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_第1页
05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_第2页
05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_第3页
05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_第4页
05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nny Frued安娜弗洛伊德(18951982)是弗洛伊德6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当安娜还是一个孩子得时候,她就开始对父亲描述自己的梦,而其中几个梦被弗洛伊德写进了梦的解析13岁,参加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星期三讨论会1912年,17岁,安娜在维也纳担任小学老师阅读了父亲的书,并与他讨论精神分析用语的含义23岁,弗洛伊德对安娜进行精神分析 3年 1923年参与临床实践19251928年曾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并担任过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名誉主席 安娜始终珍藏着对父亲的崇爱与依恋,她终生未婚,一直陪伴在父亲的身边,是父亲的秘书,发言人,朋友以及护士等等。她一生从事儿童分析工作,是儿童分析心理

2、学的先驱和权威.1936年,在弗洛伊德80岁生日的那一天,安娜把自己的新作自我及其防御机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父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个虚弱的老人,面临着家乡即将被纳粹占领的危险,为了保护女儿,在流亡途中他把女儿称为“安娜安提岗”。1950年,安娜被授予克拉克大学的名誉学位,她父亲也曾在1909年时被授予过的。这是安娜的第一个大学学位。接着,她又被授予其他几个大学的名誉学位,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在献身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分析近60年之后,安娜在1982年3月1日中风,并于10月9日去世。由安娜开创的自我研究,被其他人继承并发展为众所周知的自我心理学。艾里克艾里克森(19021994

3、)在他的著名论著童年与社会中,描述了自我是如何通过贯穿一生的心理社会(psychosocial)(不是心理性欲)发展的8个阶段而获得力量的。顺便提一下,正是安娜为艾里克森做过自我分析,使他取得分析师的资格。儿童心理分析分析儿童和分析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回忆早期的创伤性经历。相反,他们所展现出的是正在发生的成长经历。儿童反映出的这些问题阻碍了他们正常的成长。童年期的问题不是伊底、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反映,而是反映了由儿童期向青少年期和成年期过渡中的脆弱之处。这种差异使安娜在进行儿童分析时更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发展线索: 描述儿童由依赖外部控制到能够控制内外现实这一逐步的转变过

4、程。 是儿童适应生活要求的努力,不管这种要求是情境性的、人际的,还是个人的。 描述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可被用来作为界定顺应不良的参考框架。发展线索的主要特征:从依赖到情绪上的自我信赖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从大小便不能自控到自控从对自己的身体管理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从游戏到工作防御机制精神分析师任务的转变精神分析师的兴趣是把无意识体验意识化,是无意识本我冲动所热望的解放者精神分析师不再像是从战壕后面解救俘虏,而是对文明进行全面进攻安娜对于防御机制的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尽管自我的功能很多,但其防御功能却是主要的.它们直接和自我的强度,性质紧密相关,具

5、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一方面,它具有诊断的意义,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往往要借助防御机制的识别;另一方面质对防御机制是识别阻抗,突破阻抗的重要方法。埃里克森(1902-1994)1902年 德国法兰克福是只受过中学教育,而能成为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的少有人物。Erikson的父亲是丹麦人,在他出世前父亲就抛弃了母亲。三年后,母亲改嫁给一位德国犹太儿科医生,并一直隐瞒Erikson的身世。青少年时期,Erikson得知真相(他是一个私生子)生活在一个犹太人家庭里,但却同时保留了他生父的许多生理特点: 高个子、金发、蓝眼。 “在我父亲的教堂里,他们叫我异邦人,而在同学中间,他们叫我犹太人。”第一次世界

6、大战 Erikson不知道该忠诚于德国还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丹麦。天性聪颖,智力超群,但中学毕业后,不再接受正式教育,成了一个艺术家,并在后来的几年中在欧洲游历。布罗斯伯林厄姆安娜1929年,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校到达维也纳,接受了安娜弗洛伊德分析,开始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工作。精神分析的扩张:从内部世界转向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心理病态转向常态,从成年患者转向儿童。1933年移居美国:接触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格雷戈里.贝特森等文化人类学家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 (1958) 儿童与社会(1950) 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 (1969) 新的同一性维度 (1973) 同一性与

7、生命周期 (1980) 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 Erikson 赋予了自我许多积极的特点: 信任、希望;独立性、意志;自主性、决心;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凡是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它能对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创造性地解决。 “人类生存在错综复杂社会里,如果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没有生存感。同一性的剥夺能导致残杀。” 同一性和生命周期Identity自我同一性复杂的内部状态个体性Individuality整体性和整合性WholenessDsynthesis一致性和连续性Sameness Continuity社会团结性Social

8、solidarity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的潜意识整合作用。个体的独特性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性格的一致性和连续感。对群体理念和身份保持内心的共一致。认同源于自身与父母分离时做的努力,停止依赖的父母,决定自己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追逐什么样的生活目标 认同的获取需要努力,而且认同获取失败风险是持续存在的,并会导致角色混乱。 人格发展的基本理念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虽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基础,但二者间仍有不同之处:(1)弗洛伊德的理论以个体本我的性冲动(欲力)为发展动力,是生物性的看法;艾里克森的理论以个体在环境中自我成长为发展动力,是社会性的看法。(2)弗洛伊德以个体性冲动和满足方式的改变

9、作为人格发展的分期标准,故其理论称为性心理期发展论;艾里克森以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改变作为人格发展的分期,故其理论称为心理社会期发展论( 3)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持早期决定论的看法,认为个体童年经验决定其一生;艾里克森则持一生持续的看法,现代发展心理学公认的生命全程发展研究取向,即是由艾里克森的理论开始。危 机发展危机: 根据艾里克森解释,个体出生后与社会环境接触互动而成长。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一方面由于他自我成长的需求,希望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限制,使他在社会适应上产生困难。艾里克森称此心理困难为发展危机。个体受到危机感的压力时,他必须学习如何调适自我,从而符合

10、社会对他的要求;自我调适之后,使危机得以化解,就等于个体的自我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对成长中的个体而言,发展危机是正常现象,故而又称常性危机认同危机:指个体自我成长中因无法在环境中确定自己的方向而有迷失感和焦虑感的心理压力。个体对“我是谁?”、“我来自何处?”及“我走向何方?”等问题,均无法将自己的条件、环境限制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统合在一起获得答案。统合危机的心理压力,青年期尤为显著。成年后期自我完善对失望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青春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运动性器官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 潜伏阶段勤奋对自卑 肌肉肛门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口腔感觉阶段本信任对不信任 Erik

11、Eriksons8 Stages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渐成论原则自我的力量可以克服危机,抵御停滞和倒退的力量,不断趋于完善。虽然一般倾向上讲,人有克服危机的固有能力,但实际的结果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里社会经验。“危机” 发展中的转折点积极解决 增强自我的力量 消极解决 削弱自我的力量八个阶段相互联系,贯穿终生StageAgesBasicConflictInmportanteventPsychosocialvirtues Maladaptationsmalignancies 1.Oral-Sensory口腔感觉阶段 01基本信任不信任 吮乳 希望惧怕2.M

12、uscular-Anal肌肉肛门阶段13 自主羞怯和疑虑 训练控制排便 自我控制意志自我疑虑3. otor运动性器官阶段 35主动感内疚感 独立 目的自卑感4. Latency 潜伏阶段 611 勤奋自卑 学习 能力 无能5. Adolescence青春期1218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同伴关系 忠诚 不确定性 6. Young Adulthood成年早期 2024亲密孤独 爱的关系 爱 混乱的两性关系7. Middle Adulthood成年中期 2565繁殖停滞 生育和指导下一代 关怀自私 8. Maturity成人后期 约65自我整合失望 回忆往事 智慧 失望毫无意义感Erik Erikso

13、ns8 Stages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斯皮茨(Rene A. Spitz)1887出生于维也纳1910获匈牙利皇家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01911曾聆听弗洛伊德的教诲一战期间在奥地利军队从事医疗服务19331938任职巴黎精神分析研究所19501952任纽约精神分析协会副主席Rene A. Spitz ,18871974斯皮茨(Rene A. Spitz)1957是与否:论人类交往的发生1959自我形成的发生场论1965生命的第一年此外还有多篇论文斯皮茨(Rene A. Spitz)研究方向:发展问题,对于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他采用一种微观观察研究策略,着重

14、分析了生命第一年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倡导对婴儿和儿童进行直接的观察,把对儿童的观察资料拍摄成影像他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先驱研究对象:一出生就被遗弃的婴儿人类天生可能具有潜能,如果缺乏与另一个人的心理链接,潜能必将无法实现,对弃婴的研究:生理需求能得到满足,但可持续性的养育性互动被剥夺,他们无一例外变得抑郁,孤僻,体弱多病。情绪饥饿超过三个月:眼睛协同能力就会衰退,出现活动迟滞,幼儿愈发变得无精打采满两周岁前:三分之一的孩子会死亡。活到四岁的幸存者:几乎不能坐立言行。母亲在最初三个月回来:情况会好转。如果缺乏与有爱心的养育者接触,导致的结果是致命的。如果食物不是重要的,那么养育者提供的到底是什么?外界环境如何影响内心的发展?假 设客体:本能冲动的目标,通过它,本能张力得以释放。斯皮茨:除了力比多目的之外,还有一组能力,与力比多的寻求快感相平行,在自我中起源并发展,就是个体能逐渐发展出关爱的感觉和深度愉悦的个人接触。心理融合出生后,婴儿跟母亲处在一种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