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考点突破考点一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基础梳理1城市化:指 和 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标志 (1) 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 向 逐渐转移。 (3) 不断扩大。人口产业活动城市人口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城市用地规模(1)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 ,缩小 。(2)带动农村的发展,改善 。(3)有助于提高 的效率。(4)提高区域的 。(5)影响乡村的 ,并提高乡村的 。交流城乡发展差距地区产业结构工业生产整体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对外开放程度3.意义4.城市化动力机制(1)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随着 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

2、力明显过剩, 向城市大量转移。(3) 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4)城市的兴起又与 的发展密切关联。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人口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深化探究1乡村和城市的区别项目城市乡村人口差异数量规模人口多,规模大人口少,规模小人口构成非农业人口为主农业人口多文化构成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口素质高受教育程度低人口分布集聚、密度大分散、密度低功能差异经济以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能带动农村的发展,人均劳动生产率高以种植业、林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城市服务,人均劳动生产率低功能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功

3、能单一,与水、热、光、土壤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景观差异特点以人造景观、人工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相对复杂,自然环境改造较大,文化景观多样化、复杂化以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相对简单,自然环境改造不大建筑建筑物密度大,楼层高。建筑除向高空扩展外,还向地下扩展建筑物密度小,建筑物也相对矮小。建筑只集中在地面道路道路纵横交错,类型各异,网线密集一般只有一条“一”字型或“十”字型道路1.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 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 ;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为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4、读图比较,依据图例,图中圆点为城市,阴影为郊区,观察四幅图的内容变化:圆点数目从T1至T4在增多,阴影范围扩大,最后连成一片,由此可见这四幅图反映了该地区城乡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它直接说明了:城市数目增多,城市面积扩大,最后出现城市群,进而可分析出,图中城乡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答案(1)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2)不断上升(3)城市化考点一城市化特点基础梳理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1)特点:已推进到 的发展阶段,水平 ; 地带发展较快。(2)问题: 过度扩张,市中心区衰落。(3)解决措施:注重营造高质量的 ,保护城市的 和文物古迹。相对成熟城市边缘大城市人

5、居环境历史文化高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特点:总体水平 ,发展 。(2)问题: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 ”和“ ”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 、 和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导致城市 大幅度下降。比较低不平衡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3.中国的城市化(1)特点:城市人口 ,城市数量急剧增加, 不断提高。(2)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基本要求a城市化必须与 协调发展,相互促进;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 ,全面 实施 ;c统筹城乡建设, , 协 调发展;d以人为本,加强 ,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工业化人文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完

6、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探究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征项目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快,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城市化动力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人口流动由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入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生态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初步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

7、的关系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强化专练2.下图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由上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 也快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 也高解析从题目给的四个选项来分析判断:A: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但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较低;B: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其经济水平高,城市

8、化过程已完成,乡村人口比重少,城市化速度变慢;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也高。因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答案D强化专练2.下图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由上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 也快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 也高解析从题目给的四个选项来分析判断:A: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但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化水

9、平较低;B: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其经济水平高,城市化过程已完成,乡村人口比重少,城市化速度变慢;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也高。因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答案D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解析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大城市发展快,由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工业向郊区转移,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C考点三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基础

10、梳理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 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2)在农村, 深刻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 。(3) 的现代化, 的广泛普及,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城市化过程城市现代文明劳作方式交通运输信息技术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形地貌:城市建设改变原有的地表形态。气候:改变了 的原有性质,产生 。河流: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 。生态:城市是重要的 ,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 。下垫面热岛效应河网系统污染源环境生态(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 ,形成了 。就业方式:劳动力从 向 转移。聚落景观: 逐步为 所取代。人类活动: 和 由分

11、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文化:影响和改变 ,强化了 。建设用地城市功能分区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产业活动地方文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3城市环境问题(1)表现: ;环境趋于恶化;昂贵;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2)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原因:市区 、环境恶化、 和生活质量下降。表现:a居民向 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 或 迁移。b城市化过程从 发展到 。c. 和 向外扩散, 衰落。交通拥挤地价房租过度拥挤用地紧张生态环境郊区卫星城集聚扩散商业制造业市中心区方法指导列表说明常见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治理措施环境质量

12、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环境质量下降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环境质量下降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13、,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社会问题突出人口过分集中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综合整治强化专练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墨西哥城人口超过了2 000万,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常被黄色烟雾笼罩。材料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 306万。20世纪80

14、年代上海就开始修建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近20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 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 (1)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双选)()A人口膨胀 B工业过于集中C失业人口增多 D城市规模扩大(2)墨西哥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 。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 、 和 等。(3)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 ; ; 。(4)墨西哥城治理环境问题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是(双选)()A分散大城市职能 B

15、扩大城市绿地面积C边污染边治理 D扩大城市规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的主要措施。材料一反映了墨西哥城由于人口过多、工业活动集中、汽车排放的废气过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材料二反映了上海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及这些措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1)AB(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3)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绿化环境,扩大园林绿地、公共绿地的面积(4)AB考向调研考向一城市化及其进程【例1】(2009广东文基)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

16、述正确的是()A2020年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解析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结合图例读出各类人口比例变化即可。B(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解析衡量一地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结合图中数值和乡村人口变化曲线即可知选A。A借题发挥比较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

17、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郊区城市化:二战以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 000万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说,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

18、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区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再城市化。 【预测1】(原创题)若图示地区在44N48N,126E130E之间,A城是H城的卫星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城市化的过程中,A城市的作用可能是()A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B分散H市的职能C增加H市的面积 D扩展H市的职能(2)据图中信息推断,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最可能()A沿铁路线延伸 B沿河流延伸C沿地形延伸 D向四周均匀延伸解析第(1)题,建

19、卫星城,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母城的发展规模,防止城市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的产生。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平原,在我国北方的城市多沿交通线延伸,而南方的城市多沿河流延伸。答案(1)B(2)A考向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2】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A晴天日平均值约1.7C,最大值约3.7CB阴天日平均值约0.9C,最大值约2.4CC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 岛效应微弱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2)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

20、系密切,其 依据是()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海陆热力环流显著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A B C 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阴天时城市热岛强度最大值约1.6C。晴天时比阴天时热岛强度大,热岛效应显著。云量少,风速小时,多为晴天,热岛效应显著。第(2)题,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废热多,形成热岛效应。图中热岛强度峰值时刻为8:00前后,正值上班高峰期。答案(1)A(2)B反思归纳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有其正面作用,也有其负面影响。在解答相关问题时必须辩证地用两点论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减少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干扰,增强城市对社

21、会经济的正面作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预测2】央视网2009年7月5日报道:自从南京市2005年开始大力推广“垂直绿化”,即让楼宇披上“绿大衣”后,南京市6月份的气温同比在呈下降趋势。据此回答(1)(2)题。(1)南京市推广的“垂直绿化”可有效地()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林木资源丰富的国家缓解我国普遍存在的夏季能源紧张的局面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状况A B C D(2)如果你是南京市市长,那么下面哪些措施还可以是你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可供选择的()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 质人才B植树种草,提高绿地面积C建立立体交通

22、道路系统,增加私人汽车数量D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高大稠密的高档住宅楼解析第(1)题,南京市推广的“垂直绿化”,实际上是增大了绿地面积,因此中是增加绿地面积引起的有,但给楼宇披上“绿大衣”,不是用森林来完成,所以对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没有影响,即不正确。第(2)题,A、B两选项都是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可行的选择,因为增加私人汽车数量会使交通更加拥堵,建高档住宅楼,会使大部分人住房更加困难。植树种草,提高绿地面积是“你”已经采取了的措施。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答案(1)B(2)A对点训练题组一: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读图完成12题。1.能正确反映阶段该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

23、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2.阶段城市最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变小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解析市中心为商业区,居民数较少,且昼夜人口密度差异较大。阶段城市实现了合理的功能分区,工业区充分考虑了主导风向对居民区的影响,不会使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答案1.A2.C题组二:城市化及其进程 读下表,完成34题。 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1970年2000年甲城市数目(个)26乙工业总产值(万元)1381 765 000丙城市人口(万人)2.4108丁城市人口比重(%)3.652.7项目年份3.表中数据显示的项目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甲 B乙 C

24、丙 D丁4下列因素与表中所反映的城市化无关的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改善B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C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经商D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解析第3题,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有: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第4题,之所以会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就是因为人们极力想进入城市而引起的,说明城乡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大量地进城。答案3.B4.A题组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的进程便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

25、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56题。5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 及率愈低 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A B C D6.依据该模式推论,某都市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则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时的多少倍()A1 B2 C3 D4解析第5题,城市化之前和之后的流量为定值,所以图中数字可表示径流量的大小。若径流量为2,读图,城市化程度与下水道的普及率呈现负相关。若取城

26、市化程度为40%,读图可得,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图中数字即径流量愈小,所以,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正相关。若取下水道普及率40%,读图可得,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第6题,据图,1970年城市径流量为2,2000年约为6,则2000年径流量约为1970年的3倍。答案5.C6.C7.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读“北京市略图”(甲),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处为北京的CBD,它没有分布在市中心是受因素影响。处布局居民区是为了,居民区布局在此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2)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34月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应是。简要分析

27、在乙图所示条件下,处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3)据报道:由于近年暖冬,北京降雪较少,全市有17家利用人造雪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端。(4)根据北京市的城市环境状况,简论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以实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理想目标。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调运知识及描述事物的能力。第(1)题,受历史因素影响,北京市的中心为行政区;图中处布置居民区,可从图中找出理由。第(2)题,34月份为北京的春季,多风沙,可吸入颗粒物多。乙图中不仅反映出污染物的来源,在纵轴上还体现了逆温这一影响因素。第(3)题,从水资源和能源两方面分析。第(4)题,注意“能源”“绿色”等要求。 答案(

28、1)历史疏散中心城区过密的人口交通便利 (2)可吸入颗粒物处工业、交通及城市建设扬尘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总量较多;逆温使污染物汇集于近地面,扩散较难,加重了污染。(3)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水资源,又浪费能源。(4)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定时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读“上海市连续四周(2008.7.282008.8.24)住宅环间均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回答12题。内环以内内外环间外环以外日期7.28 8.38.4 8.107.28 8.38.4 8.107.28 8.38.4 8.10住宅均价32

29、 56932 52114 71014 7156 8736 896日期8.118.178.188.248.11 8.178.18 8.248.118.178.18 8.24住宅均价32 52132 38614 70014 6886 9046 439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 B逐渐升高土地价格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 D逐渐降低土地价格解析第1题,住

30、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有利于上下班和购物。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是经济原因。第2题,城市内土地价格由中心向市郊逐渐递减规律决定了房价的变化。答案1.A2.D3.(2009广东文基)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D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解析绿地对城市的生态作用:调节城市气温日较差,通过光合作用,调节碳氧平衡,减轻热岛效应等;而绿地吸收酸性气体有限,对日照时间无影响。D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

31、图”。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发展中国家B乙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5.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并不是由于()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解析甲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目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乙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目前水平低,速度快。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乡村环境优美,随着小城镇及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逐渐从城市向乡村

32、、小城镇流动。答案4.D5.C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67题。6.由图中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下列是其原因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C社会福利制度好 D历史悠久7.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因为人口较少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解析首先由图可知,甲是中国、乙是美国、丙是刚果。其次,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另外,当前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发展中国家较快,发达国家较慢。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速度较快。答案6.A7

33、.B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10题。8.甲地区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原因是()A位于城市中心,往往为市政中心广场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适应城市建设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D位于郊区,只适于发展种植业9.乙地区高土地价格、低人口密度,应属于()A中心商务区 B商业区C住宅区 D工业区10.丙地区是城市中()A最普遍的类型 B生态环境最佳C交通条件最佳 D工业点最密集解析甲地区位于城市边缘,距离市中心远,加上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乙地区地价最高,并位于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丙地区地价较高,距离市中心不太

34、远,是城市中的住宅区,是城市中分布最普遍的用地类型。答案8.C9.A10.A 读下图,完成1112题。11.此图说明该地区()A城市化程度很高B城市人口为2 500万C有大约10%的人口在郊区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12.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 B印度 C巴西 D英国解析第11题, 由图中可以读出该地区总人口 2 500万,农村人口约有2.5万,即城市人口约占90%,农村人口约为10%,但在郊区居住的人口不会是10%,因为在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12题,A、B、C均为发展中国家,只有英国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可达到上述比例。答案11.A12.D 国际

35、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1314题。13.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密度小C人口数量多 D经济发展水平高解析结合“外延式”模式的特点、建筑密度较低,可判断其主要原因和人口密度有关。B14.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 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 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36、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解析“宽马路”不会造成交通拥挤,排除D项。大广场会占用城市有限的土地,从而降低土地的利用率。C二、综合题(共44分)15.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 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 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 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 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 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 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 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 分比统计图(图乙)(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有关材料一中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