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1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自主学习(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 “西汉的建立”一目内容,然后回答: 1、西汉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及都城?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原 因是什么?自主学习(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 “西汉的建立”一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时间:建立者:都城:汉高祖刘邦 一、西汉的建立朝代建立三要素史称“西汉”公元前
2、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时间:建立者:都城:汉高祖刘“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的“汉并天下”瓦当。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模型。设计在长安城宫殿的屋檐上。我们从中看出了一种王者之气。“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材料:汉书食货志记载:西刚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1.根据材料,说一说,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景象: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牛车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出现如此景象的主要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的战乱3.汉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3、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及原因:材料:汉书食货志记载:西刚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为防止人民的反抗,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得天下后,刘邦曾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天下!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 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为防止人民的休养生息 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轻徭薄赋政策,保养民力,增加人口
4、,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二、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 二、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自主学习(二)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休养生息政策”一目内容,然后回答: 1、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自主学习(二)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休养生息政策”一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亡教训 1. 原因: 3. 内容:罢兵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释奴为民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耕织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2. 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二、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亡教训 1. 原因:3.“农,天
5、下之本也。今 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鼓励农桑1.“兵皆罢归家。”2.“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 者,皆免为庶人。”4.“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 者皆复终身(免徭役)。”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解读以下材料,将材料与右边的相关词语连接起来: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3.“农,天下之本也。今鼓励农桑1.“兵皆罢归家。”2.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亡教训 1. 原因: 3. 内容:罢兵归家让士兵解甲归田,还乡务农释奴为民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耕织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4. 结果: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 目的:为了巩固
6、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二、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亡教训 1. 原因: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葬于阳陵。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
7、其父自主学习(三)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文景之治”一目内容,然后回答: 1、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统治措施? 2、与西汉初年相比,文景时期是社会局面有了 怎样的改变?自主学习(三)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文景之治”一目内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并发展休养生息政策: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并发展休养生息政
8、策: 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汉文帝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为发展农业生产,汉景帝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并发展休养生息政策: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汉文帝 汉文帝时期,把服役由一3)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景帝:针对笞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9、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并发展休养生息政策:重视“以德化民”3)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年八十已上,赐米人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并发展休养生息政策: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中国历代帝王中,汉文帝是
10、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卷15)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 班固汉书汉文帝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并发展休养生息政策: 由于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恢复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以及减轻老百姓负担和减轻刑罚等,到汉景帝后期,汉朝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官仓粮食囤积丰满,百姓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国库里的钱财多得无法计算,甚至连串铜钱的绳子都烂了。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11、。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 2015年2月,汉景帝的地下王国陕西汉阳陵文物特展”在重
12、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包括各式人物陶俑、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反映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试比较秦兵马俑与汉阳陵陶俑的表情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呢?秦兵马俑汉阳陵陶俑面带笑意再现繁荣文景之治 2015年2月,汉 回忆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再对比他们在位时的统治,谈谈你的看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 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促进社会的安定。 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
13、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汉文帝的霸陵成由勤俭败由奢秦始皇陵外景秦始皇陵地宫 回忆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 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
14、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立和“文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立和“文课堂小结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课堂小结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新教材(部编版)1西汉建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
15、,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