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总体规划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总计约53126 nf (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75660褶。建设用地位于江苏省南 京市,场地北侧毗邻千帆路;西侧、南侧为空地;东侧毗邻市政主干道将军大道。项目拟新建三座 多温库、一座综合办公楼、一座食堂/宿舍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总平规划设计方案指导原则(总平面图)布局紧凑用地集约高效,尽可能保持预留用地的完整性;功能分区合理,做到各功能分区运行独立且联系方便;交通路径直接快捷,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人流、车流流线清晰,避免交叉干扰,保证人员、车辆通行安全。合理选址布置相关人员生活配套设施,方便园区人员生产生活需求就近解决,将以人为本
2、“的设计理念落实到方案中;规划布局结合远期发展,满足近期使用需求同时兼顾远期发展与本期规划之间的衔接联系。.功能分区三座仓库呈集中布置,共同形成集中的全温区仓储配送区; 库间设置55m共用回车场,提高 用地效率。配套区的综合办公、食堂宿舍呈 L型布局;综合办公临近市政道路,利于办公人员出去和彰 显企业形象,丰富城市界面;食堂和宿舍合并设置,位于场地南侧,方便内部工作人员使用;办 公和食堂间设置空中连廊,既便于办公人员使用食堂,又避免了人员流线穿越车行道。.交通组织场地出入口共设置三处。其中北侧沿千帆路的两个出入口为园区物流出入口,由西向东依次 为主要物流出入口、次要物流出入口;东侧为人行出入口
3、;小汽车出入口分别位于办公楼北、南两个角部。三座库房紧凑布置,共用回车场可为每座库提供充足的泊车、回车场地,进出场路线简单、 快捷、高效。其中1#库、2#库之间设置连廊,方便库间倒货,从而使发货车一次停车即可装载 不同货品,减少货车在场地内迂回穿梭的次数,提高了物流效率;3#库为双面站台,西侧为入库站台,东侧为出货站台,进出货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综合办公楼沿街布置,方便办公人员直接进出,从而避免人车混行;食堂位于办公和宿舍之 问,便于就餐人员直接进入食堂。综合办公楼和3#库之间设置空中连廊,外部参观人员可经由办公楼的接待大厅一一空中连廊进入库内参观,避免外部人员与内部人员、内部车辆的流线交
4、叉小汽车出入口设置于综合办公楼南北两个端部,由市政道路入场后可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 减少小汽车与地面人行流线、物流流线的交叉。厂区内每座建筑四周皆设置环形道路,满足消防要求的同时,也为工作人员、维修人员提供 方便。.消防布局设计园区内所有建筑物建筑高度皆 24m,层数6层,属于单层、多层建筑物,建筑间距10m, 符合规范要求;各库体、宿舍食堂四周皆设置环形道路,道路宽度4m ;综合办公楼利用楼前广场和西侧道路, 可形成消防环路,环路宽度4m,高度4m。符合规范要求。.立面设计综合办公楼形象设计由海航之“海”获得灵感,将海浪的形态巧妙的赋予建筑立面,形成动 感、大气、现代的形象;仓库建筑表皮采用
5、彩钢板、穿孔板等现代感较强的建材,进行有律动的斜线划分,从而赋予 仓储建筑十足的现代科技感;蓝、白的主题色也呼应了航空航天的主题色。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疔)53126.82总建筑囿积(m?)75659.52总计容囿枳(疔)103962.10总占地面积(疔)28598.42容积率1.96建筑密度53.83%绿地率12.12%停车位(个)72大/约130小8.建构筑物一览表建筑物一览表名称占地面积(吟层数国建筑面积(吟总计告回积世)备注1辞库60724 0021ZL44. 0024283.00层局同于丽,按层计谷2#摩6072. 0。2F 12L4t. 0024288.00层
6、曷高于加,按Z层计谷9009. 0019009. 0018018. 00层局局于吕m,按2层计容综合办公4994. 42529966. 5224972.101296. 0067776.007776. 00食堂1155. 0014F 4620.004620- 00含计28598. 4275659.52103962. 109.雨水排放9.1本项目各新建建筑均采用有组织排水,屋面雨水排至室外散水;散水及室外场地、路面的雨 水沿道路回车场设的雨水口、雨水井排入地下雨水管网,最终排至市政雨水管网。:、建筑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016
7、-2014GB50187-2012GB50016 -2014GB50187-2012GB50072-2010GB50352-2005GB50067-2014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建设单位提供的园区经济技术规划条件、用地红线图及建设用地现状场地地形图。其他相关的国家、省、市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及标准。.建筑设计概述1# 库 &2# 库1#库与2#库相同。1#库、2#库建筑占地面积6072 nl、单体总建筑面积约12144 n
8、f;冷库主体为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共两层,建筑高度总计24m 0本建筑为多层冷库,占地面积7000 nl防火分区面积A 3500 % 符合规范规定。库内设置低温存储间、高温存储间、恒温存储间各一间,全温区存储模式拓宽业态范围。根据现代冷链标准及未来发展的要求,本冷库均设置低温穿堂及发货站台。冷库发货站台一侧室内外高差1.3m,考虑大型冷藏车的接驳高度。库内设置多部货梯、提升机,提高垂直运输效率。3#库3#库建筑占地面积9009 nl总建筑面积约9909nl主体建筑地上一层,钢结构,局部 设置二层,用于配套用房、少量仓储等,建筑总高约15m 0本建筑为单层装配式冷库,占地面积14000 m2,
9、库内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符合规 范要求。库内设置低温存储间、高温存储间、恒温存储间、常温存储间各一问,与双站台结合, 可提高日配效率。发货站台与地面高差1.3m,考虑大型冷藏车的接驳高度;双面站台设计,一进一出, 物流流线快捷通畅。综合办公楼GB50037-96GB50037-961.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本楼占地面积4994 m2,总建筑面积约29966 m2,建筑高度约23m ,建筑主体为地上五层、 地下一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建筑服务于整个园区,含一期、二期。2.4食堂&宿舍本楼占地面积2451褶,总建筑面积约12396 m2,建筑高度约22m ,建筑主体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其中宿舍
10、6层,食堂4层本建筑服务于整个园区,含一期、二期。三、结构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总计约 53126褶(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75660 m20建设用地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场地北侧毗邻千帆路;西侧、南侧为空地;东侧毗邻市政主干道将军大道。项目拟新 建三座多温库、一座综合办公楼、一座食堂/宿舍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设计依据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自然条件:基本风压为 Wo=0.40kN/m 2 (n=50),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为 So=0.65kN/m 2 ( n=50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本阶段尚未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工程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015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GB 51022-20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
12、2010室外装配冷库设计规范SBJ 17-2009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建筑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等级:钢筋碎框架结构(1#库、2#库、综合办公楼、宿舍、食堂)抗震等级为三级;钢结构(3#库)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二b类:0 c以下冷间二a类:0 c以上温度库房、防冻架空层一类:其他建筑物.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1楼(屋)面活荷载取值见下表: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 2)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 2)1不上人屋面0.57楼梯3.52上人屋面2.08穿堂、站台1531#2#库楼回409配电间1043#库地面401
13、0制冷机房8.05办公室2.011更衣至2.56卫生间2.512走廊、门厅2.5注:1、其它重大设备按实际荷载计算;2、其他未明确部分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12 )取用。风荷载: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风载体型系数及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等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地震作用3.3.建筑分类等级4.3.1地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待定场地特征周期待定钢结构阻尼比为0.04;混凝土结构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0.08温度作用温度作用不作定量计算,但应采用合适的钢结构主材,且在冷库降温时,应逐步降温,同时在
14、一些关键的温度阶段保持一定的时段,以减缓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对结构体系的破坏。.地基基础方案待正式地勘报告完成后确定后地基基础方案。.上部结构方案按照建筑使用功能不同,可将该项目划分1#库、2#库、3#库、综合办公楼、宿舍及食堂等建筑物。各建筑物上部结构设计概况如下:1#库和2#库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穿堂为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层数不同,在库房与穿堂之间设置一道防震缝,该防震缝兼做伸缩缝。一层层高为11.0m,二层层高为10.95m,室内外高差1.3m。主要柱网尺寸为8.75x7.5m。为了防止地下土冻鼓引起 地面破坏,应在冻结物冷藏间下部设置架空层。3#库采用轻型门式刚
15、架钢结构形式, 主要开间为8.7m,仓库跨度为15*6=90m ,在防火分 区分界位置设置变形缝。库房层高为12m,室内外高差1.3m。屋面楝条及墙梁均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楝条。为了防止地下土冻鼓引起地面破坏,应在冻结物冷藏间下部设置架空层。综合办公楼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 20.3m,职工宿舍为六层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22.3m;职工食堂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 16.3m。.设计计算程序结构整体分析: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编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 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SATWE (2010版)及钢2构CAD软件一STS(PKPM2010基
16、础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编制的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 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 JCCAD(PKPM 2010版);构件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编制的钢结构 CAD软件一STS 工具箱(PKPM2010版)和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理正结构工程设计系列工具箱 软件(6.5PB3 )。.主要结构材料钢筋:HPB300级钢筋;HRB400级钢筋。钢材:钢柱、钢梁采用 Q345B ;其余采用Q235B。焊条:HPB300级钢筋采用E43型;HRB335、HRB400级钢筋采用E50型焊条;钢筋与钢 板、型钢焊接采用E43型焊条。防腐防火涂料:
17、所有钢构件(镀锌构件及面刷防火涂料构件除外)除锈处理后涂环氧富锌底 漆,面漆采用环氧富锌面漆。面刷防火涂料构件除锈处理后涂两道铁红防锈底漆,再刷符合 建筑设计耐火极限要求的防火涂料。薄壁型钢构件采用热镀锌防腐。墙体:冷间内砖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的烧结普通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15。砂浆:冷间内砌筑采用M7.5水泥砂浆。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砌体采用 M7.5水泥砂浆。混凝土:构件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备注所有子项基础垫层C15基础C30柱C30C40梁、板C30构造柱、过梁、圈梁C25后浇带采用比相应构件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标准构
18、件按标准图集的要求四、给排水设计说明.工程概况1,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总计约 53126 nf (约80 W)。总建筑面积约75660褶。建设用地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场地北侧毗邻千帆路;西侧、南侧为空地;东侧毗邻市政主干道将军大道。项目 拟新建三座多温库、一座综合办公楼、一座食堂 /宿舍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设计依据GB50015-2003 (2009 GB50015-2003 (2009 版)GB50013-2006GB50014-2006(2014 版)GB50072-2010GB50016-2014GB50140-2005GB50084-2017GB50016-2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
19、外排水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国家颁布的其他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1#库、2#库、3#库、综合办公楼、食堂、宿舍等建、构筑物室外和室内给 水排水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给水系统设计水源及水质:本工程以城镇自来水为水源,要求供水压力 0.20MPao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的规定42给水系统本厂区室外给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以最短距离向各用水单元供水。厂区引入管设置 总水表计量,单体室内设置水表分别计量。各建筑单体一至三层
20、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三层以上用水点采用变频供水设备 加压,再经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供至各用水点。制冷工艺屋顶蒸发式冷凝器补水采用自来水直接供给。补水管道上设置倒流防止器防 止水质污染,并设置全程水处理器对水进行防垢、除垢处理。43热水系统本工程热水主要用于宿舍生活用热水。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集中集热一集中储热热水系统,电辅助加热,出水温度为60 C,干管循环。5.消防给水设计本工程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 ,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45L/S ,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环状布置。设置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0m
21、 ,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本工程各冷库(穿堂及恒温库房)、办公楼、食堂、宿舍等建筑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 各建筑单体室内设置单独的消防给水管道。采用两路进水管与室外管网连接,并在室 内连成环状。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5.2本工程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冷库设置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综合办公楼、食堂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冷库自动喷水系统为仓库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12L/min.m 2,作用面积260m2,并设置货架内喷头,火灾持续时间为1.5小时。食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中危险I级, 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
22、用面积160m2,火灾持续时间为1小时。综合办公 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中危险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4L/min.m2,作用面积160m 2,火灾持续时间为1小时。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置报警阀,通过环状自动喷水管 道与消防水泵房的自动喷水泵相连,火灾时由自动喷水泵供水。每个防火分区设一套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6.4.2.屋面雨水经建筑散水排至附近绿地、渗水地砖后,少量排入厂区雨水管网区和各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 DN25试水阀。5.3消防设施设置两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设消防喷淋泵
23、三台(两用一备)。设置消防水池一座,共分两格,完全满足室内一次灭火用水量的要求。屋顶水箱设置在办公楼屋面上,屋顶水箱有效容18m3 ,并设有增压稳压设备一套。4.2.移动式灭火装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各建筑物内配置磷酸俊盐手提式灭6,污水系统设计本工程室外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餐饮废水经隔油 池处理后,与生产废水一同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各建筑室内采用重力排水,排至室外污水管网。架空层、地下室等需要提升的排水,经过排水潜污泵压力排水至室外排水管网。融霜水系统冷风机的融霜水经管道收集,直接接入排水管网。7.雨水系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q=2989,3 (1+0.67
24、lgP)/(t+13.3) 0,8设计重现期:P=5a;本工程厂区采用有组织重力流排放,设置室外雨水管网,雨水经管网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 网。室外场地尽量多采用渗水砖、植草砖等材料,使雨水尽量多的回渗,减少雨水径流对环境的 影响。设计绿化带标高比道路低10cm ,使用水尽量多的回流至绿化带。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P=5a;安全溢流口按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与溢水排水口总排除雨水能力 按设计重现期不小于50a确定。屋面综合径流系数:取 =0.9。6.5,管材选用序号管道名称管道材质管道耐压备注1室外生活管道球墨铸铁管1.002室外消防给水管球墨铸铁管1.603室外污水管聚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4室外雨水管聚
25、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5室内给水管钢塑复合管1.006室内60c热水管钢塑复合管1.007室内消防给水管内外壁浸热镀锌钢管1.608室内生活污水管道UPV/8,节水节能措施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管件,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小便器和蹲便器采用感应式 冲洗阀。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环境保护措施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应控制其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装置,防止水流和管道共振产生噪声。二次生活给水泵防噪隔振:泵组采用橡胶隔振垫型水泵隔振基础。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声及振动传递。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
26、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卫生防疫措施组,不设屋顶生活水箱,防止二次污染。水泵吸水管上设紫外线消毒器,从而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当卫生器具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 道连接时,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排水地漏和存水弯的 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以保证压力波动不破坏器具和水面蒸发不影响水封隔离不良气体进 入室内的功能。五、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总计约 组,
27、不设屋顶生活水箱,防止二次污染。水泵吸水管上设紫外线消毒器,从而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当卫生器具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 道连接时,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排水地漏和存水弯的 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以保证压力波动不破坏器具和水面蒸发不影响水封隔离不良气体进 入室内的功能。五、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总计约 53126褶(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75660 m
28、20建设用地位于江苏省 南京市,场地北侧毗邻千帆路;西侧、南侧为空地;东侧毗邻市政主干道将军大道。项目拟新建三 座多温库、一座综合办公楼、一座食堂/宿舍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设计依据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冷库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9-2015GB50736-2012GB50016-2014GB50072-2010GB50189-2015GB50243-2002GB50242-2002甲方提出的相关使用要求及双方来往函件、沟通记录等。.设计范围本次设
29、计范围为1#库、2#库、3#库、综合办公楼、食堂/宿舍的通风系统、空调系统设计及防排烟系统设计;制冷机房的事故通风系统设计;叉车充电间的事故通风系统设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8 C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1 C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1.2 C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1.2 C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9%室外大气压力1004.3 hPa最多风向SSE室外平均风速2.6 m/s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3m/s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4 C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4.1 C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6%室外大气压力1025.5 hPa最多风向ENE室外平均风速2.4 m/s室外最多风向
30、的平均风速3.5 m/s4.1室外计算参数(南京市气象参数) 目参数项目房间性质X.夏季温度C新风量(m3/人?小时)通风量(次/h)备注穿堂1023 (次/h)排风,低温乙二醇空4.2室内设计参数若厂区所在地城镇给水管网压力不足,则二次生活给水加压泵采用恒压变量变频调速泵.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及冷负荷调系统变配电间-1215 (次/h)排风(氟)制冷机房-大于12 (次/h)事故排风叉车充电间-大于12 (次/h)事故排风,防爆风机宿舍26-预留分体空调电梯机房-810 (次/h)预留分体空调办公室、会议室2530 (m3/人?小时)常温空调系统卫生间-810 (次/h)-4.3冷负荷根据建筑
31、方案设计图及室内、外设计参数,本工程所需耗冷量:低温乙二醇空调系统夏季冷 负荷为1500kW;常温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为3000kW 0.空调系统冷库穿堂的低温乙二醇空调系统冷库穿堂的低温空调系统采用吊顶冷风机的空调系统,吊顶冷风机在穿堂内明设吊 装。吊顶冷风机采用不锈钢外壳,铜管铝翅片。低温乙二醇空调系统冷源由制冷机房提供。系统设计为:1#库、2#库、3#库各选用一台乙二醇螺杆并联机组,为本工程的夏季空调系统提供冷源。机组乙二醇水溶液的 进出液温度为2/-3C。低温乙二醇空调系统冷媒选用外购配置好的体积浓度为28%的乙二醇水溶液。系统补液采用外购配置好的体积浓度为 28%乙二醇水溶液。3栋库的
32、低温乙二醇空调系统循环水泵为一用一备。系统管路设计为一次泵双管制系 统。空调水系统定压采用定压罐。空调乙二醇系统定压罐和循环水泵均置于空调机房 内。机组配套的蒸发式冷凝器设置在制冷机房的屋顶上,与机组一一对应。综合办公空调系统综合办公空调系统末端采用卧式明装或卧式安装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冷源由机房提供。系统设计为:空调系统设计选用两台螺杆并联机组,为本 工程的夏季空调系统提供冷源。机组冷冻水的进出水温度为12/7 C。空调系统循环水泵为两用一备。系统管路设计为一次泵双管制系统。空调水系统定压 采用定压罐。空调乙二醇系统定压罐和循环水泵均置于空调机房内。消防控制室、变配电间及电梯机
33、房等房间预留分体空调插座和电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宿舍及餐厅分别预留分体空调插座和电量。并由建筑专业预留安装孔洞及室外机位。.通风系统氟制冷机房及叉车充电间设置独立的机械事故通风系统,事故排风机不少于2台,事故排风量按大于12次/小时进行计算确定。其中叉车充电间事故排风机采用防爆风机。事故风机与相应的泄漏检测仪联动,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电器开 关。卫生间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按 8-10次/h计算,排风设备皆带防倒流装置。变配电间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按 12-15次/h。控制室、电梯机房等设备用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按8-10次/h。室外新风口、送风口距排
34、风口、排烟口距离 10m以上,或排风口、排烟口高出新风口、送风 口 2米。根据使用功能需求,变温库和高温库均设置机械通风换气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吊顶式新 风换气机的开启时间和频率。换气次数为 0.51次/h。每天换气不少于一次;夏季宜在早、 晚室外气温较低时段进行。与低温房间有关的一切风道,皆采取防结露及防冷桥措施;送、排风道皆考虑防结露、防冷 桥及凝结水的排放;排烟风机设置于排烟机房内或采用屋顶式排烟风机。车间均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潮湿环境的车间应在下班后保持两小时左右通风,保证车问 干燥。.冷库地坪防冻设计3#冷库地坪防冻采用乙二醇地坪加热系统,系统设计为:制冷专业提供的冷凝回收热,经
35、换热器换热后,为本工程的乙二醇地坪防冻系统提供热源。加热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U型布置,管内的乙二醇溶液的流速大于 0.25m/s , 供回液温度为10/5 C。在冷库的保温层下,设置冷库地面加热层的温度监测。地面上设有调节站、流量控制阀和流量监控装置,在收集分配装置上设有集气装置。.防火及防排烟系统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当风道穿越防火分区处、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 和楼板处、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以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界处的水平管段处,均 设置70 c防火阀。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区域一般采用平时排风与排烟相结合的系统。根据各生产车间的具体情况,设计排烟系统。排烟风机
36、入口处设280c常开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当本防烟分区发生火灾时,开启本防烟分区所有排烟风机,同时启动本防 烟分区内送风机补风。当排烟风机入口处的烟气温度超过280c时,排烟防火阀(平时常开)自动关闭同时联动关闭排烟风机和送风机停止运行。排烟风机采用钢制,应能保证在280 c环境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分钟。按照规范要求排烟量 按防烟分区每平米排烟量 60m3/h计算。排烟风机及送风机可在现场及控制室两地控制。排 烟时每个防烟分区内的排烟风机联动,平时通风使用时各个风机可单独控制启停。地上密闭 房间均设消防排烟补风机,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o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中心应能立即停止所有除消
37、防以外正在运行中的空调通风设备。.设备降噪、减振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高效低噪声环保设备及材料。水泵、风机等均由厂家配套减振器或减振垫并做隔振处理;设备采用减振吊杆。设备与管道连接的进出口设柔性接头。设备机房围护结构做消吸声降噪处理。需要露天设备的产生噪设备,采取在其周边设消声围 挡的方式,使其产生的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节能措施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节能设备及材料:水泵、风机等均采用无泄漏高效节能型设备,杜绝 选用节能淘汰产品。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值均小于节能标准的限定值。所有供热、供冷系统管线设计合理,做好保温隔热措施,以减少管路冷热损失。设备与管道连接的进出口设柔性接头。室内
38、设室温控制装置。机械通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尽量兼用,风机采用双速风机,根据冬夏不同室外工况,实现风 量的调节,减少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分体式空调满足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第 2级标准。通风风机采用节能、高效的低噪声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值低于0.32W/(m 3/h),满足节能标准要求。.管材及保温乙二醇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乙二醇管道和阀门不得采用含锌的材质)。送排风系统及排烟系统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空调送(新)、排(回)风管保温均采带铝箔外保护层的橡塑保温。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调冷凝水管均做保温,保温采用闭孔橡塑管壳保温。乙二醇管道和阀门不得采用含锌的材质。水管保温前应先除锈和清洁表面,
39、然后刷防锈漆两道,再做保温。空调冷水供、回水管与其支 吊架之间应采用与保温层厚度相同的经过防腐处理的木垫块,安装完成后,支吊架应做保温喷涂。管道的安装和支、吊架的固定必须牢固、安全,具体做法祥见国家有关标准图,并密切配 合土建单位施工。乙二醇系统管道吊架加经防腐处理过的硬木托,避免 “冷桥“和“热桥”的产生。管道穿墙、穿顶板、穿屋顶处均设套管,做法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五、电力及弱电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总计约53126 nf (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75660 nf。建设用地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场地北侧毗邻千帆路;西侧、南侧为空地;东侧毗邻市政主干道将军大道。项
40、目拟 新建三座多温库、一座综合办公楼、一座食堂/宿舍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冷库安全规程GB28009-2011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内容:10/0.4kV变、配
41、电系统;电力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氟利昂制冷自动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通信网络及电视监控系统;电气节能和环保。设计分工与分工界面电源分界点为厂区总变配电间的高压电源进线柜内主进开关的进线端。氟利昂制冷自动控制系统、通信网络及电视监控系统深化设计由专业承包商提供。. 10/0.4KV变配电系统负荷等级:冷库的制冷设备、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等)、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等的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空调及一般照明等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电源概况:拟从市政引入2路10kV电源或一路专用10kV电源至综合办公楼地下一层的变配电问 内。高、低压供
42、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高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低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 /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开关。自投时 应自动断开非保证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 任何情况下只能有两个开关处在闭合状态。负荷计算:本工程设备总容量Pe约10840kW (不含消防负荷)。设两台2500KVA及两台2000KVA 室内干式变压器。设备选型:户内式变压器按环氧树脂真空浇注 SCB11节能型干式变压器设计,设强制风冷系统, 接线为 D,Yn11 , Uk=6%。高压配电柜按KYN28A-12kV型进行设计,采用直流操作,柜下设电缆沟,高压柜电缆 采用下
43、进下出接线方式。低压配电柜按GCS型抽屉柜进行设计,柜下设电缆沟,进出线电缆采用下进下出接线 方式。操作和信号电源:10kV断路器采用真空断路器,在10kV出线开关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作为真空断路器 的操作过电压保护。真空断路器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采用直流220V/60Ah铅酸免维护电池柜作为操作、继电保护及信号的电源。10KV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方式及信号装置的设置,进线采用过流、速断、零序;变压器设置高温报警、 超温跳闸。计量:在厂区总变配电间内设高压集中计量。在低压出线柜的每条回路装设智能仪表可获得I、U、kWh等数据。功率因数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配电间低压侧设功率因
44、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变压器侧功率因数在0.9以上。荧光灯单灯就地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 0.9。变配电间设置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对10KV系统的各种电量进行遥测;对各断路器状态、各 手车位置、过流报警等量进行遥信;对各断路器进行遥控。对 0.4KV系统的各种电量进行遥测;对各断路器状态进行遥信。直流电源屏的电气参数与运行工况、变压器温度监控等通过RS485总线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本工程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 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
45、重 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对一般负荷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对消火栓泵等消防负荷采用两路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本工程小于18kW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18kW以上电动机采用降压启动方式。制冷机房内设气体浓度自动测量装置,与事故排风机联动。当制冷机房内的气体泄漏浓度达 到设定值设定值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启动制冷机房的事故排风机。 事故排风机的 过载保护应作用于信号报警而不直接停风机。冷库库房等低温场所采用YGC-0.6/1kV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电力电缆;消防设备配电电缆 采用NHYJV-0.6/1kV交联聚氯乙烯绝缘铜芯耐火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为 ZRKVV型电缆
46、,与消防 设备有关的控制电缆为NHKVV耐火型电缆。在穿堂等多水潮湿场所安装的配电箱、控制箱及其他电器设备(如控制按钮、开关、行程开 关、插座等),应采用外壳防护等级为不低于IP65级的密封防水型电气产品。现场配电箱、控 制箱与电器设备的线缆应穿内螺纹不锈钢连接管。穿过保温层的电气线路应相对集中敷设,且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和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电 气线缆可穿钢管进行保护;穿过防火墙的电气线路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线缆穿越防火分区时,楼板洞,墙洞应采用防火枕进行封堵。.照明系统照明要求:光源:在冷间及穿堂低温场所采用冷库专用 LED灯;办公等一般场所采用节能荧光灯, 光源显色指数不低于80。按现
47、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及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2010 ,结合甲方目前实际使用要求,主要场所照度值及照明功率密度值见下表:主要场所名称照明照度密度值(W/M2)现行值对应照度值(LX)变配电室7200制冷机房6150办公区域及设备室9300楼梯间275冷库穿堂6150冷库库房走道5100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插座均为单相三线,应急照明线路采用NHBV-3x2.5mm 2-SC15 , 一般照明线路采用ZRBV-3x2.5mm 2-SC15 ,插座线路采用 ZRBV-3x4mm 2-SC20 ,所有插座回路(2.2m以上空调插座除外卜冷库库房照
48、明及室外照明灯具 低于2.4m的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应急照明变配电问、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照明100%为备用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节能 灯,应急照明持续时间不小于180min。在安全出口、楼梯间、冷库穿堂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等, 采用自带蓄电池的节能灯,其持续时间不小于 30min o照明控制:冷库冷间照明按冷间分区,在冷间入口照明箱处集中控制,其他场所照明就地分 散控制。.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防雷保护:本工程各单体按第三类防雷措施设防;在屋顶敷设。10镀锌圆钢网格作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柱子内主筋作为引下线, 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为防雷电
49、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 连。安全措施: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 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 行联结;在变配电间、制冷机房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电信引入端、监控系统设过电压保护装置。在配电系统设过电压保护装置。接地系统:强弱电共用联合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系
50、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消防系统接地。消防控制室:在综合办公楼首层设消防控制室,直接对外开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为集中报警系统,对各单体的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在办公区域的走廊、常温库房等一般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在低温物流配送中心穿堂等潮湿场所采用吸气式感烟火灾预警系统,其探测系统所带 的继电器可以实现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消防联动控制设施的联动控制,也可通过开放协 议的接口设备与传统报警系统连接。在建筑的各层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及人员通道上适当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消 防对讲电话插口及声光报警器。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火灾自动报
51、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干式报警阀、 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消防联动控制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硬线直接控制。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干式喷淋系统、防火卷帘门等的监视及控制。火灾 发生时可手动/自动切断空调、通风机及其它非消防电源。消防应急广播及公共广播在库房穿堂、办公区域内设置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具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 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消防应急广播与普通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 合用(包括广播系统主机、扬声器、话筒等设备),应具有强制切入消防应急广播的功能, 平时可进行服
52、务性及业务性广播,当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根据火情,自动或手 动进行火灾应急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消防专用电话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消防专用 电话塞孔外,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间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控制室设置可 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消防系统接地消防系统接地利用建筑物综合接地装置作为其接地极,设独立引下线。要求综合接地 电阻不大于1欧姆。供电电源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装置均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配电装置处设置自动 切换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备 UPS作为备用电源。本工程非消防电源的低压出线回路断路 器设有分励脱扣器,当消防控制室确认火灾后用来切断相关非消防电源。.冷库监测、自动控制本工程制冷监控系统中心设在机房内,由中央监控计算机对整个制冷系统及其它机电设备进 行监控与管理。在制冷机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铝颜料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铝冶炼市场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行业未来投资预测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过氧化锌市场运营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车蜡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盈利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贸易融资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味香料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基覆铜板市场十三五规划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高二数学(含创意快闪特效)-【开学第一课】2023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数学课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pp课件
- 全国医学英语统考医学英语词汇表
- 【品牌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通信部分)(试行)
- 第八版-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中文)
- 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登记表
- 生态毒理学第三章毒物的分子效应与毒理学机制
- 智能财务共享在京东的应用研究
- 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 2023年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