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其它重要病原菌演示文稿第一页,共二十七页。优选其它重要病原菌第二页,共二十七页。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 弧形,G-,有菌毛, 有单鞭毛,运动活泼。(二)培养 耐碱生长。 (PH8.5 9.0)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三)抗原构造与分型:(O、H) 根据O抗原不同,分为155个血清群。 (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O1群霍乱弧菌根据抗原组份不同可分为 小川型、稻叶型和彦岛型三个血清型; 根据表型的差异,O1群霍乱弧菌每一血 清型又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I Tor生物型。 (四)抵抗力:耐碱。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第四页,共二十七页。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鞭毛、 菌毛、 霍乱
2、肠毒素;(二)所致疾病:霍乱霍乱菌经口肠粘膜繁殖肠毒素肠液过度分泌剧烈吐泻机体脱水 电解质紊乱 循 环衰竭 代谢酸中毒 休克死亡 (三)免疫性:机体获得牢固免疫力(Ab);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霍乱肠毒素A亚单位B亚单位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高,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第六页,共二十七页。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第七页,共二十七页。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标本采取: 吐泻物(米泔样), 快速送检。 (二)方法:直接镜检、 分离鉴定、 荧光菌球试验等。四、防治原则 (一)控制传染
3、源: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水源、食品卫生管理及检疫。 (三)保护易感人群:接种霍乱菌苗。 (四)对症治疗:及时、迅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用氯霉 素、强力毒素等治疗。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概况: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引起破伤风病; 外伤感染后死亡率达20%以上; 新生儿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90%。第二节 破伤风梭菌第九页,共二十七页。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特点细 菌芽 胞(有氧状态)(无氧状态)繁殖体非繁殖体鼓槌状杆状、G+周身鞭毛,第十页,共二十七页。(二)培养:厌氧生长;(三)抵抗力: 芽胞 抵抗力强, 耐高温(121), 耐自然因素。 繁殖体 对青霉素敏感。厌
4、氧箱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一)致病条件:无氧环境; (深部伤口、伴需氧菌生长)神经细胞骨骼肌群 冲动抑制性冲动二、致病性 能损害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细胞, 阻碍神经细胞 之间抑制性冲动传递,使 骨骼肌强直性痉挛。(二)致病物质:外毒素(痉挛毒素、溶血毒素)作用机理: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破伤风毒素作用机理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三)所致疾病:(破伤风)(注意新生儿破伤风!)芽胞深部伤口繁殖体外毒素损害脊髓前角运动N C肌肉兴奋性增高骨骼肌痉挛、休克死亡厌氧环境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四)免疫性: 患病后免疫力不强,毒素的毒性强,极微量即可致人死亡,其抗原含量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牢固的免疫力。 此
5、外,毒素与N C结合后,不能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三、防治原则 (一)特异性预防 对儿童、军人和其他易受外伤人 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白、百、破三 联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二)伤口处理:(深部伤口) 1、清创、扩创:伤口暴露在氧气下; 2、用双氧水冲洗伤口:造成有氧微环境而 不利细菌生长繁殖;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马血清):用于中 和毒素(先做皮试!)必 要时脱敏注射; 4、注射青霉素:(先做皮试!)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分枝杆菌细长、杆状,因生长时有分枝的趋势而得名。染色时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使其着色后,又不易被盐酸酒精
6、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致病菌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人型和牛型)及麻风分枝杆菌。 第三节 结核分枝杆菌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概况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遗骨和古代木乃伊的骨关节的病理组织中,已发现人类在史前时代已患过结核病。 中国医史中,结核病最早记载于内经并形容为“虚痨”之症。古代文献有提及肺痨为痨虫于肺所致,但未能确定致病的成因。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散布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生活困顿的人群成了结核病的温床。而且是当时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瘟疫”。许多当年杰出的人物罹患结核病:雪莱、席勒、勃朗宁、梭罗等。结核病的流行
7、甚至影响了诗人和艺术家的思想。 德国科学家Robert Koch在1882年发现了结核杆菌,并证实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致病菌。他还证明了这种微生物是可以在培养基里培养出来的。这一发现使得结核的实验研究成为现实。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WHO已将TB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并于1995年起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TB的认识。 全球:约2亿患者,每年约有新病例800多万, 每年至少300万人死于此病; 我国:数百万患者,每年至少20万人死于TB;近年来由于艾滋病、吸毒等原因,世界一些地区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世界结核病防治现状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一、生物学性状
8、 (一)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呈分枝状, G+ 。 抗酸染色阳性(红色)。抗酸染色阳性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二)培养特性 1、专性需氧, 2、营养要求高; 3、生长缓慢(24周); 4、不发酵糖类;菌 落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三)抵抗力 1、耐干燥,痰液中存活68个月; 3、对湿热、紫外线、日光、乙醇等敏感; 4、对药物链霉素、异烟肼等敏感;(四)变异性 形态、菌落、毒力、耐药性等 易发生变异。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不产生内毒素、外毒素。主要由菌体成分引起机体超敏反应。(脂肪酸、磷脂、蜡质D等)1、荚 膜:(近年发现) 2、脂质: 3、蛋白质:主要成份是结核菌素。 (二)致病机制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1、肺部感染 (1)原发感染结核菌呼吸道肺部感染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肿) 全身扩散 (粟粒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综合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 农村供水绩效管理办法
- 标准化管理下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实践
- 民政小区车辆管理办法
- 小学篮球社团活动方案
- 220kV变电站工程试运行流程与解析
- 古代文学专题:经典文本与思想传承研究
- 公共平台建设管理办法
- 大豆籽粒营养成分与豆乳品质的关系分析
- 高考期间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 2024年江苏三支一扶真题
-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解读与培训
- 主、被动防护网施工方案-图文
- 2025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编
- 君易和文化课件
- 药食同源106种25年4月更新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英语适应性试卷(A卷)
- 无机盐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研究考核试卷
- 猪场生产安全
- 2025年度苗圃土地承包合同-观光树种植与生态旅游产业链投资合作框架
- 《城市供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