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动词隐喻映射_第1页
试论动词隐喻映射_第2页
试论动词隐喻映射_第3页
试论动词隐喻映射_第4页
试论动词隐喻映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动词隐喻映射提要:从认知角度看,动词隐喻义是人的认识从事物、事件的物理特性、功能特性上升到其事理特性、类比特性的必然结果。动词隐喻产生的各义项之间存在内在联络,这种联络来自于同一个深层的意向图式、图式变体及图式从根本认知域到其他认知域的隐喻映射。文章有关动词隐喻意义的这些分析将为我们探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阐释语言多义关系提供新的认知视角。关键词:隐喻映射;意象图式;抽象认知域studiesntheetaphrappingfverbpengyu-hai(entrefrrussianlanguageandliteraturestudiesfheilngjianguniversity,har

2、bin150080,hina)inthegnitiveviepint,etaphrialeaningfverbsisaertainresultfgnitinraisingfrphysialandfuntinalprpertiesttheabstratandanalgusnesfthingsandevents.angtheetaphrialeaningsfverbsthereareinherentrelatinships,hihefrthesaedeepshee,itsvariantandetaphrialappingfbasignitivedaintthers.thepapersinterre

3、latedanalysesfverbetaphreaningsprvidenegnitiveperspetiveupnsearhingtherelatinsbeteenlanguageandthughtandexplaininglexialplysey.keyrds:etaphrapping;iageshee;abstratgnitivedain1动词隐喻中的意象图式和认知域意象图式(iageshea)是动词隐喻的基矗作为隐喻认知根底的意象图式是人类经历和理解中的一种抽象关系和详细意象,“是人们与外界互相感知、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出现的、赋予我们经历一致性构造的动态性形式(jhnsn19

4、87:23,lakff1987:267),“是人或社团对典型物体、事件、状态、所具有的知识总和或属性包(gldstein,rberts1980:42),一般有语义方面的自主性,是认知理解、操作的根底(构造)。按照认知原型理论,意象图式与人的感知、思维和行为等都有关联,是在对事物间根本关系进展梳理的根底上形成的认知构造,是人类经历和理解中一种联络抽象关系和详细意象的组织单元。因此意象图式是联络不同经历、认知域的纽带,本身具有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构造,又通过隐喻构造其他复杂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的构造,“意象图式的一大特点是可以被扩展、运用于其他认知活动(lakff1987:269),也是有关语言意

5、义的一种认知形式,为周围世界和经历的理解赋予了一致性、构造性。认知意象图式是心智的想象性构造和经历根底,它对事件、概念、知识等进展记载、界定,往往是完形的,形成一个整体感知的构造,因为在理解、建构认知概念时,我们利用的不是单一语义特征及其集合,而是整个形象即认知意象,意象图式就成为我们接触现实、环境最直接的认知方法,也是处理、储存信息和交换思想最为实用的认知层次。因此意象图式可以看成是体验性的原型构造(prttypestruture),立足事件的典型特点,原型构造既可以用来表现详细的动作事件,也可以反映抽象动作事件。另外,应该看到的是,意象图式作为认知扩展的根本经历构造形式存储于人的大脑中,成

6、为认知推展、认知映射的先位概念,在人的经历组织过程中独立于任何概念。所谓认知域(gnitivedain)即语义构造的概念领域、心智中的事件域,可以指动觉概念、身体经历、知识系统、事件属性等根本认识内容。认知域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图式化,通过图式化可以把一个意象图式转用于不同的事物、事件,并体验、感知新的事物、事件或定位上存在某种困难的事件,赋予认知构造、知识构造以一定的条理性、连接性。而通过对事件对象的要素、属性及其互相关系的认识,认知域中的各种信息构成知识网络,根据喻体特点的不同,会做出适当的转移,这即是意象图式从一个认知域映射、转移到另一认知域,进而形成不同的隐喻意义以意象图式的经历为根底,认

7、知域的转移、变换赋予了动词新的隐喻意义。这样,隐喻过程一般包含源认知域(suredain)和目的认知域(targetdain),前者构成动词隐喻的基矗而且从指称关系上看,意象图式的所指是实现认知域转移的能指,它们处于不同的符号阶层。认知域的映射、转移包含动词意义范畴的跨越(金娜娜陈自力2022:28),同时也是认知范畴的跨越,与此同时人们对源域的理解会自动地投射到不同动作目的域的概念上去。可以认为,认知域转移实际是利用意象图式对新的事件进展概念化操作的过程,是在一定认知条件下,意象图式所在的源域对目的域的能动作用。因此,动词隐喻映射对应的意象图式转移代表的是语义认知和人的自身认识的深化、扩展。

8、本文将以俄语动词为讨论的对象物。该动词的本义即认知原型情景(抽象图式)、源认知域是“人分开、走开、到地方去、做(事情)去:,。它含有“行进(运动)、“空间位移、方位变化、“独立地、“不用交通工具、“在硬质界面上(运动介质)、“源点、“终点,甚至“动作目的等语义成分。由于没有了详细的动作阶段、过程(这一过程预设在另一动词中作者注),该认知域中被凸显出来的侧面(prfile)实际只是空间运动终点所在的竖侧面。动词隐喻机制中,根源意义是其中的原发局部,它构成隐喻想象及其构造的中心点和根底性内容,因此动词原型义的特性和构造语义实际上至关重要。俄语动词与运动动词,有所不同的是,表示由封闭空间到开阔空间,

9、表示的是由开阔空间进入到封闭的空间,而它那么不受运动起点、终点空间形状特征的制约,因此受到的限制相对要小,具有更大的隐喻映射潜力。动词隐喻把根本意象图式映射到不同的认知域,但其本原的动作组织、动作内在构造和逻辑关系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动词有隐喻时的理据可循(彭玉海2022:89)。在动词隐喻意义构造中,我们认为村在三种认知域转移的隐喻映射类型,最为典型的是由详细域(或物理域)到抽象域的转移用详细的表示抽象的是最最原初的隐喻动机,其次是由一个详细域到另一详细域的转移,再有一种(较少)是由详细域到“准详细域或由详细域到“抽象性质详细域的转移。需要指出,lakff(1987)等提到的或者关注的主要是

10、第一种转移方式,而后面两种认知转移形式在词义隐喻中实际也很有价值,而且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同样不容无视,因为从认知心理、认知多面性讲,“本体未必局限于深奥的、生疏的(倪保元1983:62),隐喻中的本体即目的域动作事件也完全可能是详细、物理性质的。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就动词第一种隐喻映射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2详细域到抽象域的隐喻映射这属于高层级的隐喻()。“意象图式投射到抽象域是一个典型的隐喻行为,存在着将意象图式转化为抽象域的隐喻概念。(lakff1987:72)“人们在对抽象概念进展认知操作时,往往把它和详细概念进展类比和等同。(1998:295)该层级的认知域投射正是由详细的物理空间到

11、概念空间的隐喻映射,空间运动的意象图式通过隐喻投射使抽象动作有了实体构造特征,本无空间内容的抽象行为事件、概念被赋予了一种详细、直观的概念构造。该类意象域的转换透射出的隐喻意义具有较强的转义性。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类意象图式的认知域转移中,实际还有一个观念化的环节,即包含了人的知识、认识中的“观念化()过程,人们首先需要将想要表达的较为抽象的事件进展归类,然后把这些认知观念同目的域联络、对应起来,正如“人的情感可以观念化为身体感受、心理状态可以类比于生理状态“情感、心理活动有了身体上的类比物()(1993:28,1995:460)。就本文讨论的俄语动词而言,它在隐喻并产生相应词义变化时,详细意

12、象域对应的动作事件在隐喻过程中,是作为喻体的一方,它的物理作用、空间运动构成抽象动作、事件本体的理据()。相关空间活动的经历把相似的经历组织成详细意象,该意象被提娶投射于其他较为抽象的认知活动,后者便有了类似于运动的经历构造和前者提供的动态画面感,动词借助这样的投射相应获得隐喻意义。详细意象域或物理域向抽象意象域的投射、转移可以提取的动作属性是多方面的,包括线性动作结果、动作方位变化、动作程序、动作源点、动作过程、动作方式、动作游离性、动作步骤、动作方向性、动作相适性、动作边界(有界)性以及动作构造、动作动态趋势、动作的设定、动作意志性,甚至动作的评价(动作变形、偏离)等。另外,动词在实现这一

13、意象域由详细到抽象层面的转化时,一般伴有词义构造中核心义素“人的身体运动、身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变化或消失,正如.所说,“隐喻化往往要抹杀原词义中的局部语义成分,而这些语义成分多为陈述局部()(1995:492)。当然,除此之外,被剥离的也可能包括其他性质的语义成分。以下由详细到抽象意象域转移的各种情况“本质上是语言运用者根据抽象行为与实体行为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来派生动词词义(彭玉海2022:41),它们包含有一个共性原那么、规律,即可见与非可见层次之间的比照过程构成意象的投射、认知域的转化过程,而进一步讲,这一共性实际是认知图式化的特征,图式化引领人的意识进展意象图式的转换,也使我们通过图式间的相

14、似性理解和获得意义,并赋予人的经历以概念实体性、经历-思维的一致性。下面是动词该类隐喻映射转义义项的实际分析。2.1“花掉、花光、花在上、用在上动词的这一隐喻义项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图式由物理域到抽象认知域转移的特征。动词这一隐喻过程中,空间的喻体动作将某一局部特性映射到“花消这一本体动作上,而“本体在承受映射时,必然要对喻体的属性做出选择和限制(王寅2022:3),该动词隐喻映射提取的是源域的“线性(空间运动)动作结果、“事物运动程序、轨迹、“动作潜在目的性等动作属性,被抹杀的源域语义成分是“运动源点、“空间位移。值得注意的是,该隐喻意义包含了事物、现象(句中的主体)“不再存在()的成分,而这一

15、语义成分多少赋予动词义项物理作用、物理表现的性质。但事物、现象的这一状态变化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却是抽象的图式方式、构造,或者说这一动词在概括该状态特性时,是把详细的空间转移投射为抽象的意识构造,由详细的运动域变为抽象的“去动域(),实际上此时事件要素的罗列和分布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实体点的依序铺排,另一个那么是意象点的挪动、消失,并且它们在人的意识中是作为一个整体瞬时消失或趋向事件终位,前者(详细域动作方式)是表象的、显性的,后者是深层的、无形、隐性的。例如:;-;.而该次类详细抽象认知域转移中,目的域的特点是,动作、行为的对象事物(句子中的主体)要转移、附着于其他事物上、消耗于其用处-事件上

16、,被消磨掉,而且主体事物在认知构造中是动作的受事或消磨的对象,因此事件整体的认知框架含有一定的被动意义。2.2“消逝、失去、不存在该动词义项通过详细的空间挪动隐喻事物、状况、现象的消失,该动词隐喻映射提取的是源域的“(一去不复的)单向运动方向框架属性,抹杀的源域语义成分是“动作方位变化、“动作源点、“动作目的性。例如:;.该次类详细抽象认知域转移中,目的域的特点是,主体事物、现象作为线性物体彻底消失,而不是转移。2.3“回避、逃避、摆脱该意义中,通过详细的空间运动意象图式表示人躲避某一行为或者心理影响、从某种心理状态、影响中走出来,该动词隐喻映射提取的是源域的“动作的向背即脱离源点的运动目的框

17、架属性,增加并突出了语义成分“主体行为的主观意志性,而抹杀的源域语义成分是“方位变化、“运动动作过程性、“动作的组或构造方式。例如:;.该次类详细抽象认知域转移中,目的域的特点是,突出或居主导地位的不是动作的目的终位,而是本该要做的事情或人本来所处的身心状态。2.4“脱离、退出、放弃、(被)开除俗该意义中,通过详细的空间运动意象图式喻指人从工作岗位、职务上分开,即脱离了原来的社会身份相貌,它代表的是人所处状态的变化,该动词隐喻映射提取的是源域的“运动终位、结果、“方位变化框架属性,抹杀的源域语义成分也是“运动动作过程性。例如:;,.这一隐喻意义特征在俄语其他运动动词中也不难发现,例如:,/等(

18、1995:490)。该次类详细抽象认知域转移中,目的域的特点是,突出或居主要地位的不是空间运动目的地,而是人本来有的一种社会身份、社会属性。2.5“专心致志地做、埋头干、沉浸于该意义中,通过详细的空间运动意象图式喻指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工作状态或进入到某种精神-意志状态、事态,而且这里本体的线性图式还表现了新状态“程度的深指数(程度之深)。该动词隐喻映射提取源域的“动作的线性行进方式框架属性,增加并突出了语义成分“动作的彻底、果断、“动作强度,而抹杀的源域语义成分是“动作的(起始、完毕)对称性、“动作主体方位变化、“空间位置挪动。另外,该隐喻义项在意象域转移的同时,动词会增加新的评价意义成分“

19、行为的专注性,即对动作投入程度的评价,“隐喻过程中词语会参加评价、预设等其他细微意义成分(1995:492)。例如:;,.该次类详细抽象认知域转移中,目的域的特点是,突出或居主要地位的不是空间运动目的地,而是人在活动、事件中的心智活动状态。2.6“超过、赶过该意义中,通过详细的空间运动意象图式喻指人或事物与一般状态的间隔 、对常规状态的超越。它隐喻映射提取的是源域的“运动源点和终点间的空间间隔 (差距)框架属性,抹杀的源域语义成分主要是“运动动作过程性、“主体方位变化。例如:;,.该次类详细抽象认知域转移中,目的域的特点是,突出或居主要地位的不是空间形式的起始点,而是人对事件中对象事物所做的理

20、性评价、判断,并由此得出的一种结论。2.7“偏离、脱离该意义中,通过详细的空间运动意象图式喻指事物与它本该围绕的核心点产生了偏离、话题、主题事物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偏向。动词隐喻映射提取的是源域的“空间运动对源点的游离框架属性,抹杀的源域语义成分是“动作的目的、意向性或“动作的设定、“空间方位变化。例如:;.该次类详细抽象认知域转移中,目的域的特点是,突出或居主要地位的是事件、活动(结果)与其主旨不在一个点上。3完毕语隐喻映射是动词不同义项之间的重要联络手段、联络环节,有着自己特定的语言学地位和语言学价值。研究说明,动词隐喻意义中图式的变化、意象域的转移是以本体和喻体动作、动作域之间的联络为根底

21、的,而它们之间的联络又进一步构成制约动词多义义项语义联络的重要原那么。文中分析也说明,动词隐喻意义是人的经历方式和认知特点在词义构造中的一般反映。意象图式从一个认知域映现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构造引申出不同的隐喻意义,而这种类型化的意义实际代表的是一种隐喻形式,它不仅可以表达详细的动作语义关系,也可以提醒抽象的事件构造,因此它又是实现语言概念化、语言理解和意义范畴化的有效方法。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认知语义的理解中,一个词的意义是在认知形式的根底上以不同的相关认知域为背景建构起来的认知构造。最后,词义变化中的认知经历、根本图式及其特性是当前认知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包括动词在内的词汇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