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九年级)课内语段阅读精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1页
人教版(七-九年级)课内语段阅读精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2页
人教版(七-九年级)课内语段阅读精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3页
人教版(七-九年级)课内语段阅读精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4页
人教版(七-九年级)课内语段阅读精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九年级)课内语段阅读精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一、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 2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 3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5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

2、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 (二)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找出描写“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2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4末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5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

3、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 (2)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2“这似乎能办到”中“这”指的是什么? 3试概括最后一段文字的意思。 4如何理解“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5父亲是怎样引导“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的? (四)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

4、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2为什么“我便能应付一切”? 3写出文段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话。 4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如何理解“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中的“惊奇而自豪”? 6简要谈谈你从文段中得到的启示。 二、紫藤萝瀑布 (一)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有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

5、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着一串,一朵()着一朵,彼此()着()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1在文中括号内选词填空,依次为()()()() 、挤、接、挨、推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突出了紫藤箩什么样的特点? 3“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一句从修辞的角度看是。其中“挑逗”一词和前文的哪一个词相呼应? 4“春红已谢”的“春红”指的是什么? 5“这时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6、从写作的角度看,运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怎样的? 6从文中找出三个能表现“热闹”的句子。 7文段通过对紫藤箩花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二)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1摘抄文中通过写花表现生命之美丽、生命之欢乐的句子。 2请你也用“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又像是”的句式写一个句子。 3任选角度,赏析这段文字。 (三)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

7、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8、。 1文中有一句话点出了“一大株紫藤萝”的命运是特别年代造成的,请找出并写在下面。 2“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的含义是什么? 3试说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言外之意”。 4写出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四)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A站立B伫立C直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A笼罩B照耀C缠绕)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

9、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

10、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在文中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2分) 2、紫藤萝花像在紫色的瀑布上流淌,怎么会“流到人的心底”?(3分) 3、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中的“不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的不幸是指十年前家门外的那株花,没人照料,甚至被人为地破坏。 B、人的不幸是指“我”遭受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C、人的不幸是指像“我”一样,遭遇一些意外或不顺。 D、花的不幸是指花不被人赏识,它的美毫无价值。 4、文中“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一句中“生命的酒酿”指的是什么?(4分) 5、如何理解“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

11、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句话的含义?(4分) 6、最后一段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4分) 7、模仿“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句式,用“我沉浸在别的有的只是”的形式写一段话。(4分) (五)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

12、,组成了万化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仿照例句从文段中选一个精彩的句子作分析。 例句:每一朵盛开的花都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分析: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一朵朵小花比作一只“张满了的帆”的生命的航船,在闪光的花和河流上航行,又比作人的笑容,充满了生的喜悦和欢欣,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选句: 分析: 2紫色的藤萝为什么会“流动”? 3“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生命的酒酿”指什么? 4“它张满了帆”一句中“它”指什么? 5“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这句

13、话中“香气”是从嗅觉上说的,“紫色”是从视觉上说的,把嗅觉上的“香气”比作视觉上的“紫色”,该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6“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何加快了脚步? 三、童趣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2翻译下列句子。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

14、含义。 (1)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 (3)为之()怡然称快 4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相似的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5.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题计分) 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二)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

15、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私拟作群鹤舞空()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怡然称快() 以

16、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鞭数十,驱之别院()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私拟作群鹤舞空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翻译句子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常蹲其身,使与合齐,定目细视。 4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6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7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选文同上 1写出作者体会到“物外之趣”的句子。 2试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3第二段中,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请用横线画出来

17、。 4作者观察事物细致而有耐心,试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夏蚊成雷。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4)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5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拔山倒树”中的“山”实际上是指:。“树”是指:。 (2)“见二虫斗草间”,这“虫”在作者眼中是:。 (3)“庞然大物实为:。 6找出文中写作者心情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 7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8.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四、理想 (一)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

18、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这两节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3“夸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是“可厌”的? 4“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是“可笑”的? 5“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说其事迹。 (二)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1)理想是肥

19、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2)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2用一句话概括这几节诗的内容。 3“大写的人”“庸人”如何理解? 4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 (1)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2)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3)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5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试仿造第五节也写几句。(提示:可选择失败者、成功者;骄傲者、谦虚者) 6关于理想的名言很多,试写出一两句。 五、我的信念 (一) 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竟然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

20、原因。 1结合语境解词。 (1)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2)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 (3)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2第二段中连用两个“必须”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试用“必须必须”的句式写一句话。 4指出下面加点的“这”所指代的内容。 (1)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2)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5“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6“我坚信我们是对的”中“坚信”一词可否换成“相信”?为什么? 7“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根据文段内容,你认为居里夫人属于哪一种人? 8你怎样理解“

21、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这句话? 9加点的“科学的魅力”指的是什么? 10用一句话说明结尾段文字的含义。 11作者说“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具体指的是什么? 12作者追求安静的工作环境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她是怎样做的? 13为什么作者说,一个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也应当是个小孩儿? (二)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我年纪渐老,我便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1找出能概括第一段内容的句子。 2谈谈你对“讲究现实的人”和“梦想家”这两种人的理解。 3“我

22、年纪渐老,我便会欣赏生活中的琐事”,“便会欣赏”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生活怎样的认识? 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具有怎样的品质? 六、论语十则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3、)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罔()殆() 2填空: 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默而识之,学

24、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4原文填空: ,不亦说乎?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 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学而不厌古义:今义: 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