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ch1绪论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ch1绪论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ch1绪论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ch1绪论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ch1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第3章 平面设计 第4章 纵断面设计 第5章 横断面设计 第6章 平面交叉设计 第7章 立体交叉设计 第8章 选 线 第9章 定线 第10章 排水设计 第11章 道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第12章 新建公路勘测设计第一页,共38页。第1章 绪 论本章提要综合运输系统构成、特点(分类和特点)道路交通建设发展道路功能、分级与技术标准重点道路设计依据重点第二页,共38页。第1章 绪 论1.1 交通运输概念交通运输业(产业之一)交通运输网(构成)公路运输(方式之一)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第三页,共38页。交通?第1章 绪 论第四页,共38页。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

2、及人流运输。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水 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 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1.2.1 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1.2 各种交通运输特点第1章 绪 论第五页,共38页。铁路运输:运输量大;迅速; 但需转运;装卸费用较高;属线性运输 高速铁路:轮轨 磁悬浮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 属于平面服务;可实现库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 单车运量小。终端运输 。水 运:耗能低、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 方式:内河 海洋(近海、 远洋)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费用最高

3、;舒适 管道运输:专业性强;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损耗少。1.2.2 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 各种交通运输特点第1章 绪 论第六页,共38页。我国1950年-2000年各种运输方式的旅客运输构成比(%) 运输量 周转量第1章 绪 论第七页,共38页。古代:公元前2000年前,有了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修驰道,颁布“车同轨”法令 近代:本世纪初(1902年)汽车输入我国。 从1906年在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 到1949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1万公里。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7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88万公里 1994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

4、0万公里,并实现了县县 通公路,97的乡及78的行政村通了汽车。 1999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33.6万公里。 200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67.98万公里。 接下文1.3 道路交通建设发展1.3.1 我国道路发展史第1章 绪 论第八页,共38页。接上文2001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除港、澳、台地区外) 。2002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5.8万公里。2003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81万公里。2004年末,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5.6万公里。2008年末,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02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万公里增长了45倍。2012年末,全国公路

5、总里程达423.7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第1章 绪 论第九页,共38页。1990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0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2001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超过加拿大(1.9万公里)、仅次于美国(8.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52万公里.2003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97万公里.2004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42万公里。2009年6月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成48896公里,占规划里程的56.6%。其中,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于2007年全线贯通。 高速公路建设情况第1章 绪 论1.3 道路交通

6、建设发展第十页,共38页。2005年到2030年,国家将斥资两万亿元,新建5.1万km高速公路,使我国高速公路里程8.5万km 第1章 绪 论 高速公路建设情况第十一页,共38页。第十二页,共38页。 A. 公路通车总里程少 目前通车里程虽己达446万公里,居世界第1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较大。如美国、印度和巴西分别为631万km、332万km和198万公里,日本为140万公里。 高速公路总量位居第1-11.19万公里。 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与中国相近,高速公路里程已达8.8万公里和.9万公里;法国国土仅为中国的十七分之一,高速公路里程已达9000公里;日本国土很小,高速公路已近700

7、0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明显增加。 中国2.67,而发达国家已达1.5左右,如加拿大为1.88,德国已达1.72,美国为1.37,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高速公路发展也很快。1.3.3 道路现状评价第1章 绪 论1.3 道路交通建设发展(1) 公路数量位居世界第1第十三页,共38页。 公路密度即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 B. 公路密度低第1章 绪 论1.3.3 道路现状评价公路网相对指标偏低 美国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67公里,英国为160公里,法国为147公里,日本为303公里,印度为61公里,而我国2013年达到45.3公里)。 每万人拥有公路长度,美国为2

8、42公里,英国为63公里,法国为140公里,日本为91.5公里,印度为22公里,而我国只有32公里。第十四页,共38页。(2)交通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公路等级逐年提高,高等级公路发展很快,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在公路总里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等外公路所占的比重则有明显降低。全国等级公路里程390.0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53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87.4%,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54.56万公里,增加2.1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2%,提高0.2个百分点。第1章 绪 论1.3.3 道路现状评价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

9、道、村道)里程388.1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68万公里,其中村道222.45万公里,增加7.71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98%,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8.08%、比上年末提高0.28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82%,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1.76%、提高2.76个百分点。第十五页,共38页。 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到2000年底全国仍有353个乡(0.8%),6.9万个村(9.2%)不通公路。 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上海95.4km,天津85.1km,北京81.0km,海南61km,广东

10、58km,江苏56.6km。10km以下的省有5个,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省13.8km,排位倒数第六。(4) 通行能力低。 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形成。(5) 服务水平低。(6) 公路运输服务不满足要求。 (3) 发展不平衡。第1章 绪 论1.3.3 道路现状评价第十六页,共38页。1.3.4 发展规划1发展方向 (1)提高等级与加大密度并举。 新建公路,沟通断头路。 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 (2)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大型车、小型车发展,控制中型车 (3)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 (4)管理信息化发展。第1章 绪 论1.3 道路交通建设发展第十七页,共

11、38页。 (1) “三主一支持”规划(交通部1990年制订) 从“八五”开始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支持系统的“三主一支持”交通长远规划。 公路主骨架即国道主干线系统,总里程约3.5万公里,由五纵七横12条路线组成(表)。 (2)“十五”及2020年公路发展战略目标 19902020年,总长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2020年全面建成“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网。 2发展规划第1章 绪 论1.3.4 发展规划第十八页,共38页。“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示意图第十九页,共38页。“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国道主干

12、线示意图第二十页,共38页。国道主干线国道主干线规划线第二十一页,共38页。 2005年1月交通部发布了经过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规划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可以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大约为8.5 万公里。 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连接所有现状人口在20万以上的319个城市,包括所有的省会城市以及港澳台。这个网络能够覆盖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GDP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 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西

13、部地区平均2小时抵达高速公路,客货运输的机动性将有显著提升。(3)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第1章 绪 论第二十二页,共38页。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 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地区环线、联络线:辽中环线、成渝

14、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第1章 绪 论第二十三页,共38页。第二十四页,共38页。第二十五页,共38页。国道:G102,G222,G301省道:S105县道:X101乡道: Y村道省道干线道路网的建设 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规划修建省级干线网。 我国公路网管理层次:国道网分类:首都放射线:编号1南北纵线: 编号2东西横线: 编号3第1章 绪 论第二十六页,共38页。第二十七页,共38页。1.4 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 1.4.1 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1公路分级依据:功能适应的交通量(预测交通量)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01

15、-2003 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划分等级目的:按需求建设公路 标准沿革: 1956年草案 1972年版(1) 1981年版(2) 1988年版(3) 1997年版(4) 2003年版(5)第1章 绪 论第二十八页,共38页。第1章 绪 论第二十九页,共38页。高速公路分为三个等级:(1)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2)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3)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

16、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功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各级公路的功能划分: (四级) 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 其他干线公路 集散公路: (连接) 地方公路: (连接)第1章 绪 论第三十页,共38页。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功能:一级公路是连接高速公路或是某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开发区经济带及人烟稀少地区的干线公路。 具有两种不同的任

17、务和功能: (1)干线功能,部分控制出入; (2)可以采用平交的距离不长的连接线等。一级公路强调必须分向、分车道行驶,标准规定一级公路一般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当受特殊条件限制时,必须设置分隔设施,不允许用画线代替。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第1章 绪 论第三十一页,共38页。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功能:二级公路为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在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可设置慢车道供非汽车交通行驶。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

18、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功能:为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功能:为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第1章 绪 论第三十二页,共38页。 2公路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 定义: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公路技术标准是法定的技术要求,公路设计时必须遵守。各级公路的具体标准是由各项技术指标

19、来体现的。 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 第1章 绪 论1.4.1 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第三十三页,共38页。确定一条公路的等级,应首先确定该公路的功能(干线公路或集散公路),然后根据预测交通量初拟公路等级,再确定具体技术指标。 (1)基本原则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但不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应协调,过渡应顺适。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3公路等级的选用第1章 绪 论1.4.1 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第三十四页,共38页。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