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生考试失分原因分析及措施_第1页
高二地理学生考试失分原因分析及措施_第2页
高二地理学生考试失分原因分析及措施_第3页
高二地理学生考试失分原因分析及措施_第4页
高二地理学生考试失分原因分析及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科学生常见地理失分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通过对多年高三学生出错问题的分析整理,归纳梳理得出以 下几个主要方面。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 结合学生的学情 状况以及我校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如下: 一、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在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越近高考, 学生的审题问题 暴露的越显著,有时甚至整题跑题。随着山东省素质教育的进一 步推进,高考命题难度虽然在知识目标方面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命 题,但是依然强调能力立意。 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区分度主要 通过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来体现,审题是极好切入点。审题包括阅读材料、分析图表来提取有用的信息、审题干、 审设问。对于读图提取信息能

2、力是我们地理学科特别强调的,如果没有很好地从材料、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没有明确题目所设 置的潜在环境、没有注意到问题的限定约束, 这样答得再多也很 难得分.表现问题多多,表现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未审清题目材料的“主旨”,导致回答问题分不清主次, 本末倒置,主要方面抓不住,次要方面却写得很多。如“南美洲 西海岸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是要答出狭长的原因,而不是分布的原因。对策:解题时要根据关键词确定得 分点的基本方向。如分析区位因素时,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 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影响时,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也要考虑 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

3、社会经济因素等。(2)不能够充分重视引导性语言和高考行为动词,如“据图一”或“由材料二可知,不能明确信息提取的方向;理解“分析、 简述、概述、说明、比较等等”行为动词,不能够明确设问的要求,限定了答题思路和方向。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试题要求考 生选择出其中的正确选项,但也有一些试题要求考生选择出其中 的错误选项。(3)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明确“主语”导致答非所问,出现方 向性错误。“与美国西部相比较,我国西部开发中更为不利的条 件有哪些?主语是我国西部不是美国西部。(4)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图像,不能熟练掌握读图技巧,导致 无法有效提取主要信息。如地理统计图、等值线图或者地理示意 图,图像信息量大

4、,信息提取不全面,遗漏图例或表格信息等问 题。对策:“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强化读图、识图能力, 进行专题学习,着重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增强方位感,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使他们每节课都能够在图中得 到相关信息。(5)无法进行无图考图试题的图像复原和图图转化,导致无法 挖掘足够的信息。试题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结论、原理,可将它们转绘成图形,以便促进理解,如转绘出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 度的分布图、地球自转的侧视图等。在解题时,要注意适时地进 行图文转换,使题中所给的图(或文)信息朝我们比较熟悉的文(或图)去转换。(5)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对题干关键词视而不见,特别 是概念剖析,不

5、能有效展开分析。如“分析本次海南岛暴雨发生 的原因? ( 4分)”中“暴雨发生”涉及的地理概念为降雨类型, 包括常见的锋面雨、 地形雨、对流雨或者台风雨等类型, 本题就 打开了四个基本的信息提取方向, 再据此到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 文字(时间)信息和图像(气压变化)信息,既保证了答案要点 的完整性又提高了信息提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而且有效避免了误入信息“陷阱”;(6)不能够充分重视地理数据语言,如“该省(区)的环境承 载力为13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 9人/平方千米。 有人据此提出“为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该地区不应限制生 育”,请简述你对该观点的看法。(8分)“ “环境承载力”是本

6、题的关键概念,它即承前(人口数量变化)又启后(资源环境问 题),此题逻辑关系的建立是以此概念为基础的,因此在这里对 这一概念的审题环节不能满足于看到,而是要深刻体会概念量化 的关键作用。(7)不能理解地理的核心分析问题的方法。每年的高考试题中 都会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要想不失分或者少失分,需要提高 地理思维能力。如比较法在综合题中最为普遍,导致答案要点超出范围。”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 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 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 环境污染为共同环境问题, 不能 作为答案。(8)不能理解地理核心的分析方法综合法。高考试题突出对非 典型区域的考查,要求学生用综合分析法进行迁移。

7、一些学生只 是片面地回答了问题的某一方面, 而忽视了同样是重要的另一方 面。对策:建立严谨的做题步骤和完整的思维方式。(9)思维定势导致失分。”说出M地形区突出的气候特点, 并分 析其成因。”作为高频考点对于气候特点的分析导致大多数学生 忽略关键词“突出”,造成无谓失分。对策:摒弃思维定势,谨 记越是熟悉的问题越可能会有新颖的考核角度,做到“题易人易我不大意”。(10)逻辑不清导致失分。如上例中中分析其成因。错误答案: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用气候类型解释气候特征。 学生学 习过程不加以分析理解,明晰地理名词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死记硬背的恶果。对策:摒弃只关注死记硬背的传统观念,重视分析掌

8、握地理知识、地理规律,促进综合运用。(11)缺乏关联分析导致失分。地理选择题多以题组的形式出现, 这说明该题组中的各题并非独立的,而是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有时上题正好是解答下一题的重要条件。如果审题时不能注意这 一点,不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读这一题组, 而是将自己局限于某 一题中,则常常会导致无法解题。 对策:审题时的信息提取要全 面,不仅要关注材料和本题题干, 还要前后联系,关注其他问题 相关信息,完整捕捉信息,再梳理思维链条。(12)回答不全面,思维较狭隘。这是失分的最常见原因。通常情况下,学生也做了认真审题,也确定了答题方向,但由于简答 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综合能力较强,如果学生缺乏知识

9、的系统 性,则往往考虑问题不全面。 对策:教师注意学生完整知识体系 的构建和典型问题的总结整理并关注学生大文科知识背景的拓 展。(13)直接不知如何回答,知识迁移能力差。“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学生答题时会遇到一些从 未见过或听过的内容,对题目的背景知识较生疏, 不能联系已学 相关问题答题。对策:(14)不能重视分值进行科学分析答题要点指导落实答案。对策:根据分值判断有几个得分点: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基本可以确定 得分点应该有几个。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个得分点;如果 分值是6分,则有可能是3个得分点,也可能是6个得分点。所 以答题时,为了尽可能得满分,作答点不能少于

10、得分点。(15)选择题的做题时间很短, 仓促之间无法审清情境材料, 弄 不明白试题情境与立意、设问的关联导致失分。对策:1、认真审题,注意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在考题和课本知识之间 建立联系。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关键词,明 确要求。由于地理简答题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往往结合有关图文 信息设置问题,因此审题时要结合所给信息, 提取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要辨别题目的指向,找出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 能力,然后围绕考题提出的问题联系课本知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思考从哪几方面回答。对于能力型问题要尽可能的从大的方面 和规律性方面去考虑,以保证答案的全面性。2.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

11、(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 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 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平时 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 固所学知识。3、熟悉教材,加强理解记忆,拓宽知识面,努力增加知识储备, 增强知识变通和迁移能力。解答地理简答题的任何方法、技巧, 都要建立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吃透教材,牢固掌握课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加强理解记忆, 把课本语言消化吸收变为 自己的语言,这样做题时不仅有话可说, 且能抓住得分点。有些 问题的回答要使用地理专业术语, 注意“回归课本”,尽量用课 本语言表述,这样才能

12、做到少失分。4、把握答题的角度,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体系。将知识整 理归纳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熟悉常见非选择题的答题思 路,这些可以从典型案例中归纳。 如分析传统工业区可以参照鲁 尔区的分析思路,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可以参照“西气东输”的影响,分析生态问题的防治可以参照西北荒漠化的防治等。5、加强信息容量丰富、类型多样、新颖创新的选择题的训练。鉴于前文关于错误原因分析诊断的共性表现。高三后期可选编以下类型的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 综合性很强,高度抽象概括,知 识跨度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创新题;多坐标、多曲线,信息繁杂的试题。各类景观图的判读。一图多用的逻辑关联图、 结构图的 考查。6、关

13、注世界热点能够拓宽知识面,在无形中学会知识迁移,把课内外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常思考,把课本知识学以致用, 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可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能 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善用改错本。弄清楚做错题是由于审题不准确还是根本不会, 是由于书写出错还是对基础知识、 原理、规律的掌握不牢固、 理 解不透彻,培养纠错习惯,避免错题再错。8、培养正确的做题习惯。要在平时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对试题中的关键词不妨经常勾勾圈圈, 提高对试题中关键词的敏感 度。平时审题就要尽量做到:不看错题,不遗漏题、要看全题、 要审准题;认定和处理好(剖析)图文信息,学会二次审题、阅读

14、试题的多次设问、反复观察图文信息,充分挖掘题目中显性和隐 性条件。应该在地理备考的每一个步骤为审题做好知识储备和方法准备,辅以有效练习,巩固做题技巧,加强反思,才能使学生练 就“火眼金睛,一针见血的解决地理问题。二、基础不扎实,理解不够深入(1)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 高考对区域定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对世界区域地 理和中国区域地理的认识较模糊, 心中没有“世界地图” “中国 地图”的概念,所以就很难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 如果不能对地 理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位,不能理清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就会在 考试中失分。(2)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概念模糊,描述不正确如描述我国

15、松花江的水文特征不全面。(3)自然地理的过程和原理在不同尺度的区域中迁移运用类的 错误频率高。图像信息复杂,考点综合性强,题型与平常训练不 吻合的试题,容易出错。(4)重要的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重要的地理数据,如中国铁 路干线分布图,平时练习较少碰到,故而反而容易造成记忆不清 而出现误判。(5)绘图试题失分严重。如有关绘制冷锋剖面示意图的问题。这个小题对于考生来讲应该很简单,但实际得分较低。主要的错误在于:冷气团、暖气团写的不完整(只写冷、暖或者是冷气、 暖气);冷暖气团标注错误(怎样判断冷暖峰);冷锋符号标注有 误(此类错误最多);对策:1、夯实基础、稳扎稳打练好基本功,在复习的过程 中一定

16、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平时多总结、多回顾,才能使 知识升华。2、自然地理的主要原理和过程要经常与具体区域联系,即 落实在具体区域中,训练反馈和选择题评讲时注意拓展类似区域 或者差异相反的区域。三、答案落实失分原因(1)、未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或者关键词中有错别字,表达不够准确。如答案中“煤炭”写成“煤碳”,把“温带海洋性气候”写 成“温带海洋气候”那就是错误,要失分的;对策:杜绝错别字, 特别是关键字不能写错,这些良好的习惯应该在平时的复习中逐 步养成。(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语言表达不到位,往往回答不到点 上,答案显得模棱两可,随意性较大。对策:平时学习就要追求 用准地理术语,做题时要使用题

17、目材料中给出的地理术语或表达 方式。(3)答案语言落实适时引用材料语言。对策:答题时,应尽量 利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找答题点。当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与课本的语言不完全吻合时, 应以所给材料中的信息为依据, 尽 量吻合标准答案。(4)答题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答题时将得分点混作一团,得 分点不容易找;卷面特别的乱,答题要点不明确,段落层次不清, 没有标点符号;对策:一定要有清晰的层次,让阅卷老师一眼就 看出你是从哪几个方面作答, 得分点一目了然。同时还要分清轻 重,将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 次重要的紧跟其后,无关紧要的放在最后或忽略不写。(5)缺乏答题技巧,考虑问题不全面对策:根据分值和问题联系

18、课本判断出该题几个要点,如该题至少应该是三个要点,就最好至少要答出5个要点,不妨坚持“三 多”,多写、多分点、多用术语。多写,即在审题之后结合题意, 把知道的相关东西都搬上去;多分点,显得答题有条理。(6)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由于实行了网上阅卷,部分考生字迹潦草、不清楚,还有一部分考生字体太小很难辨认,由于找不到得分点就无法给分。对策: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书写字体大小一致、用力适中、字迹 清楚、书写规范、卷面整洁。(7)未在规定的区域答题。对策:严格按照指定的区域和题目要求进行答题。在阅卷时虽然阅卷系统中有“显示整卷”的功能,但写错位置的试题答案会被判为零分,况且一旦出现答错位置的情况,错误通常成对出现,损失也是双倍的。所以平时就要 严格要求自己答题时不能随意,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来进行作 答。(8)考试时做题没有合理安排各科试题的做题步骤,跨科做题 导致漏题特别是选做题或忘记涂卡失分。对策:搞好文综训练, 适应试题情境,练习有效地进行思维转换, 合理有效地对时间进 行分配。(9)逻辑推理混乱、信心不足、答案写上后重复划掉在阅卷过程中很多考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