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病毒的致病性第一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教学内容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一、感染的途径二、感染的类型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对宿主的影响二、抗病毒免疫第二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指病毒通过粘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侵入机体,在局部或全身的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一、病毒感染的途径(病毒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2.垂直传播:第三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方式。常见途径:1)呼吸道传播: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2)消化道传播:如肠道病毒、甲肝病毒等。3)
2、媒介昆虫叮咬传播:如流脑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4)动物咬伤传播:如猎犬病毒。5)接触传播:如传染性软疣病毒。6)性传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某些病毒可经多种途径感染,如乙肝病毒可经手术、输血、注射、拔芽、共用餐具等。HIV除经性传播外,还可经输血、针刺等感染。第四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垂直传播: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的方式。 垂直传播是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 以乙肝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多见。可引起死胎、早产或先天畸形。第五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病毒感染的类型根据临床症状有无,分:一)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3、 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 原因: 1、病毒毒力弱或机体防御能力强,病毒不能大量增殖,不造成细胞、组织的严重损伤。 2、也可因病毒不能最后侵犯到达靶细胞,不出现临床症状。 隐性感染者可向体外播散病毒而成为传染源。第六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二)显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破坏、死亡,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 根据感染部位分: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根据发病缓急分: 急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二、病毒感染的类型第七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1、急性感染: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恢复后机体内不再存在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甲肝等。2、持续性感
4、染: 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身,潜伏期长、发病慢、恢复也慢。 可出现明显症状,也可不出现明显症状而长期携带病毒,成为重要传染源。二、病毒感染的类型第八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二)显性感染:1)慢性感染:病毒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或经输血、注射而传播。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年,病毒在整个持续过程中可被检出,一般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患者表现轻微或无临床症状。如乙肝。2)潜伏感染: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增殖产生感染性病毒。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发生增殖而引起临床症状,称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能
5、被检出。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慢发感染:也称迟发感染。病毒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多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死亡。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儿童-成人第九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对宿主的直接作用1、杀细胞效应2、核酸整合3、形成包涵体4、细胞膜改变(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3、免疫耐受4、免疫抑制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免疫性第十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对宿主的影响1.杀细胞效应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溶解死亡。多见于无包
6、膜病毒。(1)病毒增殖、释放时引起细胞裂解(2)病毒增殖,阻断宿主细胞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3)病毒感染后,细胞膜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强,酶释放(4)大量的衣壳蛋白,直接损伤宿主细胞第十一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核酸整合 整合后病毒核酸随宿主细胞的分裂而传给子代,一般不复制出病毒颗粒,细胞也不被破坏。 整合感染的病毒引起的细胞转化,与病毒的致肿瘤性常有密切关系,但转化并不一定能致肿瘤。第十二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 3.包涵体形成 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细胞内形成普通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嗜酸性或嗜碱性、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包涵体成分对宿主细胞的结
7、构和功能也有破坏作用,也可导致宿主细胞损伤;同时它又有助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第十三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正常细胞 CPE第十四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狂犬病毒包涵体(Negri body)第十五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第十六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4.细胞膜改变: 多见于有包膜病毒。 病毒感染细胞后不阻碍细胞的代谢,不使细胞溶解死亡,成熟后以出芽方式释放,再感染邻近细胞。但病毒可引起宿主细胞膜改变。1)细胞膜融合:病毒感染人体可导致感染细胞与邻近正常细胞的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并
8、借此促成病毒的扩散。如麻疹病毒。2)细胞出现新抗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可引起宿主细胞膜组分的改变,形成自身抗原,或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也可表达在宿主细胞膜上,构成新抗原。 两者均可诱发免疫应答,致宿主细胞损伤或破坏。第十七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 5.免疫抑制: 许多病毒感染能引起宿主免疫功能的抑制,如风疹病毒可在淋巴细胞或经激活的淋巴细胞中增殖,从而导致机体免疫低下。 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十八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体液免疫损伤作用:许多病毒感染后,如流感病毒等侵入细胞后,能诱发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这些抗原与抗体结合,在补体参与下可引起细胞溶解。 有些病毒感染后,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可长期存在于机体血循环中,当这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毛细血管基底膜,激活补体可引起型超敏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若沉积在关节滑膜部位则形成关节炎。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第十九张,PPT共二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 2.细胞免疫损伤作用: 可损伤受病毒感染而出现膜新抗原的靶细胞,通过型超敏反应造成细胞病变。 病毒蛋白也可因与宿主细胞的某些蛋白间存在共同抗原而导致自身免疫应答。 3.免疫耐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化建设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团队用餐服务
- 2025精简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目标
- 新质生产力形成原因
- 人教版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
-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线上养羊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白电市场竞争战略规划与运行态势研究报告
- 烟草证借用合同范本
- 烧烫伤培训课件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与查找方法山西应急管理厅培训课件
- 工业废水处理工考核要素细目表与考核内容结构表(征求意见稿)
-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整体框架图解及案例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机器人自主导航与定位技术难点测试考核试卷
- T-MSC 005-2024 灵芝孢子油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