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割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气割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气割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气割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时的安全技术要求:气割安全操作规程制止敲击、碰撞。要立放,不能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着火爆炸丙酮蒸气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2.9-13%。气瓶立放15-20min 1.5 3/4 转。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曝晒,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 10m高处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瓶阀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 40以下的温水解冻。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同时使用丙烷瓶和氧气瓶时,

2、应尽量避开放在一起。使用时要留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局部温度不要超过 40即烫手。必需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前方,动作要轻缓。使用压力不得超过 0.15Mpa,输气流速不应超过 1.5-2.0m3(h 瓶)。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丙烷接触,必需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含量低于 70。瓶内气体严禁用完,必需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2 -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关系环境温度00-1515-2525-40剩余压力Mpa0.050.10.20.32、运输丙烷瓶的安全技术要求: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车、船装运时,应妥当固定。汽车装运丙烷瓶横向

3、排放时,头部应朝向一方,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直立排放时,车厢高度不 2/3。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炎热地区应避开白天运输。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严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门公布的危急品运输条例及有关规定。3、储存丙烷瓶的安全技术要求:使用丙烷瓶的现场存量不得超过 5 瓶;超过5 瓶但不超过 20 瓶时,应在现场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墙隔成单独的储存间,应有一面靠外墙;超过 20 瓶,应设置丙烷瓶库;储存量超过 40 瓶的丙烷库房,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生产厂房毗连建筑,其毗连的墙应是无门、窗和洞的防火墙,并严禁任何管线穿过。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

4、距离不得小于 15m 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开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在其四周应设有消火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丙烷瓶储存时,一般要保持直立位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间储存。储存间应有专人治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丙烷危急“、“严禁烟火“的标志。4、焊炬的安全使用要求:使用前应首先检查其射吸性能,射吸性能不正常,必需进展修理,否则不得使用。射吸性能检查正常后进展是否漏气检查,焊炬的全部连接部位不得有漏气现象。在前二项检查合格的根底上,进展点火检验,点火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给丙烷气,另一

5、种先给氧气。比较安全的点火方法是 先给丙烷气,点燃后马上给氧气并调整火焰。停火时, 应关丙烷后关氧气,这样可防止火焰倒袭和产生烟灰。发生回火时,应急速关闭丙烷,随后马上关闭氧气,这样倒袭的火焰在焊炬内会很快熄灭。焊炬的各连接部位、气体通道及调整阀等处,均不得沾染油脂。焊炬停顿使用后,应拧紧调整手轮并挂在适当位置,或卸下焊炬和胶管。为使用便利而不卸下胶管的做法是不允许的焊炬、胶管和气源做永久性连接锁在工具箱内。5、割炬的安全使用要求:气割前应将工件外表的漆皮、锈层和油水污物等清理干净,工作场地面是水泥地面时,应将工件垫高,以防锈皮和水泥爆溅后 伤人。点火试验。假设点火后火焰突然熄炮现象,则说明割

6、嘴没有装好,这时应松开割嘴进展检查。停火时,应先关掉切割氧流,接着再关掉丙烷,最终关掉预热氧流。发生回火时乙马上关掉丙烷,再关预热氧和切割氧。6、胶管的安全使用要求:使用前,必需将交胶管内的化石粉吹除干净,以防止气路被堵塞。使用和保管时,应防止与酸、碱、油类以及其他有机溶剂接触,以防胶管损坏。使用中应避开受外界挤压和砸碰等机械损伤,不得将管身折叠,不得与炎热的工件接触。假设回火火焰烧进氧气胶管时,则胶管不行连续使用,必需更换胶管,否则起不到安全作用。气割时气瓶阀应全部翻开,以便保证足够的流量和稳定的压力,这样可防止回火和倒燃进入氧气胶管引起爆炸着火。氧气与丙烷胶管不得相互混用,或以不合格的其他

7、类型的胶管代替。所用的胶管必需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氧气胶管应符合国家 GB2550-81 GB2551-81 规定,丙烷胶管为黑色。胶管的长度不应过长,过长会增加担忧全因素。胶管原则上不得有接头。特别状况需接头时,其接头连接用管不得承受纯铜管,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接头处必需保证无漏气 现象。7、安全泄压装置安全使用要求:、安全阀安全使用要求安全规章规定,安全开启压力为 0.115Mpa。使用时应通过调整螺栓调整好开启压力值,使其符合安全要求。要经常或定期检查排气状况是否正常,防止排气管、阀体及弹簧等被丙烷气流中的灰渣、粘性杂质及其他脏物堵塞或粘结, 以保证安全阀的灵敏有效。如觉察安全阀漏气或不停

8、的排气现象时应马上停顿工作,待检修和调正好后,方可再用。、爆破片安全使用要求发生爆炸,要按规定使用爆破片准时更换的,不得使用铜板、铝板、铁板等代替。8、指示装置安全使用要求:、压力表丙烷安全使用要求焊接或气割工作中要经常观看压力表的指示值。要经常留意检查压力表指针与波动状况,如觉察有不正常现象时,应马上停顿工作;对压力表进展检修或更换的压力表。压力表肯定要保持干净,表盘上玻璃光明清楚、表盘刻度要清楚易见,以便观看指针指的压力值,否则不得使用。压力表的连接收要经常或定期的进展吹洗,以防堵塞。压力表必需按规定经计量部门检验校正后,方可使用;超过应校期限的压力表,应重进展检验校正,否则不得使用。、氧

9、气表安全使用要求的氧气表,必需有出厂合格证,已用的氧气表要做定期检验,已超过定期检验的不得连续使用。安装氧气表以前,要微开氧气瓶阀,吹净瓶口处杂质,随后关闭瓶阀,并开头上表,瓶口不行直对人体,同时要将调压螺杆松 开。装卸氧气表时,肯定要拧紧,并留意防止管接头有滑丝漏气现象,以免因装表不牢而射出,待再接氧气胶带。开启氧气瓶阀时,要缓慢拧开,以防止因高压氧流作用而引起静电火花。肯定要留意氧气表不得沾有油脂,假设沾有油脂,应必需擦洗干净后再使用。应经常检查氧气表的工作状况,如觉察有故障,肯定要准时修理,修好后再用。9、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出厂前,必需依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展技术检验,合

10、格后,方可使用。防震:在贮运和使用进程中,肯定要避开猛烈震惊和撞击,尤其是严寒季节,在低温状况下,金属材料易发生脆裂造成气瓶爆炸。搬运气瓶时,应用特地的抬架或小扒车,不得肩背手扛,制止直接使用钢绳、链条、电磁吸盘等吊运氧气瓶,要轻装轻卸,严禁 从高处滑下或地面滚动,运输时,气瓶必需有护圈和戴好瓶帽。使用和贮存时,应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防止气瓶突然倾倒。防热:要防止氧气瓶直承受热,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飞溅物等 10m 以上。防静电火花和绝热压缩:主要发生于开启瓶阀和减压器的操作时,应了解,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和磨 擦热、气体受压缩时放出的热量即绝热压缩等,都可能成为氧气瓶

11、和减压着火的因素。因气瓶里的氧气一般均含有局部水和 锈皮等,当瓶阀或减压器开得过快时,则随氧气高速流淌的水滴和固体微粒,就会与管避产生磨擦而消灭静电火花。关于绝热压 缩的危急是:高压气流突然压缩,瞬时产生的热量会使温度剧增,完全有可能使橡胶软隔膜、衬垫等材料着火,甚至会使铜和钢 等金属燃烧,造成减压器完全烧坏,还会导致氧气瓶着火爆炸。留有余气并关紧阀门:留有余气的目的是使气瓶保持正压,可防止可燃气体进入瓶内,同时便于瓶内气体成分化验。超过检验期限的气瓶不得使用:依据安全规程的规定,氧气瓶必需做定期性技术检验,规程规定每三年检验一次。当瓶阀或减压器发生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进展解冻,确定不能用火焰烤或烧红金属去烫。防油: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同时也不能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触阀门或减压器等。与丙烷瓶的距离不得小于 5m。10、对回火防止器的使用方面安全要求:回火防止器假设觉察有问题丙烷流量缺乏或带水过多等而影响工作时,应准时进展检修或更换。在任何状况下,焊工不得 擅自拆卸回火防止器,或使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在无水状况下进展工作。每个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只能供一把焊炬或割炬使用。焊炬或割炬在点火前,应排净回火防止器的空气或氧气与丙烷的混合气。每次发生回火后应检查水位,器内的水量不得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