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复习题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复习题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复习题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复习题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9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复习题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单选题】汉字是记录( )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A.汉字 B.思想 C.感情 D.语言2.【单选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 )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A.行为 B.思想 C.文字 D.工具3.【单选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得文字从( )中分离出来。A.筑器 B.图画 C.刻痕 D.结绳4.【单选题】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 )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

2、A.宋代 B.魏晋 C.元代 D.唐朝5.【单选题】下列关于汉字各种字体的艺术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篆书古朴典雅 B.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C.金文风驰电掣,结构紧凑 D.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6.【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 B.小篆 C.大篆 D.甲骨文7.【单选题】诗歌的最大特点是( )。A.民族化 B.形式化 C.文字美 D.骈偶化8.【单选题】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 )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A.雕刻 B.书法 C.汉字 D.语言9.【单选题】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春秋 B.尚书 C.诗经 D.离骚

3、10.【单选题】( )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三字尾的节奏。A.汉赋 B.诗歌 C.小说 D.楚辞11.【单选题】( )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A.木兰诗 B.咏史 C.孔雀东南飞 D.四愁诗12.【单选题】五言诗成于( )。A.战国早期 B.秦代 C.汉代 D.唐代13.【单选题】近体诗成熟于( )。A.秦代 B.汉代 C.三国时期 D.唐代14.【单选题】近体诗又称为( )。A.“今体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绝句”15.【单选题】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 )。A.韵头 B.韵尾 C.韵脚 D.韵腹1

4、6.【单选题】诗词中的对仗就是( )。A.骈偶 B.押韵 C.对偶 D.平仄17.【单选题】( )位于湖南岳阳,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A.黄鹤楼 B.岳阳楼 C.鹳雀楼 D.滕王阁18.【单选题】到了( )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A.秦 B.汉 C.唐 D.明19.【单选题】五代末年,学士幸寅逊写的,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是( )。A.春风初应律,华信早传梅 B.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C.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 D.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20.【单选题】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 )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A.汉赋 B.律诗 C.乐府诗 D.诗经21.【单选题】早在

5、( )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A.商周 B.秦汉 C.三国 D.隋唐22.【单选题】对联的横批是对联( )的高度概括。A.艺术特色 B.主题思想 C.意境 D.表现手法23.【单选题】“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出自( )。A.登万里长城 B.台山杂咏 C.长白山 D.登金陵凤凰台24.【单选题】登万里长城的作者是( )。A.毛泽东 B.梁启超 C.康有为 D.鲁迅25.【单选题】登万里长城一诗的作者是( )。A.康广仁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26.【单选题】登万里长城中“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第一峰”指的是( )。

6、A.居庸关 B.八达岭 C.嘉岭关 D.山海关27.【单选题】“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 )A.观沧海 B.浪淘沙北戴河 C.望海潮 D.念奴娇赤壁怀古28.【单选题】浪淘沙北戴河的作者是( )。A.梁思成 B.康有为 C.吴兆骞 D.毛泽东29.【单选题】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魏武挥鞭”,“魏武”指的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冲30.【单选题】台山杂咏的作者是( )。A.元好问 B.李治 C.文天祥 D.张可久31.【单选题】长白山一诗的作者是( )。A.元好问 B.吴兆骞 C.郁达夫 D.毛泽东32.【单选题】登金陵凤凰台一诗

7、的作者是唐代的( )。A.诗仙李白 B.诗鬼李贺 C.诗圣杜甫 D.诗鬼李贺33.【单选题】长白山一诗的作者吴兆骞是( )诗人。A.明代 B.清代 C.宋代 D.唐代34.【单选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是( )。A.总为浮云遮望日,长安不见使人愁B.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C.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D.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35.【单选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句出自( )。A.望月 B.登金陵凤凰台 C.锦瑟 D.寄扬州韩绰判官36.【单选题】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的作者是( )。A.杜牧 B.杜甫 C.李商隐 D.李白37.【单选题】寄扬州韩卓判官一

8、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牧 D.杜甫38.【单选题】春题湖上的作者是( )。A.李白 B.苏东坡 C.杨万里 D.白居易39.【单选题】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 )居士。A.香山 B.东坡 C.六一 D.青莲40.【单选题】白居易的春题湖上中“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此湖”指的是( )。A.太湖 B.巢湖 C.洞庭湖 D.西湖41.【单选题】游山西村的作者是爱国诗人( )。A.元稹 B.杨万里 C.苏轼 D.陆游42.【单选题】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具有哲理意味的名句是( )。A.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B.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C.莫笑农家腊酒浑,

9、丰年留客足鸡豚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3.【单选题】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陆游 D.白居易44.【单选题】望海潮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晏殊 C.苏轼 D.柳永45.【单选题】望海潮一词中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写的是( )最典型的景物。A.钱塘江 B.杭州 C.苏州 D.西溪46.【单选题】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中第二联,诗人用奇特的( )手法,写出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象以及自己的神往。A.比喻 B.想象 C.借代 D.景物47.【单选题】滕王阁诗的作者是( )。A.郁达夫 B.李白 C.王勃 D.陆游48.【单选题】游武夷的作者郁

10、达夫是中国( )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A.当代 B.现代 C.近代 D.古代49.【单选题】送桂州严大夫这首五律诗的作者是( )。A.柳宗元 B.张志和 C.刘禹锡 D.韩愈50.【单选题】毛泽东登庐山一诗中的尾联是( )。A.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B.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C.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D.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51.【单选题】“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明湖”出自( )。A.登庐山 B.游武夷 C.滕王阁诗 D.趵突泉52.【单选题】赵孟頫的趵突泉是一首类型为( )的诗。A.七言歌行体 B.七言古风诗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53.【单选

11、题】游少林寺一诗的作者沈佺期,是( )朝继“四杰”之后著名的诗人。A.唐 B.宋 C.元 D.明54.【单选题】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 )之佳作。A.雄心壮志 B.游赏古迹 C.讴歌奋发 D.吊古怀乡55.【单选题】“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句词的题目是( )。A.蝶恋花海南岛 B.念奴娇赤壁怀古C.苏幕遮青海湖 D.浪淘沙北戴河56.【单选题】望洞庭一诗的作者是( )。A.张志和 B.刘禹锡 C.陈子昂 D.张若虚57.【单选题】晨登衡岳祝融峰一诗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严复 C.谭嗣同 D.康有为58.【单选题】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

12、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A.蒙古族 B.壮族 C.回族 D.白族59.【单选题】游肇庆七星岩一诗的作者是( )。A.朱德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陈毅60.【单选题】自蝶恋花海南岛的作者是( )。A.朱德 B.陈毅 C .董必武 D.叶剑英61.【单选题】乐山大佛这首诗的作者是( )。A.冯雪峰 B.乐时鸣 C.戴望舒 D.艾青62.【单选题】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 )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韩愈63.【单选题】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 )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A.白居易 B.李白 C.韩愈 D.杜甫64.【单选题】滇海曲的作者是( )。A.徐渭

13、B.时培建 C.杨慎 D.冯梦龙65.【单选题】布达拉宫的作者是( )。A.时培建 B.顾城 C.海子 D.舒婷66.【单选题】苗族建筑最有特色的是( )。A.碉房 B.大围墙 C.吊脚楼 D.瓦房67.【单选题】华山这首五绝的作者是( )。A.司马光 B.寇準 C.王安石 D.沈括68.【单选题】出嘉峪关感赋中尾联“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运用( )角度,活用“一泥丸”典故,反衬嘉峪关雄伟。A.近视 B.仰视 C.平视 D.俯瞰69.【单选题】“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此联的题目是( )。A.应县木塔联 B.郑成功纪念馆联 C.题太和殿联 D.豫园三慧堂联70.【单选题】“聚

14、五千年浩气,凝四亿众深情,化万仞泰山,超八百里湖光,挟七二峰岳色,壮微躯秭米,来仰丰碑”此联题目是( )。A.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 B.吉林北山玉皇阁联C.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 D.长城山海关联71.【单选题】下列句出自长城山海关联的楹联是( )。A.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B.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C.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D.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72.【单选题】“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出自( )。A.应县木塔联 B.长城山海关联 C.玉门关联 D.昭君墓联73.【单选题】“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一诗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

15、.董必武 C.王锦 D.梁启超74.【单选题】“绝妙朋游,有明月一杯,好山四座;是何意态,看大江东去,秋色西来”此联的题目是( )。A.西湖三潭印月联 B.镜泊湖望湖亭联C.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 D.吉林北山玉皇阁联75.【单选题】“听飞瀑雄声,声声震耳: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描述的湖泊是( )。A.西湖 B.洱海 C.青海湖 D.镜泊湖76.【单选题】镜泊湖望湖亭联的下联是( )。A.听飞瀑雄声,声声震耳 B.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C.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D.恰来海上,在山在水有遗音77.【单选题】“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描述的美丽

16、景象是( )。A.巢湖 B.太湖 C.西湖 D.洞庭湖78.【单选题】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的作者是( )。A.佚名 B.赵之谦 C.成多禄 D.陶澍79.【单选题】“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此联题目是( )A.西湖三潭印月联 B.孔府大门联 C.广州镇海楼联 D.西递古民居联80.【单选题】“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联题目是( )。A.温州江心屿江心寺联 B.镜湖泊望湖亭联C.豫园三慧堂联 D.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81.【单选题】孔府大门联“与国戚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作者是(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魏源 D.纪昀8

17、2.【单选题】郑成功纪念馆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出自( )之手。A.鲁迅 B.郁达夫 C.沈从文 D.郭沫若83.【单选题】“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这句话出自( )。A.题黄帝陵联 B.成都武侯祠联 C.广州镇海楼联 D.白帝城联84.【单选题】“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点,一双驯鹤待笼来”此联是( )。A.温州江心屿江心寺联 B.豫园三慧堂联C.岳麓山爱晚亭联 D.镜泊湖望湖亭联85.【单选题】广州镇海楼联的作者彭玉麟是( )朝。A.清 B.明 C.元 D.宋86.【单选题】“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此联的题

18、目是( )。A.白帝城联 B.豫园三慧堂联 C.海角天涯胜迹联 D.广州镇海楼联87.【单选题】下列诗句中描写桂林独秀峰的是( )。A.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B.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C.峡云深翠点,一双驯鹤待笼来D.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88.【单选题】下列是海角天涯胜迹联的上联( )。A.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 B.风景占城头,喜奭气西来,万山远挹岷峨秀C.烟峦环峡口,望大江东去,十里频回滟湎堆D.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89.【单选题】“风景占城头,喜奭气西来,万山远挹岷峨秀;烟峦环峡口,望大江东去,十里频回滟湎堆”此联题目是( )。A.题黄帝陵联 B.白帝城联 C.成都武侯

19、祠联 D.广州镇海楼联90.【单选题】“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的题目是( )。A.广州镇海楼联 B.六盘山萧关城楼联C.郑成功纪念馆联 D.成都武侯祠联91.【单选题】“九寨水清鱼读月,黄龙山静鸟谈天。”此联描述的名胜古迹是( )。A.黄山 B.桂林山水 C.黄龙 D.九寨沟92.【单选题】“蝴蝶舞翩跹,为万紫千红飞去飞来,前生疑是庄周化;青山留胜迹,有层峦叠嫜宜睛宜雨,此地重吟道韫诗”此联题目是( )。A.白帝城联 B.题九寨沟联 C.玉门关联 D.蝴蝶泉联93.【单选题】“峰高华岳三千丈,仙居秦关百二重”此联的题目是( )。A.广州镇海楼

20、联 B.郑成功纪念馆联 C.成都武侯祠联 D.六盘山萧关城楼联94.【单选题】“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此联的题目是( )。A.郑成功纪念馆联 B.六盘山萧关城楼联 C.成都武侯祠联 D.广州镇海楼联95.【单选题】说天寿山一文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袭自珍 C.梁启超 D.章太炎96.【多选题】汉字的演变规律主要包括( )。A.笔画的线条化 B.字形的符号化 C.结构的规范化D.字集的标准化 E.用途的多样化97.【多选题】下列关于汉字经历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殷商后期形成的甲骨文B.秦朝的大篆C.汉代的小篆D.商周时期的金文E.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98.【多选题】

21、中国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定型的文字。此后,汉字经历了( )等的发展过程。A.大篆小篆 B.隶书 C.狂草、楷书、行书 D.金文 E.表音文字99.【多选题】唐代的格律诗,又称作( )。A.乐府诗 B.歌行体诗 C.骚体诗 D.今体诗 E.近体诗100.【多选题】近体诗也就是唐代的格律诗,它们是五、七言的( ),在唐代成熟并繁荣,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A.散曲 B.绝句 C.律诗 D.长调 E.小令101.【多选题】律诗的基本特点包括( )。A.押仄声韵B.每首限定八句四联,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C.押平声韵D.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E.每篇的对仗都有

22、规定102.【多选题】格律诗要讲宄( )。A.每首限定八句四联 B.押韵 C.平仄 D.对仗 E.两字一顿103.【多选题】近体诗用韵所依照的都是韵书,即( )共206韵。A.唐韵 B.押韵 C.集韵 D.切韵 E.广韵104.【多选题】对仗有( )及流水对等几种类型。A.借对 B.宽对 C.邻对 D.错对 E.正对105.【多选题】对仗有( )几种类型。A.工对 B.邻对 C.宽对 D.借对 E.流水对106.【多选题】楹联俗称( )。A.对联 B.门联 C.对子 D.春联 E.桃符107.【多选题】总之,概括起来对联必须做到以下( )几点。A.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B.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C

2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D.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E.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可以颠倒108.【多选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下片的诗句依次是( )A.凤凰台上凤凰游 B.三山半落青天外 C.长安不见使人愁D.二水中分白鹭洲 E.总为浮云能蔽日109.【多选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颔联,它( )。A.托物言志 B.是千古名句 C.写山间水畔的景色D.该联富含哲理 E.诗句流畅绚丽110.【多选题】对北宋词人柳永评价正确的是( )。A.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B.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C.官至屯田员外邸D.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24、E.是千古词帝111.【多选题】对王勃滕王阁诗结尾分析正确的是( )。A.情景交融,时空对换 B.对偶句作结 C.不露痕迹D.自然流动 E.显示王勃对句的过人才力112.【多选题】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另外的三杰是( )。A.杨炯 B.陈之昂 C.骆宾王 D.张若虚 E.卢照邻113.【多选题】对毛泽东登庐山一诗中“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分析正确的是( )A.意境含蓄幽美B.“横、浮、下、起”连环动感,虚实相间,形成立体式画面C.语言典丽D.对仗工整E.比喻生动形象114.【多选题】赵孟頫是元初著名的( )。A.诗人 B.画家 C.经学大师 D.书法家 E.剧作家115.【多选题】

25、念奴娇为词牌名,又名( )。A.一剪梅 B.赤壁谣 C.大江东去 D.酹江月 E.百字令116.【多选题】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一诗中,( )两联抒发自己前途命运难以预卜,因此忧愁比江岸十余丈的巨石还要高。A.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澦堆B.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C.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D.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E.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117.【多选题】瑶池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首( )诗。A.讽刺求仙虚妄的 B.赞美天界友好的 C.五绝 D.七绝 E.七律118.【多选题】长城山海关联中“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中“两京”分别指( )。A.长春 B.天津 C.沈阳 D.北京 E.南京119.

26、【多选题】王锦的昭君墓联的上下联分别是( )。A.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B.昭君自在千秋在 C.青冢有情犹识路D.平沙无处可招魂 E.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120.【多选题】陶澍豫园三穗堂联中运用的两个典故出自( )。A.列子汤问 B.庄子秋水 C.左传D.论语 E.史记李将军列传121.【多选题】下列对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范大成介绍正确的是( )。A.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B.宋高宗绍兴三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处州知府、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C.曾奉命出使金国,在金主面前,他慷慨陈词,不辱使命,为朝野称道D.中年归隐故乡石湖E.传世著作有石混

27、居士上集石湖词吴船录揽录柱海虞街志等122.【判断题】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语言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A.正确B.错误123.【判断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画越来越多,逐渐向文字方向发展,最终使得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A.正确B.错误124.【判断题】图画记事仅仅是用文字的线条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A.正确B.错误125.【判断题】采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为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A.正确B.错误126.【判断题】在文字产生之前釆用的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仅有一种。A.正确B.错误127.【判断题】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符号化,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A.正确B.错误128.

28、【判断题】甲骨文仅是一种象形字。A.正确B.错误129.【判断题】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一宋体印刷字。A.正确B.错误130.【判断题】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A.正确B.错误131.【判断题】关于诗体的流变表现为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A.正确B.错误132.【判断题】诗歌起源于劳动。A.正确B.错误133.【判断题】楚辞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五字尾的节奏。A.正确B.错误134.【判断题】楚辞的主要特点是骈偶化,即上下两句对仗。A.正确B.错误135.【判断题】律诗的主要特点是骈偶化。A.正确B.错误136.【

29、判断题】五言诗成于汉代,七言诗的起源晚于五言诗。A.正确B.错误137.【判断题】诗歌形式发生第一次大的改变是楚辞。A.正确B.错误138.【判断题】近体诗也就是唐代的格律诗.A.正确B.错误139.【判断题】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宋代。A.正确B.错误140.【判断题】绝句也被称为截句。A.正确B.错误141.【判断题】绝句也叫截句,就是在格律上截取律诗的一半。A.正确B.错误142.【判断题】只有唐代以前的诗被称为古体诗。A.正确B.错误143.【判断题】律诗的平仄有“粘又对”的规则。A.正确B.错误144.【判断题】楹联的分类标准有很多,这里按用途来划分,主

30、要可以分为八类。A.正确B.错误145.【判断题】楹联又俗称对联或对子。A.正确B.错误146.【判断题】忽必烈敕令建造的妙应寺白塔,由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哈尼哥主持。A.正确B.错误147.【判断题】登万里长城一诗的作者是董必武。A.正确B.错误148.【判断题】望海潮是柳永赞赏杭州美景的一首词。A.正确B.错误149.【判断题】滕王阁诗的作者是范仲淹。A.正确B.错误150.【判断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怀古”是词牌名。A.正确B.错误151.【判断题】“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描写的是嘉峪关的对联。A.正确B.错误第四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答案】A【

31、解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和卡厚的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详见教材P542.【答案】C【解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载体,而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文字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详见教材P543.【答案】B【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而且逐漸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使得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详见教材P544.【答案】A【解析】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到了宋代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详见教材P555.【答案】C【解析

32、】汉字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各自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详见教材P556.【答案】D【解析】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的一种初步的定型文字。详见教材P557.【答案】B【解析】注重形式美是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富有民族性的。详见教材P568.【答案】C【解析】中国旅游景观中的摩崖石刻、碑林、匾额、楹联等,皆是汉字作为载体在承载这些文化,了解并掌握汉字的演变规律,对导游及旅游服务工作非常重要。详见教材P569.【答案】C【解析】诗经是中

33、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详见教材P5610.【答案】D【解析】楚辞对于后世诗体发展的历史贡献是确立了三字尾的节奏。楚辞五言句在中向加上“兮”字,还是两顿,而七言句则不同,出现了三字节奏,为七言诗的发展准备条件。详见教材P5711.【答案】B【解析】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史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详见教材P5712.【答案】C【解析】五言诗成于汉代,东汉班固的咏史诗可以看作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详见教材P5713.【答案】D【解析】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详见教材P5814.

34、【答案】A【解析】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它成熟于唐代,所以唐人称为今体。详见教材P5815.【答案】C【解析】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详见教材P5916.【答案】C【解析】诗词中的对仗就是对偶,即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如“山重水复”。详见教材P6117.【答案】B【解析】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详见教材P6218.【答案】D【解析】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详见教材P6319.【答案】D【解析】

35、五代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详见教材P6320.【答案】B【解析】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详见教材P6321.【答案】B【解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直到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详见教材P6322.【答案】B【解析】如果是悬挂张贴的对J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中有横批,横批是对联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详见教材P6623.【答案】A【解析】“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

36、作势雄。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出自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这首诗隐喻作者关心国事的深切情意。详见教材P6724.【答案】C【解析】登万里长城的作者是康有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详见教材P6725.【答案】B【解析】康有为曾一鞭单骑出居庸关,站在雄伟的八达岭上,纵览山河壮丽景色,写下了两首“郁物苍凉”的七律,这是其中一首。故登万里长城一诗的作者是康有为。详见教材P6726.【答案】B【解析】登万里长城中“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第一峰”指八达岭。详见教材P6727.【答案】B【解析】“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37、东临碣石有遗篇”出自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借此诗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详见教材P6828.【答案】D【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毛泽东,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借此诗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祌。详见教材P6829.【答案】A【解析】魏武:即曹操(155-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详见教材P6830.【答案】A【解析】台山杂咏的作者是元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

38、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详见教材P7031.【答案】B【解析】长白山一诗的作者是吴兆骞(16311684年):汉槎,苏州松陵人,清代诗人。详见教材P7132.【答案】B【解析】登金陵风嚴台一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详见教材P7233.【答案】B【解析】吴兆骞(16311684年):汉槎,苏州松陵人,清代诗人。详见教材P7234.【答案】C【解析】此诗中的名句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详见教材P7235.【答案】D【解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寄扬州韩綽判官。详见教材P7336.【答案】A【解析】寄

39、扬州韩绰判官的作者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详见教材P7337.【答案】C【解析】寄扬州韩卓判官的作者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详见教材P7338.【答案】D【解析】此诗是山水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的名诗,其作者是唐朝诗魔白居易。详见教材P7439.【答案】A【解析】白居易(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先为太原人,后迁居下郢(今陕西渭南)。详见教材P7440.【答案】D【解析】这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作,也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的名诗,故此湖指的应是杭州西湖。详见教材P7441.【答案】D【解析】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名篇之一。详

40、见教材P7542.【答案】D【解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极具有哲理意味的千古名句。详见教材P7543.【答案】C【解析】陆游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详见教材P7544.【答案】D【解析】望海潮的作者是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宋代词人。详见教材P7745.【答案】B【解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出米,具有撼动心的艺术力量。因此写的应是西湖荷花。详见教材P7746.【答案

41、】A【解析】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忡堪中第二联“天河挂绿水,秀出九笑草”诗人用奇特的比喻手法,写出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象以及自己的神往。详见教材P7947.【答案】C【解析】滕王阁诗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唐代诗人王勃。详见教材P8048.【答案】B【解析】郁达夫(1896-1945年):名文,字达夫,浙江省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详见教材P8049.【答案】D【解析】送桂州严大夫这首五律诗的作者是唐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作。详见教材P8250.【答案】D【解析】“一山飞峙大江边,妖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

42、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一登庐山。故本题选D。详见教材P8251.【答案】D【解析】这句话出自我国楷书四大家之一赵盂頫的趵突泉。详见教材P8352.【答案】C【解析】赵孟頫的趵突泉一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详见教材P8353.【答案】A【解析】游少林寺一诗的作者沈佺期是继“四杰”之后的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详见教材P8454.【答案】D【解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详见教材P8555.【答案】B【解析】这句词出自著

43、名词人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详见教材P8756.【答案】B【解析】望洞庭一诗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家”之称。详见教材P8957.【答案】C【解析】晨登衡岳祝融峰一诗的作者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这首诗写出了祝融峰高出云霄的气势,抒发诗人特立独行的雄心壮志。详见教材P9058.【答案】C【解析】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均有分布。详见教材P9059.【答案】C【解析】该诗描绘了七星岩秀美的湖光山色,讴歌了机国的大好河山,游肇庆七星岩一诗的作者是叶剑英。详见教材P9160.【答

44、案】D【解析】自蝶恋花海南岛的作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这首叶剑英元帅作的词,洋溢着无比喜悦的情怀,高度赞美了我国第二大宝岛一海南岛。详见教材P9361.【答案】B【解析】这首七绝诗的作者是浙江籍的乐时鸣:老将军,作家,当代诗人,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详见教材P9562.【答案】A【解析】忆秦蛾娄山关是毛泽东以类山关之战为题材所做的词,其中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详见教材P9563.【答案】B【解析】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详见教材P9664.【答案】C【解析】滇海曲的作者是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

45、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详见教材P9765.【答案】A【解析】布达拉宫的作者是时培建:山东五莲人,“80后”青年诗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详见教材P9866.【答案】C【解析】苗族喜欢木制建筑,其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吊脚楼。详见教材P9867.【答案】B【解析】华山这首五绝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诗人寇準。详见教材P9968.【答案】D【解析】尾联运用俯瞰的角度,照应开头,概括全诗。活用“一泥丸”典故,反衬嘉峪关雄伟。详见教材P10069.【答案】C【解析】“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这首诗出自题太和殿联。详见教材P10370.【答案】C

46、【解析】“聚五千年浩气,凝四亿众深情,化万仞泰山,超八百里湖光,挟七二峰岳色,壮微躯秭米,来仰丰碑”出自陈谦的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详见教材P10371.【答案】D【解析】“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出自长城山海关联,这副对联是称颂山海关的名联。详见教材P10472.【答案】D【解析】“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出自王绵的昭君墓联,联语言简意赅,情深意浓,以情感人,振人心扉,发人深省。详见教材P10573.【答案】C【解析】“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出自王锦的昭君墓联。详见教材P10574.【答案】D【解析】此联出自吉林北山玉皇阁联,写玉皇阁上,与至交故友品茶饮

47、酒,赏景赏月,神态自若,心情怕然的情景。详见教材P10675.【答案】D【解析】此联出自镜泊湖望湖亭联,联语简洁传神,寥寥数语,便写出了在望湖亭上伫立,可以听震耳欲聋的飞泉流瀑之声,还可以欣赏到色彩斑斓的美丽山色。详见教材P10676.【答案】B【解析】镋泊湖望湖亭联内容“听飞瀑雄声,声声震耳;挹众山彩色,色色娱人。”故本题应选B详见教材P10677.【答案】C【解析】“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出自西湖三潭印月联,故描写的应是西湖美景。详见教材P10878.【答案】B【解析】拙政园月到风来亭联的作者是赵之谦,此诗写出了拙政园的清幽与美丽可以

48、静静地观山赏水,自得其乐。详见教材P10879.【答案】D【解析】“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出自西递古民居联,此联悬挂在黟县四递村“骂礅堂”古民居客厅两边木柱上,是徽州古民居楹联中最具徽州地域特色的名联。详见教材P10980.【答案】A【解析】此联出自王十鹏的温州江心屿江心寺联,它利用汉字一字多音、一产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潮涨潮落、云聚云消的白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联语寓意深刻,读后令人深思,耐人寻味、详见教材P10981.【答案】D【解析】孔府大门联“与国戚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亦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作者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昀。详见教材P11

49、082.【答案】D【解析】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于1962年2月建此纪念馆,郭沫若撰书本联。详见教材P11083.【答案】C【解析】“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凭栏看剑,泪洒英雄。”出自广州镇海楼联,联语情真意切,悲壮激昂,震撼人心。详见教材P11184.【答案】C【解析】此联出自岳麓山爱晚亭联,此联运用比喻的于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爱晚亭在深秋时节的美丽景象,清幽之中蕴藏着无限生机,估淡的画面中充溢着绚丽的色彩。详见教材P11185.【答案】A【解析】广州镇海楼联的作者是彭玉麟,清朝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详见教材P11186.【答案】C【解析

50、】此联出自李求真的海角天涯胜迹联联语巧妙地将“天涯”“海角”嵌入上下联尾,可谓所心独运,既点明了大涯海角蓝天碧水的优越环境,也道出了现在是八方游子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详见教材P11287.【答案】D【解析】“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出自桂林独秀峰联,此联以极其夸张的手法,仅用10个字,就摹写出独秀峰“撑天”“插地”,气壮山河之势,实在是运笔惊人又精彩。详见教材P11288.【答案】D【解析】“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一弯碧水,八方游子恋天涯。”一海角天涯胜迹联。故上联应是“万里晴空,几片闲云浮海角”。详见教材P11289.【答案】B【解析】这首诗出自白帝城联,此联主要讲白帝城西挹岷峨之秀,

51、东临瞿塘峡滟澦堆之险,是个风景秀丽、地位险要的地方。详见教材P11390.【答案】D【解析】此楹联出自成都武侯祠联。详见教材P11391.【答案】D【解析】此联出自题九寨沟联,故写的是九寨沟的名胜古迹。详见教材P11492.【答案】D【解析】此联是出自彰祜的蝴蝶泉联,联语在构思上善于联想,将蝴蝶泉之神韵魅力,刻画渲染得淋漓尽,十分令人叹服。详见教材P11593.【答案】D【解析】此联出自六盘山萧关城楼联,对联对仗工整,且很有气势。详见教材P11694.【答案】B【解析】“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出自六盘山萧关城楼联。详见教材P11695.【答案】B【解析】说天寿山一文的作者是龚自珍,他

52、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详见教材P11796.【答案】ABCD【解析】演变规律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笔画的线条化,二是字形的符号化,三是结构的规范化,四是字集的标准化,故本题选ABCD。详见教材P5597.【答案】ADE【解析】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期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详见教材P5598.【答案】ABCD【解析】此后,汉字经历了由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后期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到唐朝的狂草、楷书、行书等的发展过程。详见教材P5599.【答案】DE【解析】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也就是唐

53、代的格律诗,它们是五言、七言的律诗与绝句,在唐代成熟并繁荣,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详见教材P56100.【答案】BC【解析】近体诗也就是唐代的格律诗,它们是五言、七言的律诗与绝句,在唐代成熟并繁荣,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杜甫就是写格律诗的圣手。详见教材P58101.【答案】BCDE【解析】律诗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四点:1、每首限定八句四联,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篇的对仗都有规定。故本题选BGDE详见教材P58102.【答案】BCD【解析】格律诗要讲究押韵、平仄、对仗。详见教材P59103.【答案】AD【解析】近体诗用韵所照的都是韵书,即切韵或唐

54、韵,共206韵,但规定相邻的韵可同用。详见教材P59104.【答案】ABCE【解析】对仗有正对、邻对、宽对、借对及流水对等几种基本类型。详见教材P61105.【答案】ABCDE【解析】对仗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及流水对等几种基本类型。详见教材P61106.【答案】AC【解析】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详见教材P63107.【答案】ABCD【解析】总之,概括起来对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其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其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其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其五,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

55、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其六,对联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故本题选ABCD。详见教材P67108.【答案】BCDE【解析】“凤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风凰台,故本题应选BCDE。详见教材P72109.【答案】BCDE【解析】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诗句流畅绚丽、开朗明快:它写山间水畔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干白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详见教材P75110.【答案】ABCD【解析】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

56、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宋仁宗景祐元年(中国风物特产漆器、玉器4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邸;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详见教材P77111.【答案】BCDE【解析】滕王阁诗诗的结尾用对偶句作结,自然流动、不露痕迹,很有特色,显示出王勃对句的过人才力。详见教材P80112.【答案】ACE【解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详见教材P80113.【答案】BCD【解析】此句对仗工整,语言典丽,“横、浮、下、起”连环动感,虚实相间,形成立体式画面。详见教材P82114.【答案】ABD【解析】赵盂頫(1254-1322年):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

57、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详见教材P83115.【答案】DE【解析】念奴娇:河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详见教材P87116.【答案】AB【解析】诗人奔波于贬官的途中,政治抱负远未施展,心中本有无限的愁绪,又遇到如此险要的鬼门关,身涉险途,又遇逆风惊浪,“逆风惊浪起,拔檢暗船来”,实在是前途命运难以预卜,所以诗的最后发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澦堆”的感慨。详见教材P94117.【答案】AD【解析】瑶池是一首讽刺求仙虚妄的七绝诗。详见教材P101118.【答案】CD【解析】两京:指北京和沈阳,清入关前曾在沈阳建都称盛京。上联说山海关地理位置险要,是扼北京与沈阳两地的咽喉处故称“两京锁钥”

58、。详见教材P104119.【答案】CD【解析】“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昭君墓联,故本题应选CD。详见教材P105120.【答案】AB【解析】本联巧妙地运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来描述像园之美。上联典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下联用列子汤问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详见教材P107121.【答案】ACE【解析】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处州知府、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奉命出使金国,在金主面前,他慷慨陈词,不辱使命,为朝野称道。晚年归隐故乡石湖;传世著作有石混居士上集石湖词吴船录揽录柱海虞街志等。详见教材P139122.【答案】B【解析】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必须依靠文字作为载体才能传承下来,发展下去,而非语言。详见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