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归去来兮辞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 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三、一词多义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引用、征引)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聊乘化以归尽(顺应)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游憩(拄着

2、)退而论书策(竹简)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4、善万物之得时(以 为善,意动用法)5、乐琴书以消忧(以 为乐,意动用法)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五、古今异义词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

3、: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5、觉今是而昨非 (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六、特殊句式1、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6、童仆欢迎,稚子候( 于) 门(省略句)七、难句翻译1、 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3、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

4、膝之易安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4、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滕王阁序一、通假字1、俨骖騑于上路( “俨 ”通 “严”,整齐)2、云销雨霁(“销 ”通“消”,消失)3、所赖君子见机( “机 ”通 “几”,预兆)二、重点字词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8、甫:遥襟甫畅

5、(副词,刚,顿时)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三、古今异义1、时维九月维:古义:在今义: 常作 “维护 ”、 “维持 ”只义2、俨骖騑于上路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 走上路程3、穷且益坚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 没有钱,穷困4、所赖君子见机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 看机会,看形式5、盛筵难再再:古义:第二次今义: 又一次6、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古义:迎接。今义:

6、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多含贬义)四、一词多义1、故:(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故:旧(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3)、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地(4)、既克,公问起故故:原因2、尽:(1)、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2)、潦水尽而寒潭清尽:没,干(3)、则智者尽其谋尽:全部用出(4)、聊乘化以归尽尽:完,尽头3、属:(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是(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属:在4、即:(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2)、胡天八月即飞雪即: 就(3)、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即: 则五、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的意动

7、用法。以 为襟,以 为带)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 放下。使动用法)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看,望。名词作动词。)萍水相逢(名词作状语。像浮萍一样,在水上)叨陪鲤对(名词作状语,像孔鲤那样)2、形容词和副词的活用烟光凝而暮山紫(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紫色。)响穷彭蠡之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传彻。)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宾主)屈贾谊于长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受委屈)宾主尽东南之美(尽,都包括。副词活用作动词。美,才俊。形容词活用作名词。)3、动词的活用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作名词,接壤的地方。)腾蛟起凤(腾,使

8、腾空。起,使 起舞。使动用法)窜梁鸿于海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窜、逃)六、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童子何知(“何知”即“知何”,宾语前置)2、介词结构后置句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极娱游于暇日。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3、省略句物(有)华天(有)宝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于)寒,声断衡阳之浦。(省略介词“于”)4、定语后置句都督阎公之雅望(“之”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宇文新州之懿范逍遥游一、重点词语怒:奋发范例讲解:怒而飞( 振翅奋飞 )斯:则,就范例讲解:风斯在下矣:( 风就在下面了 )夭阏:阻塞范例讲解:莫之天阏( 没有阻

9、碍 )枪:触、碰范例讲解:枪榆枋而止( 碰到树木就停下来)控:投,落下范例讲解:控于地而已矣( 落在地上罢了 )效:显才能范例讲解:知效一官( 才能胜任一官之职)比:合范例讲解:行比一乡( 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正:本所应有范例讲解:乘天地之正( 顺应天地万物之性恶 W:何 范例讲解:恶乎待哉( 凭借什么呢 )二、通假字:北冥有鱼 ( 通“溟”,大海 )小知不及大知 ( 通“智”,智慧 )此小大之辩 也 ( 通“辨”,区别 )旬有五日而后反 ( 通“又”;通“返”,往返 )而徵一国 ( 通“耐”,能 )御六气之辩 ( 通“变”,变化 )三、古今异义。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

10、说或所料相符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四、一词多义文言实词(1)辩此小大之辩 也(通“辨” ,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 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 ( 名词,智慧 )(3)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 (名词,声名)息去以六月息 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名词,气息)文言虚词1之(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其翼若垂天之 云 ( 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1、鹏之徙于南冥也 / 生物之 以息相吹也 / 且夫水之 积也不厚代词,它。 而莫之 夭阏者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 而不加劝 ( 指宋荣子 )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 ( 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6)动词,到,往。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为2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以久特闻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3则怒而飞 / 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 / 决起而 飞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 且举世誉之而 不加劝 / 而彭祖乃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控于地而 已矣(1)连词,就。海运则 将徙于南冥(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然奚以知其然 也 ( 代词,这样 )

12、虽然,犹有未树也 ( 代词,这样 ) 、未数数然 也 (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5以介词,把。 以五百岁为春(2)介词,用。生物之以 息相吹也(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6且(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还。 彼且恶乎待哉副词,将要。 且适南冥也7于(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 / 彼其于世介词,在。 覆杯水于 坳堂之上8其(1)用在选择问句中,是 还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代词,它。 其负大舟也无力 ( 指水 )五、句式1、判断句此小大之辩也 ( “也”表示判断语气 )齐谐者,志怪者也 ( “者 也”表示判断语气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

13、 “者 也”表示判断语气 ) 2、省略句翱翔 ( 于 ) 蓬蒿之间 ( 省略介词“于” )且举世誉之而 ( 宋荣子 ) 不加劝 ( 省略主语“宋荣子” )众人匹 ( 于 ) 之( 省略介词“于” )众人匹之, ( 众人 ) 不亦悲乎 ( 省略主语“众人” )3、倒装句而莫之天阏者 ( 夭阏之,宾语前置 )彼且奚适也 ( 适奚,宾语前置 )奚以知其然也 ( 以奚,宾语前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翱翔蓬蒿之间 ( 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陈情表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

14、又”,多二、古今异义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 ( 组织、机构等 ) 正式建立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向上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古义:报告申诉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臣欲奉诏奔驰古义:奔走效劳今义:很快地跑拜臣郎中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三、词类活用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

15、:名词作状语,在家外。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9、具以表闻。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 闻,使 知道。四、一词多义( 一 ) 虚词“以”1、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 凭借 ) 身份”。猥以微贱。凭,介词。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 身份2)表示原因,介词。臣以险衅 /

16、 臣以供养无主因为但以刘日薄西山 /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2、用作连词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二)虚词“之”用作助词(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定中之间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定中之间(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不翻译(三)文中重点掌握实词1、当(1)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定,副词。2、命(1)辞不赴命。任命,名词。(2)

17、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3)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3、终(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2)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五、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4、迁,改官。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8、出,指出京受任。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

18、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11、放,放逐。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六、重点句式(一)固定句式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 终 ”,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 又 ”,或“既 也”。2、有所希冀。“有所 ”,与“无所 ”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 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 又写作“亡以”, 表示“没有办法”, “没有什么用来”。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