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研究_第1页
二十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研究_第2页
二十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研究_第3页
二十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十世纪元代文学之宏观研究古代文学宏观研究的概念虽然是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才提出,但宏观研究本身却是久已有之的。对于元代文学的宏观认识与宏观把握,应该说从元末已经开场。自然,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元代文学的宏观研究一直是很薄弱的,假如不作深化的考察,也许会认为以有元一代全部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为对象的宏观研究差不多是空白。所以,清理本世纪以来元代文学宏观研究成果和开展历史,对于当前和今后元代文学的研究,是会有所帮助和促进的。假如广泛一点说,把元代文学研究中凡属宏观研究的成果都算进来,自然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但这里涉及的,只限于以整个元代所有文学为对象的研究。下面要谈到的,是本世纪百年中,学者们对元代文

2、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元代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元代文学的根本特征几个问题的认识。二、元代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长期以来,对于元代文学开展的社会背景,人们只关注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的研究,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著,而从总体上研究元代文学的社会背景的论著却不多。我们在这里做一追述和评论。对于元代文学开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本世纪初就已开场。20年代初,胡适就在他的?国语文学史?的第七章中说:元统一全国,“文化上的分裂照旧存在。南方仍是中国古文化的避难地,种族上没有起什么大变化,所以文化上也没有大变化。北方就不同了,民族的迁徙和人种的混合又发生了无数的变化。假设从中国旧文明的上面看起来,北方自

3、然不如南方了:中国哲学的中心和旧文学的中心,从此以后,永不在长江流域以北了。但从大处着想,北方也不曾吃亏。民族的迁移与混合,把北中国的语言打通了,使北中国的语言渐渐成为一种大同小异的语言,使中国的国语有很伟大的基矗旧文学跟着旧文化跑到南方去了,旧文学在北方的权威渐渐减少;对于那些新来的、成功的、统治的民族,旧文学没有权威了。在这个旧文学权威扫地的时候,北方民间的文学渐渐的伸出头来,渐渐的扬眉吐气,渐渐的长大成人了。?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第124125页,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这是对元代文学转型的社会背景分析,涉及到了政治、文化、民族、哲学,以及语言方面的问题。1927年,陈垣发表在?燕京学

4、报?上的?元西域人华化考?第八卷,那么从另一角度阐述元代文学的社会背景,他说:且元时并不轻视儒学,又并不轻视文学。延祐五年七月,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致和元年四月,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后至元三年四月,且谥杜甫为文贞。其崇尚文儒假设此。他是持元代文化全面繁荣说的,故所论与胡适不同。三四十年代,由于民族危机日深,加上社会学方法的引入,文学史家在讲元代文学的社会背景时,多强调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钱基博的?中国元代文学史?援古代夷夏之辨的观念,对诗文作家进展排队和褒贬。1993年中华书局整理本?中国文学史?第757758页。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开展史?,更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说:元代“残酷的剥削和压

5、迫,造成了当代极其锋利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当日,被征服的诸民族里,最受压迫的要算是汉人了。在这样的统治下,那些君主王公只知掠夺土地与金钱。除了尽量享受汉人的物质生活,和施行便于统治与组织的制度以外,对于文化的建立与发扬,自然是很少参谋的。“当日蒙古统治者压迫儒生以及他们在当日地位之卑微,是可想而知的。这使中国的学术思想,沦入了黑暗时期。刘大杰进而认为,正是在这样的政局下,城市经济兴旺,外来文化影响,促使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旧的精神意识、习惯信仰动摇或解体,市民文学得以开展,出现了元曲的繁荣。也使得古文诗词,跳不出唐宋诸大家的圈子1963年版第765767页。他的理论,在建国后相当

6、长的时期里一直被沿用着。1944年,?图书月刊?第三卷第三、四期上还发表了邵心恒的专题文章?元代的文学与社会?,但文章根本是就元曲与社会的关系讲的。60年代出版的两部代表性的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和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也都是运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分析法来阐述元代文学的社会背景的,只是较之刘大杰阐述得更为充分。以游国恩本为例:作者首先肯定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藏。因为元代杂剧、散曲和诗文作家,有不少是少数民族。以下那么依次谈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文人的备受歧视和

7、思想苦闷,崇尚儒学,提倡理学以进展思想统治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利用宗教麻木人民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后那么谈到农业、手工业的开展,以及海运漕运和中西交通促进了城市的开展,由此为戏曲的开展准备了条件等第171178页。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这成为权威的也几乎是唯一的说法。1978年,台湾出版了包根弟的?元诗研究?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该书第一章?元诗开展之背景?,在政治环境中讲了蒙人之汉化政策,北方汉军将领之重视文教,道教之庇护士子,和学术思想之自由。在社会及学术风气中讲了书院制度之普及,理学之兴盛及对诗坛的影响,以及书业之兴旺等第141页。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与上述权威说法不同的意见。到80年代,

8、这种权威理论开场动遥80年代中期,一些人对这种观点直接提出批评,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就发表了张玉声的文章?正确认识元朝文学开展的社会原因与中国文学史作者商榷?。转贴于论文联盟.ll.三、对于元代文学根本特征的认识对元代某一文学款式的特点作独立的说明,古已有之。但对元代文学的根本特征作总体的综合的说明,那么是近十几年才有的。假如一定要向前追溯的话,那么1931年商务印书馆印行的胡怀琛的?中国文学概要?有?辽金元文学变迁的大势与特点?一章,他所谓的元代文学的特点,一是蒙古语或其他外国语夹入汉文中,二是通过马可波罗等中国文化传遍欧洲第126页。以今天的目光看,很难认可他谈的是文学的

9、特点。从世纪初到今天,都有人把传统文学的衰落和俗文学的兴起看作元代文学的特点,但那应是元代文学开展的趋势。有元一代文学的总体特征之所以少有阐述,原因也是很清楚的:在本世纪以前,戏曲、小说作为小道不被大人君子们正视,算不得文学;本世纪初戏曲小说被认为是有元“一代之文学后,元代诗文等传统文学的成就不被肯定,三四十年代虽有关于诗文研究的著作,并对诗文成就给予关注,但却极少对元代文学作总体的综合的研究与评价。4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元曲一直被认为是元代文学中的一枝独秀,传统文学不被重视。全面认识元代文学的成就是近十几年的事,那么自然,对元代文学整体特征的概括与阐述,也只能是近十几年的事。元代文学各体

10、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要指出其不同点很容易,要寻求元代文学的总体特征那么很难。于是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展考察和阐述。李修生从一代文学的开展形势角度对待这一问题,在?元代文学研究刍议?一文中,他指出由于对元曲以外的文学形式研究不够,而影响了人们对元代文学整体相貌的认识,要求加强这种综合性的研究。他认为:元代文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各种文学款式得到全面开展。接着他历数了各体文学在元代的开展。有的研究者在寻求元代文学异中之同时,把目光转移到有元一代文学的某些共同背景和各类文人共同的心理状态上来。如左东岭?元代文化与元代文学?一文,就指出形成杂剧、散曲、诗文等各不一样的风貌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文人心理:由于文化

11、的隔膜而形成的文人与朝廷的离心力。只是由于这种离心而使诗文作家走向自我封闭,于是形成了元代诗文的特点;这种离心力表现为愤激与批判,形成了杂剧的风貌;表现为无忌地张扬个性,就形成了散曲的特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那么指出了杂剧和散曲受城市经济和市民意识的影响,而这种世俗的观念也浸透到诗文特别是后期诗文中去,于是诗文中也表现了与元曲中近似的精神,如富于世俗生活情调,讴歌城市的繁荣和人生的享乐,自我意识的觉悟等第817页。陈文新在?中州学刊?1989年第1期发表了?追求雄健奇崛元明之际文学的主导风气?,那么从文学风格方面认识元末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他认为在元明之际,小说、戏曲、诗文等文学的各

12、种款式,都有一个共同的风格追求,即雄健奇崛,其中又以小说为突出代表。周惠泉那么从多元文化交融的角度认识元代文学的特征,在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话辽金元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代序?辽金元文学民族交融的结晶?一文中指出:辽金元三代,在我国历史上是民族迁徙、民族交流空前活泼的时期。民族文化交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大加强。由于北方民族文化、包括诗歌音乐的南渐,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因子和活力,促进了中国文学的蜕变、更新和开展。正是从辽金元时期开场,传统文学款式独领风骚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新兴的文体开场崛起并走上文坛中心,通俗化、群众化趋势成为文学开展的重要流向。周惠泉的看法,受到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和重视。刘兴汉在?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发表?学术性与群众化的交融?,认为周惠泉的观点:“突出地表现了我国文学在多元文化优势互补中整合更新的历史趋势。邓绍基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