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湘潭市石潭镇规划文本说明目录第一部绪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概况及现状建设情况第二部镇区规划第一章镇区现状用地评价第二章镇区规划说明及发展目标第三章镇区性质和规模及规划范围第四章镇区建设用地布局第五章镇区综合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镇区风景风貌景观规划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总则总体规划编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和长株潭城市群趋势的引导下,石潭镇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规划,在城市群的带动下,必然会带动各节点城镇的发展,为了石潭镇新的发展形势,为更好的发展其职能,改善自身建设,必须编制一部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由此对原有的总体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在满足其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吸收其原有的材料,依照中华人民共
2、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石潭镇镇总体规划(2013-2030)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试行)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220-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6)、建设部县域体系规划编制要点(2002年)7)、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8)、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9)、石潭镇土地开发整理规划10)、石潭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研究内容规划的指导思想抓住长株潭经济试点建设的机遇,依托湘潭市的发展,建立城镇规划的新观念,分析研究石潭镇发展变化及新
3、趋势。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辐射和带动的作用。镇区建设以富民、强镇为宗旨,发展有地方特色的经济,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全镇第一、第二产业和乡镇企业的改造,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振兴经济,使石潭镇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完善石潭镇的基础设施,创造一个良好镇区生态人居环境。着力有效地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导方针,适应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并重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于家房镇经济的时,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保证后人的需求
4、不受威胁”。2、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为人服务”的城镇建设宗旨,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与规划的全过程,为人们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做到镇区发展要以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镇区规模的发展能为居民提供合理有效的生产生活空间,镇区环境的建设能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工作乐园,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最合理的服务半径来界定。3、协调发展的原则协调发展就是协调好区域与镇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石潭镇的规划做到三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
5、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全面促进石潭镇社会、经济、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4、可行性的原则坚持从石潭镇自身的基础和外部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出发,使规划方案具有最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及科学性。既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又有相应的努力措施。重视基础状况和数据的调查分析。对全镇非农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规划工作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针对小城镇发展的不确定性,采用多方案比较,提高规划对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5、环境价值原则区域的总体环境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石潭镇资源开发和居民生活的质量,而且影响投资环境的改善,规划要充分体现环境优先原则,提升石潭镇
6、区的整体环境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镇区及周围的水系、等自然条件及环境特色,融城镇于自然环境之中,创造高质量的城镇景观环境。6、“节约用地”原则坚持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珍惜土地合理开发、尽量少占耕地,对现状土地资源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节约土地的关系。规划重点研究的内容1、石潭镇的定位和发展战略通过对湘潭县石潭镇的发展条件、现状基础的研究,根据省、县提出的战略目标,科学合理地为石潭镇定位,并制定出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合理布局。2、完善石潭镇的道路系统等基础设施,加大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和提高全镇人民生活质量
7、与环境质量。3、镇域规划通过对镇域内城镇发展的分析,合理确定石潭镇域范围内城镇的发展布局,制定各村镇在规划期内的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等级规模和主要职能,对镇域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的同时落辽实中县城镇体系规划对石潭镇城镇发展的布局,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发展。4、镇区规划在充分总结以前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石潭镇现状的经济基础、发展能力,科学地定位镇区的功能,研究和确定中心城镇的职能、性质、规模,提出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以此确定主要公建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用地和选址。3.4.规划期限2013-2030年3.5规划范围石潭镇总面积124.10平方公里,辖42个村,4个居委会,630个村民
8、小组第二章基本概况及现状建设情况1、区域位置石潭镇位于湘潭县西部,依涟水河两岸布局,东连杨家桥镇、河口镇,西接湘乡市,南抵射埠镇、乌石镇,北与云湖桥镇毗邻,地理位置东经112041,北纬27045,。石潭镇素有“五马奔槽”之称,交通十分发达。双轨湘黔铁路、320国道、蔡石公路贯穿其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2、自然概况气候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旱涝、冰冻也有出现。历年平均温度17.2C,最高气温40.4C,最低气温-3.5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95mm,最大年降雨量为2081mm,多年平均相对温度为77.5%,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西南风,最大风速3.
9、39米/秒,年平均风速2.5米/秒,静风频率39.2%。地质及水文该区域属湘中丘盆,地形较复杂,主要地貌以丘陵为主。地表主要为砂岩风化物,红色粘土,河流冲击物,土壤多呈中性偏微酸,质地较好,该区域的植被为乔灌木和草木植被,森林覆盖率34.6%。该区域年降雨量1180-1350mm,雨量充沛,降雨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区内涟水河河青水绿,潺潺东流,历年最小流量为0.4立方米/秒,历年最高供水位42.36米。拥有韶山灌区南北干渠、列雁荆河等大型水利建设及各种配套水利设施。全镇耕地面积70328.85亩,其中水田面积59182亩,耕地面积11146.85亩;全镇有林业面积53101.35亩,园地面积9
10、57.9亩,内有水域面积6732亩。基础资料情况一览表村名总面积(公顷)耕地面积(亩)林地面积(亩)园地面积(亩)莲花坝373.131542.32786.111.85白龙340.171888.951699.557.75分水373.141582.22662.3560通湖201.531845.3114.450古云198.921904.8500古城237.961900.6500莳竹塘252.442101.950.450兆托349.632906.40.312.75九龙170.771645.835.10向韶302.172168.55832.81.2芙蓉塘323.752772.3102.450文佳滩305
11、.571832.85741.612.45白托250.802156.2500.45光荣257.841918.05271.05174.75草塘404.431987.052180.5535.85紫云193.531431.7576.0536.45涟滨143.581126.35106.80杨梓194.441459.8366.92.4八角亭333.052895.7500托下236.522116.200 联盟269.101984.3500新和12188.77221.85110.250合德291.501102.651603.828.05枫树亭331.921440.752384.258.4新庄334.71151
12、2.61969.3527.15中塘391.561465.052714.5518.75饶田386.461908.32485.80马桥430.441939.52779.059.15普庆199.451193.5588222.35双马415.301956.752505.452.1坑山400.581347.63296.47.5青山嘴240.5811401465.541.55龙骨塘289.8511702184.322.5甘露塘342.491434.32314.595.55上月205.811180.35777.345烈马山174.43966.75685.9538.85龙泉275.831342.351353.
13、1552.05屯下301.421430.12079.7536.9中坝306.651719.31664.744.85洪望497.111918.95429638.4毛塘坝403.491921.52773.858.8新梔168.41849799.059.75合计24289.2370328.8553101.35957.9资源镇内农副产品丰盛,以大米、牲猪、鲜鱼、家禽、油茶、水果为主导产品的种养业生产蓬勃发展,形成规模生产;牲猪、水果等项目已形成一系土地资源列的拳头产品,特别是牲猪产业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工业以水泥、砂砾石等建材工业为主,现有镇办企业20家,个体私营企业300余家;第三产业较薄弱
14、,经营范围较窄,以镇区的餐饮服务、集贸市场为主要形式;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生活服务配套日趋完善,初步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有极其丰富的烟煤、海泡石、砂石等矿产资源。水资源也比较充足,涟水河从镇区贯穿而过,韶山灌区南北干渠、列雁荆河区等大型水利建设从横交错,给石潭镇的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保证。2007年生产总值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村名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乡镇企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中坝5013345162普庆220190枫树2151124855合德17012654龙骨塘261.72101,72160龙泉400200200青山26090170甘露塘3601001151
15、25屯下388.8138.8250烈马31021098洪望600400200毛塘213.219814.2新桅20012872通湖23.512涟滨320155165马桥480235245双马432227260白托520280240杨梓8417.28411.95.4尧田48030010080坑山30013031673社会和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情况石潭镇地处湘潭市和湘乡市的地理中心,对周边有一定的经济辐射功能,未来发展应强化其对外辐射功能,加大与周边城镇的联系,发挥西部中心城镇的作用。人口资料人口根据统计,2007年石潭镇总人口为70068人,21551户,其中镇区人口为9240人,2843户。2007
16、年人口统计表村名总人口户数劳动力人口莲花龙19876141020分水1363429840通湖1659476998古云21085951080古城21566681143莳竹塘22056581159兆托28157371800九龙1300380708向韶22697081467芙蓉塘26467871500文佳滩1841616982白托19316001028光荣1880537978草云1370432712涟滨1091299610杨角亭27547781408托下25697821530联盟28327891500新和179469881
17、5合德619191401枫树亭781441383新塘1575455820饶桥21326811185普庆1037317605双马19605761028坑山嘴1096340490龙骨塘1045286362甘露塘1396435680上月974314840烈马山951301483龙泉1262397780屯下1241406510中坝1325457595洪望1606476668毛塘坝1465498730新梔716225250合计700682155138445历年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根据下面的数据,石潭镇的平均自然增长
18、率为3.38%。,机械增长率为-0.47%。,导致人口出现少量的增加,随着计划生育力度的加大,20082015年取3.0%。,20152030年取2.5%。镇域历年人口统计表(2000-2007年)年度总户数总人数其中非农业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男女20022093869695365063318970680.16-6.720031834269702357943390878291.0-4.820042060269714358643385063583.0-1.220052066069824358303399465423.71.12006208646999436044339506612
19、4.68.520072155170068360013406767747.80.3镇区历年人口统计表(1994-2002年)年份户籍人口(人)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年增长(人)年增长率(%)(人)(%)(人)(%)19941994715023-258-40108191995199481321910.11331919961944015522-84-12711019971948319127-124-1867919981961817425-100-1474101999196622253227138.74967120001976010215-34-4.868102001196739413-281-401872
20、7200220938112-466-66.945565教育机构情况石潭镇现有小学15所,中学3所。教育设施现状调查表学校或教学基地名称所在位置(村组)用地面积(m2)班级数(个)在校人数服务范围(村)是否满足要求或闲置总人数(人)教职工人数(人)学生(人)石潭中心小学石潭横街128851596145961居委会、新合、合德、新庄否白托中心小学子云村12564644122419子云、杨梓、中塘、涟滨、坑山否彩虹希望小学光荣村8500622912217光荣、白托、文佳否饶田小学饶田村9006101794饶田、马桥否双马小学双马村480061767169双马否古城中心小学兆托村78301491136
21、875兆托、八角、九龙、通湖否古云小学古云村3149481576古云否联盟小学联盟5100615311142联盟、托下否否白龙村2670622310213白龙、分水芙蓉小学芙蓉村8090623113218芙蓉、向韶否烈家桥中心小学烈马村123751258331562烈马、龙泉、新桅、和平、上丰否毛塘小学毛塘村3963498494毛塘、洪望否古城小学古城村4497475669古城否列煤小学上丹村2080480476上月、屯下否石潭中心学校莲花塘10672957349524居委会(4)、新合、合德、新庄否白托中学光荣村33732739529366白托管区否古城中学兆托村26013211462891
22、373古城管区否烈家桥中学烈马村20640638228354烈家桥管区否3.4医疗机构情况项目名称所在位置(村组)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床位数(个)是否满足要求石潭中心卫生院石塘镇正街24号3300481160八角村卫生室八角村白泥塘组2603501白龙卫生室白龙村双龙组1201752白托卫生室白托村大山组2002403草塘卫生室草塘村刘家组1402402分水卫生室分水长新组150240枫树亭卫生室枫树亭村向家组1801601芙蓉卫生室芙蓉村细瓦屋组1503204甘露塘卫生室甘露塘村月龙组2002801横街居委会卫生室石塘镇横街居委会681251坑山村卫生室坑山村新屋组120981涟
23、滨卫生室涟滨村学坪组1281104莲花卫生室莲花村龙桥组3603202龙泉卫生室龙泉村荷叶组1201801马桥卫生室马桥村湖泉组80501饶田卫生室饶田村泉坝组100651双马卫生室双马村中心组120881通湖卫生室通湖村通湖组108682托下卫生室托下村1359013.5文化体育设施情况名称用地面积地点广播站横街中段3.6对外运输情况汽车站车辆线路中心客运站80石潭-湘潭、易俗河道路广场情况镇区现有道路情况:路名等级起止点长度(m)红线宽度(m)道路面积(m2)路面材料石潭大道镇政府-新庄村19001528500水泥八一路新合油站-农业银行4水泥德怀路石潭油站-街心花园819200水泥南区大
24、道石潭大道-新区广场16水泥横街横塘-三角坪44500沥青正街街心花园-河边44500沥青农民街街心花园-新庄村8水泥市政基础设施情况电力设施变电站名称石潭变电站地点新合村电讯设施电信邮政所移动基站联通基站电话装机门数电话普及率1111175038.3加油站、洗车场、停车场加油站洗车场停车场汽修厂3个4个1个给水设施目前石潭镇内有一集中供水厂,其余均由各自自己打井取水。排水设施目前没有完整的排水体系,现有的排水管渠为雨污合流制。大部分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涟水,对河面造成污染,影响了城市环境。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这些污染将更加严重。38.6环卫设施垃圾收集站:垃圾处理场:1个环卫工
25、人数量:11个清扫面积:垃圾运输车辆:1辆拖拉机果皮箱分布情况:38.7仓储情况名称所属单位主要物质用地面积(亩)建筑面积(m2)备注粮仓稻谷25007550工业企业(含乡镇企业)情况工矿企业现状调查表村名企业名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职工人数主要产品产值备注(公顷)(M2)(人)(万元/年)横街县水泥厂11.524000118普通硅酸盐水泥2000莳竹塘兴农配肥厂43500110复方肥8200新合宏峰化工厂2250075纯苯、混合-M-e-4J-苯、二苯2500恒湘木业公司2250060建筑木模板500普庆人民煤矿1.5100180烟煤1500新庄石潭草制品厂0.8280040草制垫500正街安泰
26、自来水厂0.2100015自来水120古云万顺玻璃厂15800200玻璃器具700合德烈家桥机砖厂3.5100050机制砖100托下古城夹心板厂1100040建筑木模板4003.8.9镇区企事业单位情况序号名称职工人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1计育办17人2经管站15人3企业办6人4规划站6人5文化站12人6农机站7水管站10人8农技站15人9安监站2人10畜牧站6人11林业站10人12广播站13国土站6人14派出所25人第二部分镇区规划第一章镇区现状用地评价石潭镇在澧水河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海拔高度在725米之间,西部、北部,大部分为山地丘陵。镇区北侧有辽河干渠穿过,东侧有浑河经过,镇区内分布有大
27、小不一、数量较多的水塘。镇区内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建筑质量及道路质量质量不高,绿化率普遍较低,镇区周边有基本农田相围绕,南部还有一片林区覆盖。第二章镇区规划原则及发展目标规划原则突出石潭镇综合中心和湘潭县西部城乡物资交流的基地。体现人文关怀,为居民提供和谐、舒适、优雅的生活空间。生产环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让居民真正的感受生态融入镇区发展目标2.1“和谐”型镇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央政府的要求,也是镇域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镇人民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根本目标。规划在全面提升镇区建设水平的同时,加强人口素质的提升,将于家房镇建设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28、序、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社会。2.2“生态”型镇在生态环境日益受关注的时代,无论是选择居住地还是发展生产,生态环境都是被首先考虑的因素。石潭镇区内得天独厚的水系构成于家房镇内生态环境秀美的一方宝地,具有竞争发展的特色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构建生态景观系统,全面提升镇区品味,将于家房镇打造成生态型镇。第三章镇区性质和规模及规划范围镇区性质的确定镇区性质是镇区主要职能的概括,也是镇区重要特色的反映,具有现状及发展追求双重性。一方面着重体现镇区主要功能和规划发展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地方政府行政方面的体现,将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镇区建设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发展规模
29、用地规模居住用地应本着节约用地、紧凑布局的原则,着重在现有框架内调整布局,提高密度,适当向外拓展用地,确定镇区建设用地为265.02公顷。规划范围规划在原有镇区用地的基础上,规划区用地面积为265.02公顷。第四章镇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结构石潭镇镇区结合用地分布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形成“一带一中心,三轴线三节点,八片区”用地布局规划原则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的选择应贯彻以下原则:(1)合理利用和调整现状用地;(2)有利于集中紧凑发展;(3)有利于组织城镇用地的功能结构;(4)符合工程评定要求。用地布局规划居住用地(1)存在问题1)居住建筑开发规模小,整体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缺乏。2)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
30、混杂,影响居民生活。3)平房住宅区建筑密集,质量、环境皆较差,服务设施落后,建筑风格不统一。4)住宅单体设计风格落后,缺乏与之配套的小区外部环境,难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2)居住用地布局原则1)以科技为先导,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环境水平,大力提倡建设节能住宅,推动住宅产业化,现代化。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努力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真正为居民提供和谐、舒适、优雅的生活空间。4)提倡住户参与精神,为社会提供多样化,可选择,适应性强的住宅小区,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条件。5)加强里面和外部环境审查,提高小区建设档次。6)适当增加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面积,配备相应的活动设施和休闲设施,小区内绿地率不得低于3
31、0%。(3)规划布局以节约土地、方便生活、生态良好为原则,创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具有田园风光的居住用地。规划将镇区分为四个居住片区。西部居住片区结合自然条件及人口分布,规划为以一类居住用地为主,建筑多为低层住宅。东部居住片区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建筑为多层住宅。南北部是二类生活居住区。对于原有平房住宅区的改造,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宅基地的用地标准,严格宅基地的审批。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应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一建筑风格,道路系统、绿化布置、市政管网设施等逐步完善。加强居住小区的公共设施设,社区管理机构、公共绿地、商服公共福利设施配套要齐备,形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建筑日照间距
32、依据湘潭县规定作适当调整,满足国家冬至日采光要求适当增加居住用地内部幼儿园数量,注意结合道路及绿化系统布置,幼儿接送方便,服务半径均匀。规划居住总用地120.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6%,人均建设用地132.51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存在问题1)公共设施的发展普遍滞后于镇区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不够。2)缺少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及体育活动场所。3)公共设施布局单一,没有形成分级体系。4)农贸市场占道经营,严重影响镇区交通和镇区环境、景观。5)公共设施的建筑风格不鲜明,无特色。6)建筑风格缺乏特色,环境景观建设落后,镇区建设档次低,品位低。(2)规划原则1)从实际出发,结合镇区总体发展前
33、景,对现有商业服务业设施进行改造、调整,建设集行政,文化,商业金融业为一体的镇区中心。2)简历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采取集中分片布局,分级分类配置,分片配套的原则,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主次分明,配套完善,构成完整的网络体系。3)强化科研和教育设施的建设和规划,科教兴镇,强镇富民。3)规划布局规划在用地布局上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逐步建成镇区公共服务中心一组团中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规模不同、分工各异、层次明确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公共建筑用地总面积53.6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0.1%。生产设施用地(1)存在问题1)由于历史原因,工业企业与生活居住用地相互混杂,影响,未按性质
34、,功能合理分区,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产业集团形成缓慢。(2)布局原则1)充分考虑镇区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土地使用中的市场作用因素,2)立足镇区内农业优势,结合镇域产业政策,发挥优势,扬长避短,3)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佳性组合,污染做到共同处理,提高规模集聚效益。4)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出发,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区。5)用地的开发建设要确保周围环境良好,在用地边缘设置绿化带,宽度应达到1050米,各企业用地周也要有不少于10米的防护林带。6)片区内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3)规划布局规划充分考虑交通的便捷,形成运输方便、基础设施完善、耗能少、科技含量高的高
35、科技设施农业的加工区。加工区内各类加工按性质集中布置,应有机结合生态因素,时其成为低污染的生态加工园区,区内废水可排入,管道内镇区一同解决,其余污染在厂区内部自行解决,达到排放标准。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其用地面积为5.51公顷。对外交通用地规划设置乘降站一处,位于,解决居民出行需求。规划对外交通用地14.77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道路用地规划的道路路网形式为三横三纵2)广场用地规划在政府前建设休闲广场,广场为硬铺装为主,辅以主体雕塑、喷泉、绿化等,形成居民休闲、日常使用和交流的开放空间。规划广场面积为26.13公顷。工程设施用地规划设置一个水厂和一个污水处理厂和加油站,同时考虑了一个垃圾转运
36、站,规划公用工程用地面积为3.58公顷。绿地在镇区内设置了集中一个大型的绿化公园和三个小的绿化节点,作为居民的休闲娱乐用地,总用地27.22公顷。水域和其他用地镇区内利用现有河渠进行改造,形成一条较大水系从而起到划分镇区空间的作用,同时和两侧的绿带形成镇区内独特的滨水景观。镇区内结合水系和绿带楔入一些农田,将乡村风光融入到成正当中,已达到田园城镇。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为470公顷。第五章镇区综合道路交通规划1、存在问题1)城区路网总体质量不高,等级不够明确。2)路面总体质不高,部分道路较狭窄,路面质量较差。3)缺少休闲活动广场,居民休闲活动不便。2、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发展战略对外交通现有
37、的石潭规划大道作为石潭镇的对外主要交通,在两边新修建一条贯穿南北的韶茶干线,形成镇区的主要对外交通要道。2.内部交通:完善城镇道路交通网,建立均衡而高效的路网系统,适当发展私人机动化交通,建立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城镇综合交通发展总体目标结合于家房镇镇区地形地貌,以城市对外交通为导向,城市主干路和干路为骨架,形成功能完善、管理先进、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一个以镇区主干路和干路为骨干,并与城镇对外交通联系干道有机结合,功能完善、管理先进、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3、镇区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原则1、完善镇区路网结构,明确道路系统的功能和等级,建立布局合理的道路网络,提高道路
38、使用率。2、镇区道路系统规划与镇区用地功能分区相结合,以利于促进镇区土地价值的提升,改进土地开发条件,以道路建设带动镇区建设的发展。3、妥善处理镇区道路交通与对外交通的关系。城镇道路网结构1、本规划将道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道路路网形成三块板、两块板和一块板。2道路主要控制点坐标为北京坐标系,用于道路放线进行控制过境公路:路红线宽为36米,建筑退后红线两侧各不小于10米。并有不小于10米的绿化带。主干路:道路红线宽为30米,建筑退后道路红线两侧各不小于10米。次干路:为混合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4米,建筑退后道路红线两侧各不小于6米。道路红线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原则
39、上过境公路36米,主干路为30米,次干路24米。道路两侧的建筑后退红线要求为:过境公路15米,主干路46米。道路交叉口由于城镇规模不大,交通流量亦不大,因此城镇道路交叉口为平交;当远期交通流量增大时,可采取渠化或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广场规划共布置公共广场两处:在韶茶干线处布置休闲广场一处,在四部居住片区布置广场一处。公共停车场布置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第六章镇区风景风貌景观规划1、镇区风貌规划原则及要求镇区景观风貌是镇区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是镇区平面布局和空间艺术的结合,是镇区特色的体现。石潭镇的镇区景观风貌应体现“新”,“绿”,“特”做到园中有城,城中有园,镇区建筑与绿化水系浑然一体。镇区风貌的“新”字体现在建筑风格及色彩上充满现代气息;“绿”字体现在镇区绿化系统的布局上,两条绿带环绕贯穿城区,为绿中有城;公园,庭院绿地,街头游园,行道树为城中有绿;“特”字体现在标志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上。2、河渠两岸风景风貌过境镇区的辽河排干防护林与镇区内规划的两条河渠形成了镇区独特的滨水景观风貌。3、镇区建筑风貌控制3.1.建筑轮廓线镇区空间高度按三个层次考虑。低层建筑区,主要位于镇区西部,其高度在12米以内;多层区位于镇区中心地段和重点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基础法语精读(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测绘安全合同
- 手房担保买卖合同
- 货物运输险合同
- 啤酒销售合作协议合同
- 合同法规专业术语考查点
- 建筑工地塔吊司机用工合同
- 《国防建设》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22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车房抵押借贷合同范本
- 《证券法》新旧条文对照表
- 百事可乐广告策略通用课件
-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 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办法(企业版)
- 新风系统的施工组织方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1)
- 锌合金电镀及退镀工艺精选版
-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打印版本
- 关于电商平台对入驻经营者的审核要求或规范文件
- 群塔作业方案(图文并茂,十分详细)
- 道场迎请亡魂开五方科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