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_第1页
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_第2页
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_第3页
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_第4页
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20世纪初,中国社会进入最为动乱的年代,外强入侵,连年内战,掀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篇章。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输入了西方的音乐文化。西方音乐在影响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渗入了中国元素,出现一批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西方音乐作品,有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有参加中国古典诗词的,也有出现中国的器乐曲调和声乐曲调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克莱斯勒的小提琴小品?中国花鼓?、马勒的交响曲?大地之歌?和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一、取材中国民间艺术的西方音乐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2、。以传统戏曲艺术为例,它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元素,经过800多年不断的丰富、革新与开展,逐渐形成较为完好的戏曲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艺术体系。从19世纪下半叶开场,随着华工出洋,中国戏曲剧团也走向欧美。据不完全统计,在1911-1929仅2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百老汇共上演了29部与中国相关的剧目,其中23部采用了中国戏曲的舞台风格和表现原那么126,包括?赵氏孤儿?、?汉宫秋?、?黄马褂?等中国传统经典剧目,可见中国戏曲艺术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这期间诞生了?中国花鼓?这部以中国传统花鼓艺术为题材的小提琴音乐小品。?中国花鼓?是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弗兰兹克莱斯勒创

3、作的13首小提琴小品?原作?中的第三首。据考证,克莱斯勒创作?中国花鼓?时并将来过中国。他曾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欣赏过中国华侨表演的华埠音乐,从中国艺人敲打花鼓的演奏中受到感动创作了?中国花鼓?。?中国花鼓?以花鼓的前奏,运用西方作曲技法,以小提琴和钢琴营造出锣鼓喧天般欢乐喜庆的气氛,创造性地表现了中国风情,听来别具中国风格。230此曲以优美丰润、清新舒爽、富于变幻的音乐风格和典型的、浓郁的中国韵味,成为中西方小提琴演奏家都钟爱的曲目之一。这部作品中引用的中国传统花鼓艺术,原是在淮河一带流行的汉族民间歌舞,研究认为它源自宋代舞迓鼓,或是由宋代的花腔腰鼓演化而成。?凤台县志?载:花鼓灯历史

4、悠久,宋代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到明代凤阳花鼓已声名远播。明末凤阳地区饥荒不断,百姓借助花鼓这门技艺逃难至各地求生,以这种卖艺相传的方式将凤阳花鼓流传到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明清时期许多民间歌舞受戏曲艺术影响,花鼓灯便也逐渐演变成花鼓戏360。演奏花鼓戏的主要乐器有鼓、小锣等,配乐有二胡、唢呐等。受花鼓文化影响的汉民族地方歌舞众多,虽然各地表演的形式、风格不同,但花鼓均用于节庆时喜悦、热闹的场面,如春节、迎神、婚嫁、贺寿等。克莱斯勒的?中国花鼓?一开场即引用中国传统的花鼓艺术元素,采用ABA构造复三部曲式,A段模拟花鼓的节奏,营造出类似中国传统花鼓咚咚锵的欢快气氛。作曲家用钢

5、琴的低音伴奏模拟花鼓声,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四五度叠置即琵琶和弦衬托出热烈喧闹的气氛。之后小提琴用急速的快板奏出音乐主题,以中国传统五腔调式展开旋律,大量运用跳音、装饰音、拨弦、泛音、双音等手法,立体、饱满地模拟出中国传统乐器鼓、锣、唢呐等乐器齐奏的场面,将情绪推向高潮,充分表现出中国民俗迎神大会上喜庆、欢快、热烈而又喧嚣的节日气氛。B段节奏转慢,抒情中略带谐谑风格,与A段的欢快气氛形成鲜明的比照,极具歌唱性,华彩段落令人浮想联翩。最后乐段速度转快,再现开场处的A段,曲调急进,华美细腻的旋律配以快速的节奏,在欢跃活泼的气氛中完毕全曲。45?中国花鼓?虽然以中国传统花鼓音乐为素材,但仍采用欧洲传统音

6、乐ABA的复三部曲式。这种复三部曲式具有戏剧化的强烈比照性,此曲A段和B段在情绪、节奏、旋律、和声、织体等方面就都有强烈比照。而传统的中国民间花鼓音乐却没有这种比照,一般从头到尾都洋溢着热闹、喧嚣、喜庆的气氛。于是,?中国花鼓?表现的是中国民俗,到底还是带上了西洋的味道。类似这种取材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带给听众中国式想象的音乐作品虽然数量有限,但在西方音乐中却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花鼓?创作至今已逾百年,就仍然堪称典范之作。二、取材中国古典诗词的西方音乐20世纪初,阿瑟威利、格雷厄姆、霍克斯等国外翻译家翻译了大量中国诗歌,为西方音乐家采用中国诗词进展音乐创作提供了条件。1907年,本身不通汉文的汉

7、斯贝德格德参考汉斯海尔曼?中国抒情诗?、犹滴戈蒂埃?玉书?和圣-德尼?唐诗?,翻译了83首中国古诗,即?中国之笛?。其后德、奥音乐家纷纷根据此书进展创作,诞生了威伯恩的?四首歌曲?、勋伯格的?无伴奏合唱歌曲?、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五首东方歌曲?、马勒的?大地之歌?、托赫的?中国之笛?、奇默尔曼?歌曲五首?中的?春景?等528。其中最早根据?中国之笛?谱写的曲目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马勒的?大地之歌?。马勒从?中国之笛?中选取7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作为歌词,采用欧洲作曲技法,创作了男高音与女低音独唱的交响曲作品?大地之歌?,是一首中西合璧的优秀音乐作品。?大地之歌?共有6个乐章。我国音乐学者从20世

8、纪30年代开场考证这些译诗的来源,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第一乐章?歌唱人间哀愁的饮酒歌?是李白?悲歌行?的前半局部,第二乐章?寒秋孤影?来源于钱起的?效古秋夜长?,第四乐章?丽人行?是李白的?采莲曲?,第五乐章?春天的醉汉?是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第六乐章?送别?是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至于第三乐章?少年行?,原诗尚未确定,有学者认为是李白的?宴陶家亭子?。作曲家不仅在歌词中引用了唐诗,更在6个乐章中采用了以中国传统五声音调体系为根底的旋律音调,并以男女声轮歌的形式表现沉痛、悲苦的心境。马勒还将交响曲与艺术歌曲相结合,人声、西洋乐器音响效果与中国古典诗词配合得恰到好处

9、,渲染出传统诗词独有的意境和情愫。?大地之歌?的歌词选用中国唐诗,却不是对原作的古板照搬。译者对原诗或任意删减,或自由添加,甚至有的完全曲解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意思,故有汉斯贝德格的意译中国抒情诗之说。实际上,译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字、构造之美未必体会深入,只是格外关注其中的人生感慨以及略带伤感的诗境。不难发现,以?中国之笛?中的德译唐诗为根底再进展改编的?大地之歌?,与中国古典诗词从内容到思想都有很大差异。例如,以第二乐章?寒秋孤影?来源于钱起?效古秋夜长?的前4句: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而实际上,钱起原诗还有后6句: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谁家少妇事鸳

10、机,锦幕云屏深掩扉。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与前4句境界一寒一暖,内容一贫一富,形成鲜明比照,发人深剩然而在马勒的?寒秋孤影?中非但完全看不到后6句的演绎,就是前4句也与原作有别:原作中女主人公于漫漫长夜含情纺织、拭泪相思,明显表现的是传统的闺怨主题;马勒选用译诗而成的歌词是:湖上弥漫着蓝色秋雾,草上覆盖着雪白的寒霜,好似被一位艺术家用玉粉撒在娇嫩的花朵上。花的诱人的香味已经消散,寒冷的风已经把花茎吹倒;凋谢的金色花瓣遍地狼藉,荷花在水上随风飘遥我心神疲劳,快熄灭的小灯在咝咝作响,催我去上床睡觉。我走向您,亲爱的睡乡,让我安息吧,让我恢复疲劳。在孤独中,我流了许多泪水,心中的秋天正当长

11、夜漫漫;慈祥的太阳,难道不再把我痛苦的眼泪照干?表现的却仿佛是一个飘泊天涯的游子身心极度疲惫的精神状态,与钱起原作大相异趣。虽然马勒受中国唐诗的启发创作了这部交响曲,但曲式构造、配器等方面仍然延续了西方传统音乐特征,以室内乐性质的复调、宏大磅礴的管弦乐和穿插其中的人声将室内乐、交响乐和歌曲融为一体。作品让中国古典诗词跨越了地域、时代和民族的鸿沟,与西方交响音乐融为一体,以其苍凉凄美的情境打动了很多欧洲人,成为不朽杰作。西方以中国诗词为歌词内容的作品还有瑞典舍格伦的?李太白歌曲?1911、荷兰丹尼尔鲁伊内玛尔的?中国歌曲?1917、美国卡朋特的?水彩画四首中国歌曲?1918等。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本

12、来与音乐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音乐遗失,仅剩诗歌存世,这种历史的遗憾在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中得到弥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有力补充。三、取材中国曲调的西方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西方音乐家网罗了大量中国曲调,有声乐的,也有器乐的,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在其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中国舞曲?里,以短笛模拟中国传统竹笛的音响效果;匈牙利贝拉巴托克创作的舞剧?神奇的满大人?,运用了具有中国意象神秘色彩的五声旋律。这些引用中国曲调的西方音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此剧采用了中国民歌的曲调,带有

13、浓郁的东方韵味。歌剧?图兰朵?本身是一个以中国为背景的歌剧,讲述的是中国公主招亲的故事,在人物服装上模拟中国古代的服饰,在音乐中更是充满着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一是中国民歌的运用。作曲家根据剧情的需要,对中国传统小调?茉莉花?进展了6次变奏,音调在整部作品中出现了10次之多。这些乐段或长或短,有的采用独奏加和弦表现幽深静谧,有的采用管弦乐大合奏加大合唱突显磅礴气势,都再现了东方气韵。611在第二幕第一场中,普契尼运用源于明清俗曲?剪靛花?的中国民歌?妈妈娘你好糊涂?的旋律到三位大臣轻快的交谈中,形成愉快的三重唱效果。二是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作品第二幕第一场有段庆贺婚礼的歌曲,被称作开道进展曲,具

14、有中国庙堂音乐的特点;?孔子颂?乐段具有典型宗教特征和浓郁的中国风格。为了表现作品中此类悠扬的宗教寺庙音乐和庄严的宫廷礼仪音乐,普契尼运用了一些极具东方色彩的乐器,如中国锣、木琴、管钟等。三是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运用。中国五声音阶的核心是三音组,分为大二加小三,大二加大二。其中大二加小三是中国乐系所特有的。普契尼运用的中国民歌?茉莉花?本身具有鲜明的五声音阶特色;他还自己创作了一些具有五声音阶特征的旋律柳儿的咏叹调?听我说,主人?、三位大臣的?我在湖南有个家?、?庆典的音调?等乐段中都有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运用。20世纪初西方音乐家谈到中国音乐的宏大作用,认为这是通过中国的传统音阶来丰富西方的旋法

15、,从而创始西方音乐的新纪元。18世纪意大利作家高兹受阿拉伯传奇故事?一千零一夜?的影响,写了10个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故事,?图兰朵?的故事情节就来源于高兹的作品?Turandtte?。整个故事荒谬可笑,描绘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东方世界。作品中残酷而不懂爱的公主,形象与温顺、贤淑、仁慈的中国传统女性相去甚远。今天看来,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其说普契尼描绘了20世纪初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不如说他勾勒了另一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不过,在普契尼虚幻的东方的音乐世界中,无论五声音阶的运用、和声的配置还是管弦乐配器等方面都突出了强大的中国风格。他将中国文化展现给了西方社会,是中国文化在西方音乐运用中质的飞跃。结语20世纪初西方音乐与中国文化碰撞交流产生了一些传世之作。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西方音乐作品,显示了西方音乐家对中国文化的浓重兴趣和对中西文化互融的把握。彼时中国文化与西方音乐相得益彰,呈现出异国之间文化交融与整合的时代特征。但在研究中也不难看出,20世纪初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西方音乐作品数量有限,上乘佳作不多,经得住历史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