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焦炭行业分析报告(仅供内部参考) 课题组成员:李进跃 杨 彬 刘永波二0一一年三月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0 一、焦炭行业差不多介绍 PAGEREF _Toc289092420 h 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1 (一)焦炭的介绍 PAGEREF _Toc289092421 h 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2 1、焦炭的定义及用途 PAGEREF _Toc289092422 h 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3 2、生产的结构及流程 PAGEREF _To
2、c289092423 h 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4 3、焦炭的质量指标及分类 PAGEREF _Toc289092424 h 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5 (二)2010年焦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PAGEREF _Toc289092425 h 3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6 二、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26 h 4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7 (一)山西省焦炭行业地位及特征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27 h 4 HYPERLIN
3、K l _Toc289092428 1、地位变化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28 h 4 HYPERLINK l _Toc289092429 2、焦炭企业特征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29 h 5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0 (二)山西省焦炭行业差不多生产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30 h 6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1 (三)山西省焦炭行业财务运行情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31 h 7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2 (四)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趋势预
4、测 PAGEREF _Toc289092432 h 8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3 三、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33 h 9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4 (一)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差不多状况 PAGEREF _Toc289092434 h 9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5 1、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的整体状况 PAGEREF _Toc289092435 h 9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6 2、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态势分析 PAGEREF
5、 _Toc289092436 h 10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7 3、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与全国各省份对比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37 h 1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8 (二)2010年全国焦炭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38 h 16 HYPERLINK l _Toc289092439 1、2010年国内焦炭行业供应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39 h 16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0 2、2010年国内焦炭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PAGEREF _
6、Toc289092440 h 18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1 3、2010年国内焦炭价格变化及缘故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41 h 20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2 (三)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效益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42 h 2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3 1、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43 h 2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4 2、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
7、289092444 h 23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5 3、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45 h 23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6 4、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46 h 24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7 四、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47 h 24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8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48 h 2
8、4 HYPERLINK l _Toc289092449 1、国内宏观经济运行 PAGEREF _Toc289092449 h 24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0 2、2010年山西省经济运行状况 PAGEREF _Toc289092450 h 29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1 3、国际宏观环境运行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51 h 30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2 4、宏观经济环境对焦炭行业的阻碍 PAGEREF _Toc289092452 h 3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3 (二
9、)政策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53 h 3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4 1、产业政策汇总 PAGEREF _Toc289092454 h 3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5 2、重点产业政策解读 PAGEREF _Toc289092455 h 3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6 3、政策以后进展趋势 PAGEREF _Toc289092456 h 3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7 (三)技术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57 h 33 HYPERLINK l
10、_Toc289092458 五、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产业链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58 h 37 HYPERLINK l _Toc289092459 (一)2010年全国及山西省炼焦煤供需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59 h 37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0 1、2010年全国炼焦煤供需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0 h 37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1 2、2010年山西省炼焦煤供需状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1 h 38 HYPERLINK l _To
11、c289092462 3、2010年炼焦煤价格价格变化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2 h 38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3 (二)2010年钢铁行业进展情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3 h 39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4 1、2010年钢铁行业生产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4 h 39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5 2、2010年钢材行业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5 h 40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6 3、2010年
12、钢铁行业入炉焦比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6 h 4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7 4、钢铁行业进展趋势 PAGEREF _Toc289092467 h 41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8 六、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信贷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8 h 4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69 (一)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融资利息支出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69 h 4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0 (二)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信贷需求与特
13、征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70 h 4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1 1、产成品资金占用及融资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71 h 42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2 2、应收账款资金占用情况及融资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72 h 43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3 (三)晋商银行对焦炭行业授信情况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73 h 44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4 七、授信业务的要紧风险点及授信建议 PAGEREF _T
14、oc289092474 h 45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5 (一)焦炭行业生产经营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289092475 h 45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6 1、经济环境风险 PAGEREF _Toc289092476 h 45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7 2、产业政策风险 PAGEREF _Toc289092477 h 46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8 3、市场供需风险 PAGEREF _Toc289092478 h 47 HYPERLINK l _Toc289092479 4、
15、其他风险 PAGEREF _Toc289092479 h 48 HYPERLINK l _Toc289092480 (二)2011年焦炭行业授信建议 PAGEREF _Toc289092480 h 50 HYPERLINK l _Toc289092481 1、2011年焦炭行业信贷总体原则 PAGEREF _Toc289092481 h 50 HYPERLINK l _Toc289092482 2、2011年焦炭行业授信建议 PAGEREF _Toc289092482 h 51一、焦炭行业差不多介绍(一)焦炭的介绍1、焦炭的定义及用途 焦炭是在高温下由煤通过于馏后所得到的固体产品。焦炭呈黑灰色
16、块状,有光泽、燃烧时烟气少,具有不粘结、不结块、低硫、低灰、坚硬、耐磨、耐压、富于气孔性等特点。要紧用于冶金、化工、铸造等工艺的燃料,也可作制气和化工原料。统计时包括各种生产方式生产的全部焦炭,即机械化焦炉、简易焦炉、土焦炉、煤气发生炉生产的焦炭和半焦炭。焦炭按干焦计算,不包括水分。焦炭要紧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炼铁高炉采纳焦炭代替木炭,为现代高炉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础,是冶金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为使高炉操作达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冶炼用焦炭(冶金焦)必须具有适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包括冶炼过程中的热态性质。焦炭除大量用
17、于炼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冶金焦)外,还用于铸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其质量要求有所不同。如铸造用焦,一般要求粒度大、气孔率低、固定碳高和硫分低;化工气化用焦,对强度要求不严,但要求反应性好,灰熔点较高;电石生产用焦要求尽量提高固定碳含量。图1 我国焦炭消费占比情况图2、生产的结构及流程从目前国内的焦炭生产结构来看,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专业的商品化机焦生产企业,一类是大型钢铁联合生产企业自有的焦炭生产企业,第三类是土焦生产企业。大型钢铁企业的焦炭生产一般都为本公司自用,差不多不对外销售。土焦生产企业受到政策限制,逐渐被淘汰,差不多已消除。因此作为商品流通、销售的只有专业的机焦生产企业生产的部分。这
18、是焦炭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现代焦炭生产过程分为洗煤、配煤、炼焦和产品处理等工序。工艺流程图如下:图2 焦炭的生产流程3、焦炭的质量指标及分类(1)焦炭的要紧质量指标焦炭的要紧用途在于炼铁,焦炭作为高炉炉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炉冶炼有决定性作用。评价焦炭质量的要紧指标是灰份,另外还有硫份、抗压强度、耐磨强度、块度等,灰分和硫份比重越低表明焦炭的质量越好。下表所示为我国与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冶金焦灰分比较,从表中能够看出,我国的冶金焦灰分指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表1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冶金焦灰分比较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1级2级3级灰分(%)1212.113.513.515.07.08.09.08.0
19、数据来源:中国炼焦行业协会(2)焦炭的分类焦炭按其生产方式(炼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焦、土焦和型焦。机焦是指用机械化焦炉炼焦生产焦炭,这种方式生产焦炭,可回收利用煤气和煤焦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同时生产的焦炭质量较高且稳定,但成本投资较大。土焦是指用土法炼焦生产焦炭,这种方法生产焦炭的过程中炼焦的附产品煤气和煤焦油无法回收利用,对环境污染专门大,同时生产的焦炭的质量也比机焦生产的焦炭质量差,但该法生产焦炭的投资成本较低,同时加之炼焦原理简单成为目前土焦生产屡禁不止的重要缘故。焦炭按其用途分为冶金焦、气化焦、电石用焦。其中冶金焦又分为高炉焦、铸造焦和铁合金焦。高炉焦要紧用于炼铁,是焦炭的最要紧用
20、途,目前焦炭消费的70%左右是用于炼铁。因此焦炭生产和钢铁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焦炭按炼制过程划分为低温焦炭与高温焦炭。低温焦炭和高温焦炭差不多上煤的干馏产品。它们的区不在于二者的最终温度不同、使用的原料不同、产品产率和产品性质也都不相同。低温焦炭,亦称半焦。把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500-600干馏而得到的产品称为低温焦炭。它所用的原料煤是褐煤、浅变质程度的烟煤,长焰煤和气煤。低温干馏最终目的是获得高产率的煤焦油,同时也能得到半焦和煤气。高温干馏加热温度在900-1000(二)2010年焦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焦炭行业是基础原材料里的重要生产品种,是工业生产的重点原材料产品之一,关
21、于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等的生产关系紧密。焦炭行业是属于原材料的生产部门,处于工业产业链的前端位置。2010年,焦炭行业在钢铁、机械、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增长拉动下,生产产量持续增长,行业的生产产值恢复性增长加速。2010年,焦炭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达到27.91%,占GDP的比重上升至1.21%,接近2008年的最高水平。焦炭行业尽管在2010年生产增速,但由于价格上涨乏力,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多,亏损情况严峻。而且焦炭行业面临的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优化任务仍较重。表2 2006-2010年焦炭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增长率 焦炭行业工业产值增长率工业产值比重2
22、00621087111.11803.47 23.64 0.93 200725730613.02232.02 42.63 0.95 2008 3006709.03830.90 71.69 1.39 20093353538.73316.26 -9.77 1.08 201039798310.34416.65 27.91 1.2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注:2007-2010年钢铁行业工业产值为1-11月累计额,在计算工业产值比重时换算为了12个月的产值。二、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状况分析(一)山西省焦炭行业地位及特征分析山西省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的进展和山西经济的进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
23、关关系,近年来山西省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一直保持在0.7以上。焦炭作为山西省的要紧能源之一,是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炼焦煤资源的优势明显,山西焦炭行业在我国焦炭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单独的行政区划比较,2010年,山西焦炭行业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位居全国第一。从焦炭产量看,山西焦炭行业的焦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产量与其他省区存在较大的差距。2010年,尽管山西省仍然是焦炭第一大省,但生产经营情况仍然不理想。金融危机后,山西省焦炭产业受到冲击最为严峻。由于山西省的焦炭的出口急剧萎缩,独立焦化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产业结构不合理,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等因素阻碍下,山西省焦炭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极为困难
24、,连续出现大规模的亏损,焦化企业的生存压力较大。1、地位变化分析从近几年山西焦炭行业的地位指标变化看,资产比重和收入比重有逐渐下滑的趋势,利润比重的起伏较大。从长期的进展趋势看,由于其它炼焦煤资源大省的焦化产业进展迅速,山西省资产和收入比重有下降的趋势。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都比200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山西省焦炭行业近2年的亏损严峻,全行业亏损,焦炭企业的利润实现较差。图3 2006-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地位变化情况2、焦炭企业特征分析2010年,山西省共有218家焦炭企业,其中私营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只有5家。在企业中,私营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的总资产比重
25、居前列;其他类型企业的收入比重为34.92%,私营企业收入比重是30.08%;除了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其他类型企业都出现亏损。山西省的焦炭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要紧是规模普遍较小的独立焦化企业,2010年各型企业的亏损情况都较为严峻。 表3 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企业所有制类型情况企业类型企业数量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利润总额(亿元)全部218146100.00 100.00 100.00 -19.41 国有企业553.57 4.42 6.59 -1.57 股份合作企业532.82 2.22 2.19 -0.34 股份制企业1496.08 13.84 14.56
26、 -0.60 私营企业1047239.64 33.27 30.08 -9.23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1699.97 15.14 11.65 0.05 其他744837.92 31.12 34.92 -7.7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二)山西省焦炭行业差不多生产状况分析2010年山西省焦炭产量是8476.3万吨,同比增长11.1%。从2001年开始,山西省的焦炭产量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产量从2001年的4987.72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722.83万吨,产量增长了近95%。山西省焦炭产量的逐渐扩大,从而也带动全国的焦炭产量增长。2008年,山西省的焦炭生产能力面临产业结构调
27、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执行力度加大,另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使山西省的焦炭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在经济危机的持续阻碍下,山西省的焦炭行业进展更为困难,产量接着下降至7649.35万吨。2010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好转,以及需求增加的拉动下,山西省的焦炭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但与最高产量仍有差距。图4 2001-2010年山西省焦炭产量变化情况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资源第一大省,炼焦煤资源多,炼焦煤种资源储量最大,占全国资源储量的56.1%。丰富的炼焦煤资源,这也决定了山西省在我国焦炭的生产中占有要紧的地位,产量位居首位。山西省焦炭产量尽管长期占据全国第一,
28、但从近几年的比重变化趋势分析,其产量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40.98%下降到2005年的30.71%,2006年有小幅上升,但2007年后又持续下降,2010年更是下降到21.87%。山西省焦炭产量比重的持续下降,要紧阻碍因素是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淘汰落后产能较多,产量增速受阻碍;停产、限产保价;节能减排政策达标要求下的限产阻碍;另外,河南、内蒙古等其他省区的焦炭产量快速增长,此消彼长即造成山西省焦炭产量比重的下降。考虑到山西省的炼焦煤资源情况,可能在相当长时刻内山西省的第一焦炭生产大省的地位是可不能改变的,但与其他炼焦煤资源大省的产量差距会逐渐缩小。图5 2002-2
29、010年山西省焦炭产量占全国比重变化情况(三)山西省焦炭行业财务运行情况分析 从财务指标上来看,2010年山西焦炭行业的整体财务指标与2009年相比表现有所改善,但整体财务状况水平仍较差。盈利能力方面,山西焦炭行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变化不大,全行业出现亏损;关于偿债能力而言,山西焦炭行业的负债接着上升,亏损面提高,整体而言,山西省焦炭行业的偿债能力较差,存在较大偿债压力;营运能力指标中,山西省焦炭行业的营运能力指标相对稳定;关于进展能力,山西焦炭行业的进展能力指标有恢复性增长,但复苏之路还需要时刻,考虑到焦炭行业的资源依靠性,可能山西省的焦炭行业在结构调整、规模化进展下,仍具有较好的进展前景。表4
30、 2006-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运行情况2010年11月2009年11月2008年11月2007年11月2006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8.53 7.22 16.82 20.91 17.46 销售利润率(%)-1.58 -4.05 4.24 4.50 -19.13 资产酬劳率(%)0.86 -0.64 6.48 5.66 3.60 偿债能力负债率(%)78.97 75.77 71.32 69.53 73.22 亏损面(%)66.97 61.74 32.83 27.78 40.31 利息保障倍数(倍)0.45 -0.35 2.77 2.72 1.86 进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37.54
31、 -1.46 49.46 15.31 3.95 利润总额增长率(%)-49.50 -161.66 55.51 303.45 140.69 资产增长率(%)20.98 5.34 34.33 25.22 21.16 销售收入增长率(%)31.85 -33.89 65.34 47.45 22.37 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次)9.82 9.48 14.25 12.39 10.37 产成品周转率(次)9.07 6.97 7.27 6.61 6.75 流淌资产周转率(次)1.22 1.29 2.05 1.77 1.5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四)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趋势预测山西省是我国最重
32、要的焦炭生产基地,焦炭产量和外调量居全国首位。山西焦炭行业的要紧优势在于炼焦煤资源丰富,资源储量大。劣势在于企业多而不强,产业技术水平较低,节能减排任务重等问题。在以后的进展中,山西焦炭行业的要紧进展趋势是: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规模化优势企业的形成、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产业链的延伸等。山西省的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有效操纵焦炭产能,到2011年底,全省焦炭总产能操纵在1.4亿吨以内,焦化企业数量减少到150户以内,开工建设大型焦化产能置换项目2000万吨。山西省焦炭行业的进展重点是:贯彻落实山西省制定的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取缔违规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焦化企业,压缩焦
33、炭产能,理顺焦炭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采取限产措施,调整供需关系,维护焦炭价格,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推动“煤焦联合”“焦钢联合”,延长产业链,增加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煤焦联合”,竞争省外焦炭市场。采取“双向参股”的方法,引导省内炼焦煤生产企业参股焦化企业,推动焦化企业参股炼焦煤生产企业。推动企业“焦钢联合”,直接占据省外焦炭市场。采取“双向参股”的方法,引导省内焦化企业参股省内外钢铁企业,吸引省内外钢铁企业参股我省焦化企业。推动焦化行业“整合”、“重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制定积极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培育和推动焦化企业以兼并、重组、参股、联营、合作等方式组建大型焦化集团,提高产业集中
34、度,提高市场竞争力。2011年,可能山西省焦炭行业的进展在产业调整逐渐实施的阻碍下,行业的进展能力会有所提升,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会有改善,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较大。三、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运行状况分析(一)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差不多状况1、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的整体状况2010年我国我国共计生产焦炭3.88亿吨,同比增长9.11%;山西省焦炭产量为8476.3万吨,同比增长11.1%,产量约占全国比重的21.87%,全省焦炭产量释放率为52%左右。从销售情况看,2010年,山西焦炭外销量为6121万吨,占全省产量的70%以上,河北、山东、江苏、辽宁等地仍然是山西焦炭的要紧消费地区,
35、其中,河北钢企的焦炭消费量接近山西铁路运输总流量的50%。出口方面,2010年山西焦炭出口形势较2009年好转,但总量偏低。据统计,2010年山西焦炭出口量为294.5万吨,占据全国出口比例的88.03%。从产业链状况看,上游煤炭企业受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阻碍,众多中小煤矿尚未进入复产时期,导致炼焦煤供应紧张,炼焦煤价格易涨难跌持续走高,炼焦煤价格全年涨幅在150-200元/吨。相关于价格走势强劲的炼焦煤,焦炭的价格与生产成本倒挂现象突出,炼焦企业一直在减产、限产中运行,经营风险加大。下游钢铁行业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铁矿石价格飞涨、库存压力增大等因素的阻碍,行业盈利能力有所减弱,钢企处于操纵
36、生产成本的考虑,对焦炭价格压制明显。炼焦企业在焦化产业链不断被消弱,焦炭价格经常处于被动性上涨,买方市场特征明显。总体来看,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态势不容乐观,生产总量稳步增长。但由于焦炭企业受上游高价焦煤和下游强势钢企夹击的阻碍,价格处于倒挂状态,行业陷入亏损中。2、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进展态势分析图6 山西省焦炭行业销售收入进展趋势图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出,2010年1-11月山西省炼焦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8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5.74%,2010年后半年呈下降趋势;销售收入所占份额2010年1-11月为14.3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49%,整体呈平稳趋势;总体
37、看来,行业销售收入进展态势不容乐观。图7 山西焦炭行业利润总额进展趋势图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出,2010年1-11月山西省炼焦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9.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12.16%,整体呈转好趋势;利润总额所占份额2010年1-11月为-8.3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2.69%,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总体看来,行业利润情况不佳。图8 山西省焦炭行业总资产进展趋势图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出,2010年1-11月山西省炼焦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长20.9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5.64%,整体呈上升趋势;总资产所占份额2010年1-11月为20.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4%,整体呈下降
38、趋势;总体看来,行业总资产投资稳步增长。3、2010年山西省焦炭行业与全国各省份对比分析(1)产量对比分析 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有焦炭企业833842家,比2009年同期减少了1.07%,企业数量的持续减少要紧是由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以及市场因素造成的。我国六成的焦炭企业分布在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新疆、河南。其中山西共有焦炭企业218家,占全国的1/4;陕西有68家,山东有66家,新疆、河南厂商数量均超过40家。从产量看,山西省是焦炭生产规模最大的地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量达8476.3万吨,占全国的21.87%,但由于其它地区的产量增长较快,导致产量比重接着下滑。
39、另有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云南、陕西、江苏、四川、新疆和黑龙江11个地区产量超过1000万吨,产量合计为16448.9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8.74%。从2010年各地区的焦炭产量增长速度看,产焦大省中河南、内蒙古的产量增长较快,为全国的产量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山西省的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仍占据第一焦炭生产大省的位置;从各地区的生产进展趋势看,山西省仍会接着保持第一大省的地位,但其余炼焦煤资源丰富的地区产量会有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的焦炭产量增长潜力较大。表5 2010年焦炭行业各省区焦炭产量情况单位:万吨,%产量同比增长山西8476.30 11.10 河北4988.10 2.10 山
40、东3362.60 4.20 河南2570.20 17.90 内蒙古2114.20 19.40 辽宁1855.80 -1.50 云南1570.20 15.60 陕西1557.30 13.80 江苏1385.10 14.30 四川1157.10 -0.20 新疆1111.90 30.00 黑龙江1094.10 17.20 湖北947.10 13.00 安徽839.60 8.60 江西798.80 23.80 贵州713.20 -8.50 上海630.70 -4.60 湖南574.40 5.80 宁夏426.70 39.30 吉林411.30 -1.30 广西391.50 8.70 重庆359.20
41、 18.70 浙江325.90 20.20 甘肃244.30 天津222.70 -23.00 广东195.40 2.40 北京160.60 -3.30 青海143.00 21.30 福建129.80 -8.20 (2)规模对比分析从行业规模看,山西省的焦炭行业资产占据了全国的最大比重,资产合计占到了我国焦炭行业总资产的40.06%;前五个省市的资产合计占到了我国焦炭行业总资产的69.22%;前十个省市的资产合计占到了我国焦炭行业总资产的85.32%;河北省作为作为次于山西省的第二大焦炭大省,资产规模与山西相距较大,占全国总资产的10.91%;山东省的资产规模比例在9.76%,居全国第三位。从区
42、域资产分布变化看,山西省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其它省份与之差距有减少。表6 2010年焦炭行业资产区域分布情况单位:亿元,%地区资产总计同比增长比重累计比重全国4996.91 27.88 100.00 山西省2001.98 20.98 40.06 40.06 河北省545.11 43.51 10.91 50.97 山东省487.78 70.31 9.76 60.74 云南省214.29 22.99 4.29 65.02 黑龙江省209.57 29.86 4.19 69.22 内蒙186.58 19.93 3.73 72.95 河南省179.75 20.24 3.60 76.55 陕西省175.
43、18 34.82 3.51 80.05 宁夏156.98 25.80 3.14 83.20 四川省106.24 22.11 2.13 85.32 江西省106.19 32.80 2.13 新疆99.33 39.02 1.99 上海市73.28 4.58 1.47 辽宁省72.21 31.71 1.45 江苏省67.97 12.98 1.36 贵州省60.58 -13.20 1.21 安徽省53.42 46.46 1.07 湖南省46.31 35.34 0.93 青海省35.30 26.18 0.71 天津市28.22 4.38 0.56 湖北省23.11 16.67 0.46 重庆市17.37
44、 37.69 0.35 广东省17.23 48.60 0.34 吉林省13.23 8.13 0.26 福建省11.53 87.44 0.23 浙江省4.67 -32.04 0.09 广西1.94 8.81 0.04 甘肃省1.54 89.91 0.03 北京市0.02 -1.79 0.000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3)销售收入对比分析从销售收入看,全国销售收入排名中,山西省作为第一大焦炭大省,销售收入比重占到全国的28.76%,但比资产比重低;河北、河南和山东的销售收入比重都在11%以上,且都高于资产比重。我国焦炭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列的是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黑龙江
45、、云南和陕西等地;前五个省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到了全行业的70.16%,高于资产前五名的集中度;前十个省区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到了全行业的86.65%。表7 2010年焦炭行业销售收入区域分布情况单位:亿元,%企业类型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比重累计比重全国4282.12 33.04 100.00 山西省1231.60 31.85 28.76 28.76 河北省613.37 42.85 14.32 43.09 河南省481.46 35.54 11.24 54.33 山东省472.28 16.63 11.03 65.36 内蒙205.57 37.18 4.80 70.16 黑龙江省182.91 45.94 4.
46、27 74.43 云南省175.38 36.08 4.10 78.53 陕西省142.51 72.41 3.33 81.85 四川省102.95 13.88 2.40 84.26 江西省102.29 63.30 2.39 86.65 江苏省74.54 19.27 1.74 88.39 宁夏51.82 36.40 1.21 89.60 贵州省48.72 19.91 1.14 90.74 安徽省48.59 65.31 1.13 新疆46.96 34.05 1.10 辽宁省43.90 -4.85 1.03 浙江省42.81 20.38 1.00 湖南省41.63 35.10 0.97 上海市39.1
47、5 3.29 0.91 吉林省34.22 35.87 0.80 重庆市20.64 46.17 0.48 天津市17.63 5.49 0.41 湖北省17.10 14.13 0.40 青海省15.84 38.59 0.37 福建省12.82 62.24 0.30 广东省12.50 67.31 0.29 广西2.04 211.65 0.05 甘肃省0.85 -1.79 0.02 北京市0.03 -60.39 0.00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4)效益对比分析从行业效益看,山西省焦炭行业近年来受到出口市场萎缩,市场环境恶化、结构不合理等多重因素阻碍,行业的亏损情况严峻。利润较多的省市
48、是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等;前五个省区的利润合计占到了全行业的87.80%,利润集中度水平高于资产和销售收入的集中度。具体的省区中,河南省的资产和销售收入比重尽管分不处于第四和第三,但在利润的实现上,河南的表现良好,利润比重达到42.78%;山东的利润位居第二位,但同比出现下降;内蒙古的利润增长较快,表现较好;青海省的资金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都表现较好。表8 2010年焦炭行业盈利区域分布情况单位:亿元,%地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比重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利润累计比重全国116.55 19.14 100.00 4.65 2.72 河南省49.86 25.43 42.78 52.02 10.36 42
49、.78 山东省21.39 -13.04 18.35 11.73 4.53 61.13 内蒙11.86 118.89 10.18 11.34 5.77 71.31 河北省10.59 -60.00 9.08 3.45 1.73 80.39 云南省8.64 64.59 7.41 8.16 4.92 87.80 黑龙江省4.06 -26.36 3.48 3.84 2.22 青海省3.58 2514.13 3.07 20.85 22.60 四川省3.16 23.61 2.71 6.02 3.07 辽宁省3.08 -40.16 2.65 8.78 7.02 贵州省3.02 32.11 2.59 12.57
50、 6.20 宁夏3.02 -23.55 2.59 5.57 5.82 江西省2.66 36.23 2.28 4.32 2.60 新疆2.23 18.64 1.92 5.50 4.76 陕西省2.04 -9.63 1.75 2.89 1.43 重庆市1.71 59.51 1.46 37.12 8.27 江苏省1.43 -52.48 1.22 3.26 1.91 湖南省1.08 -1044.73 0.93 7.29 2.61 福建省1.00 1.50 0.86 13.40 7.82 吉林省0.84 -21.12 0.72 26.46 2.46 浙江省0.82 2.29 0.70 26.99 1.9
51、2 广东省0.58 3101.60 0.50 6.96 4.65 天津市0.21 96.36 0.18 1.18 1.21 上海市0.15 -73.31 0.13 0.99 0.38 广西0.10 1494.27 0.08 6.68 4.77 北京市0.00 -50.00 0.00 3.68 2.03 甘肃省-0.01 -92.90 -0.01 -0.96 -1.04 湖北省-0.14 -106.44 -0.12 -1.00 -0.80 安徽省-1.01 143.44 -0.86 -5.66 -2.07 山西省-19.41 -49.50 -16.65 -1.77 -1.5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
52、局,中国产业数据网(二)2010年全国焦炭行业供需形势分析1、2010年国内焦炭行业供应状况分析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新投产焦炉57座、新增产能约3371万吨。同期,云南、山西、陕西、贵州、山东、新疆、河北等14个省区淘汰落后和北京首钢搬迁等淘汰关停焦炭产能约2759.5万吨。2010年新增焦炭产能610万吨。我国焦炭行业差不多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实际生产能力,而且钢铁等产业节约焦炭消费的潜力巨大,现有焦炭生产规模和实际生产能力,能够满足钢铁等耗焦行业的更大规模需求。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焦炭消费强度下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国家限制出口的情况下,焦炭行业的进展要求是淘汰
53、落后产能,结构调整,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从进展趋势分析,焦炭行业的生产将实现从以扩大产能规模为主的进展向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高附加值焦化产品研发深加工为主、“低碳”、“绿色”方向的转变,实现可持续进展。(1)2010年国内焦炭生产状况分析依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快报数据,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焦炭企业累计生产焦炭38757万吨,同比增长9.1%。2010年,可能全球生产焦炭6.354亿吨,比2009年的产量有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焦炭产量占世界焦炭产量约61%,我国焦炭的产量仍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从2010年焦炭行业的生
54、产情况看,在钢铁行业生产接着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对焦炭行业的需求增加明显,焦化企业的生产随着钢铁行业的生产增加而增加,生产经营效益也有所恢复性增长。从国内焦炭的各省区生产情况看,山西依旧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产区域,2010年,山西省焦炭产量8476.30万吨,同比增长11.10%,占全国产量比重是21.87%,产量保持全国第一,但产量比重接着下滑。焦炭产量仅次于山西省的是河北省,2010年的产量达到4988.10万吨,产量比重是12.87%,产量比重下降;另外,山东、河南和内蒙古的焦炭产量也较多,占全国的产量比重分不是8.68%、6.63%和5.46%。从产量增长速度分析,2010年山西省的焦
55、炭产量恢复增长,产量增速是11.10%,由于山西省的产量基数较大,增产部分占全国增产总量的约四分之一;另外,焦炭产量增产幅度最大省份有宁夏增长39.3、新疆增长30.0;辽宁、四川、贵州、上海、吉林、天津、北京、青海等省市焦炭产量下降;内蒙古依靠资源优势,焦炭产量增长潜力较大,其产量比重逐渐提高。(2)2010年国内焦炭企业的生产结构分析焦炭生产结构分析目前,我国的焦炭生产企业要紧有两类:一是钢铁联合企业内部自有的焦化厂,焦炭生产以供应企业炼钢生产为主;二是独立焦炭生产企业,焦炭全部作为商品外销。钢铁联合企业自有焦化厂产能占全国焦炭产能的1/3,其他2/3产能为独立焦化厂所有。二者相比,钢铁联
56、合企业自有焦化厂的产品销售稳定,且具有排他性,产能利用率高。当市场需求减少时,钢铁企业会首先减少外部焦炭采购,以保证对自有焦化厂焦炭的消化。而独立焦炭生产企业由于没有稳定的下游消费客户,当市场形势不行时,会首先受到冲击。依照中国炼焦工业协会数据,从企业生产结构看,2010年全国38757万吨、同比增长9.13%的焦炭产量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13003.2万吨(纳入中焦协重点统计企业数),同比增长5.42%;其他独立焦化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焦炭产量25753.9万吨,同比增长11.10;钢铁联合企业焦炭产量增幅低于独立焦化企业5.68个百分点。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比重从2009
57、年同期的35.16,再回落至33.55,下降1.61个百分点。焦炭企业结构分析近年来,一批大型钢铁企业和独立焦化企业加快了联合重组步伐,鞍钢、宝钢、武钢、河北钢铁以及旭阳煤化工、山东焦化等大型焦化集团形成,焦化产业集中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截至2010年底,我国先后有五批(257家)焦化企业获得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公告,这些企业加上后扩建焦炉总产能达约3.16亿吨。其中常规机焦炉企业235家,产能约占我国机焦炉总产能的70%;热回收焦炉企业22家,产能约占我国热回收焦炉总产能的37%。焦炭生产区域分析在全国焦炭行业中,仅有13焦炭生产能力布局在钢铁联合企业内,23为独立焦化厂。大部分焦炭企业集中在山
58、西、河北、内蒙等煤炭产区,除河北相对靠近客户外,其它均远离用户。而钢铁生产和消费较多的江苏、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省市和广东、福建等南方省区因煤炭资源较少而缺少焦炭,因此出现了“北炭南运”的局面。我国焦炭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目前发达国家95%的焦炭生产能力布局在钢铁企业内部。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余热等能够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我国钢铁企业用焦量占焦炭产量的80%以上,但只有33%的焦炭生产能力布局在钢铁联合企业内,67%的焦炭生产能力为独立焦化企业,目前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以后将要紧通过进展化工产品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以后煤焦化产业的布局将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钢铁企业附属焦炭装
59、置向钢铁工业的布局靠拢,另一方面独立焦化企业将进一步向炼焦煤资源产地聚拢。焦化企业至少要在资源和市场中占有一个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进展。2、2010年国内焦炭行业需求状况分析(1)2010年国内焦炭消费总量分析2010年,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约3.843亿吨,同比增加约2962万吨,增长8.35,是我国焦炭消费历史上消费最多的一年。2010年,国内外钢铁产量的加快恢复增长,国内生铁产量达5.9亿多吨,再创历史新高,强力拉动了我国焦炭需求的增加。表9 2002-2010年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情况单位:万吨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表观消费量
60、129331630319372240802831831364311463546838430产量142901777520873253562976832894323593551438757出口量135714721501127614501530121357335次贷危机发生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国内外经济产生破坏性作用。为了刺激经济恢复增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政策措施组合拳,四万亿投资打算出台、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继公布、刺激国内消费的汽车、家电下乡陆续实施等等。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作用下,宏观经济逐渐好转,经济增长势头良好,钢铁行业、机械行业等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国生产粗钢和生铁6266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电商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新途径
- 物联网在推广科学饮食中的作用展望
- 生产数据的采集、处理与价值挖掘研究
- 酒店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制度
- 电子工业中石墨基材料的生产自动化技术研究
- 装潢承揽合同范本
- 煤矿掘进班组长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肛肠熏洗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酯色母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氨酯浇注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垒球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C语言课程思政案例
-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I-第11课课件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现场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