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鉴赏1_第1页
李清照诗词鉴赏1_第2页
李清照诗词鉴赏1_第3页
李清照诗词鉴赏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李清照词与酒的关系中国古代女性作家中与酒关系最密切者,无疑数李清照。其仅存于世的45首词中(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存疑词不计),直接或间接涉及酒的竟有 24首之多,约占她全部存世词作的53%。其中,直接出现“酒”字 15次,而在这15次有“酒”的词作中,作者竟“醉” 了 9次,喝醉频率为60%。另 外,还出现“琥珀”、“绿蚁”、“玉酎”、“扶头”等酒的代称或别名和“尊”、“杯”、“盘”、“盏”等酒器 的名称。显然酒已经无处不在地浸透了词人的身体和灵魂。在那样一个礼教森严的时代,身为一名女性,其人其词与酒之关系密切如此,不得不令人惊叹、引人思考。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少量的乙醇能减弱对大脑皮层

2、的抑制过程,使饮者处于兴奋状态,即醉。这 时,对大脑皮质的人为的抑制被解除,饮者的真实情感便自由无岸地流露出来。正如尼采所说:“为了艺术得以存在,为了任何一种审美行为或审美直观得以存在,一种心理前提不可或缺:醉。醉须首先 提高整个机体的敏感性,在此之前不会有艺术”。这说明了艺术(文学)与酒有着异常亲密的关系。在酒的作用下,人进入幻梦般的沉醉状态,人的精神冲破了现实世界的樊篱,人的个性得到自然率真的 显现,人充分享受着自由生命所带来的欢乐与美感,而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准备与力量,同时也是艺术 要表达的内容与精神。自古以来,酒与文人特别是男性文人就有着不解之缘,酒是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 部分。在酒的鼓

3、荡下,他们吟出了数不胜数的绝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是曹操的怅惘;“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饮酒)是陶渊明的恬淡;“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是李白的狂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是苏轼的超脱。怅惘、恬淡也好,狂傲、超脱也罢,无不体现出艺术、生命冲破现实羁绊而焕发出的一种自由精神。而身为女性的李清照,饮酒醉酒 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敢饮敢醉,酒所独有的激发人情绪、潜能和胆气的作用使李清照具有冲破礼 教樊篱的非凡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背后正体现出了艺术(文学)的自由精神和词人李清照女性意识的觉 醒。一、冲破礼教的束缚:敢饮敢醉在封建社会,礼是维护封建统治和规范人们

4、言行的准则,并且被强调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苛刻程度,人的自由生命被僵化、窒息。而且,女性受礼教的压抑更为残酷,她 们在“柔顺”的“美德”规范下敛气息声,惟命是从,失去了人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异化成没有思想的 物品。这时酒正好提供给人们暂时摆脱礼教束缚的外部条件。但是,在封建社会,受压抑最严重的女性,借酒解脱的行为是很难做到的。语不高声、笑不露齿、行不回头是礼教对女性的言行规范,古籍中虽未 找到禁止女性饮酒的记载,但女性开怀畅饮、酩酊醉态岂是礼教所能容许?实在是大逆不道的。然而 李清照却敢饮敢醉: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5、)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慢)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诉衷情)可见,李清照饮酒绝非小饮,一定得喝个尽兴、图个痛快,不然怎么会“误入藕花深处”,“浓睡不消残酒”。酒中这份自在、爽快、敏感、多情洋溢了作者对自由生命的热爱。难怪作者曾“自谓葛天氏 之民”(金石序后序)。而“金尊倒”中,一个“倒”字更是把女子那份豪爽、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拚了尽烛,不管黄昏”则表明她任情任性的个性特点。这里醉倒的是一位奔放、豪爽的奇女子。“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如此轻灵的笔墨,烘托出少妇醉酒、玉体横陈的娇态,以鬓发上的残梅巧 妙烘托和隐代,不涉玉体肌肤,语极典雅、凝重,不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同

6、时又能让人体会到她的悲 闷难抑(所以饮酒),她的爽快、纵情(所以大醉),不卸妆就横陈,似乎即便失态也在所不顾。所以王 灼要贬抑李清照,说她“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卷二)。今天看来,王灼贬责李清照的话正是她的优点,正是这样敢于“肆意落笔”,“无顾藉”才使李清照及她的词作焕发出异乎寻常的魅力。她独立豪爽、洒脱,富有叛道精神的独特个性,显示了 生命突破礼教樊篱后所散发出的健康、自由、鲜活的美的色彩。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对于诗人而言,酒是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东西,是一种自我精神解放的象征,也是一种创作的契机。于是有“一醉真能出百篇”(杨万里留萧伯和仲

7、和小饮),“醉乡广大人间小”(秦观添春色)。李清照也 说“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念奴娇)。与其说是李清照词中的酒,不如说是李清照生命 中的酒:“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浣溪沙)“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酒在李清照的杯中,可以是“琥珀” ,也可以是“绿蚁”,它有如水 滴石穿般坚韧不息地渗透到词人的血液中,回肠荡气,多姿多彩。仔细品味,在李清照的词中,酒是情 的表现,情是酒的内质。酒之多正是情之浓的反映,酒之醉正是情之极的坦露: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8、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等“都是仅由写入诗内的词语创造出来的诗的因素。诗中所言以及所未言都赋予事件与地点以自己的特征。诗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双重性格:即是全然可信的虚的 事件的一个细节,又是情感方面的一个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 形成明确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东篱”、“黄昏”、“西风”、“黄花”等整首词的每一个词语都笼罩在一个驱散不开的“愁”字里,结果逼出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单是一个“瘦”字便把不得不在孤独寂寞中渐渐憔悴的女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折射出礼教对女 性的禁锢与压抑。而凤

9、凰台上忆吹箫一句“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诗人有一肚子话、一肚子焦虑想说又说不出。人的生死、国的兴亡、道的真伪、政的治乱, 岂再是情人的脉脉秋波和柔情细语所能表达?她知道自己的心病不在病酒,不是悲秋,而是世事、命运 的折磨与打击。靖康之变,是李清照生活质变的开端,也是她创作的分水岭。即使在此之前,生活比较安定美满时 期,她也有独处之愁,离别之苦,以及才情横溢而不能用的失意之感。此后,种种灾祸接踵而来。先是 十屋收藏毁于战火,继而丈夫染病身亡,同时自己流离失所而且疾病缠身,后又受人诬告通敌,还遭夜 盗丧失珍藏,以及再嫁不合而又离异。“人生本是支离破碎的”失意

10、、别离、相思、战乱、被诬、丧偶、疾病、离异、孤独、流亡等,人间种种的苦难她都尝遍了。重重灾难袭来,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孤 身无援,只有借酒之力自慰、自勉、自立。毕竟这是一位坚强、豪爽的女子,她毅然将自己的身世、情 思渗入酒中,浸透词里的每一个字眼:“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随意杯盘虽草草,美酒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一句“香消酒未消”暗示出作者喝下了多少酒,醉的多么沉。诗人想趁酒醉忘却故乡,其实正是忘不了 故乡,才寄情于酒,才要忘却,而酒后乡愁更浓。正如白居易仇家酒所说:“醉时心胜醒时心”;而“随意杯盘虽草草”表面看是因

11、惜春叹老而饮,实际上字字散发着思恋故土的酒气。这种情思,明是个 人的、家庭的,显然又不限于一己一家,其中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体现着人民的心声。这沉痛的故园黍 离之悲借助酒力真切鲜明的宣泄出来。于是王灼不得不又称赞李清照,说她“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 士大夫之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碧鸡漫志卷二)。明人杨慎也称其:“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诗品卷二)。李清照词之所以能在词坛产生这么大的震动离了酒是不敢想象的。显然,李清照后期词中酒的内容再也没有了前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的轻

12、松与闲愁,有的只是“随意杯盘虽草草”(蝶恋花)、“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的无奈与沉痛。在李清照词中,前期酒的色彩由于轻松闲愁而显得明亮轻盈;后期酒的色彩由于无奈沉痛而显得灰冷凝重。总之,李清照青春饮酒,老死不能割舍。词 人在或浓或淡的酒意中品尝着人生的况味,是追求一种感觉、一种境界,是在自己营造的酒境中酝酿一 种深邃的词境、一种生命的境界。二、酒对文学的作用:自由精神尼采说醉“是高度的强力感时空感变了,可以鸟瞰无限的远方,就像可以感知一样;视野开阔,超过更大数量的空间和时间;器官敏感化了,以致可以感知极微小和瞬间即逝的现象;预卜,领会哪怕 最微小的帮助和一切暗示,睿智性的感性”。醉

13、,这酒的力量能冲破生命的一切羁绊,从而催生出 一股艺术(文学)创作的自由精神。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永遇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南歌子),正有李太白“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气势与力量:“可 以鸟瞰无限的远方,就像可以感知一样;视野开阔,超过更大数量的空间和时间”。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也似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的细腻与敏感:“以致可以感知极微小和瞬间即逝的现象;预卜,领会哪怕最微小的帮助和一切暗示”。在词人的创作中,既有“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永遇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 垂

14、”(南歌子)的气势与力量;又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的细腻与敏感。正如刘勰说的“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 心雕龙?神思),这是一种创作的自由状态。在醉的状态下,人的主体精神在无比自由激越的情绪鼓荡下,冲破现实的种种樊篱,从而使创作主 体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走向自由创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

15、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张端义贵耳集)。这十四个叠字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学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南宋罗大经惊叹:“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能创意出奇如此!”(鹤林玉露卷十二)这一惊叹不仅道出李清照非凡的创造力,更影射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 束缚,揭示出封建时代女性的不平等地位。首句十四叠字饱含了词人的无限愁思,而夫死家亡国破是她 愁思的具体内容。“寻寻觅觅”是由内心的沉重失落感引起的外部连续动作,“冷冷清清”是词人的主观对客观环境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是“由外感诱发的内伤”此刻,她看到的感到的每一种事物都 给她增添了一层忧愁,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一步一步,终于将

16、词人的愁思逼到不能 承受的饱和点,忍不住地喊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呼叫。这深入骨髓的“愁”是“三杯两盏淡酒”唤醒的,继而酒又被愁包围、淹没。缪钺先生称李清照“为纯粹之词人”,“有高超之境界”,“富创辟之才能”并将其为人与创作之特点 概括为“神骏”。正是酒这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激发了李清照的情绪、潜力和胆气,使她有如骏马一样, 摆脱羁绊,千里飞驰,过都历块,不畏险阻。而更能体现李清照“神竣”(非凡创造力)的是她的词论。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区分是诗词之大别,并历评五代至北宋诸公词,锋芒毕露:“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17、“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有“别是一家,之只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少典重;秦即专主情 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 价自减半矣”。不管是江南李氏这样的君主,元献、永叔、子瞻这样的大家,还是晏、贺、秦、黄那样 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君王、权贵、大臣、名流) ,她都敢做出真率的评论和大胆的臧否。词论是针对当时词坛形势而发的,李清照首先说明词体中文辞与音乐

18、的密切关系,所谓“乐府声诗并著”。词是要配乐歌唱的,所以必须在协和音律上有严格要求,不仅如诗但调平仄而已。当然,除去音律的要 求外,词的风格意境也还有其特色,不尽同于诗,所以说词“别是一家”。用此标准衡量诸家,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晏、欧、苏诸公词是“句读不葺之诗”;晏、贺、秦、黄诸人是知词者,但又各有所短,如“无铺叙”、“少典重”、“少故实”等,借以说明词体在风格艺术上的特殊要求。在李清照那 个时代,随着苏轼“以诗为词”创作理论的提出和大量“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的推动,词的发展呈现 出与诗合流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李清照在那样一个礼教森严的时代,身为一名女性照大胆提出补偏救 弊的意见,

19、主张词必须合音律,词“别是一家” ,不能成为“句读不葺之诗”。这种见解正是保持了词的 独立性,推动了词的发展。李清照词论虽是一家之言,但无论如何正体现了她的为人与创作的“神 骏”。可以看出,李清照已经从礼教的“琼浆玉液”中清醒过来,其主体意识已从男权社会意识中疏离开 来,开始用女性自我意识去感知、发现,认识自我、社会及世界万物。这样一位女性明目张胆地冲破了 性别(权力)的樊篱,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与艺术和生命平等地对话必然会引发礼教的惶恐和攻击。 宋胡仔讥讽“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此论未公,吾不凭也。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 以乐府名家者。退之诗云: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蛾蜉撼大

20、树,可笑不自量。正为此辈发也”(苕 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清裴畅斥责“易安自恃其才,藐视一切,语不足粗存。第以一妇人能开 此大口,其妄也不可言,其狂亦不可及也”(词苑萃编卷九)。现在我们看李清照的词却能够相当地实行自己的理论,并非“此论不公”,更谈不上“蛾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李清照的词感情强烈,擅 长白描,善用口语,声词和谐,不艰深,不庸俗,真所谓“别是一家”,于是形成“易安体”。而“以一妇人能开此大口”而横加贬责恰好暴露了礼教对女性的禁锢和压迫。总之,在那样一个时代,身为一名女性,李清照敢饮敢醉。酒一滴一滴渗透了李清照生命的每一个毛孔,在酒的鼓荡下,她的词 写年少闺阁情思、爱情生活

21、,疏朗清俊、空灵飞动;诉迟暮国破遗恨、孀居愁苦,深沉感伤、凄苦悲怆。 这一腔真性情酿出的酒词,你读上一遍就有喝醉的表情。就是这样一个女子,有酒一样水的外形火的性 格,于是,中国文学史上便深深打下了女性的印记,这印记是艺术的眼睛,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更是做 人的真实与自在。附:李清照与酒.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