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及应对_第1页
精选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及应对_第2页
精选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及应对_第3页
精选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及应对_第4页
精选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及应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 Education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及应对邓向林内容摘要人口老龄化给高等教育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从减轻高等院校的经营压力、提升院校教育竞争力、寻求国际间合作三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应 对策略,以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国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 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 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

2、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目前,全世界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 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 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总生育率逐 步下降,目前约为1.6人,低于全球总生育率2.7人,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接近。但是发达国 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 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 “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对高等教育的

3、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大中专院校将面临招生不足,走入 减系并班的道路,学校经营将更为艰难;其次由于生源的缺乏,各院校之间招生竞争形势更 为激烈,招生门槛将逐步放低,不可避免造成新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第三,教师缺额及 工作机会减少,师资培育将面对发展危机。人口老龄化直接造成入学人数减少,带来校系合 并招生、停止招生,导致高校的生存危机,同时可能造成高等教育的品质下降。二十一世纪 前半叶是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过程,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老龄化对高 等教育造成影响应及早考虑,制订策略,合理应对。院校的扩张已经到了一定限度,若要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

4、胜出,必须求助于院校的特色, 即高等院校的个性化,谋求与其他院校的差异性。对高等院校的特色塑造,首先要实现教学 课程的弹性化及学科特色。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终身雇佣型的人力资源需求可能改变,必 须通过产业之间的劳动力调整来适应。高等教育必须增加新的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甚至对 新领域的人才培养,以期满足将来企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教育管理部门需要拟订适当的辅助政策,针对不同的院系进行教学课程、方法等制订支援计划、协助高等院校塑造自我特色。其次,应产业多样化的要求,高等院校可以细分为“教学型”、“职业技能培养型”、“研 究型”三大类。教学型以大学本科教育为主,强调师资素质教育,并兼顾推广服务能力

5、;职 业技能培养型以艺术类与应用科学类为主,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强调学以致用,加强与企业 的产学合作;研究型偏重于学术研究,是过去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 战,高等院校不能仅仅致力于学术研究,必须激发自身的潜力,发展院校的特色。学生课题探索能力的培养。面对未来高等教育对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由于高等教育关系到社 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各国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纷纷开始考虑应对之道。从目前的情况统计分 析,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减轻高等院校的经营压力以应对入学生源下降的影响。入学生源的下降使高等院校的主要收

6、入来源直接造成影响,而收入的不足则导致必需的 教育经费开支得不到保障,又反过来影响到对入学生源的吸引力,高等院校的经营将进入到 恶性循环的局面。但消极的应对策略仅仅为将经营不善的院校由市场机制淘汰,并不适应我 国国情。积极的应对建议为根据各院校的不同经营状况,对因招生不足、经营不善的院校进 行经营互助基金、特别税制分析指导,通过贷款、等手段渡过经营困难时期。最重要的是确 保学生的就业机会,确保学生的受教权益。如日本的学生转学支援计划。提高高等教育品质以应对院校间招生竞争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品质提升不仅是应对院校间招生竞争的影响的需要,也是社会及人民群众对 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品质提升主要有

7、三种途径:1、塑造高等院校的特色;2、培养 学生的课题探索能力;3、建立多元化的评定机制并增订评定标准。高等院校特色的塑造。目前我国高等知识与科技的快速进展与淘汰,培养大学生处理知识的态度与能力远比单纯的吸取知识来得重要。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于教育研究品质的维持与提升,为保证学生在毕业时 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产业结构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重视课题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 将来面对未知领域的自主性的应对能力,能自主探求未来发展课题。多元化的评定机制的建立与完企业家天地2009年8月115教育 Education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黎水林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教学第一线的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从如何培

8、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进行创新教育。化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化 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联系更加密切,使化学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进行化学 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实践这种实验不仅是一种验证性的实践活动,而且更重要的 是一种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而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发现新现象。使学生具有自主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在问题解决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

9、新成果, 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化学教学中,在加强基础 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良好的 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 势。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强课堂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顺序,必须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自觉、 勤奋、实事求是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许多伟大的发明,惊世的创造常常都是从那些平常的、一闪念的好奇心开始的,没有好奇心,通向真 理的跋涉就无法启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

10、,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才敢 于捕捉疑问并确定为进攻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学生有了自信后就鼓励学生要 勇于做要求高、难度大、易燃、易有毒的实验,如:氢气的爆炸性实验;爆的、硫化氢气体的制取及收集等,并鼓励失败者继续努力,培养学生顽强的、百折不挠的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创新教育要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通过创设一定条 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积极思考、联想、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的规范化管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室制取氧善。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如何高效的进行也会因为财务问题、改善经营局面、提高竞争力等进行合并。但高校合并是一

11、个复杂的 工程,必须有充分的合理性、共同的目标、有效的沟通、完善的规则才能达成。面临新生素 质的不足,高等院校的招生必将呈现为多元化。除了广开对外籍生、回流进整体实力强修生 的招生来源,对知名度高、的院校,还可以采取在国外设立研究所、分校区的方式,不但增 加新生来源,也能增强学术的交流进步。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作者简介分配,通过高校评定、按级分配是一种通用的方法。我国的高等院校评定制度可溯及到 二十世纪末的“201”工程。对比国内外的高等院校评定制度发展,评定机构均为专业机构负 责,但是评定方式,国外更多地采用第三方、多元化的评定制度。若一所院校能接受多方评 定机构的评量,将使评定结果更为客

12、观,但同时也要考虑评定工作是否充分、多重评定对高 等院校的负担,以及多重评定结果的权重取值。不论如何,高等院校评定制度的引入,不仅 是高等教育品质提升的需求,也是高校学生素质提升的需求。积极寻求国际间合作以应对新生素质下降的影响。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高校扩张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市场规模缩小是必然结果,加强高等 院校之间的合作是解决方法之一。如果企业的整合,美国的很多私立大学116企业家天地2009 年8月邓向林,女,实验师,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考文献胡亚兰,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8,(04)。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一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北其协整关 系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岳昌君,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02)。胡侠,试论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02姜向群、丁志宏,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