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1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2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3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4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制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各课题课件(人教版) 资料类型: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精心制作本课件。内容包括:课堂练习,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历史回顾,综合检测。是真正的一本通。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溶液问题:喝过雪碧、可乐吗,啥味道?喝过纯净水吗,啥味道?结论:生活中的液体多数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下面我们重复两个生活中的实验。【实验探究1】食盐、蔗糖溶于水的情况。步骤食盐加入水中蔗糖加入水中现象结论质量关系解释: 。思考:我们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只要条件不改变,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每种液体都没有沉淀析出。如此,你能给溶液一个定义?一 溶液1.溶液:

2、。溶液的特征: 。均一: 。稳定: 2.溶质: 。如食盐、蔗糖等。3.溶剂: 。如水(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 【讨论】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溶剂溶质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硫酸铜溶液碘酒思考: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很难洗去,解决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可以用肥皂水洗;可以用洗衣粉洗;可以用汽油洗。用谁洗效果更好呢?【实验探究2】【步骤及形象】 1 2 3 4编号溶剂溶质现象1234结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这说明: 。思考:看来衣服上的油滴用汽油洗效果更好;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弱、在汽油中

3、溶解能力强。前边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么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二 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实验探究3】乙醇溶于水。【实验步骤】取少量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乙醇,观察现象。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形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1.液液互溶时, 。2.通常:有水时, 。3.溶质可以为: 。【提问】同学们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如 等。【溶液的用途】1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2.医疗上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3.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提供植物所需养料。4.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思

4、考】我们已经知道:汽油可以把衣服上的油脂洗去,是汽油可以溶解油脂。那肥皂水、洗涤剂也可以洗去油污,道理何在?【实验探究4】油脂怎样溶解在含有洗涤剂的水中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震荡前震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分层浑浊分层否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分层浑浊浑浊但不分层是乳浊液: 。实验结论:1.人们把能使 。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确切地说是类似于形成水合分子。乳化是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大集团化解为“个体户”2.汽油洗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现象。两者效果相同但原理不同。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活动与探究】NH4NO3 、NaCl 、NaOH分别溶

5、于水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步骤: eq oac(,1)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 eq oac(,2)向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 、NH4NO3、NaOH 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实验现象:溶质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 加溶质后水的温度 / NaCl 24NH4NO324NaOH24实验结论:NaCl 溶于水没有 现象;NH4NO3 溶于水时 ; NaOH 溶于水时 。实验分析: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

6、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是。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 ;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bc Bbac Cba=c Dcba 5. 下列各选项中说明酒精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性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A B C D 6.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待测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7、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7. 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通电 2H2+O2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8.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洗涤剂乳化餐具上的食用油后,得到的液体不是溶液B、农业上用食盐溶液选种,是因为食盐溶液能促进种子发芽C、白糖溶解在水中

8、不见了,说明糖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中形成了溶液D、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度很快,是在因为溶液中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9. 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此漫画情景的是( )A. FeCuSO4FeSO4Cu + CO Cu + CO2 C. H2 + CuO Cu + H2O H2SO4FeSO4H210.镁带在CO2中燃烧的反应为2MgCO2 2MgOC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具有氧化性,镁带有还原性 B.物质只有跟氧气接触,才能燃烧C.这是一个置换反应 D.镁带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二、填空(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1. 王佛松院士在展望21世纪的化学一书中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观

9、点:“任何物质和能量以至于生物,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即任何物质都对人类有益,同时也对人类有害。”(1)请你任选一种物质说明它的两面性,选取的物质是 ,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是 ,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是 。 (2)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明显增加,导致海洋的表面水体酸性增强,出现“酸化的海洋”。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水酸化的原因 。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有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2.下图表示不同类别的纯净物之间的相互关系。A、B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其溶液都能与铁反应;M、N是由不同类别的微粒构成的单质。 请写出下列方程式或化学式: 铁+A:

10、,B_ _; 铁+M:_ _ _ ,N_ _;3. 根据以下铁的实际用途说明铁具有的性质。(1)家用铁制的锅铲上部常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这说明铁具有 性。(2)盛放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等)的油罐车振荡可以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铁链。这是利用铁的 性。(3)脸盆、痰盂制品的表面烧一层搪瓷的目的除了美观外,主要是 (4)钛和钛合金可以用来造轮船外壳,这是因为 。4. 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3)B点代表2

11、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在20 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会得到 5. 向铁粉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 _;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2)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溶液所含粒子的颜色决定的,由此你认为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色是由_ _(填“Fe2+”、“H+”或“SO42”)引起的,理由是 。ABABC(1)如图A,敞口放置的酒精灯不会燃烧的原因是 。(2)如图B,长期敞口放置的酒精灯无法点燃的原因是 _ 。(3)如图C,燃烧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会熄灭的原因是 。(4)小木块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

12、,说明可燃物燃烧与 有关;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刨木花比木块更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与 有关。三、实验与探究(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装置中a、b仪器的名称: 、 。(2)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应选 (填编号);用双氧水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B作制气装置,与A相比,其优点是 等。(写一点)(4)用KClO3和MnO2制O2 ,若选用A作发生装置,则还要增加_ (填仪器名称),并把A作如下改动: 。2. 下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A)处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2)(D)处量筒的规格应选用 (选50mL或100mL);(3)E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4)如果(B)处称量时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1g以下用游码),而其他操作步骤都正确,则实际配得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四.计算(共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g第一次加入10m第二次加入10第三次加入10第四次加入10第五次加入10第六次加入10(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体的成分是 ;这六次实验中,第 次加入稀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