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3页
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4页
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讲 整体性第二讲 差异性 1以下两地可能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呢?依据是什么?2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一)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地理要素: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3生物循环植物环境 动物 微生物4水循环简略模式图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陆 地 大 汽 海 洋 大 汽 蒸 发 蒸 发降 水降 水径流水气输送5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侵入型喷出型高温重熔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

2、运、堆积、固结成岩能量: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6地理环境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物质运动能量交换地理环境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知识总结7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表现每一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从景观上,他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8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 植被)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肥力低风蚀风积地貌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植被稀少少数耐旱植物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9深处内陆风蚀 地貌

3、为主土壤肥力较低植被 稀少涵养水源作用较弱蒸发强烈大气湿度低水汽来源少流水作用弱气 候 干 旱西北地区 统 一 演 化 比热容小温差大降水稀少10读下图,回答12题。答案:C 点拨:P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答案:A 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

4、湍急,水力资源丰富11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表现每一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12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13外来生物引入澳大利亚兔子灾害当地缺乏天敌牧草锐减草场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 肥力下降地貌改变植被覆盖率低大气湿度降低生态退化兔子过量繁殖流水和风力侵蚀加强地表裸露【案例分析】地理环境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14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

5、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下图完成12题。修建水库蒸腾加强湖泊周围降水增多 1.图中I、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植被覆盖率增大A. B. C. D. 2.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DA15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表现每一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16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

6、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发生洪涝灾害河床升高水位升高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17读图,完成(1)(2)题。(双项选择)(1)数字、所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有() A土壤比热容增大 B地面蒸发的水量减少 C地面植被覆盖增加 D气温年较差变大AC18读图,完成(1)(2)题。(双项选择)(2)环节导致“大气温度变幅减小”,蕴含的地理原理有()A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B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C地理环境差异性 D地理环境整体性BD19变式训练: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分析这些影响,并把分析

7、的结果填在空白处。 水位上升 陆生植物被淹没 空气湿度增大 温差减小 减少减轻20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随堂检测1】(1)咸海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降水稀少 深居内陆,离海较远,水汽难以进入 (1)该湖泊是世界有名的内陆湖 (湖泊名称)。简要分析该湖泊所处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是。 21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随堂检测1】(2)湖泊面积不断缩小(1分) 本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2分)沿河发展农业,大量引水灌溉(2分)(2)该湖泊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2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随堂检测1】(3)入湖淡水

8、补给不断减少,该内陆湖蒸发强烈,(2分)湖水盐度不断增大,环境恶化,鱼虾大量死亡。(2分)(3)40多年前,图中A城市曾经是该湖沿岸一个繁荣的港口,也是著名的渔港,年产鱼量可达2万吨,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整个湖区的商业捕捞就基本上终止了,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3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随堂检测1】(4)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3分) 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2分)(4)分析该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

9、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巩固提升】09安徽文综卷25(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随堂检测3】26(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

10、过程。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巩固提升】27(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巩固提升】28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考点二、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何作用?29、根本原因

11、:C6H12O6 6O2光合作用:6CO2 6H2O光照叶绿素30、表现方面(1)生物循环促使物质迁移、能量流动,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2)改变大气成分:_N2、O2(3)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 的水分状况,(4)参与沉积岩形成,加速岩石风化,促进 土壤的形成。原始大气NH3、水汽CO2、CH4、H2、31、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1)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2)绿化植物、营造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3)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32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例举)(1)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持

12、水土(2)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如缺乏植被保护,降水会沿着地表迅速流走,地下水补给减少,造成水土流失。)(3)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4)沿海防护林:防止海浪侵蚀、阻挡台风和海风、保护海岸,如红树林、椰树林。(5)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31、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气候热量分布 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热量和温度的有规律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植被带; 从沿海到内陆,随着水分条件变化,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观; 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34 2、植物个体

13、形态对环境的适应:莲和骆驼刺因水分条件不同导致个体形态不同莲:具有柔嫩、硕大的叶子,但根系不发达。骆驼刺:叶子刺化,有非常发达的根系。353、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时、农事的指示作用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铁芒萁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芦苇水湿环境;矮牵牛花大气中SO2污染;36 草原与森林指示干旱、半干旱与湿润、半湿润气候特征; “枣发芽,种棉花”反映华北春季气温升高,有利春播的气候特点; 旗状树冠延伸方向代表风向;树桩年轮的疏密可以反映降水量多少的状况,在温度变化较少的条件下,树轮较疏,反映降水量较大,反之,较密降水量较

14、少。树木向阳面生长快,年轮较疏。37旗状树冠延伸方向代表风向 矮牵牛花反映大气中SO2污染 38 4、影响动物分布的因素:植物分布、气候差异、地形起伏、人类活动等熊猫箭竹悉尼奥运吉祥物:树袋熊新鲜桉树叶 驯鹿冬季从苔原带南迁针叶林,免受大风雪袭击,而且有充足食物;夏季从森林北迁苔原带,以躲避蚊虫侵扰,同时可以找到更好食物。39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地的采伐迹地示意图,回答。2.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 ( )A.东、西、北、南 B.北、南、西、东C.南、北、东、西 D.西、东、南、北B401、土壤的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考点三:自然地理环境

15、各要素的关系_以土壤的形成为例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1、处于四大圈层的过渡地带 2、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能够生长植物41土壤肥力概念土壤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 分 空 气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此消彼长,影响土壤热量、养分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45%20%30%20%30%5%3、土壤的组成成分42土壤组成 状态 理想土壤体积比例(%) 肥 力 特 征 作 用 对肥力的影响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经风化分解,释放出如钾、磷、钙、镁等矿物养分提供氮素养分,释放二氧化碳此消彼长,影响土壤的热量

16、状况供应养分和水分 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固固液气45520-3020-3043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空气比例显著大于水的比例水比例显著大于空气的比例441.土壤通气性能最强2.土壤透水性能最强3.土壤保水性能最强4.土壤通气性能最差砂土类砂土类黏土类黏土类砂粒空隙越大,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强,但保水性越差。黏粒空隙小,通气性能和透水性差,保水性好。粉砂粒介于二者之间。土壤渗水的多少与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何关系呢?45小结:砂土:由于砂粒占优势,土壤中的大孔隙多,因此砂土的通气、透水性强、保水和蓄水能力弱,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

17、干旱威胁。由于砂土通气良好,有机质分解迅速彻底。不易积累,所以砂土的保肥性弱,漏水漏肥。它的优点是易耕作,供肥快。对砂土施肥必须“少吃多餐”,多增施有机肥,或掺粘土(客土)加以改良。 粘土:由于其孔径细小,透水、通气性差,但蓄水、保水性能强,保肥性能也好,养分含量丰富。粘土的热容量大,温度变化迟缓,特别是春季温度上升慢,影响幼苗生长。同时因质地粘重,不易耕作。对其改良主要是掺砂和增肥有机肥。壤土:特点是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含量比较适中,故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 46实践证明,影响土壤水、肥、热状况,以及物质迁移和累计的,不仅仅是土壤的表层质地,而且为土地质地结构所制约。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较好的质

18、地结构是上砂下粘型,它利于耕作、发苗,又托水托肥,农民称其为“蒙金土”。而上粘下砂型,既不便于耕作,又漏水漏肥,属不良的质地结构。47四、土壤的成土过程:1、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淋失疏松的成土母质低等生物微生物浅薄的原始土壤土壤颗粒团聚初具土壤肥力2、在低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 坚硬的岩石风化作用疏松的成土母质分解释放矿物养分具有通气蓄水性能483、在高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营养元素的富集过程(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初具肥力的原始土壤高等生物微生物熟土、肥土、耕作土壤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高产稳产的农业土壤49(1)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植物的矿物养

19、分决定土壤的颗粒度的大小决定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4、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要素: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 )、( )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 )、( )是比较活跃的因素,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母质地形气候生物生物50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51(2)气候与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和热量土壤中物理、化学性质和强

20、度气候 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外力作用和动植物及微生物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水分、热量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52降水气温蒸发53我国北方土壤与南方土壤的肥力特征差异及成土过程差异(1)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多呈碱性,北方纬度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较多,故呈碱性。(2)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多呈酸性,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

21、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54(3)生物与土壤排泄物、分泌物、残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草类森林根系密集集中地表枯枝落叶有机质分解转化有机残体,合成腐殖质土壤搅动土体,改变土壤结构、空隙度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553、读右图,、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 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 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 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D、曲线所代表的有机质含量随图层变化的幅度不同;曲线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大,土壤类型有机质层厚度次之,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20厘米土层,且垂直向下变化大土壤

22、有机质含量最少,且随土层厚度变化不明显。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多,积累多,垂直向下变化大。 56(4)地形与土壤土壤深厚气候带植被带温度降水湿度坡向坡度辐射多,温度高;蒸发量较大,水分状况差地形陡坡平地侵蚀多,迁移速度快沉积多,迁移速度慢土壤浅薄辐射少,温度状况差;蒸发少,水分状况好山地阴坡阳坡土壤分层坡度与坡向通过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发育。57(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不合理利用合理耕作经营收获施肥灌溉耕作结构、保水性、通气性水分、湿度状况养分循环状况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微生物活动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土壤退化耕作土壤土壤肥沃改变土壤58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

23、壤肥力 自然土壤形成后的人类耕作过程,使耕作土壤形成:不断翻耕、施肥、灌溉,土壤不断熟化,形成高产稳定的耕作土壤,如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重视土壤保护和培育,用养结合,使土壤不断改良。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 如土壤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596061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1、增施有机肥料,2、种植绿肥3、实行秸秆还田红壤的改良措施:1、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2、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增施矿质肥料,主要施用氮、磷、钾肥,提高土壤肥力。4、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62东北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与整治措施原因:人类过度开垦,自然平衡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

24、致肥力下降。整治措施:1、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2、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等。实行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63土壤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右图为“土壤组成的物质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土壤组成物质中有机质的是 ( )A. B. C. D.2.该土壤的厚度约为 ( )A.300cm B.100cm C.60cm D.20cmBC64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34两题。3、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D森林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C654、土壤有机质含量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B66读土壤成份表,表中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分析回答57题。土壤水分空气矿物有机质a30%20%49%1%b25%30%37%8%c35%15%47%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