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1页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2页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3页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4页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后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三班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班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热爱读诗的爱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配乐,课前欣赏祖国山河美景。 一、问题导入,释题。 1、孩子

2、们,你们喜欢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三清山令人神往,长江风光无限旖旎,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黄山云海云雾缭绕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有一位唐代诗人,他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板书) 4、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写的一首山水名诗望天门山(老师板题,望天门山)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欣赏山水美景。(老师板书:望) 5、释题:“望”就是远远地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哪些美景呢?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看清要求,自由读读古诗两遍。(课件要

3、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 3、初步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4、根据手势,标画节奏。 5、师生合作叠读诗歌,体会诗歌一唱三叹之美。 三、展示沟通 1、感受诗歌的景美。 这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望天门山这首诗一句一景,就像一幅水墨画。下面我们静静地默读一下,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课件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诗,边读遍圈。)(指名汇报) 2、巍巍天门山,滔滔楚江水,还有孤帆红日,这么美的景物,谁来读一读诗文? 3、学习第一、二句。课件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中哪个字最让你感受到天门山的气势?(抓住断字感受江水的气势)当李白看到

4、浩荡的楚江水劈山而去,不禁发出这样的吟诵(生读,读出气势) 4、这样汹涌的江水,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名读,再读,男生读,全班读。) 5、一边想象画面再读。并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说出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红日、白帆、碧水、青山,李白的心和山水已相融在一起。诗人扬帆而下,望此美景,不禁吟诵孩子们,读到这里,你能不能体会到当时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样心情?大诗人李白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师总结:(一千多年过去了,天门山还是那样的险峻雄伟,长江水还是那样碧绿多情,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旅游,你也会像李白一样,深情吟诵同学们,今天也让这些字,这首诗,这支歌,这座山留在我们的心

5、里,让我们再一次诵读(学生配乐读诗。) 四、巩固拓展 1、总结学法。 师:孩子们,善于总结与反思的人才能学得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刚才学习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学其他古诗的时候运用它,那么你就做到了举一反三。 学生总结,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的学法。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读出节奏) (3)想象。(想象画面) (4)悟情。(体会表达情感)我们刚才说过,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他游览过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也写过一首山水诗。现在,请用你们刚才总结的学法自学望庐山瀑布。 2、学生总结方法,自学望庐山瀑布终南山望余

6、雪。 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背诵望天门山 2、孔子曾说过:不读诗,无以言。诗歌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画,诗歌是一首动听优美的歌,诗歌是灵动的文字与涌动的情愫美妙结合,在诗人的笔下,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在课外也去搜集一些,运用在这堂课里你所学到读诗方法,让诗歌浸润你们充满童真的心灵吧! 三班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2、能借助解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3、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培育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听,孩

7、子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小手拍起来,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听春晓) 2、听完这首儿歌,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春) 3、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春天的面纱,走进春天。(欣赏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春天吗? 4、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天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惠”字书写。 5、是谁?(简介苏轼) 6、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请同学们轻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7、认识画家,引出全诗 (1)关于这幅画,你想知道些什么? (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 (

8、3)简介惠崇 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晓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 二、岀读古诗,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放声读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开始。 2、检测生字,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全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 4、读出诗的节奏感,听老师范读,画出停顿来。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七言律诗用二二三的节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5、齐读。(指名读,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课件)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境 1、师:知晓诗人,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前两步,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理解诗意,进而体会的情感。 2

9、、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 一读:读景物,把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二读:读诗文,把诗文的意思读到心里。(根据课文插图和课后解释,小组内讨论沟通诗句的意思。) 三读:读自己,把你的情感读出来。(课件) 3、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 4、沟通前两句 师:诗歌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汇报,随机点拨。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 思考: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诗中那句诗写的,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诗人又是怎样感受到的呢? 理解“三两枝”“鸭先知” 站在江边,看到这春意盎然的美景,心情怎样?假如你就是诗人,你会说些什么? 师:孩子们,

10、画中清波漾漾,有青青是的翠竹,三两枝的桃花,江面上有戏水的鸭群,诗人由远及近向我们展现了这么优美的画面,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没读出来吧! 5、沟通后两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 (出示后两句)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 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可以食用。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师:诗句中“短”能否换成“壮”?(春天刚到,芦苇才抽出嫩芽,用短突出芦苇是春天才生出的,用壮显然不合适。) 师:哪些景物诗中有,画中没有?(

11、河豚)这是的想象。 为什么看到蒌蒿,芦芽就想到河豚呢?苏轼不但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美食家。听老师讲个小故事,就明白了。(出示小故事) 过渡:孩子们,后两句多有趣味,这三种景物蒌蒿,芦芽,河豚配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佳肴,想必苏轼写完这首诗已是垂涎三尺了,让我们把这种趣味读出来吧! 6、指导朗读: 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眼前这情景,鸭子陶醉了,河豚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加上表情、动作去感受春天之美!) (出示课件,整首诗)生齐读。熟读成诵。小结(板书)体会的情感? 9、古时候,诗、歌、音乐、舞蹈是融为一体的,诗配上好听的音乐就可以吟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一

12、起唱起来,用歌声来感知春天的美妙! 三班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积累词语“数学家、思考、消失、实验、振动、探索、发明、制造”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4、知道帕斯卡从小善于思考,爱动脑筋,长大后发现了振动原理,不断有发明制造,成了世界的科学家。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帕斯卡发现发声的过程,并能抓住要点陈述。 2、以课文为例,了解文章是按“概括、具体举例、概括”的结构来写人的。 3、理解帕斯卡发现发声的过程,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生沟通,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科学家的故事。 2、揭示课题

13、 (1)学习生字:“帕”: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2)读准人名:帕斯卡 (3)师:牛顿发现地球引力、阿基米德发现水的浮力。现在请大家说一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帕斯卡也是如此。 (4)出示课题: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3、齐读课题: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振”要关注读准前鼻音) 2、听课文录音,再想一想,你了解了什么?指名答。(帕斯卡很爱动脑筋;帕斯卡11岁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3、媒体出示:帕斯卡听到厨房的叮当声提出了什么问题?经过自己的钻研找到了什么答案?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纠错) 三、研读课文 1、师做声学的振动原理的实验

14、。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2、学习2、3节。 (1)指导朗读2、3小节。(第2小节中的:“多少年、谁、可是”要重读,读出帕斯卡的善于观察;第3小节要读出帕斯卡从实验观察中得到的兴奋。) (2)老师引读课文内容,学生跟读。 3、完成练习 (自由完成,沟通,齐读) 4、齐读课文2、3节。 5、除了文章的2、3小节具体写了斯卡发现声学振动原理这件事,文中的第1小节还括介绍了帕斯卡小时候就爱问为什么,并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第4小节又概括介绍了帕斯卡的成就。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按概括、具体、概括的方式来记叙一件事,这也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 四、复习巩固 1、抢读词语 数学家思

15、考消失实验振动 探索发明制造 2、用“因为所以”或“是因为”的句式说说帕斯卡为什么能发现声学的振动原理。 三班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培育学生热爱科学的爱好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介绍有关月亮的科普短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它还有哪些秘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

16、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舞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小组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爱好。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4、讨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爱好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爱好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舞学生积

17、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老师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鼓舞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 (鼓舞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舞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3、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了解和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三班级的语文教学教案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读懂课文

18、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以后,心中有什么问题吗? 2、一位植物学家按一定的原理将各种花种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时钟,并根据花的开放来判断时间,他的这种做法奇妙吗?你想不想知道这位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的这个花钟呢?让我们走进花钟这篇课文,来一起揭示其中的神秘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型。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 b、小组互动,我说你猜,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c、当当小老师:你发现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请你做回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 三、通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第一段:归纳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