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件_第1页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件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件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改变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逝点概念。 3、观赏名家作品,品尝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改变。 教学重点: 1、了解和驾驭透视改变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感知透视(基础学问) 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观赏、探讨课本和老师供应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逝点。(结合图片分小组探讨) 3、平行透视和

2、成角透视的区分。(结合图片分小组探讨)老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依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四周视察,留意体会物体的透视改变规律。 三、 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学问。 2、打算好其次节课的工具材料。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打算 2、回顾透视的基础学问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视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找寻出符合透视改变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支配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

3、业,进行评比。(以是否精确表现出透视改变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改变的作业。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件2 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学问,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分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洁的风景画. 3,激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觉美,创建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学问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具: 风景写生的范图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观赏导

4、入.展示很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深厚的爱好.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学问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学问.) 老师:自然界到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觉和表现. (老师接着展示自己在校内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原来我们常常生活的校内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内. 课堂外学生分组起先校内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件3 一、教学目标

5、1、培育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实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爱好,相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索、比较、学习与探讨,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培育学生爱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爱护者、宣扬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观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三、课前打算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 老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1、观赏导入,激发爱好。 (1)观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甘肃敦煌莫高窟、西湖、黄

6、山。老师提问:你相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独特魅力。】 (2)探讨沟通:细致视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爱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沟通、探讨各自的发觉。 (3)学生汇报。 揭题:今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2、探讨沟通,师生互动。 (1)探讨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世界遗产的标记是什么?” (2)探讨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哪些是文化景观遗产?” (3)沟

7、通:老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汇报、观赏中国的世界遗产。 【设计意图:在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活动中,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赏体会,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 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 (1)老师出示课件,学生观赏。 (2)小组内沟通自己的观赏感受。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提示学生留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敬重小组同伴的看法,增加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5、爱护世界遗产。 (1)出示黄山和九寨沟申报时的图片以及现在游客人满为患的图片。谈话:看了后你有什么感受? (2)探讨: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人们在饱览世界遗产风光的同时应当怎样爱护它们? 6、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1)老师小结:我

8、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在我们拥有世界遗产的同时,更须要爱护好它;在我们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同时,更须要管理好它。而且,我们的爱护,不仅要有意识,还要有行动;不能只靠文物爱护局等有关部门,须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世界遗产恒久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2)学生课外的活动拓展:找寻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 板书设计 中国的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 秦兵马俑 九寨沟 泰山 庐山 秦始皇兵马俑(文化)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觉;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态的殉葬品。1101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

9、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九寨沟,(自然景观)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以爱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爱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4297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80%。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泰山(文化与自然景观)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起先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3次。 庐山(文化景

10、观) 以雄、奇、险、秀著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欣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泰山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起先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3次。 西湖(文化景观)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欣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与南京玄武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

11、.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件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简洁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工作者工作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2、培育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际实力。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并制作采访结果。 教学打算:相机、话筒、钢笔彩笔、纸、报纸等。

12、教学过程 一、导入:带上相机、画笔,小工作者们上路吧! 二、组织采访活动: 1、师强调活动中应当留意的问题:文明、团结。 2、各组按原安排进行采访活动。 三、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结果: 1、用文字形式表达。 2、照片(待冲洗)。 3、用绘画或综合方法。 四、引导观赏报纸,简要指导编辑报纸。 五、展示采访结果,引导学生相互观摩沟通做小工作者的感受。 六、汇总编辑成一张大报纸。 小学六年级美术课件5 一、教材分析 本课和彩墨家园是四、五年级中国水墨画系列的持续。但是在保持前两个年级主要注意水墨体验和感受传统的前提下,起先接触中国绘画典型的表现技法。但是,千万不能把这两课视为中国画的技法学习课。因为中国

13、绘画的核心是创作者的有感而发。所以在导语中特殊介绍了“山水画”的概念,并选择了从较为工整到大胆写意的三幅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观赏。 接着是特别详尽的“石的画法”、“皴法”与“水纹”的画法,它们基本上涵盖了山水用笔的基本技法。“学生作品”则选择的是大块墨色渲染与勾染结合方法的两幅作品,它们和艺术家的作品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水墨山水画的不同表现方法,可以供学生创作时参考。 二、教学思路 采纳回忆描述观赏图片分析探讨直观演示尝试体验观赏评述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观赏的漂亮风景,抒发内心情感并加深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用分析探讨的方式介绍画中的美景,了解由远到近的笔墨改变。老师再直

14、观演示,让学生了解远景和近景的表现形式及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 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曾巡游过的漂亮景色。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出示山水作品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壮美山水的感受。 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画叫什么画吗?在中国绘画中,描绘漂亮大自然风光的画叫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画凝合着人类丰富的才智和情感,体现着东方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讲授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充当导游介绍作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来感受美景。 2小组探讨探讨:教材中的画家是如何表现近处和远处的景色的。 小结:近景画得详细,远景简略;近景墨色浓、远景墨色淡。探讨:如何表现画中的浓、淡、湿、干? 3老师示范 老师讲解示范一幅山水画的全过程。先用中锋勾、皴的方法画近处的景色,再用侧锋、淡墨画出远景。 4学生尝试 用浓、淡、干、湿画近、中、远的山。 5展示并赏析学生作品 (三)作业 尝试用中国画技法画出漂亮的山水画,充分表现出远近关系。 (四)学生创作,老师辅导 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刚好表扬绘画技法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