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90508_第1页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90508_第2页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90508_第3页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90508_第4页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9050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教科版五下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执教石笋街 余薇薇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的第二课。本单元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挑战。而本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其中

2、唯一一节研究科学史的课程。本课为学生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让学生继续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课文选取了历史上两个有代表性的学说:地心说和日心说。不仅提供了两种学说,还选择提供了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让学生引发冲突:到底哪一种学说更加合理?在讨论过程中关注两种学说所使用的证据及其充分性,反思自己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希望这两种学说和学生的认识产生积极的碰撞,促进学生更理性的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对太阳东升,白天来临;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的昼夜交替现象进行了合理的假设。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动;2、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3、地球自转,太阳

3、不动;4、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同时地球自转等都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能对一种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说,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经历一个人类对地球形状及其运动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从现象到解释再找相关证据的思辨过程。五年级的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课外知识储备,部分学生已从课外渠道了解了地球的实际形状和运动情况,在脑中建立了“日心说是正确的”这样的前概念,从这个学情出发,本节课更多的不是让学生知道学说的谁是谁非,而是要让他们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历程以及搜集证据的重要性。设计思路设计流程:1.谈话引入。2.学习两种学说。(1)认识两位科学家(2)两种学说(3)学习分享3.总结认知,分析原因(1)四

4、大文明古国。(2)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4)分析原因(5)排除假设4.回顾总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观点以及这两个学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学生通过简单模拟实验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3、学说通过经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认识过程,排除上节课对昼夜交替现象所做的若干假设。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学会批判和借鉴。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

5、的证据来加以判断。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知识是长期探究、不断修正的结果。教学重点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教学难点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知识是长期探究、不断修正的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灯,小球,学习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3分钟)1.谈话引入:同学们,认识他们吗?这天啊,大熊课堂又遇到难题了,老师讲到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时,大熊一头雾水,这时,哆啦A梦来了,还带了神奇的时光机,它可以带着我们沿着这条时光隧道从今天回到过去,孩子们,你们想跟着哆啦A梦一起去看看吗?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跟着哆啦A梦一起学习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今天是。

6、 我们这样标注(2023) 我们把这里标记为公元元年(01)回答不是2023年联系生活,揭示主题。时间轴的标注方式二、学习两种学说(10分钟)1四大文明古国(3分钟)人们对于地球及其运动又有怎样的看法呢?出示天圆地方说。播放微课。这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各不相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2.认识两位科学家(1分钟)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大熊返程的路上碰到了两个人类天文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家,孩子们 ,你们认识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日月星辰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托勒密,100年左右;第二位是哥白尼,他生活在1473-1543,这之前相差

7、了多少年啊?3两种学说(3分钟)接下来,就请孩子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本。阅读p75-76,在书上勾画:1.哥白尼和托勒密各提出了什么学说?2.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证据是什么?3.阅读完毕后,请组长来领学习单,组内小声讨论并填写学习单。3.填写讨论完毕,请坐直示意。学习单: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学习单代表人物学说相同点不通电托勒密地球的形状是_。1.处于宇宙中心的天体是_;2.地球_(动/不动);3.太阳_(动/不动);哥白尼1.处于宇宙中心的天体是_;2.地球_(动/不动);3.太阳_(动/不动);4学习分享(3分钟)托勒密和哥白尼各提出了什么学说?(地心说 日心说)两种学说的主要

8、观点是什么?两种学说的观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因为他们都是基于本身所在地区形状的想象。学生尝试回答托勒密 100 哥白尼 15431400年地心说 日心说学生汇报补充第一站 有趣的各种想象传说,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组学习地心说和日心说,为后面分析各个阶段的人们的认知的不同做准备。提炼总结各阶段对于地球及其运动的认知要点,为下一步总结提炼提供信息三、总结认知(29分钟)1小组讨论:(3分钟)现在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但是大熊还有疑问啊,我们一起来帮他解决吧!问题:1.与古人相比,这两位科学家有何不同?2.人们对于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

9、.为什么地心说能被人信奉1000多年?4.哥白尼推翻地心说,创立日心说靠的是什么?2. 小组汇报(17分钟)(1)地球形状(5分钟)那么我们先来看一看地球的形状,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那么地心说的提出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靠的任意的推测想象呢?系统研究下得出的结论,这跟前面的推测想象可不同,他可是有证据证明的。【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但事实并非如此】哥白尼也认为地球是球体,他有证据吗?【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同样说地球是球体,这两种证据有何不同?(2)地

10、球运动(3分钟)那么对于地球的运动,人们的看法又有哪些不同的?孩子们来算一算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中间相隔了多少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信奉的一直是。为什么啊?(那么你现在相信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啊?但是托勒密知道吗?看吧,你现在知道的可比以前的大科学家都多呢,那我们在做的小小科学家能说一说这个时期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地心说,有理由吗?)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那日心说呢?我们一起来试试?(3)实验验证(5分钟)地心说和日心说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吗?(4)新的证据(4分钟)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难怪能被人们相信那么久,并且地心说还第一次提出了模型概念,对于指导预测其他星球在空中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当时的人们有

11、很合理的理由相信他,就连哥白尼初期也是在学习托勒密的地心说呢!但回过头来说,被信奉了1000多年的学说,哥白尼要推翻他,你觉得哥白尼具有那些优良的科学品质?随便质疑吗?你觉得他在质疑之前可能发现了什么?质疑之后呢?他又做了什么?他研究了多长时间?那日心说提出的时候又是靠什么?有新的证据,哥白尼也建立了模型,我们一起来看看(动态图)与地心说相比,哥白尼日心说显得更加的井然有序,且计算与实际观测资料能更好地吻合。并且他还用日心说预测了金星盈亏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观测技术不成熟,主要考肉眼观察,无法实际观测,所以日心说的提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把地心说当做信仰的教会,也就是这个原因哥白尼迟迟未

12、能发表他的著作,直到1543年,他去世的那天才出版了他的名著天体运行论。但是人们研究的脚步没有停止。1610年,伽利略的发明了天文望远镜,用来观察天文现象。他通过测得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与金星的盈亏变化,有力地宣传了日心说。之后又有许多的科学家补充并修正了哥白尼的地心说,这才有了你们现在知道的知识。4.分析原因(4分钟)小组讨论:导致不同认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从古时候想象推测到系统观察再到借助工具,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研究也从未停止。 就算这时人们对于地球是球体这个观点已深入人心研究依旧继续。1519-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

13、最终被证实。而这之后,人们才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地称为地球。但是人们依旧没有办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形状,为什么?那该怎么办?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地球及其运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1966年卫星拍摄照片)而人们对于地球及宇宙的观察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同时展示图片,自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之后,人们不断改进,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望远镜,功能更加强大,还望宇宙飞船和太空站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及整个宇宙。5.排除假设(2分钟)出示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设,找出其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排除哪一种?学生尝试回答远古时代各种想象,到地球是球体托勒密是反证法,哥白尼提出了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更加具体。远古时期极少涉及地球运动

14、的言论。托勒密认为地球不动,哥白尼认为地球运动。1400多年地心说日心说不知道证据敢于质疑一些奇怪的用地心说难以解释的现象30多年坚持观察,计算观察手段的不同观察方法视野不同我们本身生活在地球上飞往太空。地心说通过探讨,知道前人为人类认识地球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在当时的意义,知识后面随着观测方法和观测工具的进步,认识的加深才逐渐意识到这些学说的额不足,而提出更加合理,更有说服力的学说。意识到人类对于地球及其运动的认识是持续性的,不断进步的。地球形状的认知循序渐进意识到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知是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科学家对于新观点的坚持不懈意识到新的证据的重要性科技的进步加快人对于地球的认识对于上节课

15、留下的问题答疑四、回顾总结4分钟)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你们能帮助大雄总结一下历史上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知识吗?2.是的,其实科学正是这样,基于一个现象,提出观点,然后质疑和验证,做出修正以后,会有新的观点出现,质疑验证,然后会有更先进的观点提出,一步一步,不断完善和发展。3.那么未来呢,人们对于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认识会怎样呢?有新学说出现吗?人们对于地球及其运动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愚昧和迷信的的感知实践证实正确的观点高新技术具体测定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总结认知带着问题下课,引发学生的遐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板书设计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前1000 前700 01 140 1543 1966 2023 地心说 日心说 球体 球体 地球形状 地球不动 地球动 地球运动 太阳动 太阳不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学习单代表人物学说相同点不同点托勒密地球的形状是_。1.处于宇宙中心的天体是_;2.地球_(动/不动);3.太阳_(动/不动)。哥白尼1.处于宇宙中心的天体是_;2.地球_(动/不动);3.太阳_(动/不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学习单代表人物学说相同点不同点托勒密地球的形状是_。1.处于宇宙中心的天体是_;2.地球_(动/不动);3.太阳_(动/不动)。哥白尼1.处于宇宙中心的天体是_;2.地球_(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