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教学课件_第1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教学课件_第2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教学课件_第3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教学课件_第4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教学课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教学课件问题探究: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他就会退化、解体。问题探究: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如果开发利树形:1.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2.五棵树意会森林,由此引申连接外圈,显示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树形: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防护林带包括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等。阅读了解罗斯福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罗斯福工程对我国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治沙之道

2、,不光要种树。还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1.防风林抵挡风蚀,减少水土流失。1.防风林抵挡风蚀,减少水土流失。2.梯田减缓水土流失2.梯田减缓水土流失3.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3.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4.带状耕种,等高线耕作减少水土流失5.保护性犁地减少农田扬沙,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保护性犁地,又叫做“免耕法”,它与全面翻耕土壤的传统方法不同,将收获后的秸秆及地表残茬进行粉碎后覆盖地表,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插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减

3、少耕作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 从20世纪中期以来,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推广。4.带状耕种,等高线耕作减少水土流失5.保护性犁地 5.保护性犁地减少农田扬沙,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保护性耕地(“免耕法”)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增加有机质0.030.06%,提高粮食产量1316%,降低作业成本20%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暴60%左右。5.保护性犁地 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提供的一份资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如何科学开发?如何整理土地?开发与保护并重,既要保护耕地,又加

4、大开发耕地力度,要做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防止盲目扩大耕地,破坏生态的不科学行为整理土地是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以恢复土地生产力或作为备用地!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如何科学开发?如何整具体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具体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具体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具体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开发具体措施: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

5、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能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退化。具体措施: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东亚 概况东亚 概况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 太平洋亚欧大陆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找出东亚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说出东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1、位置:东亚主要经纬度的范围 :80E140E,20N50N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

6、带1、位置: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京乌兰巴托平壤首尔东京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京乌兰巴托平壤首尔东京找出东亚五国的名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北京乌兰巴托平壤首尔东京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1、位置临海国:内陆国:半岛国:岛国:2、范围东亚经纬度的范围 :80E140E,20N-50N 中国(首都北京)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日本(首都东京)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

7、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1、位置临海国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朝鲜海峡。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岛),日本群岛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二、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二、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二、地形、河流 1、地

8、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二、地形、河流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2、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二、地形、河流二、地形、河流 1、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2、对河流影响:二、地形、河流二、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三、东亚的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三、东亚的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

9、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成因:面临世界最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来源性质风向势力影响范围气候特点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寒冷干燥西北风陆海强劲东亚大部分低温少雨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来源性质风向势力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来源性质风向势力影响范围气候特点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温暖湿润偏南风海陆较弱东部近海高温多雨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来源性质风向势力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成因: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特点

1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来源性质风向势力影响范围气候特点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西北风强劲东亚大部分低温少雨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温暖湿润东南风较弱东部近海高温多雨 受纬度位置影响: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 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三、东亚的气候:成因:面临世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一月气温:以下(寒冷)以上(温暖)雨季:短长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11、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年较差小,降水丰沛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最冷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北京40N-4.726683东京36N3.7(温暖)25.1(凉爽)1610(多)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北京平壤过渡性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 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年较差小,降水丰沛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最冷月平均气温()最热

12、月平均年降水量北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东京比较哈尔滨与东京的气温降水特点:海洋性季风大陆性季风一月均温以下年较差大,降水集中7、8月一月均温以下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均匀且量大冬寒夏热年较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大陆性更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东京比较哈尔滨与东京的气温降2、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部和蒙古):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2、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部和蒙古):冬寒夏热 年较差大,降四、人口和经济1.居民: (1)、人口数量及分布总人口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主要分布在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