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标要求】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2)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鲁迅 孙中山大事记第一阶段从医人走上医国的道路(民主革命先行者)大事记1866年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贫苦农民家庭,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1892年7月以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1894年, 力倡改
2、革,无果而终;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 起义迈出武装起义的第一步;1905年在 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 。上书李鸿章 兴中会 广州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孙中山大事记第二阶段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大事记1912年1月1日成立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3月颁布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 篡夺了革命果实;1913-1922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二次革命、护
3、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孙中山大事记第三阶段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性转变大事记接受过苏俄(1922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 ,确立了 、 和 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为 ,成为 的共同纲领,有力地推动了 运动的发展; 1924年5月创办 ,培养军事干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国民党新三民主义联俄扶助农工联共黄埔军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从医人走上医国的道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孙中山的经历(出生地、求学、行医等经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走上革命道路? 材料一 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
4、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对孙中山的上书,李鸿章态度极为冷淡。那时,中日甲午战争正在进行,李鸿章在芦台督师,收到他的上书,只是随便地说了一句:“等打仗完了以后再见吧。”孙中山听了这句话,知道没有办法,闷闷不乐地回到上海。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三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结合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孙中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转
5、变?希望清政府革新政治,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温和的改革(或“改良”) 暴力革命;时代背景:列强侵略的加深、严重的民族危机;封建制度的落后 直接原因:上书李鸿章失败,幻想破灭;早期经历:广东最早开埠通商;太平天国运动;在美国、香港求学;后到澳门、广州行医。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
6、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指什么? (2)他领导的这场革命为什么说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公认领袖、领导阶级、组织形式、指导思想、斗争方式、斗争结果等) (3)这场革命为中国社会哪些方面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4)指出这场革命的不足。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有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同盟会(民报为机关刊物);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标志
7、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了很高水平。 政治: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 体,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短暂春天”的到来奠定了 基础。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习俗: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等,推动了 社会习俗的变革。 名称时间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1913宋教仁遇刺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由于 而失败护国运动1916发表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段祺瑞拒绝恢复 和国会借助西南军阀,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遭到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1922为了恢
8、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当选非常大总统,准备组织北伐因 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 革命党人纪律涣散、行动不一陈炯明袁世凯复辟帝制临时约法 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结局如何?说明了什么?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败 说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为何说中华民国“现在有淹死的危险”?(2)孙中山曾把希望寄托在哪里?结果如何?(3)在孙中山处境最为
9、艰难的时候,得到了谁的帮助?之后民主革命斗争出现了怎样的新局面?(2)向欧美列强求救 拒绝答案:(1)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失败,中华民国名存实亡。(3)得到了苏联政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性转变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对内:“新”在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新”在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 (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控制私
10、人资本)“新”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性转变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反帝一般平民所共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更关注农民和工人填一填,记一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终年59岁。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每逢国庆节,总在天安门广场竖立孙中山画像,表示对他的怀念。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念念不忘)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6262.2-2025信息技术抽象语法记法一(ASN.1)第2部分:信息客体规范
- 笔记重点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长期投入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项目团队绩效管理的考试题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探索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行业背景与变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理解与运用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告审核技巧试题及答案2025
- 注册会计师考试学术研究对提高专业素养的贡献探讨试题及答案
- 项目目标与设计思路的有效结合试题及答案
- 员工心理健康与支持措施计划
- 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库(含答案)
- 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手册+记录表卡
- 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JT-T-1184-2018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运营成本测算规范
- 18篮球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 JBT 14585-2024 信号蝶阀(正式版)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高清版)WST 402-2024 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 围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性发育异常疾病课件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