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起源于黔江武陵山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1.gif)
![巴人起源于黔江武陵山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2.gif)
![巴人起源于黔江武陵山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3.gif)
![巴人起源于黔江武陵山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4.gif)
![巴人起源于黔江武陵山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b176670a753af79a487d17d3f94401e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巴人起源于黔江武陵山巴人建巴国,“咸溪”后照河才是巴人真正的祖宗河史上四大“理想国”全出自渝东南,黔江3个,酉阳1个编者按:本报副总编辑石邦科先生,对民族源流、民族文化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黔江、渝东南及武陵山区的远古文明。多年来,他一头扎进历史的故纸堆里去寻觅、爬梳,不停地调查走访,呕心沥血,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史料,搜集大量专家学者的著作、观点,从黔江、渝东南及武陵山区的地质地形、山川河流、物产、气候、民风民俗等方面综合考证,得出“巴人起源于黔江武
2、陵山”的惊人结论,推翻了以往的“清江长阳说”、“三峡巫山说”、“四川阆中说”、“陕南汉水上游说”、“甘肃天水说”、“鄂豫交界丹江说”、“湘北岳阳说”等巴人起源说,写出了近10万字的渝东南远古文明探秘学术论文(初稿)。该论文如一枚重磅炸弹,或将在学术、文史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挖掘、整理和弘扬黔江、渝东南及武陵山区的民族文化具有极大地助推作用。日前,水市原是燧人国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好评,现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再刊发巴人起源于黔江武陵山一章,以飨读者,并以此文作为黔江区建区十周年的特殊贺礼。同时希望有关行家、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黔江是远古人类生存最理想的乐园古代巴人到底起源于何处?建
3、国于哪里?其先王葬在什么地方?诸多问题一直是谜,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考证、探索,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如“清江长阳说”、“三峡巫山说”、“四川阆中说”、“陕南汉水上游说”、“甘肃天水说”、“鄂豫交界丹江说”、“湘北岳阳说”等等,其中,最主流的说法是古代巴人起源于湖北清江流域的宜昌市长阳县。不过,根据我多年从史料、地质、气候等方面的综合考证,巴人实起源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武陵中岭山,并非如传统所说的“湖北长阳”等地方。要考证清楚巴人的起源,我认为,必须知道人类起源和远古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7大条件:(1)必须有山地,森林茂密,有足够的果实和动物,以保证食物来源,且易于躲藏,过于平坦开阔的
4、地方如平原则不利于躲藏;(2)洞穴众多,便于睡眠休息和避风藏身;(3)气候良好,气温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4)接近江河,提供足够的水源,但江河不能太大,因人类初期生产力极低下,江河太大则很难征服、利用。利用大江大河则是人类发展到有了矿业、较发达的航运业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后的事情了;(5)天然淡水盐至关重要,是人类进化、提高智能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因为人类初期尚不能提炼、开发,只能与其他动物一样,依靠食用天然盐水;(6)一定的沼泽,以便补充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7)必须在北纬30度附近,因为根据“天人合一”观点,这是人类起源的生命线,事实上,人类最伟大的文明如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5、、墨西哥古玛雅文明及古希腊文明等,皆出于此线附近。以上7点是人类起源与远古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而考察巴人的起源还必须考虑两点:一是要弄清楚巴人的先祖伏羲的起源地(此点另有专题论述,故从略);二是必须要有丹砂,因为巴人尚巫。古人没有改变环境的自由,只有选择环境的自由。黔江区地处东径108度28分至108度56分、北纬29度4分至29度52分之间的渝东南武陵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系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势较为复杂,海拔高度大多在5001000米,相对高度差较大。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气候具有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是典型的山地气候。全区多年年均气温1
6、5.4,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5.8。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5.9;1月最低,为4.3。大于0的活动积温为32015471,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1345471。无霜期223309天,平均273.5天。境内沟壑纵横,洞穴密布,沼泽较多(如马喇、鹅池远古时均为沼泽洼地),森林覆盖广,植物茂盛,动物极多,水中鱼类资源丰富,有天然盐水和盐泉,古时出丹砂(紧邻的酉阳和贵州铜仁至今仍产丹砂),素有“天然药库”之美誉。以上9点全部具备,是名副其实的人类起源和远古人类生存最理想的乐园。再看“长阳说”等其他十几种说法,少则缺一二项,多则缺三四项。须知对于远古人类,缺一项就是致命的,何况几项。唯有
7、黔江及渝东南全部具备,因此黔江及渝东南不仅仅是巴人的起源地,我认为也是整个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二、“咸溪”后照河即古盐水后照河,又叫后灶河,清黔江县志称为“咸溪”,曾为“黔江十二景”之一,清黔江县志云:“即县西七十里之咸溪(余按:后照河)。悬磴二十余丈,瀑布飞流如珠帘玉屑。按其味咸。”彭水县志记载:后灶河发源于黔江区沙坝乡武陵山,至龙溪乡大岩坎入彭水县境,由东南向西北,纳灰溪河,至郁山镇汇入郁江。经我实地考察,后照河有3条较大支流,均发源于黔江武陵山:一为黔江沙坝乡武陵山小地名“太来号”处,且我疑“太来号”系“太昊”之音变;一为黔江石会镇武陵山脚的武陵村;一为黔江石会镇武陵山脚的五坪村。后照河系
8、郁江支流,从天生桥至后照坝成一峡谷,或塘或滩,水清澈见底,两侧岩壁陡峭,树木丛生,羊肠小道穿越其中,由河底弯弯曲曲到达岩沿,似路非路,陡岩峭壁,洞穴成群,有山王洞、杯子洞、月亮洞、山羊洞、黄金洞、马岩洞等等,又有天然盐水,是原始人类的理想栖息地。鹁鸠井、皮带井、鸡鸣井、歧井,河岸盐井、盐灶遗址至今犹在。查清黔江县志、黔江地名录等,咸溪(后照河)为天然盐河,而且黔江境内以前天然盐泉、盐井众多,如黑溪原苏维村曾有一天然盐井“新井咸”;濯水曾有一盐井“班井咸”;石家有“咸井沟”;杉岭也有一条小“咸沟”,黔江县地名录称“传早年此沟出盐水”。我以为,禀君务相遇“盐水女神”之“盐水”即“咸溪”后照河。因为
9、四川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任乃强在四川上古时新探一文中说过:“郁山盐泉为古代大西南两大天然盐泉之一。”一般学者多将古“盐水”解释为恩施之清江,实则有误。经我调查,清江的天然盐水、盐泉,既没有后照河、郁江的数量多,也没有后照河、郁江利用方便。这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原始社会,是一点不能忽视的。更不要说长江三峡的云阳、万州等地,那时的人们根本驾驭不了大江大河,利用也极不方便。由此,这些地方的开发、利用肯定要在“咸溪”后照河的后面。又,后照河(即盐水)距黑溪(赫胥氏)、黄溪(华胥氏)极近,华(赫)胥氏为有名之“女儿国”(关于华胥、赫胥,另有专题论证,此处从略),故禀君务相所遇之“盐水女神”,应为这个部落之女首
10、领。三、禀君务相就是后照之子顾相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嗥(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宋人罗泌路史后记也说:“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炤,后炤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 这两则记载说明:古代在西南地区确实存在着一个巴国;巴人属太嗥(昊)伏羲氏世系(太昊伏羲生于今黔江冯家,另有专题论证,此处从略),太嗥(昊)伏羲的玄孙“后照”及其子顾相便是巴人的祖先。董其祥先生在巴史新考一文中认为:“伏羲本是巴人的祖先。”我深表赞同,但董先生认为“乘厘”即是“禀君”,我认为是错误的,“乘厘”应是“禀君”的祖父。著名学者任乃强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一文中说:
11、“看来太皞生咸鸟一句,是表达巴人族源的省文。从咸鸟起,才是巴族祖先可知者的开始。”“咸鸟的咸字,就是古代咸味的本字,应与盐有密切联系。”再结合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记分析,伏羲玄孙“后照”生子顾相与巴氏五子中的禀君“务相”应是同一人,因“顾”与“务”谐音;且“务”、“巫”谐音,务相者,大巫也。也就是说,后照是巴国的奠基者,真正立国应从务(顾)相开始,是为禀君。另,中塘乡有地名“后槽”,也疑为“后照(灶)”的变音。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巴人先建巴国于清江或三峡一带,其实不然。因为太昊伏羲生活在万年以前,后照系太昊伏羲玄孙,按常理也不过在太昊伏羲之后最多二三百年时间,那时尚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很低下
12、,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云阳、巫山、万州一带虽出盐,但要征服大江大河,利用甚至开发长江里的盐,是非常困难的;而后照河、郁江不大,又有天然盐泉,利用和开发均不费力,应为最佳选择。四、廪君出于黔江武陵中岭山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
13、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敝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世本卷七下氏姓篇下姓无考诸氏(清秦嘉谟辑补本)称:廪君之先,故出巫蜒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五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氏、曋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皆争神,乃共掷剑于石,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
14、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辙来取宿,旦即化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世尚秦女。世本下侯国氏姓(雷学淇校辑本)说:巴郡蛮本有五姓。廪君之先,故出巫蜒也。廪君,名务相,姓巴氏。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山有二穴,其一色赤,其一色黑,如丹漆状。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皆登呼躧穴屋,掷
15、剑刺之,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能中之,众皆叹。又各令以土为船,雕文画之,而浮于水内,约船浮者,神以为君。他姓船不能浮,独廪君船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阳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莫辙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十余日,廪君思其便,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缕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廪君于是君乎夷城。以上3则史料记载叙述基本一致,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巴族五姓的来历、迁徙路线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结合太昊伏羲及后照的出生地点、生活
16、情况等,以及本人的实地考察,可以得出以下7点结论:其一,“廪君之先,故出巫蜒。”“蜒”与“蜑、疍、蛋”相通,蜒民即疍民,意即生活在水上的人,或从水上而来的人;“蜒”又与“盐”同音,故蜒民即盐民。“疍民”的意思就是会利用盐水的巫(伏、濮)人。从“姓巴氏”、“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武落钟离山”,可知“巴人”名称即源于“巴氏”。巴人的祖先后照及其子顾相就是太昊(皞)伏羲的后裔,即太昊伏羲是巴人的总根源。顾相就是巴国真正的“开国皇帝”禀君务相,“顾”与“务”谐音,所以顾相即务相。我查了很多专家学者有关文章,基本没把“伏羲后照顾相即禀君务相”这层关系理清,尤其是没弄清楚“顾相即禀君务相”,所
17、以考证了半天也不知所云。其二,夷水就是盐水咸溪后照河,既不是恩施的清江,更不是万州至宜昌长江三峡一带的什么河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7夷水载:“盐水即夷水也。”“夷”与“盐”一音之转,“夷水”即盐水之意,当然就是咸溪后照河了。务(顾)相先祖伏羲出生在黔江正夷,故又称“夷人”。今日四川、云南的彝族就是从渝东南迁移过去的,2010年6月,我在贵州铜仁参加第22届中国少数民族报纸好新闻奖评选时,四川凉山日报副总编辑果基木呷告诉我:“凉山彝族与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在语音、风俗等方面极相似,二者应该有渊源。”反观长阳,史上并无产盐记载,而恩施州也只有利川建南较为出名外,就是恩施市区北郊一条小溪传说产盐而已,
18、与郁山天然盐井乃“古代大西南两大天然盐井之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正如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管维良在大巫山盐泉与巴族兴衰一文中所说:“关于恩施地区的盐水,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注引荆州记曰:案今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部都亭。通典卷一百八十七亦曰:今夷陵郡巴山清江水,一名夷水,一名盐水。实际上荆州记和通典所说的只是一个大框框,而真正的盐水在今彭水郁山。伏牛山盐泉见于记载更早,华阳国志巴志曰:汉发县,有盐井。太平寰宇记曰:彭水县东九十里有盐井一。”任乃强先生认为:汉发县治地就在彭水郁山镇。清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亦载,因郁山镇产盐,明、清曾设郁山盐课司。古“盐水”的“盐水女神”即华(赫)胥女儿
19、国的一个部落首领(女帝),华(赫)胥女儿国就在以后照河与中清河为中心的今郁山、黑溪、黄溪片区(含白石、杉岭、黎水)及湖北利川一带,且“盐水女神”后来又演绎为“巫山神女”。从“盐阳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可知太昊伏羲之后裔务(顾)相绝对是个美男子,他将计就计利用“美男计”战胜了华(赫)胥女儿国的“盐水女神”。而“盐神莫辙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这“盐水女神”也太痴情了,下不得狠手,加之我估计应全部是“女兵”甚至是“巫女”,当然“盐水女神”这位母系氏族的最后一代女帝及其女巫们,在经过了“七日七夜”的激烈战斗后,终于壮烈牺牲在心如磐石的廪君率领的
20、如狼似虎的男兵的刀剑之下了。廪君因此获得了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物质盐,从而建立了巴国,而那个美丽的华胥女儿国从此走进历史。虽然充满了阴谋、诡计、血腥与战争,胜利的巴族英雄廪君站在夷城最高处庄严宣告:母系氏族社会结束,从此正式进入父系社会!因为由太昊伏羲女娲神农来看,虽然太昊伏羲确立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来临,但还是几经反复,并未真正确立。铁石心肠的廪君当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个使用“美男计”的人。其三,“夷城”、“盐阳”皆指郁城(即“老郁山”)。“廪君于是君乎夷城”的“夷城”,是夷人之城的意思。前面已经说“夷水”即“盐水”,且“夷”与“郁”音近,“盐”又称“郁”。太昊伏羲生于黔江正夷,伏羲氏族称自己为“夷人
21、”,即“真正的人”。因此,这里的“夷城”,我疑是“郁城”,即都城于郁山,而郁江就是夷水。郁江本是由后照河与中井河汇合而成,且中井河也是天然盐水,均由黔江流入郁江。因此,“夷城”并不是今天长阳的“夷城”,“盐阳”也不是今天的云阳及三峡一带,而是“老郁山”。盐又称郁,“盐阳”即“郁阳”,伏牛山(又名郁山)正处郁江南岸,加之郁山至酉阳、酉水流域一带为运盐的大通道,蔡盛炽老先生的郁盐济楚考一文说得非常明白:“(郁盐)沿酉水(因苗民呼盐为酉,故称酉水;在上古音中,酉与郁同音,故将产盐的伏牛山称为郁山)运至沅陵入沅江,而达洞庭,供楚国南方民食。”且郁山至酉阳,经酉水下沅陵一线被称为“楚商於之地”,意思是商
22、业繁荣、贸易发达之地,并与山海经里所说的“食谷,不绩不经,不服,不稼不樯,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舞,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非常吻合。其四,巴人土舟不是“陶船”,而是船棺形的“独木舟”。巴氏五子“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廪君于是君乎夷城。” 对“土船”系何种材料所造,不少人因太平御览中有“以土为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一句,便将“土船”释为土造陶船,此种说法难经推敲,更有专家学者认为巴人系从三峡逆流进入今万州、巫山、涪陵,再坐陶船上乌江,再上郁江而达郁山,更是荒谬至极,毫无常识。我们知道,科技如此发达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行船,遇险滩或水枯尚要借助绞索拖船才行,远古时代一个土陶船
23、焉能从长江逆流而上到达几百公里远的郁山,何况险滩众多,只一个巨浪打来,早“樯橹灰飞烟灭”也。就是顺江而下,也随时会陶毁人亡。因此,第一,巴人的迁徙路线不可能是逆江而上,而是顺江而下,这从上面引文的叙述语气应能推出,而且有些传说说的就是“顺夷水而下”。据我考证,事实也是如此,古代巴人是从阿蓬江迁到武陵山,然后再顺后照河而下的。第二,土船就是“当地的小船”的意思,估计就像巴人岩棺葬的那种“船棺”。我们现在还在说“土鸡”、“土鸡蛋”等等,若也望文生义,岂不笑话。霍巍、黄伟四川丧葬文化一书为我们描述了古代巴人“船棺”的概貌:长56米,宽1米余,由直径1米多的大楠木制成;制作方法为“依照木形,将其上面削
24、去一小半,正中挖凿船舱以置放尸体和随葬品,底部亦稍削平,两端由底部向上斜削使其翘起如舟船之两端,并各凿一大孔。”巴人土船小考的作者邓晓也持与我相同观点。其五,巴人崇尚白虎的由来。“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廪君务(顾)相系太昊伏羲之后裔,太昊又叫太皞,皞即白色,虎与伏同音,虎又为百兽之王,王者君也,所以白虎就是白伏,白伏就是伏王。巴人崇白虎即自此始,巴人遂为虎图腾部落。据清酉阳直隶州总志载:“白帝天王庙,庙在州东八十里蒲海场之三石坝。又东三十里筸子溪之红豆山,又北六十里之小井溪,均有庙,均甚灵应,三县(余按:黔江、彭水、秀山)亦间有小祠。”州志作者列举四说:或湖南杨氏三郎称“白帝天王”,或少昊白
25、帝,或蜀开明帝为白帝,或千秋节赛白帝报田祖。四说除少昊白帝说勉强挂边外(因少昊白帝系承袭太昊伏羲之制),其余三说均不成立。州志作者何以不知此白帝天王庙系祭祀廪君耶?疑为不知巴人先王廪君乃太皞伏羲后裔也。冯壶川、冉崇文亦当时之大家,深为憾焉。其六,武落钟离山不在湖北宜昌长阳县,而是黔江石会武陵中岭山(又名中岭,即今黎明居委)。“武落”系武陵的音变,“钟离山”系中岭山的音变。在中岭山小地名泥池垭处就有两个大洞,据当地老百姓说,其中一洞有些呈红色,而且河对面还有一洞,三个洞解放前都曾住过人,剿匪时杨大土匪的人马就驻扎在这三个洞里。此处距离太昊伏羲的出生地“正夷”非常近,而湖北宜昌长阳县则太远,理由不
26、充分。其七,“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我疑“赤穴”或是丹穴,“黑穴”即黑洞或是煤穴,黔江龙桥、邻鄂等地至今仍产煤,而龙桥距太昊伏羲出生地正夷极近。从这里可以看出巴氏是靠采丹起家,后得盐泉而创大业。且当时已有了等级之分,巴氏因采丹而富,故独占一穴,而其余四子只能挤在一起住黑洞。由此或引起四子的不满,不服巴氏,遂有“乃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的举动。黔江古名“丹兴”,即以产丹砂而出名,又郁江原叫“丹涪水”,也因运送丹砂而名,今酉阳江口、铜仁万山仍在生产丹砂。以上7点,可以说是从根本上理清了伏羲与巴人始祖后照、廪君顾(务)相的世系、迁徙路线,以及巴人的起源地、廪君出生地等等若干
27、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推翻了巴人起源于“长阳说”、“清江说”等诸多传统学术界观点。所谓“水有源,树有根。”找到了“根源”,理清了巴人的起源、世系及迁移路线等关系,其他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五、黔江曾是巫咸国、巫臷国巫咸国、巫臷国的中心在武陵山咸溪(后照河)郁山一带,幅员估计为今渝东南、湖北咸丰一带。从山海经的记载看,巫咸国、巫臷国不但是一个物质上“丰衣足食”的桃花源一般美好的古国,而且是一个宗教(巫教)氛围极浓、精神文明十分发达的文明古国。1、关于巫咸国。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保山,群巫所以上下也。”我认为巫咸国就是“务(顾)相国”,巫与务(顾)谐音,咸
28、与相谐音,因为黔江、渝东南方言里“咸”读成“hang”或“han”。且巫咸国系承袭华胥国,咸与胥谐音,以其民皆信巫,又加之后照的祖父名叫“咸鸟”,故名“巫咸国”也。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任乃强先生云:“丰沮,显然指的盐泉。”)玉门(余按:盐也称作玉),日月所入。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白柳、视肉、三骓、璇瑰、瑶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多银、铁。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山海经海内西经亦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
29、巫阳、巫履、巫凡、巫相(郭璞注:皆神医也),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郭璞注:为距却死气,求更生)。”我们知道,伏羲创立了先天八卦,是道的创始人,也是当时巫的最高精神领袖,那么“十巫”即伏羲的后人也必然信巫。他们在哪里“绝地通天”?很显然是从“灵山”升降。因此这里的“灵山”就应是黔江的武陵山,“武”、“巫”同音,“灵”、“陵”同音,武陵山即巫灵山、灵山。“登保山”疑为石会镇紧邻武陵山的堡山(又叫堡上)。2、关于巫臷国。山海经大荒南经曰:“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百兽,相群是处,百谷所聚。” 巫臷国即为“巫照国”之转
30、音,臷通耋、老,老与照谐音,以纪念巴人祖先后照与咸鸟。“盼姓”疑为“相(向)姓”,即务(顾)相之民也。又路史后纪三记载:“神农使巫咸主巫。”则巫咸为神农时人,应当生活在六七千年前。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曰:“昔黄帝与炎帝争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说明远在黄帝以前他们便立国于此,并因用盐供应中原,得黄帝赏识,被任命为他的巫师。艺文类聚卷七引晋代郭璞巫咸山赋曰:“巫咸者,实以鸿木为帝尧医。”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巫咸国在巫臷国之前,与黄帝同期,巫臷国则与虞夏同时。任乃强教授在四种上古史新探一书中说:“按山海经所传,巫臷兴,亦当与虞夏同时,可算得上我国上古时期两朵并蒂花,但它所在地不似中原那样宏阔开
31、展,而是一个狭促崎岖的石灰岩山谷地区,所以,发展到了农业优先的时代,便不能不为巴、楚文化所代替。”又说:“巴族承巫臷文化而兴,其时间晚于巫臷约一千年,比蜀文化的开展亦早几百年。”任乃强先生虽未说明是黔江、渝东南,但其表述已经非常明确了,黔江、渝东南正是“石灰岩山谷地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管维良认为:“(任乃强)关于巫咸国存在时间本人却不敢苟同,该国并非始于唐尧,而是比尧早得多。”并认为“巫臷国控制彭水郁山镇伏牛山盐泉,神女部控制盐水”。这里的“盐水”即咸溪后照河上游。几千年前的巫咸国、巫臷国可谓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禽兽相安无事,凤凰翩翩起舞,鸾鸟纵情放歌,令数千年后的人们还为
32、之赞叹不已!这真是远古社会的极乐世界!同时也不由得不惊叹:虞舜时代,中原黄河文明尚处于低级阶段时,而处在渝东南的巫咸国、巫臷国竟是如此的发达、富庶!他们“不耕而食、不绩而衣”到底凭藉的是什么?盐也,因为郁山至酉阳经酉水下沅陵一线,自古乃“商於之地”。“於”同“巫”,“商於”即“商巫”,也就是巫商。今天有诸如“晋商”、“徽商”、“浙商”等等,其实,几千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有了“商巫”的称号了,用今天的话就叫“郁商”、“酉商”“黔商”,真正的史上“最牛商人”!也就是说,在几千年以前中原黄河文明才有一点曙光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的了。华胥国、巫咸国
33、、巫臷国、桃花源,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苦苦追求的理想国、伊甸园、乌托邦、人间仙境、香格里拉等等,何以全都出现在黔江、渝东南这片土地上?山好、水好、气候好,上天垂爱也。六、咸溪盐业开发或有万年历史管维良先生在巫山盐泉与巴族兴衰一文中说:“咸即盐,咸鸟即盐鸟,巴人驾着装载巫盐的舟船,驾轻就熟地在江河之上象鸟一样快捷如飞地行进,故被称为咸鸟;乘厘,乘是乘载的乘,厘为治理之意,即治理乘载之事,可解释为管理运盐之人;后照,后即首领,后来引申为国王,如夏后启、后羿等,“照”或许就是“灶”的讹写,表明这时巴人不仅运盐,也聚众设灶煮盐,以取得丰厚的收益;后灶,即管理盐灶的头领。从上述3位巴人首领的名称,明
34、确地告诉我们,巴族的起源与初兴的盐是直接关联着的。”从“太昊生咸鸟”可知,早在1万年前,太昊伏羲及其子咸鸟就已经发现并利用盐了;从“乘厘生后照(灶),后照是始为巴人”可以看出,二三百年后的伏羲玄孙后照(灶)就可以提炼、开发盐了。有学者认为“巫咸国在巫臷国之前,与黄帝同期”,而黄帝距今5000年以前,那么巴人的祖先提炼、开发盐的历史有多久?蔡盛炽先生在郁盐济楚考等多篇文章中说有5000年的历史,但我认为应有6000年至1万年的历史,因后照(灶)距太昊不过二三百年时间,若从“咸鸟”算起,理当1万年左右。由于盐最先为黔江后照河的巴人所发现、利用和开发,故命名为“巴盐”,又叫“盐巴”。不然为何不叫“盐
35、晋、晋盐”呢?必定是山西运城解池(河东盐池)的发现和开发也在其后也,更无论宿沙氏海水煮盐即其他,民间千百年的叫法,充分说明了盐的发现权、发明权、知识产权属于古黔江的巴人祖先。由此,咸溪飞瀑(郁山飞水井)可谓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盐泉”。七、巴人建巴国巴人建巴国始于何时?史无可考,我认为,在母系氏族巫臷(照)国的末期,始自禀君顾(务)相使用“美男计”战胜“盐水女神”后,即在郁江上游的咸溪后照河一带建立了巴国,起初幅员大体就是今黔江、彭水,酉阳、秀山大部及石柱、湖北咸丰、利川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巴族力量的壮大和生产力的提高,率先向乌江下游扩张而进入长江,遂迁都古枳城,并占领万州、巫山、巫溪、云阳等地,因获盐利而实力大增,又继续向三峡、宜昌一带开拓、发展(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多学者坚持巴人起源于湖北长阳建夷城,再由三峡逆流而上占领今渝东一带。我以为在远古时代几乎不可能,难度堪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相反,从乌江挥师而下极易耳)。至春秋、战国,巴国处于极盛时期,疆域辽阔,东至鱼复(今奉节),西至僰道(今宜宾),北接汉中(今陕西南部),南极黔涪(今乌江流域,赤水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泰州市靖江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物资供应链优化管理协议
- 2025年专业除鼠服务合同
- 2025年出租车经营权承接策划协议
- 2025年通信传输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给皂液机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农业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协议
- 2025年建筑工程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特殊教育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技术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四篇)
- 劳保穿戴要求培训
- 2024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初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工业控制系统应用与安全防护技术(微课版)课件 第1章 绪论
- 《设备科安全培训》课件
- 蓝色插画风徽州印象旅游景点景区文化宣传
- 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及讲稿合集
- 无人机运营方案
- 延长石油招聘笔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