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左传》八下教参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限时练_第1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左传》八下教参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限时练_第2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左传》八下教参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限时练_第3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左传》八下教参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限时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曹刿论战 40分钟 满分50分(教师)班级: _姓名: _ 小组: _分数: _ A 基础夯实(21分)1、重难字(9分)曹刿(gu)又何间焉(jin) 鄙(b)玉帛(b) 小信未孚(f)辙(zh) 轼(sh) 夫战(f) 旗靡(m)2、重点句子翻译(12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指曹刿)下了车,察看齐军车轮的印迹,然后登上车,扶着车轼嘹望齐军(4)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

2、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B 课内阅读(17分)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

3、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又何间焉(参与) (2)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3)小大之狱(案件) (4)故克之 (战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5.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 (3分)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

4、.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解析:D项不正确,在曹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6.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4分)【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围绕“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探究结果,分析原因即可。课文中鲁庄公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了胜利;而材料中赵王不能知人善用,导致了失败。)C 拓展提升(12分)(淮安中考)【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

6、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闲则是平原广野,当恐有焱音标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夷道猇(xi

7、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纵:即使、纵然罢:同“疲”,疲乏制:掌握猾虏:狡猾的家伙。尝:经历干:做便:便利犄(j)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敕:命令。7. 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1分)吴将皆欲迎击之。吴将/皆欲迎击之。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1)犹难尽克( 战胜、攻克)(2)诸将并曰(一起、都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其诸要害已固守。他们的各个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巩固(或加强)了防守。10.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3分)示例: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主要内容对战争的分析评论;后文学曹刿的集中论战,可以更好地

8、突出曹刿的军事才干,表现他“远谋”。11.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避其锋芒(消磨的方锐气);及时出击。附【乙】文参考译文:(刘备)亲率将士,沿长江南岸翻山越岭向吴进发,驻军在夷道县的猇亭。吴国将领都请求出兵迎击他们,陆逊说:“刘备率军沿长江东下,锐气正盛,而且凭据高山,坚守险要,很难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即使攻击成功,也不能完全将他们击败;如果攻击不利,将损伤我们的主力,绝不是小小的失误。目前,我们只有褒奖和激励将士,多方采纳和实施破敌的策略,观察形势变化。如果这一带为平原旷野,我们还要担心有互相追逐的困扰;如今他们沿着山岭部署军队,不但兵力无法展开,反而因困在树木乱石之中,自己渐渐精疲力竭,我们要有耐心,等待他们自己败坏而加以攻击。”各位将领仍不理解,认为陆逊惧怕刘备大军,对他强烈不满。闰六月,陆逊要向蜀军发动进攻,部下将领都说:“发动进攻,应在刘备立足未稳的时候,如今蜀军已深入我国五六百里,和我们对峙七八个月,他们的各个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巩固(或加强)了防守,现在进攻不会顺利。”陆逊说:“刘备是个很狡猾的家伙,再加之经验丰富,蜀军刚集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