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谈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谈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谈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谈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谈美》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谈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心理距离”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理解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他所说的“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楚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觉美和诗意,就是由于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肯定的

2、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尝。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发觉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漂亮、清爽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这些诗人已彻底转变了看待事物的一般方式,所以在他们眼中,一般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抖动和美妙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冲突的。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

3、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阅历、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受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悟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受愈是贴近,我们就愈简单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受混为一谈,也就愈简单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受的现实世界。如此一来,开心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楚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好像是不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观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那么强调观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冲突”。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冲突”呢?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无论是在艺术观赏的

4、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逝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抱负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冲突”作了妥当的安排既不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因距离消逝而让有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客体之时,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术创作而言,正如王国维所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于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也会因“距离丢失”而胡思乱想。艺术创作中

5、常常运用的诗化原则、生疏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从肯定意义上来说,都是艺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抱负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用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有删改 材料二: 种田人常倾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倾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味道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新颖的地方都比熟识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地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全是观点和立场的差别。持有用的立场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

6、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肯定要从有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观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留意的。“距离”可能太过,可能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观赏。距离不及,简单使人回到有用世界;距离太远,又简单使人无法了解观赏。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情感的流露,但是它肯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肯定就是艺术。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

7、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时绝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欣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阅历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阅历尽管丰富,终不能制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有别于时空相隔的“距离”,是艺术家通过肯定的艺术处理而获得的。 B诗人要获得审美意味,就需要转变看待事物的一般方式,在肯定的距离外对事物进行观照和品尝。 C审美主

8、体假如能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就可以进入到“不即不离”的抱负审美境界。 D一般人即使拥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阅历,假如不能对其进行客观化的艺术处理,也不能制造艺术。 2依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品尝古代诗人笔下的绿竹形象时,要彻底转变对竹子的观念认知,才能发觉其被诗人给予的生命力和美妙品质。 B在生活中尽量拉开审美体验的“心理距离”,能够使原来寻常、熟识的事物变得光耀夺目,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C悲愤诗是诗人蔡琰痛定思痛之后的创作成果,可见艺术创作是需要站在客位进行欣赏,情感并不能产生艺术。 D陶渊明的笔下多写闲逸的田园图景,少见农人耕种的艰辛,是由于他能够从有用的世

9、界跳开欣赏田园生活本身。 3结合材料内容,以下各项最能从正面表达“不即不离”这一审美理论的一项为哪一项 A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曾述,某商人女儿“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重疾”。 B在唐吉诃德中,看多了游侠小说的唐吉诃德以为自己就是游侠,于是行侠仗义走天下。 C登上泰山之时,我们不禁感叹“岱宗天下秀”;面对长江之时,我们不禁“羡长江之无穷”。 D雾海航行,水手和乘客暂忘海雾的危急,观赏到水天一色的美景,获得了自由、恬适之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胜利着陆,宇航员带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网友纷纷表示大失所望,这不是那个从小在古典诗词中熟识的月亮形象,甚至开玩笑地说:“好绝望,瞬间对月球失去了新奇心”,“真是个不争气的球”。网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 1C 2D 3D 4首先,通过与时空距离概念比较,提出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这一概念; 接着,通过举例和引用,详细阐释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意义; 然后分析“心理距离”中存在的“内在冲突”;最末提出解决“距离的内在冲突”的方法,以达到“不即不离”的抱负境界。 5诗词中的月亮与人们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有肯定的距离,使人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观照和品尝月亮,从而发觉月亮中的美和诗意; 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