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精品资料PPT_第1页
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精品资料PPT_第2页
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精品资料PPT_第3页
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精品资料PPT_第4页
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精品资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赵德喜2022/9/211偏头痛的发病率高 德国:28; :8 12; :6 8.4; 中国:香港8% 、台湾9% 、大陆98610 万。发病年龄20 40岁。超过1/2的患者头痛会影响工作或学习,近1/3的患者可因头痛而缺工或缺课。 偏头痛概况2022/9/2122022/9/213西医的病因学说1、血管源学说2、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3、神经源学说(1)扩布性皮层抑制学说(2)神经递质假说4、生化因素(1)一氧化氮(2)镁(3)多巴胺5、分子遗传学说6、离子通道学说2022/9/214西医治法1.非甾体类抗炎药2.巴比妥类镇静药3.阿片类药4.麦角胺

2、类药5.神经镇静药6.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7.抗癫痫药物 8.抗抑郁药物 9.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2022/9/2152022/9/216内经中就有头痛的症状记载。素问奇病论有“帝曰:人有病头痛数岁不己,此安得之?”内经又有“首风”、“脑风”之称。2022/9/217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

3、,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2022/9/218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2022/9/2192022/9/2110伤寒中医之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为独甚。 章太炎2022/9/2111刘渡舟:“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

4、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胡希恕方证相应2022/9/2112对六经的认识六经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的分类法,其病位即是表、里、半表半里。表里之下分阴阳,从而定六经,即:表阳太阳表阴少阴里阳阳明里阴太阴半表半里阳少阳半表半里阴厥阴2022/9/2113不论什么病,无论发病后症状有哪些,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寒、热、虚、实、阴、阳,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阴三阳。 从而使这个辨证体系能够见招拆招,见力打力,似武术中的太极高手,以不变应万变。对六经的认识2022/9/2114胡希恕认为辨证论治“是于患病人

5、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冯世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47.病人症状多端,病机却是一个,因此,只要抓住病机,辨准方证,即可达到“开一把锁,进百扇门”的效果。对六经的认识2022/9/2115一、无先兆的(普通型)偏头痛1.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2-42.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3.头痛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中2条: 1)单侧性; 2)搏动性; 3)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 4)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可以加剧头痛,或避免日常活动;4.头痛期间至少具备以下中的1条: 1)恶心和或呕吐; 2)畏光和畏声;5

6、.不归因于其他疾患。西医偏头痛诊断标准 (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CHD-II标准)2022/9/2116二、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1.至少2次发作符合标准2-4;2.先兆表现包括至少以下1条,无活动无力症状: 1)可完全恢复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斑状或线形闪光)和/或阴性症状(如视野缺损); 2)可完全恢复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针刺感)和/或阴性症状(如麻木); 3)可完全恢复的言语障碍;3.先兆持续时间至少符合以下2条: 1)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 2)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连出现5分钟 3)每个症状持续时间5分钟并且60分钟;4.在先

7、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符合无先兆性偏头痛的2-4标准的头痛;5.不归因于其他疾患。西医偏头痛诊断标准 (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CHD-II标准)2022/9/2117头痛的位置2022/9/2118先兆症状2022/9/2119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六经病提纲2022/9/2120症状汇总1.头痛 2.发作性3.偏侧(一侧约占6080%,两侧

8、同时2040% )4.搏动样(跳痛)5.恶心、呕吐6.畏光、畏声7.先兆:最常见的是视觉先兆(表现为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并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 针刺感或麻木。2022/9/2121临床性格:遇事多思,瞻前顾后,小心谨慎。诱因:生气、上火、睡眠差、操劳、月经期、压力大。2022/9/2122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六经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0

9、22/9/2123口、咽、目是人体开合最灵敏的器官,以三者为少阳病提纲内容,表明少阳主枢的功能,少阳病即是枢机不利之病。因此,偏头痛的病机关键是“少阳枢机不利”,其治法不可只看疼痛一点,而应以调畅少阳枢机为主。即寻找头痛之上的病机2022/9/2124少阳病少阳病成因97条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说明邪入少阳,是在正气虚弱之后,退守于半表半里。2022/9/2125方证相应娄绍昆认为“临床上抓住方证相对这一个环节,就抓住了疾病向愈的根本。”“中医学的病因,与其说是原始病因,还不如说

10、是发病学原因。” 意思是辨证所寻求的病因是从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中概括出来的病机,而与原始病因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很弱的。 娄绍昆.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54.2022/9/2126少阳提纲解释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诸窍,故见口苦、咽干、目眩,用自然能量流转即可通解。以其为提纲,即告诉我们,凡是见到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断为少阳病。少阳病2022/9/2127少阳病是半表半里阳证,而半表半里是胸腹广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于此,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出现异常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证的单纯。并且因其没有直接出

11、路,所以常上干诸窍。少阳病2022/9/2128伤寒论101条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2022/9/2129少阳病三条原文263条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96条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65条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197条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2022/9/2130偏头痛少阳病视觉先兆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目眩喜呕发作性往来(寒热)心下悸2

12、022/9/2131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小柴胡汤系列方为对治之方。“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2022/9/2132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47.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文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意思是辨证所寻求的病因是从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中概括出来的病机,而与原始病因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很弱的。”“中医学的病因,与其说是原始病因,还不如说是发病学原因。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1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M.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265条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偏侧(一侧约占6080%,两侧同时2040% )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文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

14、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2022/9/2133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文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103.太阳病

15、,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2022/9/2134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文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

16、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2022/9/2135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文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230.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022/9/2136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条文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17、,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94.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2022/9/2137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柴胡四两 龙骨 生姜 黄芩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2022/9/2138方证相应胡希恕提出“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施行适方的治疗,此即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

18、 -胡希恕,冯世纶.伤寒论通欲讲话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3. 2022/9/2139方证相应16条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汤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022/9/2140方证相应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2022/9/2141 邹澍说:“仲景著小柴胡汤之效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以是知柴胡证皆由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气阻,气阻则饮停,饮停则生火,火炎则呕吐。半夏、生姜能止吐蠲饮,然不能撤热,黄芩能撤热,然不能通上焦。能通上焦者,其惟柴胡乎。治其阻者,必不可无,而伐树寻根,终必求其致病之因,以拔其本,则谓非柴胡之力不可也。” 2022/9/2142意犹未尽常见病人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