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第二章试题_第1页
种植第二章试题_第2页
种植第二章试题_第3页
种植第二章试题_第4页
种植第二章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植基础第二章土壤试题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土壤形成的环境条件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土壤 形成的强度因素是()。A.母质 B.气候 C, 生物D, 地形 E.时间自然土壤转变为农业土壤的关键因素是()A.人类生产活动B,气候C.生物土壤的本质特征是()A.土壤养分B, 土壤肥力C.土壤水分土壤母质中缺乏植物生长需要的()素A. NB. PC. K表土冲刷严重的自然土壤缺乏()A.腐殖质 B.淀积层 C,母质层旱耕地中受各项生产活动影响最大的层次是(),具有片状结构的层次是(),对作物生长 中后期的水肥供应有重要作用的是(),保持了母质性状的层次是()A.耕作层B.犁底层。.心土层

2、D.底土层土壤中固相物质的约占土壤总体积的()A. 10% B. 20%C.50%土壤矿质土粒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土壤的砂粒的主要成分是()粘粒的主要成分是()A.石英 B.次生矿粉 C.有机质下列属于粒级范畴的是(),属于土壤质地范畴的是()A.砂粒B.粘土C.有机质土粒的上限是(),土粒的下限是(),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的界限是()。A.lmm B.0.01mmC.0.001mm矿质土粒中含有作物所需的除()以外,的各种元素。A.氮B.磷C.钾下列土粒中养分最贫乏,但通气透水性好的是()A.砂粒 B.粘粒 C.粉粒下列不同质地土壤中,被称为“热性土”“发老苗不发小

3、”的是(),被称为“二合土”“即 发老苗又发小苗”的是()A.砂土 B.壤土 C.粘土改良土壤质地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是()。A.增施有机肥 B.客土法C.引洪漫淤法土壤中繁殖快、活性强、数量最多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是()。A.有机质B.矿物质 C.水真菌、放线菌及大部分细菌属于()A.好气性微生物B.嫌气性微生物C.兼气性微生物下列有机质中,可用机械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的是()占土壤有机质85%以上,作为土壤 有机质主体的是()A.新鲜有机质B.半腐解有机质C.腐殖质耕地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最多在每千克土壤()以下,河北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千克土 壤()左右。A.50g

4、B.10g C.5g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是在()主导作用下进行的A.微生物B.水分C.温度一般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有机质C/N()最适宜A,60: 1B.100: 1C.2530: 1对多数土壤微生物业说,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为宜A.6070%B.6080%C.5060%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A.1520CB.2540CC .25 35C多数土壤微生物活动适宜的PH值()A.5.5 7.0B.6.5 7.5C.7.5 8.0土壤中的胶体大部分是()A.有机胶体B.无机胶体C.有机一无机复合胶体有和干土垫圈、盖粪,防止臭气散发,这种作用属于()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生成难溶

5、性的磷酸钙而被定于土壤中,这种作用属于(),对土壤肥力的形成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土壤保蓄养分的最主要形式是()A.物理吸收性B.化学吸收性C.生物吸收作用 D.离子交换性PH值为 6.5 7.5 土壤为()A.弱酸性土壤B .中性土壤C .弱碱性土壤大多数养分在PH值为()时有效性最大,N素在PH值为()有效性最大,P性在P H值为()有效性最高,Ca S K在PH值为()有效性最大A.6.5 7.5B.68C.45下列属于酸性指示植物的是(),属于碱性指示植物的是(),属于石灰性土壤指示植 物的是()。入.映山红铺地蜈蚣 B.碱蓬驴耳朵菜C.蜈蚣草柏木改良酸性土壤应施用()A.生理碱性

6、 化学碱性肥料 石灰 B.生理 化学酸性肥料C.石膏一般矿质土壤的密度为()A.2.15g/cm3B.2.65 g/cm3C.3.16 g/cm3下列土壤容量最大的是()A.砂土 B.壤土C.粘土一般土壤的容重为()g/cm3,旱地土壤耕作层容重为()g/cm3A.1.001.80 B.1.201.50 C.1.101.30一般土壤的孔度变幅在(),作物生长适宜的土壤孔度为(),作物生长的适宜的通气孔 隙度为()A.30 60%B.50 60%C.10 20%常出现在土质偏粘而又缺乏有机质的耕层土壤的结构是(),常出现在犁底层,并成层排 列的是(),多在耕层土壤中出现的被称为“小水库”“小肥料

7、库”的是()A.块状结构 B.片状结构 C.柱状结构 D.团粒结构被称为时辰土的是()A.砂土 B.壤土 C.粘土衡量土壤耕性的重要标志是()A.耕作的难易程度B .耕作质量的好坏C .宜耕期的长短耕作时土壤产生耕作阻力的主要原因是()A. 土壤粘结性B . 土壤粘着性C . 土壤可塑性土壤水分类型中,属于无效水的是(),属于部分有效水的是(),最宝贵的水分类型是 (),属于余水的是()。A.吸湿水 B.膜状水 C.毛管水 D.重力水土壤肥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肥力因素是()。A. 土壤水分 B. 土壤空气C. 土壤养分 D. 土壤热量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土壤有效水与无

8、效水的分界限是()。A.吸湿水 B.萎蔫系数 C.田间持水量 D.毛管持水量吸湿系数与土壤质地关系是(),萎蔫系数与土壤质地关系是(),田间持水量与土壤质 地关系是(),有效水的最大范围与土壤质地关系是()。A.砂土壤土粘土B.壤土粘土砂土C.砂土粘土壤土土壤学中最常用的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是(),栽培中最常用的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 法是()A. 土壤含水量B.相对含水量C.水层厚度D.水的体积土壤空气中CO2含量一般是大气()倍。A.2-6 倍B.3-5 倍 C.4 7 倍D.5 10 倍夏季灌水可使土壤热容量和导热性(),冬季灌水可使土壤热容量、导热性(),中耕松 土可使土壤热量和导热性()

9、A.增加B.减小C.不变冬季盖土或降雪覆盖,可()地温。A.提高B.降低C.不影响下列离子中,属于致酸离子的是()A. A13+ H+B .Al3+ k+C .Mg2+ NH4+D .Ca2+ H+为了防止麦苗出现发黄现象,玉米秸秆还田时应配合施用一定量的()。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铁肥生产中常用调节()来控制土温。A. 土壤养分 B. 土壤水分 C. 土壤空气D. 土壤有机质含量播种时最好的土壤墒情是()A.黑墒 B.黄墒 C.潮干土 D.汪水河北省主要的山地土壤是()A.棕壤 B.褐土 C.潮土 D.栗钙土潮土的成土母质是()A.残积物 B.洪积物 C.风积物D.河流冲积物在山

10、地土壤上,()可作为褐土的指示植物A.酸枣荆条 B .松树 侧柏 C .杨杨油松下列()属于河北省主析牧业生产基地A.棕壤 B.潮土 C.褐土 D.栗钙土风沙土适宜种植()A.小麦、玉米 B.水稻、棉花C.甘蔗、花生、瓜果类()阳离子交换量小,保肥能力差,施用化肥少量多次。A.粘质土 B.壤质土 C.沙质土 D.重壤土二、判断题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母质,母质再经成土作用形成土壤。生物是形成土壤的强度因素。一般成土时间越久,土壤发育程度越深,土壤发生层下分化就越明显,土壤与母质的性质 差异就越大。在自然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未经人类开垦耕种的土壤叫做自然土壤。耕作层是植物根系分布最多的层次。加深

11、耕层,消除犁底对作物的和长发育不利。水分是组成土壤的三相物质中最活跃的部分。原生矿物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次生物是土壤中砂粒的主要组成成分。矿质土粒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一般土粒越粗,所含植物所需的养分越多,土粒越细,所含养分越少。壤土适宜大多数作物生长,非常适宜果树和疏菜种植。粘土地含养分多宜耕期长,是农业生产上最为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动物越多,微生物越少。土壤有机质先进行矿质化过程,后进行腐殖化过程,且二者方向相反。可以用机械方法将腐殖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水田土壤有机质含

12、量高于旱田,菜田高于大田。表层土壤高于下层土壤。通常所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是指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它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95%以上。坚持经土壤补充新的有机质,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措施。机械吸收性对溶性的分子和离子是不能保持的。土壤的化学吸收性可降低肥料中养分的含量。土壤的供肥性能好是指土壤的供肥速度又快又猛。阳离子交换量大的土壤,保肥能力强,贮存的养分多,一次施肥量可多些。土壤的酸性主要取决于活性酸度。土壤的缓冲性能,可使土壤的酸碱度经常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土层愈深,土壤容重愈大,土壤的孔度与容重呈反相关。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土体内部孔隙的垂直分布为“上实下虚”。团粒结构成为肥沃土壤的重要标志,团粒结构多的土壤肥力亦高,改良土壤结构就是促 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旱地耕作宜在可塑下限附近进行,水田则就在可塑上限进行。土壤雨后或灌水后,地表呈“喜鹊斑”时是宜耕期。土壤质地由粗到细,田间持水量逐渐增大。在地下水含盐多的地区,毛管上升水可达地表,往往是生成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一般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在60 80%,适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