识_第2页
高考语文备考之词和曲的基本知识_第3页
高考语文备考之词和曲的基本知识_第4页
高考语文备考之词和曲的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词的基本知识一、词的发展过程1、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到了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2、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3、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

2、分两阕(片)以上的。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4、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词的流派有两种,一:婉约派;二:豪放派。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词是晚唐民间新兴的一种歌诗,即唱辞

3、。在晚唐,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后来词的鼻祖,当时叫做“曲子词”。燕乐中有很多曲调是民间歌谣的曲调,其有曲有辞,歌辞有着长短不一或用衬字的形式。词的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二、词的格式1、词题,是前人作词时加于词前的题目。盛唐至晚唐时的词,词调与词题基本上是合一的。到了北宋,词的

4、内容逐渐与词调脱离,光有词调不足以表明该词的内容,这才另加词题。如苏东坡的更漏子(词调名),外加送孙巨源,以说明该词为何而作,这后者就是词题。2、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截然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格式是一个词牌。但是,由于同一个格式有时有若干个变体,所以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因为各首词的词题不同,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有词题。三、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

5、,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钗头凤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6、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

7、了,还有满江红丑奴儿卖花声.四、词学名词【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子词】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雅词】宋以后词调由俚俗转为要求雅正,称为雅词。【艳词】相对于雅词而言。【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诗余】南宋初,有人编诗集,把词作附在后面,加上一个类目,就称为“诗余”【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叠】叠字的意义是重复。故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为叠。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一,叠句,如如梦令,如梦如梦。二,叠字,如

8、忆秦娥后前后第三句起三字皆叠用第二句之尾三字。三,倒叠字,如调笑令,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四,叠韵,如长相思,起二句,君泪盈,妾泪盈,二句韵同。【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上阕叫上片,下阕叫下片。【段】与片、遍同义。【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悟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 【词题】宋以后,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都繁复了。有时光看词 的文句,还不知道为何而作。于是作者有必要给加一个题目。 【词序】“词序”其实就是词题。如果用一

9、段比较长的文字来说明作词缘起,并略为说明词意,这就称为词序。 【小令】明人以58字以内为小令。 【中调】明人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 【长调】明人以90字以上为长调。五 、常见词牌举例1、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长相思 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2、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

10、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如梦令 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3、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乌夜啼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四、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

11、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忆王孙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五、生查子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生查子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元曲曲,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曲是元杂剧和散

12、曲的合称,曲分南曲和北曲两种,它们最初的萌芽是从词蜕变出来的。曲,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纪君祥等,后人把元曲称为元朝文学作品的代表。曲是可以唱的,它受民间歌曲影响而形成,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散曲和词相比大同小异,相同处,二者都是长短句,词有词调,曲有曲调,而且有些调名相同而字句也相近。不同处曲的用韵比词密,平仄韵分上去声,可以互押,每首只有单调,可以另加衬字这一点也是词与曲的最重要差别。曲不厌俗,曲有它俗的一面,也有它雅的一面,它是一种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曲有

13、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曲和词一样有句式、有字数、有平仄规定。曲中允许添加衬字,用韵要求一韵到底。平上去三声可以互押,韵脚可以重复。声调上要求上去声独立,用去声的地方不能用平声替代,但是平声和上声可以互代。曲无入声字,平分阴阳,入派三声。曲有曲调(曲牌)。写曲一定要按照曲牌去写,来不得半点马虎。曲和诗词一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枚绚丽的瑰宝。写曲要注意它的色彩,元人对散曲中色彩十分强调,注重色彩描述,注重含蓄,注重形象语言在曲中的强化。好的先看我填的一首曲【一半儿】秋风枯枝落昏鸦,细雨萧萧打窗纱,残梦惊醒看灯花。念你个俏冤家

14、,一半儿难思一半儿差。因为曲的特点就是注重意境所谓色彩就是用字的意境与词语的精炼。二、曲的用韵。写曲不能用“水平韵”,应该用元人周树清编写的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有三个要点:一、分韵,二、平分阴阳,三、入声派入三声。例句: 【中吕】喜春来回门盈盈碧水青山秀,暖暖春风小翠楼,纤纤靓女婿家留。新雨后,款款站船头。平平仄仄平平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去上,仄仄仄平平。三、曲的对仗。1、合璧对(二联对仗)2、鼎足对(三句相对)3、连璧对(四句相对)4、扇面对(即隔句对)5、联珠对(即多句对)四、曲的体制: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

15、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牌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

16、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黄钟】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六宫十一调”“黄钟宫富贵缠绵。”【醉花阴】曲牌名,套数首牌。古近二体。古体5句,宋词牌小异。近体七句,前五句同古体,北曲多用之,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六、五、四、五、五、七,共39字。【人月圆】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全同宋词。北宋人王诜(shn)词中有“人月圆时”,故名。又叫【青衫湿】。金元时北人喜欢唱它,随入散曲。定格11句。定格字句:七、五、四、四、四;【幺篇换头】四、四、四、四、四、四、,共48字。【正宫】

17、元曲宫调之一,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端正好】曲牌名,属北曲。套数首牌。与仙吕同,与宋词略异,定格工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五,公25字。【叨叨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是去声叶韵。有叠字体,叠字须有平声。定格共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塞鸿秋】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仙吕】、【中吕】宫调内。格式与【叨叨令】基本相同。凡叶韵处皆须作平平去。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小梁州】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梁州】。亦入【中吕】、【商调】。有【幺篇】

18、换头,须连用,与诸宫调【梁州】。始调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四、七、三、五、,计25字。【幺篇】换头,与始调不同,定格七句,定格字句:七、三、四、三、三、四、五、,计29字,全曲共50字。【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五六七三鼎足对。北曲入正宫单曲、平韵,也入南曲,仄韵,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四、七、四、七、七、七、四、,共44字。【菩萨蛮】曲牌名,散套首曲,亦入【中吕】。同词牌,惟不用换头,亦不换韵。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黑漆弩】曲牌名,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白贲以此凋咏渔父,句首为:“侬家鹦鹉洲边往”,后

19、人又称此调为【鹦鹉曲】。因白氏曾官至学士,所以,此曲还称【学士咏】。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六、七、六、七、七、共54字。【绿幺篇】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又名【柳梢青】。开头两个三字句;只乔吉写过一首,大约是乔吉自度曲。乔吉的曲。开头两句都有衬字,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四、四、七、二、七,共38字。【大石碉】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石风流蕴籍。”【青杏子】散套首牌,亦入【小石】,名作【青杏儿】,小令用。【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三、四、七、四、四、四,共31字。【仙吕】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仙吕清新缅邈。”员杂剧

20、第一折多用仙吕宫套曲。【赏花时】曲牌名,散套首牌。亦入【商调】。【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五、四、五共28字。【八声甘州】曲牌名,散套首牌。【幺篇】同始调,南曲极相似,宋词牌不同。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六、七、七、五、四,共45字。【点绛唇】曲牌名,多用作杂剧或套数的首曲,其后紧接【混江龙】。定格5句,四、四、三、四、五,共20字。【寄生草】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首末二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七,共41句。【一半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属北调。与【忆王孙】实为一体,因末句定格嵌入

21、两个“一半儿”,故名【一半儿】。曲中多用此体,用【忆王孙】甚少。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九,共33字。【游四门】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一字句可减。定格六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五、一、五,共30字。【后庭花】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中吕】、【商调】。小令首句必叶韵,套数可不计;第六句反是。小令不能增句,套数可增句增句在末句后,先将末句五字改作六字折腰句,增句即照作,句数多少不拘,须每句用叶韵,小令均用平韵。与词牌异。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共32字。【后庭花破阵子】曲牌名,格律与【后庭花】基本相同。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

22、共32字。【中吕】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吕宫高下闪赚”。【迎仙客】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诸宫调同,南曲略同。亦入【正宫】。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三、三、四、五,共28字。【红绣鞋】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朱履曲】。亦入【正宫】。定格6句,定格字句:六、六、七、三、三、五,共30字。【普天乐】曲牌名,又名【黄梅雨】,亦入【正宫】。南北曲都有此曲牌,但句法不同,全首多对偶句,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三、三、七、三、四、四、四、四,共46字。【喜春来】曲牌名,又名【喜春风】、【惜芳春】、【阳春曲】、【喜春儿】。是散曲中常用的调子。格调和律诗中的七绝,词

23、牌中的望江南、捣练子等相近,亦入【正宫】。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五,共29字。【上小楼】曲牌名,小令兼用。有【么篇】换头,小令不同,套数宜用。亦入【正宫】。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三、三、四、七,共37字。【风入松】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小令兼用。与词牌同,但只作半阙。与【南曲】大致相同。单调定格6句,定各7字句:七、五、七、七、六、六,共38字。【水仙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冯夷曲】。亦入【中吕】、【南吕】。头两句相对,下接一单句,最后三句可用三字、四字、五字。以三字为佳。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五、六、三、三、三

24、,共41字。【大德歌】曲牌名,此曲牌只有关汉卿用过。全元散曲中只收录关汉卿的10首。可能是他自创。因作品写于元代大德年间,故名。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五、五、七、五。共33字。【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风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末二句一般对仗,也可以作回文。不少作品在第六句增加两个衬字,使五、六、七三句成为五言鼎足对,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七、七、四、五、三、五、四、四,共42字。【折桂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蟾宫曲】、【步蟾宫】、【天香引】、【秋风第一枝】。它的特点是完全的摆脱了五言、七言诗的句法,七言句用三四句法,不是七言诗的四三句法。句子又可

25、增减,即结处可减少或增加四字句。其第二节的三个四字句要作三句对,即鼎足对。有了这些特点,在格调上就跟诗词明显不同。定格11句,定格字句:六、四、四、四、四、四、六、六、四、四、四,共50字。【清江引】曲牌名,可代尾声用,小令兼用。又名【江水儿】。与【南曲】的【江水儿】不同。第三四句宜对。曲调轻倩疏快。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合为带过曲。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五、五、五、七,共29字。【碧玉萧】曲牌名,小令兼用。头四句做扇面对。第九句为一字句,偶有减者,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五、五、五、三、五、一、五,共42字。【得胜乐】曲牌名,

26、小令兼用。与【得胜令】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三、三、六、六、六,共24字。【雁儿落过得胜令】此为带过曲。由【雁儿落】、【得胜令】、两支曲牌组成。【雁儿落】小令兼用。亦可带【得胜令】或【碧玉萧】、【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四句宜做两句。亦入【商调】。【得胜令】小令兼用。又名【阵阵赢】、【凯歌回】,可独用。曲调与【雁儿落】相似,亦入【商调】。南北曲合套中,【雁儿落】必带【得胜令】、,成了定格。全曲定格12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共54字。【楚天遥过清江引】此为带过曲。由【楚天遥】、【清江引】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通首五言八句,与词牌【生查子】相同。

27、【清江引】基本上也是五言七言句法,因此,这支带过曲有最高诗词韵味。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七、五、五、七,共69字。【沽美酒过太平令】此为带过曲。由【沽美酒】、【太平令】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又名【琼林宴】。连套须带【太平令】。【太平令】小令兼用。可带尾声用。亦入【正宫】。第五、六、七句为三个两字句,文义独立或连贯即可,谓之短柱体。短柱体偶有增至四句或减为两句的。全曲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七、四、七、六、六、六、六、二、二、二、六,共64字。【越调】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越调陶写冷笑。”多用来抒情写意。【斗鹌鹑】曲牌名,套数首牌。用上

28、声韵,韵脚上面的一字必须去声。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三、三、四、四,共38字。【小红桃】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平湖乐】、【采莲曲】、【武陵春】、【绛桃春】。亦入【正宫】。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42字。【天净沙】曲牌名,小令兼用。原作【天净沙】,又名【塞上秋】。头两句宜对,也有三句做鼎足对的。体段短小,近于六言绝句,宜于写即景抒情的小品。定格5句,定格字句:六、六、六、四、六,共28字。【寨儿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柳营曲】,与【黄钟】之【塞儿令】不同。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五、六、六、五、五、一、五,共54字【凭

29、阑人】曲牌名,小令兼用。与诸宫调不同。句法和情调都像词中的小令,宜于写小景抒幽情。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商调】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商调凄苍怨慕。”【集贤宾】曲牌名,套数首牌。北曲多用于套数的首曲。【幺篇】同始调,用者甚少。与宋词、南曲不同。末二句须对。定格10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七、七、七、七、七、五、五,共64字。【梧叶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知秋令】、【碧梧秋】。亦入【仙吕】。与【南曲】不同。末句也有作六句者。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三、七,共27字【般涉调】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般涉拾掇坑堑。”【哨遍】曲牌名,散套

30、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亦入【中吕】,与宋词、诸宫调略同。有【么篇】换头,散套用否均可,剧套不用。首末句与始调不同,余同诗调。此曲诗调定格14句,定格字句:六、七、六、七、六、三、五、五、五、七、七、六、六、七、(五、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四、四、四)计81字,【么篇】换头,定格13句,定格字句:四、七、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七,计69字,全曲共150字。【耍孩儿】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又名【魔合罗】。南北曲中都有。北曲多用在【正宫】、【中吕】、【双调】大套曲后。也有开首即用此曲,后面加煞曲七八支,作为一套的,即【耍孩儿】【煞】(数量不定)【尾

31、声】。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诸宫调同,【南曲】不同。【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9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七、七、五、四、四,共52字。元曲四大悲剧一、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简介: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二、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简介:该剧讲述汉元帝派毛延寿去民间挑选宫女,毛延寿借机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毛延寿画丑,因而被打入冷宫。后汉元帝巡视后宫

32、偶然得见王昭君,遂加以宠爱,并封为明妃。毛延寿自知罪责难逃,投奔匈奴,并献昭君美图于呼韩邪单于,致使呼韩邪单于向元帝索要昭君为妻,不从则兵戎相见。汉朝文武百官畏惧匈奴,劝元帝忍痛割爱,以美人换取和平。元帝无奈,只得让昭君出塞,并亲自到灞桥送别。汉元帝回宫后,心情无比悲痛。而昭君不舍故国,在汉蕃交界的黑龙江投水而死。三、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朴的杂剧代表作。简介:该剧讲述唐明皇宠幸杨贵妃,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在长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观赏霓裳羽衣舞。忽报安禄山叛乱,明皇、杨妃仓皇出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逼明皇赐杨妃缢死。乱后,明皇退为太上皇,日日哭祭杨妃画像。一夕梦与杨妃团聚,被夜雨

33、惊醒。雨打梧桐,更添明皇郁闷。四、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赵氏孤儿大报仇,纪君祥的代表作。简介:该剧主要讲述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献出生命。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元曲四大喜剧一、拜月亭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关汉卿的代表作。简介: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

34、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莲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二、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王实甫的代表作。简介:主要写了崔莺莺、张生的爱情和老夫人的阻挠和破坏,歌颂了青年男女为爱情自由而进行的斗争。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作

35、者根据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塑造了莺莺、张生和红娘三个典型形象。后来人们把红娘指代媒婆也是出自这部作品。其次,曲作诗情画意般的描绘,细致入微的内心活动的抒写,华美清丽的语言,都成为后来写爱情剧争相模仿的范本。到现在很多爱情剧都能看的到这部作品的影子。三、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白朴的代表作。简介:该剧讲述李千金独居深闺,心里苦闷,于春暖花开的季节到花园中游玩,在墙上看望,遇见品貌兼优的裴少俊坐在马上经过。两人一见倾心,私下结成夫妻,并生了子女。但裴少俊怕被父亲裴行俭知道,便把李千金及子女藏在自家花园之中,住了七年。后来被裴行俭发现,斥李千金为娟妓,把她赶走。裴少俊后来进士及第,去接她回来,她坚

36、决不肯。这时裴行俭夫妻也去恳求,她也不允。最后由于儿女的痛哭哀求,才夫妻团圆。四、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郑光祖的代表作。简介:主要讲述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又合一

37、,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刷题巩固】【例题】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悲剧的是( )A.窦娥冤B.西厢记C.梧桐雨D.赵氏孤儿解析:B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中国戏曲作品的了解。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王实甫的代表作。简介: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属于元曲四大喜剧之一。【刷题巩固】【例题】下列属于元曲四大喜剧的是( )A.汉宫秋B.梧桐雨C.西厢记D.倩女幽魂解析:C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接触较多的四大悲剧,反而对四大喜剧不是很了解,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中国戏曲作品的了解。A、B

38、选项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而选项C倩女幽魂是取材于清代蒲松龄小说集聊斋志异的名篇聂小倩,本题选是题,故正确答案为C。延伸阅读:四大爱情剧,在创作方法上,拜月亭、墙头马上近于现实主义,倩女离魂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西厢记着重写实,也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宫调与曲牌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 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但俗乐多不全用。常用的有五宫(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四调(大石、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调。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元曲中一套宫调须得一定的曲牌配合。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