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巩固强化复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综合点1:夏、商、西周的更替及启示(1)商、西周开国者共同点:重视生产,关心百姓。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除暴君得民心。(2)朝代灭亡原因:三个朝代均是因为君主的暴政引起民愤,失去民心导致其灭亡。(3)启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综合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及产生的影响(1)生产力的变革: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推动新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2)政治变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
2、础。(3)水利工程变革:都江堰修成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4)思想变革: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综合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及产生的影响综合点3: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取得的成就(1)原因: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给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某些人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是比较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
3、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的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2)取得的成就出现时期学派代表主要主张地位战国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荀子主张实行“礼治”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C2A3D4D56CC7D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8C912018江西中考“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
4、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晋、楚两国之间的战争魏、赵两国之间的战争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赵括战败,白起坑杀赵军东汉末年,孙权、刘备、曹操之间的战争C22018内江中考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其中的“一强”是指()A秦 B吴 C楚 D越A战国中后期。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32018滨州中考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大变革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D42018
5、扬州中考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这件事发生在()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D52018聊城中考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C指治水可知对联称颂的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62018衡阳中考“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三人行必有吾师 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 D以“德”化人C72018安徽中考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
6、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D可知,材料是在说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原因。82018达州中考在达州市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 B道家兵家C道家儒家 D墨家儒家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和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C92018南京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7、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1)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2)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3)已有文字等。(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由奴隶集体耕作开始变为租佃制。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