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1181-2010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T1181-2010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T1181-2010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T1181-2010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T1181-2010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65. 020B 32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 13/T 118120102010-02 - 23 实施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2010-02 - 23 实施2010 - 02-08 发布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T 118120101刖 B本标准按照GBl.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唐海县质量 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秀萍、林永增、鲁雪林、张国新、王树林、冯贺敬、刘雅辉、张晓东。DB13/T 11812010DB13/T 1181201

2、06.4封闭除草6.4封闭除草 覆膜或播种前喷施除草剂,每667 n?用48%氟乐灵乳油60 ml80 ml,兑水40 kg50 kg喷 施或32%棉草克70 ml,兑水40 kg50 kg。6.5播种量每667 m2A l:点播1.5 kg2.0 kg,机械播种2. 0 kg2. 5 kg。盐碱重、板结的棉田适增播量。7田间管理7. 1苗期管理7. 1. 1查苗、补苗、移苗播种后及时查苗,严重缺苗断垄棉田及时釆取催芽补种,一般缺苗棉田采取营养钵育苗移栽或借苗 移栽以及双株补偿的方法。7. 1.2间苗、定苗棉苗出齐后及早进行间苗,去弱留壮,穴播留2株3株。2片3片真叶时定苗。7.1.3中耕勤中

3、耕,做到“出苗中耕,雨后中耕,低温中耕;看苗中耕,看地中耕,先浅后深”。耕深由3cm 4 cm,逐渐加深为6 cm9 cm,苗期中耕2次3次。7.1.4防治僵苗针对僵苗棉田,每667 m,用赤霉素类调节剂0. 5 g兑水7. 5 kg或用ABT生根粉0. 1 g兑水15 kg 对棉苗进行喷施。7.2 蕾期、花铃期管理7. 2.1简化整枝7. 2. 1.1选留营养枝:蕾期选留生长快、健壮的营养枝2个。7.2. 1.2打顶尖:一般在7月中旬打顶尖,单株留果枝11个13个。7. 2.1.3缩节安调控:中轻度盐碱地棉田全生育期使用缩节安的时期和用量根据雨量大小、苗情长势, 酌情掌握,可参照表1。表1盐

4、碱地棉花缩节安使用时期和使用量生育期门期缩节胺(DPC)使用量蕾期6 n 15 U6 月 20 LI1.0 g1.5 g/667 m2 , 兑水 30 kg 喷施初花期6 月 20 Fl6 J 30 II2. 0 g/ 667 m2,兑水 40 kg 喷施盛花期7 J 10 11 7 月 20 H3.0 g/ 667 m,兑水 40 kg 喷施结铃期7月底8月初一般棉国:4.0 g/667 m2,兑水40 kg喷施旺长棉田补使一次:3.0 g4.0 g/667 n?兑水40 kg喷施初花期每667 n?追施纯N 3.0 kg6. 0kg ,盛花期每667n?追施纯N 1.5 kg3. 0kg。

5、中早熟 品种取上限,早熟品种取下限。7.3吐絮期管理7.3.1催熟贪青晚熟、后发性强的迟熟棉田,在9月下旬每667 n?用40%乙烯利0. 1 kg0. 2 kg兑水50 kg 对棉铃进行喷雾,长势过旺棉田在10月5日左右可再补施一次,用药量0. 2 kg0. 3 kg。7.3.2收花棉花单铃吐絮后7 d为最佳采摘期,一般可每7 d10 d摘一次,不收雨后花、露水花。7.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方法见表2。表2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方法虫害棉蚣三叶前卷叶率达10%,三叶后百株螃量2500头,卷叶率达20%。10%毗虫咻1 500倍2 000倍液。百株三叶螃量10

6、000头,或下部叶片显 出少数发亮小蜜点时防治。施用内吸杀虫剂和触杀性杀虫剂防治。棉蓟马被害株率5%。马拉硫磷1 000倍1 500倍液。地老虎百株有虫2头3头或被害株率5%。3龄前用2. 5%的敌京虫3 kg/667 m撒施或5%百事达 乳油2 000倍液地面喷雾;3龄后撒毒饵(90%敌百虫晶 体与香饼)。棉铃虫二代百株卵粒数100粒、幼虫头数10头; 三代百株卵粒数45粒、幼虫头数5头。药剂防治:用有机磷类(乙酰甲胺磷)、氨基甲酸酯类(万 灵)、拟除虫菊酯类(顺反氯甑菊酯)等农药及时防治。 生物防治:玉米诱集带、性诱剂、赤眼蜂等。棉肓靖百株幼虫100头或被害率5%时防治。施用内吸杀虫剂和触杀性杀虫剂防治。病 害立枯病 炭疽病 红腐病 等与培育壮苗早发为目标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精细整地,增施腐熟有机肥;适时播种;适 期早间苗,雨后勤中耕,降低土壤湿度;秋季深翻地, 将枯枝落叶连同病菌一起翻入地下。药剂防治:出苗后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 粉剂600倍喷雾防治,可与杀虫剂配合,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