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体的运动与声现象压轴培优专题训练_第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体的运动与声现象压轴培优专题训练_第2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体的运动与声现象压轴培优专题训练_第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体的运动与声现象压轴培优专题训练_第4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体的运动与声现象压轴培优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物理 物体的运动与声现象压轴培优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如图甲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的v-t和s-t图象如图乙所示,能真实反映木块运动情况的选项是()Aa、cBa、dCb、cDb、d2一小球位于x=0m处,t=0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s时,小球回到原点B小球第2s内的运动路程大于第3s内的运动路程C第2s内和第3s内,小球运动方向相同Dt=4s时,小球在x=-1m处3某单位在一条平缓流动、流速恒定的河流上举

2、行划船比赛,为此制定了一个规则:将甲、乙两船队分别置于上、下游;在两个船队之间的中点处放置一个插有红旗的小木箱,发令枪响时小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甲、乙两船队听发令枪声同时从上游和下游向着小木箱出发,先到达小木箱的船队获胜。针对这个比赛规则,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比赛规则不公平,因木箱顺水而下,所以对下游的船队有利B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顺水而下,所以对上游船队有利C比赛规则公平,因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时相对于水是运动的D比赛规则公平,因水流动对两船队比赛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4如图所示,学校围墙为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

3、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A3分钟B4分钟C5分钟D6分钟5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相距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2m/sB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C开

4、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6一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平均速度为v2,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为t,从乙地返回甲地,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v2(v2v2),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v1(v1v1),从乙地到甲地所用时间也为t,若v1-v1=v1,v2-v2=v2,则()A若原来v1v2,则一定有v1v2B若原来v1v2,则一定有v1v2C若原来v1v2,则一定有v1v2D若原来v1v2,则一定有v1v27某中学八年级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未输送水的直铁管的其中一个

5、末端敲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在铁管另一个末端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音。(为了简化计算取空气中的声速30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铁中的声速为5000m/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2次响声,管道至少要37.5米B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2次响声,管道至少要31.9米C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3次响声,管道至少要214.3米D选择能听到3次声音的最短管道做实验,听到的第2次声音与第3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57s。8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

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A动物反应灵敏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9观察者静止在路旁,一列动车以速度v向观察者驶来,动车发出的鸣笛声频率为f0,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为f,声音的速度为u,f与f0的关系正确的是()Af=uu+vfBf=uuvfCf=vu+vfDf=uuvf10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

7、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50mC汽车的速度是26.2m/sD汽车的速度是42.5m/s1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噪声,为了减弱这种噪声污染,有些汽车使用了“以声消声”的方法,用车内麦克风监听噪声,然后利用喇叭产生反相噪声,与原噪声进行叠加,最终听到的声音会变弱。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是一种超声波,对司机的驾驶起干扰作用B噪声源声音越强,车内喇叭产生

8、的抑制声波的频率要相应加强C车内喇叭在产生反相抑制声波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汽车行驶时,风产生的噪声与轮胎产生的噪声不同,主要是两种声音的响度不同二填空题(共13小题)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的s-t运动图象,仔细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甲车的速度 _乙车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5分钟,甲车和乙车相距 _m.在距离O点 _m的时候,两车相遇。13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

9、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小球编号1234小球质量/g254540小球半径/cm0.50.51.52小球收尾速度/(m/s)16404020(1)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_N。(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推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_m/s。14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米/秒和10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当两船相隔一定距离时,两船上的驾驶员同时拉响了汽笛,驾驶员在听到对方的汽笛声后立刻开亮自己船上的探照灯。若两船驾驶员探照灯打开的时间正好相隔0.2秒,则表明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_米,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_米;乙船亮灯时距离甲船_米

10、。(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15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市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违反交通法规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不文明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会给国家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此试举一例,如图所示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米,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千米/小时,V乙=54千米/小时。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米,宽度d=1.8米。当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米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米),突然有一人骑自

11、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米。那么当自行车车速在_范围内将与甲车相撞;当自行车车速在_范围内将与乙车相撞。设两轿车均在车道中间位置行驶,且不考虑轿车的制动情况。16小明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在第1s内,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是 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物体在06s内的平均速度是 _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崔推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分析可知小崔在25s推动物体作 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为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

12、值,通常用a表示。由图可知加速度a=vt的单位是 _;在02s内小崔同学对物体提供的加速度的为 _。17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_m/s。18图甲是2011年4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发射场景。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s内火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_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_m/s。19一根长为L的直钢管,当在其中一端敲击一下时,其同学在

13、另外一端听到了两次响声,并用秒表测量出时间间隔为t;第一次的响声是通过 _(选填“空气”或“钢管”)传递过来的,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v0,则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表达式v1=_(用题目中的字符表达)。20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以上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作用是_。21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_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乙所示,、A、

14、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1)”、“re(2)”、“mi(3)”三个音阶,则do(1)这个音阶与_图位置对应。2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从图乙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所用的时间是 _秒,则该被测车速度是 _米/秒(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23演绎式探究: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1=v0+a(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

15、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序号液体t0()v0(ms-1)a(ms-1C-1)1水2515002.52甘油201923-1.83水银201452-0.464酒精201180-3.6(1)根据资料和表可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的关系是: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所示,是酒精、水和水银中声速随温度变化图象,其中_(a或b或c)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3)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某次测量时水温为15,声呐发出声音2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

16、为多少?24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分别是_、_、_。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种,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_,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_,工厂里面的防噪声耳罩,这是_。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2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测量的仪器或工具有 _、_。(3)小明测出S=78cm,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_m/s。26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 _(填“

17、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 _(填“平衡”“不平衡”)。(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_m/s,CD段的路程为 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填“”“”或“=”)vBC。(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 _m/s。(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填“”“”或“=”)v2。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SAB=0.3mt

18、AB=0.5svAB=0.6m/svB=1.2m/sSBC=0.9mtBC=0.5svBC=vC=2.4m/sSCD=tCD=0.5svCD=3m/svD=3.6m/s2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m/s。(4)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8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

19、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减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假如抽气机若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几乎_(能/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出_。(2)如图所示,实验时将闹铃没有直接放于玻璃罩的托盘上,而是放于塑料泡沫之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_。29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的实验中,小明用塑料尺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1)先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这一现象表明:发声的塑料尺在_。(2)然后用较大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的声音变大。这一现象表明: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_有关系。(3)再改变塑料尺伸长桌面的长度,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时,塑料尺振动的

20、快慢及发出声音的高低均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表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_有关系。30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_;(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_;(3)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 _。相距同样远,讲话

21、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_。(4)如图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这个实验证明了 _。(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_。31学习完声现象后,物理小组同学对声速进行进一步研究。(1)想粗略测量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_。A在直跑道上量出足够长的距离s,甲站在一端鸣枪,乙站在另一端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听到枪声立即停止计时,记录时间t,则声音传播速度v=2stB站在空旷的

22、操场上对着一面墙鸣枪,距这面墙的距离为s,记录发令枪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则声音传播的速度v=stC站在空旷的操场上,距一面墙的距离为s,按照均匀的时间间隔打鼓,调节节奏,使听到反射回来的第一次鼓声与打出来的第二次鼓声完全重合,听到反射回来的第二次鼓声与打出来的第三次鼓声完全重合记录打鼓20次的时间t,则声音传播的速度v=38st(2)他们在网上查资料得到声音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值。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参考数据,可以推算5时的声速是:声速/ms-1331.5332.7333.9335.1336.3337.5温度/0246810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走”直线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

23、尽挑温度低的地方“走”。赤日炎炎,在沙漠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呼喊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沙漠地表空气温度高,随着高度增加空气温度降低,声音在传播时向 _(上/下)拐弯了。四计算题(共7小题)32如图所示,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的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用上面字母来表示)3

24、3中俄两国海军将于2016年9月12日至19日,在广东湛江以东海空域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2016”的联合军事演习。假设在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以v2=20m/s的速度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2km时,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s,舰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花,同时发现受损敌舰仍然以速度v3继续逃跑,于是舰长立即发出了第二次攻击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又经过t2=30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求:(1)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我方快艇以v1=30m/s的速度追了50s,此过程中我方快艇运

25、动的距离s1为多少米?敌舰以v2=20m/s的速度沿直线逃跑了50s,此过程中敌舰运动的距离s2为多少米?(2)从发射第一枚鱼雷到第一次击中敌舰,鱼雷运动的距离s3为多少米?鱼雷的速度v0为多少米每秒?(3)第二枚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3为多少米每秒?3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3)vBC_vA

26、C(填“”、“”或“=”)35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表:2526次普通列车 项目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7:2408:2211:30发车时间06:3007:2608:24里程/km084165300表:D412次动车组项目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9:5110:3211:45发车时间09:1509:5310:34里程/km084165300(1)2526次普通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运行时间是多少?(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6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

27、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37每年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小梦家总能看到附近广场上有很多市民放烟花,他在家看到烟花后2.5s听到声音,请问小梦家离该广场大概多远?38国庆期间,金明中学西校区的小虎跟随父母前往江西旅游,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祖国好”,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2)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五解答题(共14小题)39一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气泡的运

28、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lcm、长为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你同意_同学的方案。(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请你为他填上。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20304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51020(3)以路程s为纵坐标、

29、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3)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4)气泡在10cm到40cm区间的速度是_m/s。(5)从图象可以看出,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正/反)比。40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时间t/s路程s/cm004128241236162060(1)该实验的原理是_。使用的测量工具有_,_。(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3)根据探究过程及图象分析小

30、气泡做的什么运动?41两艘船A与B,在t=0时从港口O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10m/s分别向东、向南匀速前进,如图所示。当A船距O点L1=50m处第一次鸣笛,发出短促的汽笛声,以后每前进50m鸣笛一次。声波以u=340m/s的速度向各个方向传播。(1)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2)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并判断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是否发生变化。42一个物体先以v1匀速直线运动,再以v2沿着原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10m/s,v1、v2均大于零,不计中间过程速度突然变化带来的时间和路程影响。现在物体按照以下两种方式运

31、动。方式1:物体前一半路程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速度为v2。方式2:物体前一半时间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速度为v2。(1)如果在方式1中,v1和v2的数值可以在运动开始的时候自由选择,但必须满足v1+v2=10m/s,则物体运动100m的最短时间为 _s。(2)现在按照方式1和方式2运动相同的总路程。在方式1中,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比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多1s。在方式2中,前一半时间运动的路程比后一半时间运动的路程少2m。则方式1用时和方式2用时之比为 _。43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的作用是_;(2)金属片的作用是_;(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

32、完整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S1=75t1=2.6SV1=28.85cm/s2S2=75t2=2.5SV2=_cm/s3S3=75t3=2.4sV3=_cm/s4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乙到丙所通过和路程是_cm,小车的在这段的平均速度是_cm/s;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cm/s.从实验中可知,小车在这段路程中是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的。45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实验原理:_。(2)实验器材:_、_、斜面、小车、金属片。(3)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33、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 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 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_。46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小琳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小明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请解答如下问题:(1)求敲击声由空气传入小琳的耳朵需要多长时间?(2)请简要分析说明,小琳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47阅读短文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回答问题。不知道你的手机用多久了?如果用的时间够久的话,指纹识别模块(Home键或手机背

34、盖上的指纹识别模块)是不是已经磨损了?或者你的手指上有汗或手指脱皮,是不是指纹识别就失效了?利用超声波指纹识别,就不会出现上面说的那些情况。具体来讲,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材料的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回波自然也就不同,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也就做出指纹的三维图象。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点很明显:首先,手指无需接触指纹模块,也就不会出现指纹模块被磨损的情况,这也意味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可以隐在手机内部,手机外观也就会得到提升;其次,超声波的识别深度是可以穿过手指表皮的,手指脱皮也不用怕识别不了,如果手指有水或汗液,照样能识别;最后,在安全性上,因为超声波识别的是三维图象,像以前那样只需一张指纹平面图是无法蒙混过关的。(1)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_。A超声波焊接器B超声波清洗器C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2)频率高于_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6s后收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