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验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共20题;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B.?称量药品C.?测定溶液pHD.?检查气密性【答案】B【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导管应伸入试管的底部,故A正确不合题意;
2、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故C正确不合题意;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最近流行一种表面黑色的花生竹炭花生,竹炭花生是采用了竹子的表层碳,经过1400以上处理的竹炭,再经过现代纳米级技术加工而成的,它表面的竹炭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
3、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砍伐竹子、烧炭、竹炭净化室内空气都属于物理变化B.?竹炭的吸附性和可燃性都属于竹炭的化学性质C.?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0D.?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5n个H2O分子【答案】C【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3)根据化合
4、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的积的比值;(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A.砍伐竹子使竹子的形状发生改变、竹炭净化室内空气利用了其吸附性,这些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的构成中有新物质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竹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竹炭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C.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36:5:40,故C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C6H10O5)n分子中12n个碳原子、10n个氢原子、5n个氧原子,不含
5、水分子,故D错误。故选C。3.往下列溶液中通入(或加入)括号中的物质,溶液的pH值无明显变化的是()A.?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B.?稀硫酸(氯化钡)C.?硫酸溶液(氧化钠)?D.?稀盐酸(石灰石)【答案】B【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往溶液中通入(或加入)括号中的物质,如果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那么溶液的pH值无明显变化。【解答】A.饱和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的碱性变弱,溶液的pH值会发生明显变化,故A不合题意;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的pH值无明显变化,故B符合题意;C.硫酸溶液与氧化钠化钠
6、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性减弱,溶液的pH值会发生明显变化,故C不合题意;D.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酸性减弱,溶液的pH值会发生明显变化,故D不合题意。故选B。4.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下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1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C.?类群2的生物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D.?类群1是细菌,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答案】B【考点】细菌,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在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
7、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解答】?A、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类群一属于无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B、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也有细胞核比如草履虫,B符合题意。?C、类群2属于细菌,水、无机盐、氧等称为无机物,细菌生存条件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无机物是细菌生存的条件,细菌在这些条件生存下制造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D、?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类群1不属于细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随着生活品味的提升,玻璃房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眯,这大玻璃窗户的清洁可由如图所示的“自动擦窗
8、机器人”完成。某“自动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1.5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自动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则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此时摩擦力大于15牛B.?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C.?此时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和玻璃对机器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自动擦窗机器人竖直向下运动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答案】D【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摩擦力的大小;(2)根据静摩擦力的影响因
9、素进行判断即可;(3)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如果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就是平衡力;否则就是相互作用力;(4)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判断即可。【解答】A.“擦窗机器人”的重力G=mg=1.5kg10N/kg=15N;“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在竖直的玻璃上处于平衡状态,即竖直方向上的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重力大小为15N,故A错误;B.“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它的大小只与重力有关,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无关,故B错误;C.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和玻璃对机器人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和两个物体上,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自动擦窗机器人竖
10、直向下运动时,它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玻自动擦窗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增大,则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变大,故D正确。故选D。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在K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SO3加入到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C.?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不显红色【答案】C【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碳酸钡、硫酸钡和氯化银都是白色沉淀;(2)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11、(3)二氧化碳不能与盐溶液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4)氢氧化铁不能形成碱性溶液。【解答】A.碳酸钾能与氯化钡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硫酸钾能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硝酸银能与氯化钡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故A正确不合题意;B.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B正确不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发生反应,也就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答案】
12、D【考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解答】解:A、该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故A设计合理B、该实验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B设计合理C、该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故C设计合理D、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用塑料袋将植物
13、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故D设计不合理故选:D【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8.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
14、少量Na2CO3?D.?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答案】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干燥剂不能和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2)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是它的溶液显碱性;(3)除杂的基本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4)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解答】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故A错误;B.氢氧化钠变质,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不能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故B错误;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
15、钠,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钠,故C错误;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可以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故D正确。故选D。9.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步骤。小乐在研究燕麦生长是否具有向光性现象时,列出了如表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叙述甲窗台上的盆栽燕麦幼苗为何向窗外弯曲乙或许是单向光刺激引起燕麦幼苗弯曲生长丙改变燕麦幼苗的光照环境,进行有无单向光刺激的对照,观察燕麦幼苗的生长和弯曲情况丁燕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弯曲的特性A.?甲为提出问题,丙为观察现象?B.?甲为作出假
16、设,丁为记录实验结果C.?乙为提出问题,丙为设计并实施实验?D.?乙为作出假设,丁为得出结论【答案】D【考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步骤。【解答】?A、甲为提出问题,丙为设计并实施实验,A不符合题意。?B、甲为提出问题,B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乙为作出假设,C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乙为作出假设,丁为得出结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下列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剥去包装纸,“冰棍冒气”,属于汽化现象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
17、,冰棍开始“流汗”,属于液化现象C.?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D.?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答案】D【考点】熔化与熔化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解析】【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分析,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初态和末态。【解答】A.冰棍的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放出热量由气态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故A错误;B.冰棍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故B错误;C.放有冰棍的杯子外壁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C错误;D.冰棍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迅速放热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D正
18、确。故选D。11.今天是2017年11月1日(农历九月十三),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A.?11月1日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图与之间B.?11月1日这天晚上的月相与上弦月最接近C.?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且不停地公转,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答案】A【考点】月球的概况,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解析】【分析】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月相包括新月,凸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解答】?A、11月1日(农历九月十三)月相为凸月,因此月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图与之间,A符合题意。?B、11月
19、1日这天晚上的月相与下弦月最接近,B不符合题意。?C、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C不符合题意。?D、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月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且不断搅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B.?浓硫酸可以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等,不能干燥碱性的气体?C.?可以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铁锈杂质?D.?只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出这瓶溶液是否是硫酸溶液【答案】C【考点】浓硫酸的稀释,酸、碱、盐的鉴别,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2
20、)干燥剂不能和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3)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4)能够与氯化钡生成沉淀的不只有硫酸一种溶液。【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正确不合题意;B.浓硫酸可以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等,不能干燥碱性的气体,因为它和碱性气体发生反应,故B正确不合题意;C.铁锈、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还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氯化钡溶液能与硫酸、硝酸银、碳酸盐溶液等反
21、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只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出这瓶溶液是否是硫酸溶液,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B.?CO2能和Ca(OH)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C、H2、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D.?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答案】A【考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解析】【分析】(1)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2)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
22、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4)一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但是不能与水生成酸。【解答】A.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故A正确;B.CO2能和Ca(OH)2溶液能够发生反应,但由于发生的过程不是相互交换成分,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C、H2、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但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但一氧化碳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故D错误。故选A。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固体遇到稀盐酸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该固体一定金属B.?铵盐会与可溶性的碱反应产生氨气而
23、失去肥效,故施肥时铵盐不能与草木灰同时使用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电离出OH-D.?某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答案】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2)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3)碳酸钠溶于水时,会水解出现OH-;(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即可。【解答】A.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该固体中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为碳酸盐,故A错误;B.铵盐会与可溶性的碱反应产生氨气而失去肥效,故施肥时铵盐
24、不能与草木灰同时使用,因为草木灰显碱性,故B正确;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电离出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再水解显碱性,并不能直接电离出OH-,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所以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错误。故选B。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乙:只用水,就有办法鉴别NH4NO3、NaOH、CaCO3和NaCl四种溶液;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
25、H和KNO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A.?只有甲的可行?B.?只有乙和丁的可行?C.?只有乙的不可行?D.?都可行【答案】D【考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要鉴别物质的种类,首先将有颜色的或是沉淀的区分出来,然后无论是加入额外的试剂,还是内部之间相互反应,必须有明显的现象不同才能达到目的。【解答】甲:向三种溶液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钙溶液,若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未鉴别的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上一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若沉淀消失的则是稀盐酸,若无
26、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则甲能鉴别;乙: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CaCO3溶于水时为白色沉淀,NaCl溶于水时没有明显现象,故乙能鉴别;丙:向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的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稀硫酸和硝酸钾溶液;向已变红的两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若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向未鉴别的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溶液生成的是稀硫酸,若无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和硝酸钾溶液;向未鉴别的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已鉴别的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冒出的是稀盐酸,若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钾溶液,那么丙能鉴别;丁
27、: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只有气体生成的是稀盐酸,只有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溶液,即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即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生成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丁能鉴别。故选D。16.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C.?张彦同学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答案】A【考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
28、及其方向【解析】【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的作用;(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和同一直线上;(4)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解答】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他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C.张彦同学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拉力作用在单杠上,它的重力作用在自己身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
29、到最高点时,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17.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Na2CO3(Na2SO4)氯化钡溶解、过滤、洗涤BCaO(CaCO3)盐酸蒸发、结晶CMnO2(KCl)水溶解、过滤、蒸发DCu(Fe)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答案】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解析】【分析】除杂的基本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与除杂试剂反应,据此判断即可。【解答】A.Na2CO3和Na2SO4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将杂质去掉,故A错误;B.CaO和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无
30、法将杂质去掉,故B错误;C.?加水后,MnO2不能溶于水,而KCl能够溶于水,然后通过过滤得到MnO2,再通过干燥得到MnO2固体,而不是蒸发,故C错误;D.加入稀硫酸后,Cu不能与其反应,而Fe可以与其反应,然后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就能得到Cu的固体,故D正确。故选D。18.(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其氧化物La2O3和对应的碱La(OH)3均难溶于水,而LaCl3、La2(SO4)3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得LaCl3的是(?)A.?La+HCl?B.?La2O3+HCl?C.?La(OH)3+MgCl2?D.?La2(SO4)3+BaCl2【答案】C【考点】金属
31、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要制得LaCl3,可以通过金属和酸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也可以通过碱和盐的反应等,但各种反应都要考虑反应能否发生【解答】解:A、金属La的活动性比锌强,而锌排在氢之前,所以La可以和HCl反应制得LaCl3;故A不符题意B、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所以La2O3和HCl可以反应制得LaCl3;故B不符题意C、碱和盐发生反应时,不溶性碱也不能与盐反应,故C符题意D、盐和盐反应要求反应物都溶于水,La2(SO4)3+BaCl2符合该条件,且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该反应能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
32、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右下图不相符合的是(?)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B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C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D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A.?A?B.?B?C.?C?D.?D【答案】D【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甲物质加入乙物质后,所描述的量的变化是否和图像一致,不一致的是正确选项。【解答】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二氧化锰的质量会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B.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在t不变时,溶解度不变,故
33、B正确不合题意;C.氯化银不能溶于硝酸,也不与硝酸反应,所以随着稀硝酸加入,硝酸银质量不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D.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原来溶解的氢氧化钙会析出,所以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0.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P与O2反应、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等多次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每一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自总质量的大小“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研究
34、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B.?C.?D.?【答案】C【考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时,计算的结果小数点后面保留的位数要和题目中提供的数据的位数相同,因为这是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决定的。【解答】?A、“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
35、P与O2反应、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等多次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每一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自总质量的大小即得出普遍性的规律,“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为了减小误差,A不符合题意。?B、“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B不符合题意。?C、“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时,用P与O2反应、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等多次各种化学反应,并对比每一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自总质量的大小即得出普遍性的规律,“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出普遍性规律,“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
36、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即得出普遍规律,C符合题意。?D、“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为了减小误差,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共6题;共26分)21.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_,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2)目前杭州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_?。(3)要将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_(4)要在葡萄园种
37、植具有“果大昧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_?。(5)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_。【答案】(1)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2)适当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补充光照;白天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等等。(3)将新鲜水稻种子晒干后贮藏(4)后代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5)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考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38、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植物的无性生殖,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解析】【分析】扦插技术,可以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细胞也需要有氧呼吸。【解答】?(1)因为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为根吸收矿质元素提供能量。?(2)适当的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补充光照。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转变为能量,晚上要降低大棚内的温度,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储存能量。?(3)因为细菌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水分,空气,有机物等,所以为了防止水稻种子发霉就必须消除里面的水分,所以若是将新鲜水稻种子晒干后贮藏,可以保证水稻种子储存时间更长些。?(4)这种
39、扦插技术,可以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的一致性。?(5)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是提高扦插的枝条生根的速度,有利于扦插葡萄枝条的生长。?故答案为:?(1)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2)适当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补充光照;白天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等等。(3)将新鲜水稻种子晒干后贮藏?(4)后代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5)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2.同学们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纯净物,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若B是氧气,A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则A与B反应的
40、化学方程式为_?;(2)若B是氧气,B与C的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C是_;(3)若B是一氧化碳,B与C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高炉炼铁得到的是_(填“生铁”或“纯铁”)。【答案】(1)2H2+O22H2O(2)铜或Cu(3)Fe2O3+3CO2Fe+3CO2;生铁【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单质铜为红色固体,而氧化铜为黑色固体;(3)高炉炼铁的原理: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
41、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解答】(1)若B是氧气,A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若B是氧气,B与C的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C是铜;(3)若B是一氧化碳,B与C的反应可用于高炉炼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高炉炼铁得到的是生铁。23.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3
42、)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答案】(1)Zn(NO3)2(2)Ag(3)AgNO3、Cu(NO3)2、Zn(NO3)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Zn先与活动性最弱的Ag反应,再与Cu反应;(2)在三种金属中,只有金属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其它两种都不行;(3)AgCl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据此判断溶液中Ag+的存在,然后再根据置换顺序判断其它溶质的存在。【解答】(1)若Zn剩余,则Cu2+、Ag+全部置换出,原混合溶液变成Zn(NO3)2溶液,那么溶质为Zn(
43、NO3)2;(2)固体加盐酸,无气体产生,说明固体中没有Zn,即Zn完全反应;因为Zn首先和Ag+进行反应,所以固体中一定有Ag;(3)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肯定有Ag+离子存在,即溶液中的Ag+还未完全被Zn置换出来,因此溶质肯定有AgNO3和Zn(NO3)2;因为这时Cu2+还没有开始置换,所以溶液中肯定还有Cu(NO3)2。24.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上表中两组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四种化合物之间反应有如下现象:阳离子Ba2+、Na+、Fe3+、Mg2+阴离子Cl、NO3、SO42、OHA+B白色沉淀?B+D红褐色沉淀C
44、+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由此推断:A为_、B为_、?C为_、?D为_。【答案】Na2SO4;Ba(OH)2;Mg(NO3)2;FeCl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首先通过沉淀的颜色对白色沉淀的名称进行推测,然后再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对各种物质名称进行推断。【解答】根据表格可知,红褐色沉淀肯定是氢氧化铁,而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根根据B+D红褐色沉淀,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可知:氢氧化钡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钡,硝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硝酸钡,氢氧化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因此B是氢氧化钡,C
45、是硝酸镁,D是氯化铁;A+B白色沉淀,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A是硫酸钠。2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5N,B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2=3N,且AB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_N;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_N。【答案】5;2【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以A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B对A的摩擦力;然后再以AB为一个整体,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地面对B的摩擦力。【解答】(1)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拉力F1与B对A的摩擦力fB是一对平衡力,即:fB=F1=
46、5N;(2)当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向左的拉力F2、向左的摩擦力f地和向右的拉力F1,它们相互平衡,即:f地=F1-F2=5N-3N=2N。?26.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一质量为0.4千克、密度为5103千克/米3的实心小球,接着将小球放在烧杯内,与烧杯底部接触,细线挂在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簧秤上,最后调节支架的高度,使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往烧杯内注水,在水面没有浸没小球前,小球所受的浮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秤的读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此小球先后放入装有水的烧杯A和装有水银的烧杯B中,如图乙所示,则烧杯A中小球所受的浮力_(选填“大于”
47、、“等于”或“小于”)烧杯B中小球所受的浮力。【答案】变大;不变;小于【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分析V排的变化,然后根据F浮=液gV排判断浮力的变化;(2)首先对静止的小球进行分析,根据F支持=mg-F计算出它受到的支持力;然后计算出小球的体积,根据F浮=水gV排计算出它受到的最大浮力;如果浮力小于支持力,那么小球不会向上运动,那么测力计的示数就不变;(3)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体重力与浮力的关系,从而可得出图乙浮力的大小。【解答】(1)往烧杯内注水,在水面没有浸没小球前,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根据F浮=水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变
48、大;(2)当未加水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容器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支持=mg-F=0.4kg10N/kg-2N=2N;小球的体积小球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5m3=0.8N2N;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小球不会向上运动,即弹簧的长度不变,也就是测力计的示数不变;(3)因为小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水中下沉,那么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以为你小球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所以在水银中漂浮,那么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则图乙中烧杯A中小球所受的浮力小于烧杯B中小球所受的浮力。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共6题;共42分)27.某学生甲用如图装
49、置制取一瓶干燥的CO2气体,并检验CO2的性质。(1)装置A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该装置能“随开随反应,随关随停”的原理。_(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3)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与集气瓶匹配最合适的带导管的橡皮塞M是:_。(4)做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好药品后,打开活塞使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始终观察不到浑浊现象的出现。不计盐酸挥发的影响,请指出装置D中无浑浊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_?。(5)进行适当的改进后,制得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另有学生乙将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结果不但能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还发现在
50、集气瓶瓶壁上有黑色固体析出。则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6)学生丙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打翻桌上的燃着的酒精灯,引起一盘镁带的燃烧。实验室里有下列用作灭火的器材和材料,你认为此时最合适的灭火的器材或材料是?。?A.干粉灭火器B.CO2泡沫灭火器?C.水D.黄砂【答案】(1)打开活塞气体压强减小,盐酸与石灰石接触反应产生CO2;关闭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压强增大,使盐酸与石灰石分离反应停止。(2)CaCO3+2HCl=CaCl2+H2O+CO2(3)C(4)B中浓硫酸对导管口产生的液体压强过大,使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5)CO2+2Mg=C+2MgO(要注明条件)(6)D【考点
5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根据打开、关闭活塞可以改变装置内的压强进行分析;(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行分析;(4)根据盐酸的挥发性以及HCl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进行分析;(5)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6)酒精燃烧不能用水扑灭,而镁条和二氧化碳能够反应,因此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解答】(1)该装置能“随开随反应,随关随停”的原理是:打开活塞气体压强减小,盐酸与石灰石接触反应产生CO2;关闭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压强增大,使盐
52、酸与石灰石分离反应停止。(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使用向上排空气法,这时进气管长,排气管短,因此与集气瓶匹配最合适的带导管的橡皮塞是图二中的C;(4)盐酸的挥发性以及HCl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所以装置D中无浑浊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是:B中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对导管口产生的液体压强过大,使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5)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6)酒精和镁条同时燃烧时不能用水灭火,也不能用二氧化碳,因为镁条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只能用黄沙,故选D
53、。?28.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装置中出现的越来越多,它对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或实验过程的改进,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图1用50mL试管作反应容器,磷的燃烧均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防止白烟污染空气。用50mL注射器(活塞事先处在25mL刻度处)测量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观察试管中所发生的现象为_,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活塞慢慢左移到约_mL刻度处(取整数值),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2)图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能观察到?(选
54、填序号),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注射器内有液体B.瓶中液面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3)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他把注射器A中的气体X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问: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_g,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15(2)D(3)0.18;固体黑色变红色
55、;3CuO+2NH33H2O+3Cu+N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解答;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尽氧气,根据氧气占空气体积20%确定注射器中氧气的体积,而原来空气体积和消耗氧气的体积之差就是后来活塞所在的刻度;(2)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气体则会从长颈漏斗进入瓶内,可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i.根据C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判断液体的种类,B管中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就是这种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最后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液体的质量;ii.氧化铜为黑色,单质铜为红色;iii.首先根据X中元素的质量比推算出X的化学式,然后再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实
56、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1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我们可以得到X含有氮、氢两种元素然后根据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然后可依次填空【解答】解:(1)加热时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由于弹簧夹夹住了连接注射器和试管的导管,因此,白磷燃烧只能消耗试管内空气中的氧气,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五分之一即10mL;打开弹簧夹时,活塞慢慢左移到:25mL-10mL=15mL;(2)注射器慢慢向外拉时,瓶内空气减少压强减小,装置气密性良好时,外界空气从长颈漏斗进入瓶中,长颈漏斗下端
57、管口处出现气泡,故选D;(3).实验前后B管中的质量之差就是氧元素的质量,那么C中收集到的水的质量为:;.氧化铜与氨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和氮气所以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由题意我们可得X中含有氮、氢两种元素又知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所以我们可得氮、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所以化学式为NH3;B中的化学反应是氧化铜和氨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和铜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H2O+3Cu+N2。2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
58、透镜的焦距为_。(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A.凸透镜B.凹透镜【答案】(1)10厘米(2)同一高度(3)照相机(4)B【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凸透镜的焦距就是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2)实验开
59、始前,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3)首先根据物距的大小确定成像的特点,然后再根据成像特点确定它的实际应用;(4)光屏右移,如果像成在光屏上,则相当于光线要比原来发散,根据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解答】(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为:f=60cm-50cm=10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这时的物距u=50cm-10cm=40cm2f,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
60、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成像的;(4)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如果像成在光屏上,相当于光线发散了,因此应该在凸透镜的左侧安装一个凹透镜。30.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蒸发过程中,待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通过操作所得滤液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大学《图像处理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古生物及地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陕西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
- 2025年江苏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甘肃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附答案
- 广州新华学院《智能感知与移动计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期货交易知识入门-理论与实务课件(考试参考)
- 税金分析课件
- 鱼骨图PPT模板精品教案0002
- 冠状动脉造影基本知识-
- 油墨组成和分类
- DB37T 5175-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
- 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
- 自动喷漆线使用说明书
-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课教案
- 科研项目评审评分表
-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作业1—问题描述.针对日常教学中的某一主题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当前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改进课堂导入的必要性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衣柜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