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弟一章矿井热害:当温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影响井下作业正常进行和矿工的身体健康,从而 使得劳动生产率降低,操作失误率增加,工人体能消耗增大等情况出现,严重影响生产的安 全,甚至不得不停产。这种灾害称为矿井热害。二、我国矿井热害在矿井数量和地域性上都在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出现热害的矿区多2.出现的地区多3.矿区内出现热害的矿井数量多传统热害矿井热害严重程度加大三、矿井热害类型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地温的赋存状态2.深部热源导热载体的性质3.人为因素造成的矿井热害。四、矿井热害类型的划分1.岩温地热异常型灾害2.深部的正常地热增温型热害热水地热异常型热害4.煤炭或硫化物氧化放热。五矿井热害的危害
2、:对人的影响:人在高温高湿的矿井环境中劳动时,人体的热平衡将遭到严重破坏,人体以对流、辐射和汗 液蒸发等方式进行散热的能力大大减弱,造成热量在体内蓄积,人体的温度调节系统失调, 由此产生如下一系列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反应:(1)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 等生理功能改变。(2)使人产生热疲劳、中暑、热衰竭、热虚脱、热痉挛、热疹,甚至死亡。(3)导致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事故率增高。对矿井的影响:我国的一些矿井也因高温使得生产能力下降,基建进度迟缓,甚至被迫停产。六、国内矿井热害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矿井热害
3、的测量、精度不够。各种矿井热害防治技术优化筛选,即热害防治技术体系设计粗略。七、国外矿井热害防治技术发展的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矿山热力学的理论体系,并应用其解决采矿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应用高科技手段来解决矿井热害治的重大技术问题。矿用制冷设备性能良好,运行安全可靠,4.矿井传冷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八、世界矿井之最:英国是最早在井下实施空调技术的国家;德国是世界上煤矿采深最大的国家;南非规模最 大的空调系统;我国矿井空调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九、冷负荷:为消除冷库或空调空间多余热量维持其温度恒定,而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供应 的冷量。十:矿井冷负荷:在不考虑备用系数的前提下,应等于矿井制冷系统
4、的总制冷量,是指载冷 剂所吸收的热量、供冷管道的冷损量以及供冷水泵对载冷剂的加热量等之和。十一:总制冷量:是指载冷剂吸收的热量、供冷管道的冷损失量以及供冷水泵对载冷剂的加热量之和第二章矿井热源:能引起矿井气温升高的环境因素。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每一年里周期性有规律的升高和降低。气温日变化:因太阳辐射的日变化以及大气中热量累积与释放的滞后性。岩层原始温度沿垂直方向上大致可分为三个层带:恒温带:地温常保持恒定的带。变温带:恒温带以上,地温受太阳辐射热影响的周期性变化。增温带:恒温带以下,地温变化受控于地球内热,随深度增加,不断增温。井巷围岩的原始温度:指井巷周围未被通风冷却的原始岩层温度。不稳定换
5、热系数:指井巷围岩深部未被冷却的岩体与空气间的温差为1度时,单位时间 内从每平方米巷道壁面上向空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地温梯度:指在恒温带以下垂直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原始岩温的升高值。(2C)地温率:指恒温带以下岩层温度每增加1度所增加的垂直深度。自压缩过程:当可压缩的气体沿井巷向下流动时,其压力温度都要有所上升的过程。矿井主要热源有:地表大气状态变化,空气自压缩温升,井巷围岩传热(主要原因),机 电设备放热,运输中煤炭及矸石放热,热水放热,其他热源。围岩向井巷传热的途径:一是借热传导自岩体深处向井传热,二是经裂隙水借对流将热 传给井巷。井下热水的放热量主要是由水量和水温决定的,应尽可能的
6、予以集中,并用管道或隔热 管路将它排走,最低限度也要用加盖板的水沟排走,切不可让热水在巷道里漫流。矿井热水的防治:1、超前疏干热水(将热水水位降到开采深度以下。)2、对少量局部涌 出的高温热水进行处理(1、打排水钻孔,利用隔热管道推到井底水仓2、利用水泥浆封堵针 对沿裂隙喷淋滴渗的热水)。相对热源:流经该热源的风流温度及其水蒸气分压力,如岩体散热和水与风流间热湿交 换,称为相对热源。绝对热源:风流的温度、湿度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如机电设备放热,称为绝对热源空气自压缩是绝对热源。第三章温度: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矿井表征气候条件的主要参数之一。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
7、温度不得超过26C,机电设备硐室空 气温度不得超过30Co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矿山安全条例规 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C。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分数介于0.30.5m/s时, 干球温度不高26C。将工作环境温度适当提高到人的可承受温度,28C是允许的。影响因素:地面空气温度、压缩或膨胀、地下岩石温度 湿度1.定义:表示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的多少或潮湿程度。表示空气湿度的方法:绝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空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水蒸汽量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一 极限值,多余的水蒸汽就会凝结出来。这种含有极限值水蒸
8、汽的湿空气叫饱和空气,这时水 蒸气分压力叫饱和水蒸分压力,其所含的水蒸汽量叫饱和湿度。相对温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汽量与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含量之比称 为空气的相对湿度3含湿量: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含湿量。风速:矿内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距离。四、焓:风流的单位热培。压力:它在矿井气候测景中主要用来确定风流密度。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穿过固体大平板的热传导最常见,可用傅里叶定律描述通过平板的导热热流量e 和热流密度q热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给定面积的热量。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热对流:指在有温差
9、条件下,伴随流体的宏观移动发生的因冷热流体互相掺混导致的热量 迁移。显然是指流体内部互相间的热景传递方式。热辐射:工程上要研究的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辐射热交换,常见的是某个物体表 面,不包围它的大环境间的辐射换热。第四章一、热环境加到人体上的负荷(热应力)不只取决于气候条件(风温、湿度、风速、气压,而 且还取决于劳动强度、持续时间、衣着情况及个人的特征(年龄、健康状况、身高、体重以 及对热的适应能力)等。二、为了保护矿工免遭井下恶劣环境的过分危害,很多国家制定、颁布了一些法律、法令和 规程。但各国所采用的指标、规定的工作时间及禁止作业的条件并不相同,有些甚至差别很 大,而且规程一般只规定
10、了气候因素,对其他的影响因素几乎均无明确规定。三、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 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C,在此基础上,我国各类矿山在安全规程中也作 出了相应的规定。五、对我国矿井气候条件标准的建议。高温矿井回工作面降温设计温度的分析。回采工作面的降温设计必须以湿空气的焓湿图 为基础,以回采工作面风流的热平衡为尺度,回采工作面进口的空气参数位于回采工作面空 冷器出口附近。它取决于空冷器冷却后的空气与未经空冷器冷却的空气的混合工况。当工作 面的风量全部经过空冷器时,回采工作面进口的空气参数取决于空冷器出口的空气工况。采 用地面集中制冷时
11、,冷水机组蒸发器出水温度不应高于5C。到达工作面空冷器的冷煤水供 水温度通常在7-8C。载冷剂进出口温度差宜为7-15C。降温设计时,通常取温差为12C, 即空冷器供水温度在5-8C时,出水温度在17-20C。对我国矿井气候条件标准的建议。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摄氏度;机 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摄氏度;当空气温度为28-30C时,风速应为2.5-4.0m/s, 并相应的缩短工作时间,给予高温保健待遇。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并 将气温控制在28摄氏度(或低于28摄氏度);气温超过32摄氏度时,应停止正常工作。矿井热害相关行业标准规定规范的修订完善。六、矿
12、井热环境是指煤矿井下的空气温度、湿度及风速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微小气候环境, 又称矿井微气候。七、热环境对人生理方面的影响。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一方面恶化了外部的散热条件,另一方面导致体内温度调节功能紊乱, 造成体内热量积聚,破坏人体热平衡。对水盐代谢和肾脏的影响。从出汗到汗液蒸发,是人体在高温下散热的主要方式,在恶劣 的热环境下,出汗使大量的氯化钠、水溶性维生素及其他矿物盐类随之排出,体重下降,人 体正常水盐代谢平衡被破坏,尿液浓缩,致使肾脏负担加重,肾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肾病变。对神经系统及心脏肠胃的影响。恶劣的热环境会造成大脑皮质机能紊乱,心脏负担加重, 引发肠胃疾病。八、高温热环境对人心理
13、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紧张心理加重、焦虑抑郁情 绪增加、应激反应增加。九、热环境对人工作效率及安全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其生理心理状态来实现的。由于 省能心理的作怪,工人可能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装置而引起伤害事 故。矿井热环境对矿山生产效率的影响有有形和无形两种。十、热环境产生的应激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三个判据: 生理性指标,心理性指标和劳动安全性指标。十一、热环境评估指标指标干球温度td是表示环境冷热程度的指标。湿球温度tw能反映环境的热湿情况,对舒适感影响很大。等效温度teq是由于空气的焓和水蒸气的焓共同组成的,将焓除以湿空气的
14、比热容定义为 等效温度,未涉及风速。同感温度tff是用于表示空气温度,湿度及风速这三个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冷热感觉的一 个指标。以风流静止不动、完全饱和条件下,使人产生某种热感觉的空气温度(干),来与种 种不同风速、温湿度条件下,使被测者产生与上述相同的冷热感觉,并定义前者为后者的同 感温度。卡它度是评价劳动条件舒适程度的一项综合指标,分湿卡它度和干卡它度两种。湿卡它度 包括对流,辐射和蒸发三者综合作用的散热效果。卡它温度计是模拟人体在热湿环境下散热 能力的一种仪器。卡它度的值越小,散热条件越好。热应力指标HSI是表示人体维持热平衡所需的通过皮肤的实际蒸发热损失不可能的最大 蒸发热损失Emax的比
15、值。当环境的HSI100时,意味着人体开始蓄热,体温升高,这种热 环境难以忍受;当HSI0时,人体开始失热,体温下降,容易形成冷害。三球温度是以干、湿、黑球温度计分别测得的温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权平均算出的温 度指标,用以规定允许接触的高温阈值。十二、热感觉等级。按照7级分级法分为热,暖和,稍暖,中性舒适,稍凉,凉,冷。十三、采掘作业地点的最高温度30摄氏度,=100%的空气状态为极限状态,在一个标准大 气压下,其焓值i等于99.69千焦每千克。十四、绝对吸热能力qa是极限状态的焓值ie与温度为t,相对湿度为少的空气的焓值i的 差值。6十五、相对吸热能力qr是温度为t,相对湿度为的空气的焓值
16、i与极限状态的焓值ie的 比值的百分数。r6十六、考虑生理心理及行为安全因素的指标。随着热应力的增高,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生理 反应心跳加快,体温升高,汗液代谢量增大等。十七、生理性指标:体温。体温是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心率。心率在高温条件下是一种简单而灵活的指标失水量。十八、劳动安全指标:闪光融合值。人在疲劳或困倦时,闪光融合值下降。反映时间。手的握力。随着热应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且热应击程度越高,握力下降越明显。十九、生产环境应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一个事物的评 价常常要涉及多个因素和指标评价,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第
17、五章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常称为湿空气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矿井风流年龄:是新鲜风流从入风井口道风流年龄计算点所途经的时间。(其入风井口的 风流年龄最小,出风井口的风流年龄最大.矿井风流年龄与道断面风量和风速以及从入风井 口开始的通风路线长度有关)放湿系数:巷壁与风流在单位湿势差(一般用饱和水蒸气压力差表示)作用下,单位时间从 单位面积巷道壁面上,传给风流的湿量。潮湿率:以蒸发水量之比,表示任意壁面的潮湿程度。(最大水分蒸发量)矿井的极限开采深度:指在不采取人工制冷降温措施的情况下,并维持规定的矿内气候卫 生标准时,矿井可能开采的深度。湿热比:热湿比是湿空气
18、状态变化时其焓的变化和含湿量的变化的比值,它描述了湿空气 状态变化的方向。知识点井底车场气温受地面大气,温度影响较大,采掘工作面受其影响较小,可见地面气温日变 化对矿内气温影响不大,尤其对采区风温几乎没有影响。矿井空气与空气成分比例不同,气压高,湿度大,气温波动幅度小。矿井空气品质与矿井风流年龄和污染物浓度有关,矿井空气品质是描述矿井空气新鲜程度 的一项指标。风流通过井筒的热湿交换三个基本过程:风流的自压缩过程,加湿过程以及井筒围岩的吸 热和放热过程。入风井筒风温的预测方法有差分法,舍尔巴尼法,实测回归法。矿井风流热湿计算方法有:数学分析法,实验室模型模拟法,现场实测法表示巷道中风流潮湿状态的
19、参数:含湿量、相对湿度。表示巷壁潮湿程度的参数有:放湿系数、显热比、巷道潮湿率。矿井围岩热物性参数:岩石导热系数,岩石比热容,导温系数围岩与风流热湿交换系数:岩壁与风流间的对流热系数,围岩与风流之间的不稳定传导 系数风温预测两种线路选择方法:单线路预测法(主干线路法),全风网风温预测法。矿井通风极限开采深度的确定指标:生产水平岩温(35。,采掘工作面温度(26。,经济通风量,通风极限开采深度第七章矿井非机械制冷降温技术措施。一、非机械(一般)有4个方式:增加风量。顶板管理。通风方式。其他措施(移动空调室、 个体防护)。机械制冷有三个方式:风冷、水冷、冰冷二、矿井降温有两类措施一、是采取非人工冷
20、却风流的措施;主要包括通风降温,隔热疏导, 个体防护等,二、是采取人工冷却风流的措施,即矿井空调。三、增加风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风阻,防止漏风,加大通风机能力,采用合理分风与 辅助风路通风法,加强通风管理等。增大风量降温的有效性: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井下空气温度。加强通风有利于维持人体热平 衡。加强通风有利于改善人体的热环境舒适程度。所以可以增加供风量,可获得降温或感觉 舒适的效果。增大风量局限性:风量的增大是有限度的。任意增加风量在经济上不允许。当风量增加到一 定程度时,对风温的影响就不大了。五、与风速有关的热源称为相对热源(围岩放热、氧化放热、热水放热等),与风速无关的称 为绝对热源(机
21、电设备、人体散热)。六、顶板岩性、强度、吸水性等是确定顶板支护方式、选择采空区处理方法的主要依据。七、顶板管理井下风流升温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风流通过的巷道围岩温度和巷道散热面积。喷射混凝土 支护是一种常见的支护方式。短路风流,在经过采空区后,吸收大量的热量,并在回采工作面出口及回风平巷中与主风 流混合。采煤工作面是主要升温段。全面充填法管理,顶板对改善采煤工作面的气候是有利的。采煤方法集中生产,加大矿井开发强度,提高单产单进,虽然采掘工作面热量有所增加,但采掘工 作面减少,井下围岩总散热减少,有利于提高人工制冷冷却风流的效果,相应降低吨煤成本 的降温费用。研究表明,采取集中生产后产量提高一倍,
22、可使回工作面末端的风温降低1 4C。采用后退式采煤法时,到达工作面的风流温度要低22.5C。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通风线路短,有效风量提高,对改善采煤工作面的气候条有利八。通风方式选择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一尽可能减小进风路线的长度。二尽量避免煤流与风流反向运 行。三回采工作面采用下行风降温。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矿井通风系统的通风降温效果 不同:分区式通风系统最佳,对角式风系统次之,中央式通风系统较差。改革通风方式研究表明:用下行通风代替上行通风。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采煤工作面有不 得采用下行通风的规定。当风流方向和煤流方向一致时也可取得一定效果。大多数情况下,下行通风即同向通风,
23、兼有下行通风不同向通风的优点,但这些数据仅适 用于较大的开采深度和较高的日产量,采用时相应安全措施必须到位,瓦斯浓度不能超限。薄煤层中,回采工作面风量受限,当较大深度及较高工作面单产时,采用U形、Z形通风 方式将出现不利气候状况,可采用Y形通风。采用Y形通风,工作面本身气候条件并未改善,采用有三条通风巷,如W形通风。移动空调室:将井下工人与热环境隔离开来,再用先进的适于井下使用的空冷器向热浑守供 冷,使热障内环境质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用于固定作业和半固定作业。个体防护:让矿工穿戴轻便的冷却服或冷却帽,以防止环境热对流和热辐射对人体的侵害, 同时使人体自身的产热量传给冷却服或冷却帽中的冷媒
24、。常用冷却服有;压气冷却服。冷水冷却服。干冰冷却服。隔热疏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矿井热源与风流隔离开来,或将热源直接引入矿井回风流 中。2.措施:巷道隔热。管道与水沟隔热。井下发热量大的大型机电硼室应独立通风。九。其他技术措施:减少采空区漏风。预冷煤层。煤体排热。减少氧化放热。排除机械放热 防止压风管道的加热。第八章一、机械制冷基本原理: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用以下几个主要部件构成一个制冷循环:蒸 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节流阀),以及连接它们的管件、控制和安全仪表等。制冷工艺流程:具有较高压力Pk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的节流膨胀向具有较低压力 Po(对应蒸发温度为to)的蒸发器喷射,并
25、迅速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吸收流过蒸发器的载 冷剂(冷水)的热景,使载冷剂达到所要求的温度,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低温冷水。蒸发后的制 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人并压缩成为具有较高压力PK的气体,再进入冷凝器。在压力为PK(对 应的沸腾温度或冷凝温度为tK)的冷凝器中,气态制冷剂的热量被冷却水吸收,因此制冷剂 蒸气冷凝为液体,液化后的制冷剂重新流向膨胀阀,这样就构成一个循环。通过分析整个循环,可以看出是由下列四个过程组成,分别为蒸发过程、压缩过程、冷凝 过程及节流过程。二、在常压下,当液体变为气体或气体变为液体时,尽管施加或降低了潜热,但温度均保持 不变。三、四大件蒸发器:吸热蒸发,制冷剂与冷冻水进行热交
26、换的设备,对外输出冷量。制冷剂从冷冻水中 吸热,在蒸发器中产生气化,从而实现蒸发制冷。压缩机:蒸气压缩,从蒸发器中抽吸制冷剂蒸气并进行压缩。冷凝器:放热冷凝,制冷剂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对外输出热量。制冷剂蒸气在其 中冷却、冷凝,释放的热量由空气或水等介质带走。节流阀:节流降压,经冷凝器冷凝后的高压液态制冷剂转变为低压的液体,为制冷剂在低温 低压下气化创造条件;制冷循环过程:蒸发过程状态点B的制冷剂流过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受热而蒸发。每1kg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的热 量称为单位制冷量qo,则qo=iC-iB压缩过程:由蒸发器出来的干饱和蒸汽(状态点C)被压缩机吸人,经压缩机绝热压缩后以 较
27、高压力释放至冷凝器中,即状态点E。在压缩过程中,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所消耗的功称单位功Al。,由于节流过程中制冷剂 对外不做功,所以循环的单位功就是压缩机的单位功:Alo=iD-iC冷凝过程:由压缩机出来的过热蒸汽(状态点D)在冷凝器内先等压冷却为干饱和蒸汽L而 后继续等温等压冷凝为饱和液体(状态点A)。每1kg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称为单位 冷凝热 qk。 按热力学第一定律:qk =qo +Al=(ic-iB) +(iD-ic) =iD-iB节流过程:通过膨胀阀节流,其压力和温度下降,即由冷凝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这一过 程对应图8-3中的A点到B点,制冷剂没有做功,传递的热量可以不计
28、,因此该过程为常陪 过程。在经过膨胀阀的过程中,液体制冷剂少量蒸发,蒸发需要的热量来自制冷剂本身制冷系数表示制冷机工作的有效程度,是制冷装置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在给定的 条件下,制冷系数越大,装置的经济性越好。制冷剂(冷却水,排热):在制冷循环中,利用液体汽化过程来吸收被冷却物体中的热量, 而后在外功的作用下,又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的工作物称为制冷剂。常用制冷剂原则;安全、无毒、无燃烧和爆炸的危险。种类:氟利昂、无机化合物、碳氢 化合物、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非共沸混合制冷剂能效系数(制冷系数):制取的冷量与消耗的机械功之比,表示制冷机工作的有效程度;四、载冷剂(冷冻水,吸热)是制
29、冷系统中借以传递热量的中间媒介,借助它在制冷系统中 的循环,来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冷量通过载冷剂的循环流动传送给被冷却对象,产生冷效 应。载冷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在传递冷量过程中,不应凝固或汽化。比热容大。在传递一定冷量时,比热容大的载冷剂流量就小,减小了循环泵的功率。密度小,黏性也小,载冷剂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就小,泵的功率也小。热导率高,可减少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稳定性好,与大气接触不分解,不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不腐蚀设备及其管路和附件。(7)价格较低。常用载冷剂水优点:它的比热容大、密度小、化学性能稳定,而且价格较低。缺点是凝固点高,因此,作为载冷剂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盐水配制盐水溶液的
30、凝固点,应比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58C。五、矿井机械制冷降温系统类型一、按输送冷煤种类的不同分:风冷(直接换热)、水冷(间接换热)和冰冷系统(间接换 热)。二、根据热力学特点分为机械制冷水降温矿井空调系统、冰冷却矿井空调系统、空气压缩式 制冷矿井空调系统。三、按制冷机组布置位置不同。制冷系统可分为地面集中式、井下集中式、井上井下联合式 和井下分散式局部空调系统。机械制冷水降温矿井空调系统利用制冷机制出冷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用冷地点,然后通过风流热交换设备将冷量传给风流, 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它由制冷、输冷、传冷和排热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地面集中式空调系统制冷站设在地面,冷凝热也在地面排放,井下设置高
31、低压换热器将一次高压冷冻水转换成二 次低压冷冻水,最后在用风地点上用空冷器冷却风流。还有另外两种形式:集中冷却矿井总 进风、在用风地点采用高压空冷器优点:1、厂房施工,设备安装、维护、管理、和操作方便2、可采用一般型制冷设备,安全 可靠3、冷凝热排放方便4、排热方便5、冬季可利用地面天然冷源6、无须在井下凿大断面 机电硐室缺点:1、高压冷水处理困难2、供冷管道长,冷损大3、需要在井筒中安设大直径管道4、 一次载制冷剂需盐水,对管道有腐蚀作用5、空调系统复杂。井下集中式空调系统:制冷站设在井下.四种布置类型:地下水源排热、地面冷却塔排热、 回风流排热、集中排热方式混合排热。优点:1、供冷管道短,
32、冷损小;2、无高压冷水系统3、可利用矿井水或回风流排热4、供 冷系统简单,冷量调节方便;缺点:1、井下要开凿大断面机电硐室;2、对制冷设备有特殊要求3、基建、安装、维护操 作和管理不方便;4、安全性差井上下联合的空调系统地面、井下同时设置制冷站,冷凝热在地面集中排放。井下制 冷机的冷凝热借助地面制冷机冷水系统冷却。优点:1、可提高一次载冷剂的回水温度,减少冷损;2、可利用一次载冷剂排除井下制冷机 的冷凝热;3、可减少一次载冷剂的循环量;缺点:1、系统复杂2、制冷设备分散,不易管理。井下分散式局部空调系统优点:1、冷量损失小2、无须在井下开凿大断面机电硐室3、操作简单、灵活缺点:1、制冷设备分散
33、,不易管理2、冷凝排放困难3、安全性能差六、矿井降温系统设计依据矿区气候条件,如地表大气的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等。矿井各生产水平的地方资料和等地温线图。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采区布置和年度计划等。采掘工程平(剖)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与分析数据,如井巷通风阻力、风阻、风量等。井巷穿过岩层的岩石热物理性质,如导热系数、导温系数、比热容和密度等。矿井涌水水温和水量。七、矿井降温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步骤矿井热源调查与分析,查明主要热源及热害程度等:据实测或预测风温确定工作面配风量,计算需冷量,风量与冷量最优匹配;据工作面需冷量,-般降温措施
34、,生产发展等,确定全矿需冷量并核准;据矿井具体条件,拟定降温方案,包括制冷站位置、供冷排热方式、管道布置、风流冷却 地点选择等,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据拟定的矿井空调方案,进行供冷、排热设计,进行设备选型;进行制冷站(硐室)的土建设计,选择合理的布置方式;进行制冷站(硐室)内自动监控与安全防护设施设计,制定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概算矿井空调的吨煤成本和其他经济性指标。八、矿井降温系统方案确定的多目标决策法步骤矿井制冷降温系统及设计方案拟订。确定矿井制冷降温系统方案决策指标及权值。确定各项指标值。将指标值转化为评价值利用最高积分法或加相对偏差值最小法确定最优方案。第十章一、制冷降温技术工艺确定原则矿井降温系统确定后,即对具体的制冷降温工艺进行设计研究,包括:制冷机组的安设、供 冷水量及温度、空冷器选型及安设、冷量长距离输送、采掘工作面降温效果研究等。井下制冷技术工艺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2、提高可操作性,减 少对生产的影响。3、风温预测与实测相结合。4、经济合理,矿井制冷降温吨煤成本要低。二、空冷器的安设及布置方式选择,首先要考虑工作面的降温效果,其次,空冷器供冷要均 匀,避免温差较大的冷害现象,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鱼工厂租赁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初三(下)月考物理试题试卷(五)(4月份)含解析
- 湖北省宜昌伍家岗区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英语试题理)试卷含答案
- 天津工业大学《民族民间舞》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4月模拟(二模)考试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Delphi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9月生物样本运输车长租恒温保障条款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法庭速录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增城市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
- GB/T 39766-2021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
- 315食品安全宣传PPT模板
- 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 GB 21519-2008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3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真题答案无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旅游项目融投资概述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立式圆筒形储罐罐底真空试验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