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评价中的误区及其危害_第1页
教师道德评价中的误区及其危害_第2页
教师道德评价中的误区及其危害_第3页
教师道德评价中的误区及其危害_第4页
教师道德评价中的误区及其危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6教师道德评价中的误区及其危害王 茝(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摘要:教师道德评价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观念更新、价值冲突、道德嬗变的转折时期,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教师道德评价中存在着各种错误倾向,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对评价依据理解的混乱导致教师道德评价存在矛盾;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教师道德评价有失偏颇;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导致教师道德评价误入歧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导致教师道德评价标准混乱。关键词:教师道德评价;误区;危害;评价依据;评价标准;

2、应试教育在教师道德建设中,教师道德评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道德评价,就是个人或团体、组织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所做的善恶判断。 李庚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2版,第236页。正确的教师道德评价是教师道德原则和教师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推进力量。作为社会道德的调控手段之一,教师道德评价褒善贬恶积极作用的发挥,是以评价的准确恰当为前提的。尽管人人都是天然的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却并不见得人人都能在具体的道德评价活动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观念更新、价值冲突、道德嬗变的转折时期,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教师道德评价中存

3、在着各种错误倾向,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人们对评价依据理解的混乱导致教师道德评价存在矛盾道德评价的科学依据是动机和效果的辨证统一,检验动机和效果善恶的根本标准是实践。然而,在现实的教师道德评价中,人们对道德评价的依据理解混乱,或片面强调动机,或片面强调效果,或脱离实践空谈行为善恶,从而导致以下两种错误倾向:1.以动机断善恶的动机论所谓动机论,是指在对行为的评价上主张:只要行为者动机善良,不管其行为能否带来好的效果,都应予以肯定,而行为结果的好坏丝毫不影响行为的性质和对它的评价。在教师道德评价的实践中,动机论的危害十分常见。例如,有的教师出于“恨铁不成钢”,对后进学生进行嘲弄、讽刺

4、、挖苦,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走上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道路;有的教师为使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痛改前非”,对他们采取罚站、罚跪、殴打等体罚手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有的教师打着“严师出高徒”、“为教育学生”的旗号,大兴罚款之风,迟到旷课罚款,骂人打架罚款,没完成作业罚款,考分低也罚款,甚至有的学校明文规定考试不及格要罚款,这都是极其错误的。2.以成败论英雄的效果论所谓效果论,是指在对行为的评价中否认动机与行为性质的关系,认为一个人动机如何,与他的行为是否道德无关,只要行为效果好,该行为就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在教师道德评价的实践中,效果

5、论的危害也并不罕见。例如,那些为使自己获得“荣誉”,挣到奖金而大搞题海战术、强化训练,逼着学生加班加点的教师,因“成绩突出”而受到表彰,而那些真正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潜心教研改革和教书育人的教师,却因“成绩平平”而受到冷落。这必然挫伤后者的积极性,使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有的教师为谋取私利,大搞“有偿补课”、“收费家教”,使学生成绩有所提高。这种不道德的做法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肯定,认为这些教师“有办法”、“是能人”。这必然助长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导致师德滑坡。无论是以动机断善恶的动机论还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效果论,都是错误和危险的,都会导致教师道德评价的偏颇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混乱。二、传

6、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教师道德评价有失偏颇在道德评价中,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由于传统观念和传统习惯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所以,它们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就可能产生两方面的作用,即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目前的教师道德评价中,一些不良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评价方向有失偏颇,给师德建设带来不小的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压制创新精神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备锐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既广泛继承和传播前人知识,又不断提炼和吸纳新的内容,做到推陈

7、出新;要在新的环境和新的条件下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然而,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却成了教师发挥创新精神的大敌。有人信奉“枪打出头鸟”、“露头椽子先朽”、“露巧不如藏拙”,不但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将那些积极投身教研改革的教师说成是“出风头”、“爱表现”、“形式主义”、“华而不实”,将他们的创新行为说成是“瞎折腾”、“穷忙乎”、“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这种道德评价的消极影响,无疑打击了教师们的创造精神和改革积极性。在这种错误舆论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雄心壮志”只得“偃旗息鼓”,恪守“中庸之道”,过起“本分日子”,循规蹈

8、矩,墨守成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2.异化师生关系在我国,教师与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负责、彼此信任、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影响、相互讨论、相互激励,努力形成一种亲切、友好、融洽、和谐的气氛,这不但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却片面地理解“师道尊严”,骨子里认可“师生如父子”的古训,将“严师出高徒”的说法推向极致,把“打是亲,骂是爱”的谚语奉为经典,异化了正常的师生关系。他们在学生面前冷若冰霜、妄自尊大,摆出一副居高临下、

9、拒人千里的架势;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动辄对学生训斥、讽刺、挖苦甚至体罚,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在教师道德评价中起着非常消极的作用,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极为不利。它不但不能维护教师所谓的“尊严”、“面子”,反而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大大降低。3.不利团结协作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所有参与教育过程的人员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正确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做到谦虚谨慎、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然而,个别教师受不良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认为“同行是冤家”,自己

10、好的经验和方法对同事保守,不愿拿出来交流,不愿与大家共享;沾染“文人相轻”的陋习,妒贤嫉能,心胸狭窄;不能做到坦诚相对,见贤思齐,而是相互瞧不起,彼此不赞成;不是相互取长补短,而是相互指摘挑剔。这些狭隘观念和传统陋习与教师的身份极不相称,它有害团结,不利协作,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导致不良习气的蔓延。4.助长不良学风教师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各种人才的造就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向新生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应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学习知识应刻苦勤奋、孜孜不倦,对待问题应谦虚谨慎、不耻下问,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弥补自己的缺点不足,养成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优良

11、学风。然而,有的教师却放不下“师道尊严”的臭架子,不具备“甘当小学生”的好精神,认为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暴露自己的无知,有损自己的教师“形象”,丢了为人师表的“尊严”。于是他们为贪图虚名,保住“颜面”,在教学工作中时常装腔作势,文过饰非,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自己失去了改正错误、弥补不足的机会,而且还导致了谬种流传、贻害学生的恶果。这些教师不具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论语为政。的态度,不懂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的道理。这种不良学风泛滥的结果,只能是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导致教师道德评价误入歧途随着市场

12、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倾向有所抬头。与之相对应,个人主义和享乐思想也进一步膨胀。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人在对教师的评价上自觉不自觉地采用市侩的急功近利的标准。如认为那些能挣钱、会拉关系的教师是“神通广大”的“能人”,那些在本职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的教师是“百无一用”的“庸人”;认为那些八面玲珑、投机钻营的教师“聪明”,认为那些诚信厚道、埋头苦干的教师“迂腐”。教师道德评价中这种偏颇的现象,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1.涣散敬业精神爱岗敬业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教师应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不计名利,无私奉献。这

13、是祖国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根本的道德要求。然而,在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下,不少教师守不住清贫,耐不得寂寞;对工作敷衍了事,对金钱趋之若鹜;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有的教师为了挣钱,把主要精力投向第二职业,“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教师千方百计要调离教育系统,走不了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谈不上什么责任感和事业心。2.导致腐败现象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是教育事业对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无私,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谋取私利,从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做出表率,达到身教与言教的统一。然而,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个别教师忘记了自己育人者的特殊身份,将“廉洁

14、从教”的师德规范抛到一边,贪污受贿,收礼吃请;甚至赌博嫖娼,腐化堕落;或者以教谋私,巧立名目,向学生收取各种不正当的费用,或者旁敲侧击,威逼利诱,向家长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严重败坏了教师的道德形象,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不满。3.败坏教师形象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楷模、文明的使者、智慧的化身;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真理的象征、做人的榜样、知识的源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职业的典范性要求教师要洁身自好,言行检点,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形象。然而,在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下,一些教师不能保持高尚的情操,沾染上庸

15、俗习气,出现了不良现象,与社会上一些腐败分子同流合污了。他们丧失了一名教师应有的高尚人格和敬业精神,成了市侩习气和享乐思想的俘虏,甚至有个别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害群之马虽然只是少数,但却败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4.滋生自由主义为搞好教育事业,学校领导、教师及其他职员之间应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服务。在相互尊重、一心为公的前提下,我们主张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团结。然而,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却取消思想斗争,破坏同事团结。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勾心斗角。“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6、,1991年6月第2版,第359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59页。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60页。教师队伍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 “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60页。给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观念的

17、并存导致教师道德评价标准混乱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轨过程之中。由于两种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它们各自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差异很大,有时甚至尖锐对立,所以,反映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就表现为评价标准混乱,评价结论不一,使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常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1.两种教育理念衍生两套评价标准当前,绝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已经看清了应试教育的危害,认识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在他们看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做人相结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师是好教师,他们的职业活动和价值追求是道德的。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相当一部分作为

18、当事人的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出于切身眼前利益考虑,则认为教师的工作就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核心,偏离了这个核心,就是“不务正业”。在他们看来,那些专心研究应试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才是真正对学生前途和命运负责的教师。部分教育行政部门也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定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相应地,部分学校领导也将学生考分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尺度。这无疑对应试教育的价值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上两种教师道德评价倾向,在教育实践中往往直接冲突。这必然削弱教师道德评价的力度,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无所适从。2.应试教育观念导致教师道德缺失应试

19、教育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片面、脱离社会实际、面向少数学生、不利教师提高、加重学生负担等方面。另外,应试教育模式及其派生的片面的人才观,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道德的严重缺失,这在中学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尽心尽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只把那些学习尖子看作人才,势必使教师把注意力和关爱只集中到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把另一些学生视为不堪培养造就的“朽木”而弃之不顾。其结果是,一方面“捧杀”了少数学习优秀者,另一方面则“棒杀”了大多数学习一般者和后进者。因为只要考高分便是“优秀学生”,一俊可遮百丑,桂冠接踵而来,教师厚爱有加,家长视作宠儿,难免使这部分学生滋生骄娇二气,甚至忘乎所以。有些所谓“尖子学生”,思想品德不良,劳动习惯很差,甚至违法乱纪;有些则成为“高分低能”者,考上大学后竟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甚至只好由家长陪读或干脆退学。教师对少数学生的偏爱必然导致对大多数学生的冷落和歧视。这些学生的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个性发展受到压制,身心备受压抑甚至摧残。不少地方的教师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